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72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4-1桥梁设计说明.docx

平昌县金宝物流园区连接线道路新建工程桥梁设计说明

桥梁设计说明

S4-1

第12页共12页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设计荷载:

城市-A级。

1.2、桥面宽度:

桥梁宽度由27.94m变化到25.33m,两侧分别设置2.5m人行道,中间设置0.5m双黄线。

1.3、桥面坡度:

同路线纵、横坡度。

1.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1.5、环境的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2、设计规范

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

2.3、《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2.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2.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2.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2.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2.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桥梁总体设计原则及桥梁概述

沿线桥梁结构形式的确定,本着满足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方便,力求结构标准化、统一化。

结合本路段为山岭区的实际情况,结构形式及桥长主要受地形控制,在地形条件允许,并保证满足泄洪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跨径、标准化、装配化的桥型,便于集中预制,分散安装,以方便施工,降低造价。

3.1、K0+489.75中桥

本桥为跨越康家院隧道而设,与康家院隧道交叉桩号为DK49+848.76.00。

桥梁平面位于R=100的圆曲线和Ls=50的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i1=-3.710的降坡段上,起点桥台方向与路线法线方向夹角成28°布设,止点桥台方向与路线法线方向夹角成15.6°布设。

桥梁起止点桩号为K0+470.50~K0+509.00,桥梁全长38.5米。

上部结构设计为1×35米预应力砼简支T梁;桥梁起止点均为桩柱式桥台。

起点桥台左侧台后放锥坡,路基边坡与台后坡接顺。

简支梁支座设置:

在桥台伸缩缝位置设置GJZ350×450×69板式橡胶支座。

起止点桥台均采用6m长桥头搭板。

T梁、桥头搭板、护栏、桥面铺装、排水构造、伸缩缝等参见相关图纸。

布置图中地质所示为路线中线所对应的情况,基础施工时须核实地质情况,并做好地质记录,若设计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4、桥梁设计要点

4.1、上部结构设计要点:

4.1.1、35.3m简支T梁按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主梁由预制T梁+现浇湿接缝组合而成,结构型式为简支。

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进行计算。

4.1.2、主要构造

(1)35.3m简支T梁梁高2.3m,边梁宽1.75m,中梁宽1.7m,湿接缝标准宽度为60cm。

一片梁设置2道端横隔板、6道中横隔板。

为了脱模方便,横隔板断面均设置为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断面。

(2)结构计算采用桥梁博士3.1.0平面杆系程序进行分析。

年平均相对湿度按取80%进行计算。

预应力损失参数的选用:

预应力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0.2;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κ=0.0015;张拉端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和接缝压缩值:

△l=12mm(两端)。

梯度温度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第4.3.10条执行。

4.2、下部结构设计要点

4.2.1、本项目结合地质条件,分别根据地形、地质情况进行设计,桥台均为桩柱式桥台。

4.2.2、桥台台帽的配筋:

设计尽量控制正、负弯矩相近,合理配筋。

在台帽的顶、底部布置纵向受力钢筋,这些主筋除满足正、负弯矩区的正截面强度外,还在柱中心附近区域以45°弯起,以克服盖梁的主拉应力。

4.2.3、桥梁桩基直径均采用1.8m桩径。

4.2.4、防震措施的设计,本项目桥梁进行了抗震措施的设计,设置了横向防震挡块及纵、横向的防震橡胶缓冲垫块。

5、主要材料要求

5.1、水泥:

预制T梁采用C50砼,现浇湿接缝采用C50小石子砼。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砼桥面铺装(厚度为路面沥青砼上面层、中面层之和,不超过9cm)+防水粘结层+10cmC40水泥混凝土调平层(为计算荷载采用值,使用本图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铺装厚度)。

预制T梁、现浇湿接缝及桥面铺装等砼宜采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余C40砼及C40以下砼采用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必须使用大厂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标准。

工地上的水泥按存储条件及时间的不同,定期抽样送检,以确保水泥存储质量。

5.2、混凝土细骨料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

5.3、防水材料应满足相应的标准。

5.4、普通钢筋:

HPB235、HRB335、HRB400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

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钢筋应采用机械接头,其技术性能应符合JGJ107-2003规定。

5.5、钢板:

采用低碳钢(Q235钢),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

5.6、预应力钢束:

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GB/T5224-2003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1860MPa,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

要求钢绞线供货厂家必须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书,产品质量应有部级以上鉴定证书。

5.7、预应力钢束锚具:

预制梁采用M15系列夹片式锚具,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T14370-2007、JT/T329-2007等国家相关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并采用配套的千斤顶。

小箱梁和T梁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

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6.1、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要点

6.1.1、施工前对提供的控制点逐一进行检查和核对,在确保桩点无破坏和松动、数据无误的情况下可用于施工放样及控制施工。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导线点、水准点的保护。

施工应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执行。

6.1.2、桥梁施工每一道工序前,都应对设计图纸作进一步的核实,核实确认无误后,出具施工方案,并经监理认可。

以免发生错漏,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浪费。

6.1.3、施工中应密切注意收集并记录钻孔中的各层土壤的深度及成分,判断其是否与设计所采用的基础资料相符。

若不相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相应处理。

6.1.4、本桥梁桩径均为1.8m,要求钻孔桩清底后的桩端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桩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所有的桩基础使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施工质量。

6.1.5、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各构件要加强养护。

6.1.6、桥台帽梁与桩基、背墙等交界处注意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清除浮浆、凿毛接触面、并冲刷干净。

6.1.7、桥梁横坡通过调整支座垫石高度形成,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标高。

垫石顶面与梁底面平行,垫石顶面应平整、清洁、粗糙合适,以保证垫石顶面与梁底面平行、支座均匀受力。

6.1.8、台背回填砂砾石,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夯实后的密实度要求达相关要求。

6.1.9、下部结构各部分均采用现浇施工。

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的位置,保证设计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并应注意预埋件的埋设,如桥台帽梁内的支座垫石钢筋、桥台背墙顶伸缩缝预埋件、搭板锚筋等。

现浇时应注意对称、均匀,浇筑后应注意砼养护,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架设上部构造的梁片。

6.1.10、因本桥梁纵坡较陡,需对桥台背墙前端进行削坡或加厚,以满足梁体与背墙间伸缩缝宽度的要求,施工时注意保持背墙与梁端平行。

6.1.12、作为防震措施,应在墩台挡块内侧粘贴橡胶垫块,桥台挡块单侧粘贴一块,桥墩挡块顺桥向粘贴两块。

6.1.13、施工进场后,应先核实跨越公路及其他厂区道路的桥梁桩基与原有道路关系与设计是否一致,若有偏差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单位。

6.1.14、其它未尽事宜,均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关规定办理。

6.2、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要点

6.2.1、预制35.3mT梁时应在底模上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反拱,建议35.3mT梁外梁跨中36mm,内梁跨中32mm。

施工设置反拱时,预应力管道也同时起拱。

为防止同跨及相邻跨预制梁间高差过大,同一跨桥不同位置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应基本一致,相邻跨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亦应相近,存梁时间不得大于90天。

6.2.2、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

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6.2.3、梁体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6.2.4、凡需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级别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如HRB335级钢筋和Q235钢相焊)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级的钢材(如Q235钢)之强度。

6.2.5、预制梁时,应注意预埋支座调平钢板、伸缩缝预埋钢筋、护栏预埋筋,以及预留泄水孔、吊具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及位置,确认无误后方能浇筑砼。

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管道及钢筋位置准确。

梁端1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较大,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

6.2.6、横隔板钢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时应准确放样,以期给搭接钢筋的顺利焊接及绑扎创造条件。

6.2.7、砼必须捣实密实,禁止出现蜂窝麻面。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振动棒直接触及竖弯钢束波纹管而导致波纹管漏浆,堵塞波纹管管道。

6.2.8、钢束张拉前应检查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钢束的轴线是否一致,砼强度达到图纸中要求的设计强度且砼养生7天后,方可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所有预应力钢束严格按对称、均衡张拉的原则进行张拉。

预应力钢束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指标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为辅。

同一张拉截面中钢束的断丝率不得大于1.0%。

钢束采用两端张拉,张拉顺序应从块件中线向两侧对称进行,张拉控制应力及张拉顺序见相关钢束构造图。

为防止侧偏,T梁预应力钢束应采用分级张拉。

N3钢束两束应对称交替逐步加载张拉,张拉过程荷载差异不得大于50%锚下张拉控制荷载。

6.2.9、为避免和减少35.3mT梁外梁在施加预应力时产生侧向翘曲,应将外翼板沿梁长在跨中和1/4L处分别设置二道30cm宽的槽口(钢筋不割断),槽口深为自边缘向内10cm(槽口深原则:

设置槽口后外翼板部分宽度与内翼板预制宽度相同)。

整跨形成后再浇筑槽口混凝土。

6.2.10、主梁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翼板及横隔板间的钢筋连接和湿接缝混凝土的浇筑。

只有其设计强度达到85%并采取压力扩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运梁。

运梁设备在桥上行驶时必须使设备重量落在梁肋上,避免运梁设备压坏梁翼缘板,特别是桥面连续预留槽口处翼缘板减薄后更容易被压坏,施工单位应按所采用的设备对主梁及下部结构等进行施工荷载验算,验算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待纵缝达到85%的设计强度后再浇筑防撞护栏,纵缝砼必须振捣密实,从箱梁预制到浇筑完横向湿接缝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6.2.11、张拉控制实行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实际伸长量误差控制在±6%以内,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