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千年伟人的历史贡献.docx
《专题一千年伟人的历史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千年伟人的历史贡献.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千年伟人的历史贡献
专题一 千年伟人的历史贡献
一、单项选择题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17.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18.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菌象的起源》
1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21.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22.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项选择题答案】
2.A 3.A 4.B 5.C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16.A17.B18.A19.C20.D21.A22.D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BCD 3.ABC 4.BC 5.AB 7.CD 8.AB 9.BCD
专题二唯物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1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2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3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
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是统一的
3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38.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39.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40.“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是地地道道的唯心论
C.是掩盖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对立的提法
D.是被自然科学发展证明了的科学命题
41.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运动
C.意识
D.实践
42.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3.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4.《国语·郑语》写道:
“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朱熹提出: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C.古代唯物主义之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45.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7.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A.前者强调主观能动性,后者强调客观规律性
B.前者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世界,后者认为世界是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
C.前者认为人是第一性的,后者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
D.前者是完全错误的,后者有一定的合理性
4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49.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
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50.人脑是()
A.思维的机器
B.思维的源泉
C.思维的物质器官
D.思维的物质外表
5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52.抹煞或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5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能够()
A.创造客观规律
B.改造历史规律
C.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5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55.“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56.辩正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指()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57.认为物质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这是()
A.不可知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8.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反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脑
59.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
A.特殊现象
B.偶然现象
C.暂时现象
D.普遍现象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C4.C5.D6.B7.B8.C9.A10.C11.D12.B13.B14.B15.A16.B17.D18.C19.C20.A21.C22.B23.C24.C25.D26.D27.B28.B29.D30.D31.C32.D33.C34.C35.C36.D37.C38.A39.C40.C41.A42.D43.C44.D45.B46.D47.B48.C49.D50.C51.B52.A53.D54.C55.C56.C57.C58.C59.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E.意识反应物质
7.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空想社会主义
8.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E.矛盾是不是事物发展源泉的问题
12.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表现在()
A.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物质的,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精神的
B.一无论坚持唯物主义,二元论坚持唯心主义
C.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本原,二元论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D.一元论是可知论,二元论是不可知论
E.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E.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影响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1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
A.历史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先验唯心主义
E.绝对唯心主义
15.以下各项中表现主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
A.把感觉当作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B.把感觉夸大到等同客观对象的地步
C.认为事物就是感觉的集合或组合
D.把事物看作是组成该事物成分的组合
E.事物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感觉
16.以下各项中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
A.把事物当作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B.把事物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认为先有天地万物之理,后有天地万物
D.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认为客观事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对象化
17.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的必然联系
C.事物的稳定联系
D.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秩序
E.客观的
18.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
A.从主观愿望出发
B.从外国模式出发
C.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D.从书本教条出发
E.从经验出发
19.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的意识活动()
A.饥餐渴饮
B.趋利避害
C.胡思乱想
D.审时度势
E.神机妙算
20.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A.意识是物质的根源
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物质和意识平行向前发展,谁也不决定谁
21.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段话体现了()
A.观念的东西不同于物质的东西
B.观念是物质的东西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C.观念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D.观念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E.物质是第一性的,观念是第二性的
22.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
A.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
C.人的意识是精神活动过程,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D.电脑只是人脑的延伸和补充
E.电脑不能完全取代人脑
2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康德的认识论
24.“先有计划,后有工作;先有图纸,后有房子”这是()
A.意识决定物质
B.物质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E.意识对自身心理活动有控制作用
25.蜘蛛织网,蜜蜂酿蜜和筑巢()
A.说明动物也具有意识
B.这不是动物有意识活动,而是动物本能
C.这是条件反射
D.这是无条件反射
E.说明动物活动有能动性
26.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
A.折衷主义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庸俗唯物主义
E.绝对主义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起源的观点包括()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8.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B.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C.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D.精神交往决定物质交往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9.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是()
A.它把万物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
B.把物质世界理解为原子在数量上的组成不同,把复杂的物质世界简单化
C.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当作物质最终层次的认识
D.把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E.割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30.“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否认了相对静止
D.夸大了相对静止
E.否定任何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3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光阴一去不复还”表明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间断性
D.时间的不可逆性
E.时间的重要性
32.辩证唯物主义对运动的理解为()
A.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的变化
D.是相对的
E.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3.列宁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含义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
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E.物质是主观的产物
34.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B.“心外无理”
C.命中注定
D.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E.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5.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2.ABC3.CDE4.BC5.ABC6.CDE7.BCD8.ABD9.ADE10.AC11.BCE12.CE13.BCDE14.BC15.ABCE16.BCDE17.ABCDE18.ABDE19.CDE20.BCD21.ABCE22.ABCDE23.ABC24.CD25.BD
26.BD27.DE28.ABCE29.BCDE30.CE31.BD32.ACE33.ABC34.ACD35.ABCD
专题三唯物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
A.世界的本质
B.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
C.物质运动形式的规律
D.世界的物质性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事件为转移”,这是()
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B.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