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6761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

中考模拟试题一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称职(chèn)模样(mó)伫立(zhù)鲜为人知(xiǎn)

B.哺育(bǔ)潜行(qián)玷污(diàn)骇人听闻(hài)

C.发酵(xiào)重荷(hè)沮丧(jǔ)随声附和(hè)

D.狩猎(shòu)脸颊(jiá)污秽(huì)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声鼎沸日转星移忘乎所以相得益彰

B.齐心协力迥乎不同庞然大物心旷神怡

C.海枯石烂变化无常抖擞精神眼花瞭乱

D.马革裹尸姿态万千人迹罕至昂首挺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设26个大项,总计300个小项比赛项目,真可谓琳琅满目。

B.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亚运会期间,广州的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4.(2012·重庆中考)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5.按要求用名句填空。

(6分)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①___

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我和白居易同游钱塘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吟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让我看到与友人秉烛夜谈的情景;我伴随李白将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寂寞的朋友,“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⑥________________”令我领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6.名著填空。

(5分)

(1)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塑造了_______________这一鄙视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状况。

(2)《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他的《昆虫记》又译《_____________》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6分)

在“走进家庭”主题活动中,请你完成两项任务。

(1)下面是主题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任选一条,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宣传标语补充完整。

(2分)

标语①:

家是小树成长的沃土

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语②:

家是洗忧涤虑的清泉

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准备60~100字的发言稿,简述你对“中国狼爸”教育方式的看法和理由,在“家庭教育”讨论活动中交流。

(4分)

关于“美国虎妈”蔡美儿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讨论还没结束,又涌现出了“中国狼爸”萧百佑。

“狼爸”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

“狼爸”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

“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

”像“虎妈”一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狼爸”说,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

我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

(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这首诗以“___________”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3题。

(12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乙】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使学为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都是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

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3分)

材料一: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丑小鸭》)

材料二: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王安石《伤仲永》)

材料三: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16分)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

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柳絮纷飞,松软地落满一地。

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

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

”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

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

”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

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

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

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

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

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

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⑪“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

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⑫“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

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⑭“您是说,用爱吗?

⑮“是的,孩子。

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

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

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

我说得对吗,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⑰“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⑱女孩听得很是痴迷。

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

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⑲女孩是笑着离开的。

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

她步履轻松。

她像春的精灵。

⑳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

她说:

“虎子,我们该回家了。

”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4.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

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13分)

2050,地球客满?

①人口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而涓流足以汇成江海!

在1804年,人类人口终于跨过了10亿这个关口。

而两个世纪后,地球人口已逼近70亿大关。

人口机器超速运行,使我们不禁担忧世界末日是否即将出现。

的确,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急速大量繁殖,地球是否还能为我们提供食品、水,抑或仅仅是容身之地呢?

会有所有人的位置吗?

 ②世界人口在21世纪上半叶仍将保持增长,然而它在2050年左右将趋于稳定。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预计,世界人口届时将稳定在80亿至90亿左右。

人口统计学家有理由保持乐观,他们甚至认为人口机器目前已开始减速。

 ③到2050年,我们真的要被挤成照片了吗?

 ④放心,虽然预计人口峰值可达90亿,但我们也不一定非得挤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

如果把这90亿人都堆到美国——也就是地球陆地面积6%的陆地上,那里会成为人间地狱吗?

并非如此,那里的人口密度甚至不会超过今天法国巴黎大区的966人/平方千米。

 ⑤事实上,在2050年,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地区会拥挤不堪。

孟加拉国是其中之一。

这个南亚小国的人口密度已经很高(约1050人/平方千米),而其人口在未来40年内还将增长40%,达2.22亿,超过现在的巴西,但其面积仅为巴西的1/60。

埃及的人口也很稠密,但并不是在全境。

在这个大部分国土为沙漠的国家,90%的人口聚集在尼罗河河谷。

在这片不比比利时大多少的土地上,居民人数是比利时的8倍。

也就是说,今天这里已经人满为患,而到2050年,这里的人口还将翻一番,密度将达到3000人/平方千米。

这样一来,那里简直就无法生活了。

而在其他地区,人们出于自愿挤在一起。

人们放弃乡村,进入城市的趋势将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

我们的数量从未如此众多,从未如此集中在这样小的区域中。

1900年,只有10%的人口在城市生活。

今天,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可能高达70%。

因为在未来40年里,预计每天将有20万人进入城市。

  ⑥那么,人们为何如此执著于拥挤地聚居,这不是会引发更多传染病和贫困吗?

并不尽然。

因为城市化远非灾难的同义词,在更多情况下,它是进步的源泉。

以卡萨布兰卡为例,一个世纪内,其居民人数从2万增至400万。

阿比让的人口则在半个世纪间从6万飞跃至370万。

在这两个实例中,伴随着人口飞增的是医院、学校的建设,令市民更容易享受到医疗与教育。

因为通常情况下,在乡村,相距几十公里的几个村庄只能共享一个卫生中心和一所学校。

水电网络也是如此,比起在一片人烟稀少的广大区域内铺设数千米的电缆、管道,在有限区域内进行开发管理并供给许多家庭要经济得多。

 ⑦最终,城市也是一个人们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从事联络、接触文化、享受交通服务的地方,它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对女性而言。

而女性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结果之一便是城市的生育率降低。

因此,城市化也会对一国的人口产生影响。

所以,摩洛哥、土耳其、巴西和其他很多国家的人口增长逐渐放缓,因为虽然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亦然。

  ⑧由此可见,人口集中在城市有很多益处。

只是,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地球人能够从中受益的话,就必须进行建设。

2050年的城市基础设施,一半都将在未来40年内建造。

(选自《读者》2011年第8期)

19.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

(1分)

21.“事实上,在2050年,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地区会拥挤不堪”中加点的“极”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4.“神舟”九号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九”肩负着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重大任务。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大事。

我坐在电视机前,凝望着“神舟”九号升空的瞬间,心潮澎湃,这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瞬间,也是全国人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件大事。

请以“_____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A项“模”应读mú;C项“酵”应读jiào;D项“锲”应读qiè。

2.【解析】选C。

“眼花瞭乱”应为“眼花缭乱”。

3.【解析】选B。

A项中“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在这里不能形容比赛项目。

C项中“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这个词语只能用在“声音”方面,不能用于“小说情节”。

D项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一种花不能用“姹紫嫣红”来形容。

4.【解析】选C。

C项缺少宾语“计划”。

5.答案:

①开轩面场圃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我寄愁心与明月⑤随风直到夜郎西⑥断肠人在天涯

6.答案:

(1)阿廖沙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

(2)法布尔昆虫物语昆虫的史诗

7.答案:

(1)示例:

标语①:

人生旅途的驿站标语②:

挡风避雨的港湾(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示例一:

我赞成“中国狼爸”的家庭教育方式。

因为孩子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这些做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个好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

我反对“中国狼爸”的家庭教育方式。

因为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孩子是有生命的个体,生命需要善待,更需要尊重,好的教育首先是尊重人的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

8.答案:

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9.答案:

有助于表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美景象,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意对即可)

10.答案:

(1)四处拜访

(2)作

11.答案:

(1)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

(2)抄写还没有完毕,就已经能够背诵那本书了。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比较理解能力。

要善于从文中寻找根据,如“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答案:

不相同。

方仲永的早慧是“受之天也”,即天资聪颖;欧阳修的早慧是“受于人”,即靠母亲的正确引导和自身的勤奋刻苦获得的。

13.答案(示例):

一个人的成才与否,同天赋和后天的努力都有很大关系。

14.【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

阅读全文,从老人安慰开导女孩的话语中,可看出老人的心灵美,从“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可读出女孩的“美”。

答案:

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15.答案:

(1)指(小花)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

(1)句是老人的语言,要从语言表达的特点和老人的性格特点方面回答;第

(2)句是老人鼓励女孩的话,可从修辞手法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

(1)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

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地生活。

17.答案:

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18.【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结尾含蓄地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这样给人以震撼感,收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另外,使老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

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19.【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阅读全文,总结各段意思,然后归纳即可。

答案: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到2050年,人口增长趋于稳定,地球也不会客满,并说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20.答案:

逻辑

21.【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时,先明确“极”能否删去。

再结合语境说明该词在此处的意思,然后回答去掉“极”一词的结果。

答案:

不能删去。

“极”一词说明了只有很少很少数的地区会拥挤不堪,如果删去,少的程度就减轻了,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