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211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

这说明

A.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B.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C.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青铜器属于原始历史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典籍记载属于二手史料,二者相互印证历史的真实性,C正确;历史研究通过多重史料验证可以还原历史真相,A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研究历史要变换历史的视角,B错误;考证史料需要验证历史的真伪性,并不是图片文献相结合,D错误。

【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

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

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

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2.《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

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

这说明苟子的主张

A.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是对孝敬的理解。

荀子认为在孝敬父母或者君王要遵守“道义”,说明荀子的主张是对孝道的发展,B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民本思想,A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孝道思想,不是仁爱思想,C错误;材料不是论述德治思想,D错误。

3.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

这样的体制实质上

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C.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D.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说明强调的是君权的独尊,C正确;材料说明中枢机构权力集中和君权集中是可以并行的,并不是弱化中央集权,A错误;材料的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没有体现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B错误;这一措施不会导致国家机构的分裂,D错误。

4.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指南针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代及之前印刷术并未出现或尚未普及,严重影响知识的传承,至宋代,雕版印刷术已经得到普及,因此改变了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的状况,B项正确;造纸术与材料中印刷信息不符合,A错误;指南针主要是运用于航海,与材料信息不符合,C错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是北宋以后才出现,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点睛】本题容易错误选择D项,错误原因没有看清试题的问法。

材料中问法是隋唐时期差异原因。

不是北宋时原因。

5.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

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

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

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

A.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说雇佣者纷纷从事烟草种植,农家妇女也不织布,显然这种形势会冲击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国内农民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变动,没有涉及外贸信息,A错误;商业市镇空前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说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C错误。

6.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可见广东地区机器缫丝业推动了周边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凸显出新式企业引领作用,D正确;广州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时期被列为对外贸易窗口,A错误;材料论述的国内企业刺激作用,不是外国资本输入影响,B错误;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是19世纪末期,不符合材料时间,C错误。

7.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争。

此次战争导致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

【详解】漫画中日本武士把清军打倒在地,漫画下日本字样可知是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此次战争之后签订《马关条约》之后,列强侵华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B正确;A是《南京条约》影响;C是《天津条约》的内容;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点睛】解答漫画题关键依据漫画获取信息,本题关键是漫画中图片日本武士刀以及文字“日本”英文。

8.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Il所。

私立女校的增加

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

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列强在上海创办私立女校,以后不断增加,这些私立女校显然说明上海地区女性地位提高,C正确;A中普遍提高说法绝对,排除;私立女性增加并不是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B错误;私立女性增加是对原有教育结构改变,不可能根本瓦解原有教育结构,D错误。

9.据《近代中国史纲》记载:

“截至1930年初,红军约为六万余人,有枪者三分之二,活动区域达一百二十余县,苏维埃区已初步建立。

”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开展了土地革命

B.实施了游击战术

C.建立了民主政权

D.获得了苏联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建立,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是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A正确;游击战术属于军事策略,不是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B错误;民主政权是政治因素,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苏联的支持并不是材料中红军和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D错误。

10.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到:

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

“这一仗”

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企图

B.推动了抗战进人相持阶段

C.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民国二十九年”可知是1940年,“朱德,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动的百团大战,这一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D正确;A是淞沪会战意义;B是武汉会战意义;C是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点睛】民国纪年算法:

1912+29-1=1940。

11.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

这次会议

A.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说明美国没有参加,“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会议,“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应该是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正确;A和B都是是日内瓦会议;D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12.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A.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巨大

B.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C.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D.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数据图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数量从1981年-1986年呈现上升趋势,而大型联合收割机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1981年之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户联合经营方式,B正确;A是一五计划时期;C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

13.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

这说明该举措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梭伦改革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措施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说明该措施符合了城邦整体的利益,A正确;B中各个阶层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是维护贵族权力,并不是保护平民的根本利益,C和D项错误。

14.“国民议会成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它的成员成功地维护了自己应该有的权力,尽管俾斯麦起初没想要给他们这些权力。

”这表明当时德国

A.议员享有独立立法权

B.首相掌控着国家权力

C.议会成为贵族保护伞

D.政体带有代议制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德意志宪法显然是专制主义是实,民主是虚,“国民议会成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体现出民主原则,超出俾斯麦专主义思想,D正确;德国皇帝拥有法律最终创制权,A错误;皇帝控制国家权力,B错误;议会拥有立法权,并不是贵族的保护伞,C错误。

【点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被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15.有思想家主张把“自主性”还给人类,而且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更相信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

这种思想形成于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是理性主义思想体现,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D正确;智者运动倡导“人是万物尺度”,是感性思想体现,A错误;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B错误;宗教改革倡导改革宗教仪式,反对教会权威,C错误。

【点睛】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6.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

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

这幅漫画反映了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

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B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并没有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环境导致民众恐慌,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的信息,D错误。

17.列宁曾说:

“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是指新经济政策中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于部分企业实行租让或者租赁的措施,A正确;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B错误;C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D是斯大林模式经济措施特点。

18.1961年4月,赫鲁晓夫说:

“我们确信美国人绝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在美国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它,并使其成为其它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

”苏联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A.加速了拉美国家的联合

B.缓和了美苏之间矛盾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答案】C

【解析】

【详解】“1961年”“卡斯特罗政权”“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可知是美苏之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这一事件差点引起了世界大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错误,C正确;此事件属于苏联利用古巴倡导建立导弹基地,并不会加速拉美国家的联合,A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事件是美苏争霸表现,不会扩大社会主义阵营,D错误。

19.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府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不同,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由此可见

A.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逆全球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D.世界发展潮流逐渐变为逆全球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显然是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说明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A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逆全球化的作用以及与世界发展趋势,C和D项错误。

20.法国艺术家雅克·德比奇在《西方艺术史》中说:

“它标志着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

它宣告了人和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

”下列作品与“它”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材料“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说明是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A正确;B是现实主义;C是印象主义;D是现代主义。

【点睛】浪漫主义回避现实,用美好的憧憬代替现实的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则直面现实,对现实社会的弊端展开猛烈的揭露和批判;现代主义文学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题11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

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

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材料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

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域划界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表现:

行省制建立。

特点:

二重性。

原因:

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需要。

(2)原则:

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

作用:

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3)启示:

制度创新要符合国情;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可知是行省制建立。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具有的二重性质”可知二重性;第三小问依据依据材料一“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和所学可知是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以及加强统治需要。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可知是犬牙交错。

第二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二“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和所学可知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以及维护国家统一。

(3)本题属于开放试题依据所学可知制度创新要符合国情以及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22.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发展,彰显了“思想”的价值与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

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手段追求的。

为此,人们在接受或宣传、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学说时,往往有所选择,这就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接纳。

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在“五四”之前,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除严复、梁启超等个别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思想家宣传、介绍过。

——摘编自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演进的内在原因。

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认识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思潮的核心追求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近代前期民主思潮演进的相关史实,就“思想的价值与力量”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1)原因:

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促进;政治运动的推动。

变化:

从把民主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与手段到更关注民主的核心观念与基本价值。

核心追求:

救亡图强。

(2)

论点

论证

表述

思想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思想变革推动政治变革:

维新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思想推动了五四运动。

任意一例)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思想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维新思想提出发展工商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思想变革推动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婚姻自主等。

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思想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数轴信息从政治、经济和政治角度思考回答。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手段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归纳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救亡图存。

(2)本题属于小论文撰写,首先依据材料提取论点,其次依据提取的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如本题可以从思想变革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思想解放等论证,最侯进行总结性表述,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23.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

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

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

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

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

材料二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

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o

【答案】

(1)困境:

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

背景:

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

政策:

长期奉行自由主义。

(2)措施:

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

特点:

国家干预。

影响:

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可知农产品价格下降;依据“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可知是农业市场滞胀;依据材料一“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可知是土地租售困难。

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1929—1932年”可知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

第三小问政策依据所学可只是长期奉行自由主义。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可知是加强农业立法;依据材料二“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可知是限制农产品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