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285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docx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的统一

一、分析探究题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这项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它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实例有哪些?

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的开发战略是什么?

这个战略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

答: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的事务,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3)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实例:

①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②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5)西部大开发战略。

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它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燕尾服,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进一步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帮助他们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民族经济;中央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要给予大力的支援,更好的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请你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都实行了哪些民族政策?

答:

(1)56个民族

(2)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互不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3、邓小平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

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在这段话中提到收回香港,请你回答

(1)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

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2)这一构想提出的时间、出发点、含义和意义?

(3)简述一下香港和和澳门回归的过程。

(4)回顾中国近代史,写出有关香港被英国割占所签订的条约名称。

(5)简要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受,作为青少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你应该怎么样做?

(6)请说一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7)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英国政府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答:

(1)“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2)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提出来的;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是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也为台湾回归祖国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3)香港:

1984年底,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5)中国百年耻辱得以雪耻,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中共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香港,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

香港能够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7)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

4、想一想: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豪说: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

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

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你想一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

答:

(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一国两制”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

(2)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

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

“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

(请总结党的三代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的主要思路和观点)

答:

(1)毛泽东:

在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邓小平:

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江泽民:

1995年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为了实现两岸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交往、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答: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2)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史称“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7、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目前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急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那目前来看,阻挠祖国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你怎么样评价“台独”行为?

请你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前景的看法?

答:

(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今台湾);元朝时,中央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甲午战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二战胜利后,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综上所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2)一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台湾当局。

 (3)任何想把台湾分割出去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这种做法只能受到世人的唾弃。

(4)台湾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原因:

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都渴望统一,“台独”不得人心;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榜样;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增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8、目前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美国在建国初期曾采取了什么行动干涉我国内政?

答:

(1)台湾问题

(2)因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说它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最敏感的问题。

(3)建国初期,派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9、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请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答:

(1)指导思想是“一国两制”。

(2)看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届政府都把台湾纳入自己的主权管辖之下,包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台湾和大陆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我坚信台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10、一位民族五金厂的厂长在谈到企业发展时这样说道:

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是我们的“尚方宝剑”。

你能谈一谈这一民族政策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吗?

它实施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现在已经建成了几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

(1)筹建新中国时提出来的;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五个,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4)略。

11、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什么?

什么时间提出的?

有什么意义?

答: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3)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6)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2、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下,香港和澳门已经成功地回归,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答:

(1)不一样,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华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虽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中国内战的产物,属内政问题。

(2)同: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异: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港澳只能由中央政府派驻的驻港澳部队行使防护责任。

13、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首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里有这样的歌词: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

……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这首歌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其主题是什么?

答:

(1)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题:

歌颂了西藏的民主改革,表达了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

14、通过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被英国割占和中国现代史上被收回,比较一下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对香港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

答:

(1)中国近代史中被英国割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中国现代史上被收回根本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见第3题的第(5)问

15、请你探讨下下,如果没有“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能否回到祖国怀抱?

答:

两种思路:

(1)没有“一国两制”方针,就不可能这么快地解决双方分歧,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平稳过渡;

(2)即使没有“一国两制”,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必将增强,国际地位也将明显提高,不仅港澳问题,就是台湾问题也将会得到圆满解决。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分析探究题

1、1956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

中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2)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导弹部队的组建?

(3)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请你举例说一说具体导弹的发明情况如何?

答:

(1)我国的导弹部队是1957年组建的,主要担任核反击的任务。

(2)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有中程、远程、洲际导弹和核武器。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

2、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并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海军的发展状况。

答:

(1)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

(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50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然而,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如钓鱼岛、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

请你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年最早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

(3)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管用吗?

答:

(1)周恩来倡导提出的,最早是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2)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通过谈判的方式,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充分依据历史及国际法中有关领土问题中的有关条款的规定来解决中印、中俄的领土争端。

但对于日本强占我国钓鱼岛这一问题,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对,并强烈的抗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

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你知道哪些和他相关的外交活动吗?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答:

外交活动: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的精神: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他总是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为了新中国的富强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心胸似海。

他善于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寓刚于柔,寄理于情。

他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既能从容不迫,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他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5、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

请你用简炼的语言说出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

(1)成就:

1953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等等。

(2)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中国的几代领导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等。

6、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答:

重大事件: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中国抗美援朝;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71年,尼克松派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同周恩来进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的一页;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因素:

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等。

认识:

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美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美友好有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

7、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变化?

促使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条件(即原因)有哪些?

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有何意义?

答:

变化: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原因是二战后美国为了确立世界霸权,敌视中国革命的胜利,竭力遏制共产主义)

(2)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根本原因:

美国对华政策由对抗到缓和,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日益上升。

标志正常化的事件是: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

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有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外交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8、尼克松访华,按照外交礼节的惯例应由迎接方先伸出手来表示欢迎欢迎,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反而先伸出手来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握手。

尼克松对于这次握手曾说:

“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你回答:

(1)你认为“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这说明中美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什么?

并概括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当今时事,你能列举几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在我国台湾问题上的表现吗?

答:

(1)握手的真正含义是“和解”,并结束了对中国的对抗。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当时两国的共同要求是:

改善中美关系。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现在又支持台湾的“台独分子”搞独立,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等。

9、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是怎样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的?

答:

(1)1949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缅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5)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0、1971年7月9日,一架从巴基斯坦卡拉奇起飞向西飞行的美国专机,在空中突然掉头直飞中国,开始了神秘的“破冰之旅”,你知道飞机上坐的是谁吗?

他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为什么把此行称为“破冰之旅”?

答:

飞相坐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他肩负尼克松总统的给予他的任务,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改善中美关系。

因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这次行动以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而这次行动揭开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序幕,所以说是“破冰之旅”。

11、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答:

成就:

(1)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关系得到改善;1972,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2、在21世纪初,我国成功的承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请你回答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以及此次会议的背景、具体时间与地点、主题、参会主要领导人以及会议取得的成果。

答:

(1)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简称APEC会议。

(2)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时间、地点:

2001年,中国的上海。

主题:

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会主要领导人:

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等19位领导人。

成果:

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3、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请你回答一下,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特点及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结果怎么样?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请你说一说什么是万隆精神?

答:

(1)时间、地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主题: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3)遇到的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使会议的气氛紧张起来。

(4)结果: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能改变航向的原因:

因为他坚决执行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外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的航向。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分析探究题

1、“两弹一星”指什么?

都是在什么时候试验成功的?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谁?

他被誉为什么,请说出他的两句名言?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

你有何感想?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应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

答: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