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6241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docx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

摘要:

文学阅读是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心理活动。

它由读者和文本两个要素构成,具有主动性、普遍性等特点。

文学阅读包括接受与创造两个过程,然而这两个过程各有各的特点,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区别。

关键词:

文学阅读;接受;创造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心理活动和实践行为,是一个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和对象的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和行为,它既是一个阅读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反映、实现、改变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阅读客体对阅读主体逐渐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文学阅读是文学作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的桥梁,自古自今所有文学作品,都是经过读者阅读才开始流传的;文学阅读,实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也促进了文学创作,使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增加了丰富多姿的文学史的流波,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并促进了物质生活的开拓创新。

在文学阅读的接受和创造过程中,读者分别扮演着接受者和创造者两个不同的角色,但由于读者的主体个性特征的不同,则会导致在阅读的互动的过程中所完成的审美感受、经验和判断的不同,进而导致接受与创造程度的不同。

本文将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中的接受过程、文学阅读中的创造过程,以及文学阅读中接受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

一、文学阅读

文学阅读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下边我将从文学阅读的构成和从文体的角度看文学阅读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1文学阅读及其构成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心理活动和实践行为,是一个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和对象的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和行为,它既是一个阅读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反映、实现、改变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阅读客体对阅读主体逐渐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在这样一种过程中,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客体,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它们两个构成了阅读的主客体条件。

因此,文学阅读由读者和文学文本两个要素构成。

1.1.1读者

文学阅读的主体是读者,文学阅读是读者的行为,因此,文字阅读要受读者的主导。

那么,读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对文本进行阅读呢?

具体地说,读者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

首先,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符号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和作品的显现形式。

因此,阅读文学作品,断文识字是前提条件。

对于文盲来说,文学作品只是一堆废纸,文字是无意义的符号,它们无法成为他精神活动的对象。

一个合格的读者,不单要认识文字,还要掌握语法规则,具有语言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一个不能熟练地掌握英语的中国人,不能成为莎士比亚、狄更斯英语原著的读者。

一个不懂古代汉语词义与语法的现代人,阅读不加注解的《诗经》也会是一件麻烦事。

一个北方方言区长大的文化人看清代韩邦庆写的《海上花列传》,会被吴语方言的人物对话搞得似懂非懂。

因此,识字只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对于阅读文学作品而言,更重要的是掌握语义知识、语法规则、语用习惯与语言经验。

其次,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

文学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审美文化。

它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

同时,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

因此,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阅读理解文学作品。

比如,彭骥《女人不哭》中的社交知识、饮食知识、酒店管理知识,俄国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二战知识、俄国的地理知识、军事知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哲理小说中的哲学知识,都需要读者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底线”,不然的话则疑虑丛生、不忍卒读。

第三,读者应当具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

在审美化的阅读活动中,读者感受、理解、想象艺术美的修养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主体缺乏审美能力,对象也就不成其为对象,即对主体而言不再是一件艺术品,二者不能形成审美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曾指出: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①正如《红楼梦》这部达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顶的作品,对于那些缺乏审美能力的读者来说,却不是一件艺术品。

由此可见,一定的审美修养与能力是文学阅读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

最后,读者应该调整好阅读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心态。

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阅读心境。

阅读心境对文学阅读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体现在对阅读效果的影响上。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当读者以抑郁的心境进入阅读时,也许欢快的作品对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一旦进入同样抑郁主题的作品,就常常会不免为作品的悲剧气氛所感染,或悲或痛,难以自拔。

而反过来,当读者带着欢悦的或是坚强向上的心境进行文学阅读时,不但欢快的作品会很容易获得共鸣,即使是悲凉凄苦色彩很重的作品也会在读者的眼中体现出不同的意义。

就像“五四”时期,很多青年学生都喜欢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是其中所获得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维特”的个人悲剧所感染、吸引甚至走上了模仿的道路,但还是有更多的学生,抱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和壮志,带着对新社会的美好向往,没有被“维特”的个人悲剧所迷惑,而是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社会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从而进一步地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信念,担负起了使命,走上革命的道路。

1.1.2文学文本

读者要阅读的对象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作为阅读对象,与阅读主体一样,是文学阅读的构成之一,它也制约着文学阅读。

在阅读中,文本召唤适合他的读者,同样,读者也召唤适合它的文本。

超出读者的现实需求、口味与能力的文本,读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阅读。

因此,文本要成为有意义的阅读客体,相对于读者而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本必须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文本必须满足于读者某一方面的需求,这样阅读的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1996年9月6日的《文艺报》上,登载了《小说选刊》就小说阅读情况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关于阅读需求调查的回答:

为了丰富学识的占49、6%,为辅助思考的占33.5%,为满足文学欣赏要求的占67.1%,只有14.8%的读者是为了纯粹的休闲娱乐消遣。

在1998年7月湖南某课题组有关“中学生阅读情况”的系统问卷调查中显示,在“阅读目的、动机”的回答中,认为阅读作品可以“求知求真”的占82%,可以“求善、获得教育”的占81%,可以“求美、陶冶情趣”的占86%,认为可以“消磨时间”的占3%。

②这两个调查中关于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划分也许并不十分准确,数据也并不十分典型,但调查结果显示出的倾向却具有规律性,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外乎——知识的需要(包括求知、求善、求真)、审美的需要(包括求美和娱乐)和评价的需要(包括欣赏和评价)几个方面。

因此,不同的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下,他的阅读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文本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如果文本对读者而言是难以理解的或不可理解的,就会形成阅读障碍而使接受活动无法进行下去。

如对于古代的以及带有方言特色的文学作品,要克服历史语言(如中国的文言)和方言的障碍,才能顺利地理解作品。

例如:

如果让一个小学生去阅读一部不带任何拼音与注释的司马迁的《史记》,那么他的阅读活动将无法进行下去。

因此,文本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也就是说,文本至少要让读者能部分理解,并以理解部分为基础,对未解部分产生兴趣并去努力理解。

又如:

小学语文课本上安排的课文,课文中的内容有的学生理解,而有的内容学生不理解。

这时学生们就会对不理解的内容产生兴趣并努力理解,要么问同学,要么请教老师,从而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二)从读者与文学文本的关系看文学阅读

文学阅读是读者与文学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接受和创造两个过程。

文学阅读的接受过程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文学文本并不像结构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结构,而是需要读者参与的开放式结构。

文本只有与主体融合,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脱离了主体的文本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

文学文本在作者手里已经完成了,产生了意义,但是一旦脱离了读者,就失去了完整性,产生了意义空白。

所以,姚斯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是在读者的接受中存在的。

伊瑟尔说,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即文本需要读者的解释,意义才能重现。

文学阅读就是通过读者的解释,恢复文本的完整性,重新获得意义。

”③因此,文学文本与读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读者,文本的意义就不能重现。

文学阅读也是一个创造过程,它是读者在作家创造基础上的继发性想象,即再创造活动,它由读者(再创造者)和文学文本两个要素构成。

“再创造它是相对于作家的原创造的创造活动,即读者对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进行联想或想象、补充并活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生动具体、血肉丰满的意象的心理活动。

任何读者阅读作品、创造艺术形象,都必须联系自己经历体验过的生活和认识的人物、事物去进行联想或想象才能将艺术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所以,读者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读者根据作者的描写而调动自己过去的生活印象加工出来的。

”④在再创造活动中,读者投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思想情感,将抽象的文学符号转换为脑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对具体形象加以补充、丰富与改造,进而对形象的内涵与作品的意蕴进行在理解与再评价。

如高尔基说他读巴尔扎克写的葛朗台老头时,就是按他的外祖父的吝啬去活现葛朗台的样子的。

鲁迅曾说现代青年人读《红楼梦》就会把林黛玉想象成一位现代小姐。

可以说,每一个读者对人物的想象都是按自己的生活印象加工再造出来的。

文学阅读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再创造受阅读对象的制约。

首先,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需要读者的再创造。

“由于文学文本留有意义的空白,所以读者就有可能依据自己的期待视野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加以填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意义。

”⑤作者的语言,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状物、写景,都经常会出现表面残缺不全的语言空白点,这些空白点不但没有影响信息的传递,甚至相反,它往往具有更浓的文学味,并且传递出了一定的美学信息。

其次,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的特点要求读者进行再创造。

其它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而以语言为媒介塑造的文学形象,毕竟是间接造型,它不可以能给人以间接的可视可闻可触的外形,所以它具有间接性和意象性的特点。

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语言文字符号只有读懂了、理解了这些语言文字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切身感受,进行想象与联想,才能在脑海中再现文学形象。

最后,文学形象的高度概括性要求要求读者进行再创造。

文学形象无论是反映社会生活还是表现内心世界,其容量都极大,它更少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可以能动地、灵活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文学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在人物描绘方面,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可以用以形传神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动机欲望,也可以闯入人物的心灵深处,直接剖析人物内心的活动。

文学阅读行为发生在文学文本(作品)与读者之间,是两者间双向作用的过程,作品如何被阅读、理解、接受、创造,既取决于读者,也取决于作品。

文学文本是在读者的阅读中转化为现实作品的,其意义也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敞亮。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组,但这种加工又是在作品的指导下,在作品先验结构的暗示下,在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授意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和影响,这样作品与读者的关联就具有互动的性质。

……阅读过程以读者的自我提高为终点,阅读过程也就是读者审美能力整体推陈出新的过程。

”⑥

(三)从文体的角度看文学阅读的特点

文学有多种分法,可以从类型上、形态上划分,也可以从体裁上划分,一般的文学文体分四类,但根据杨春时的《文学理论新编》可将文学文体分为五类,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五个部分。

因此,文学阅读就是对小说的阅读、诗歌的阅读、散文的阅读、戏剧文学的阅读和影视文学的阅读。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只有当读者按特定文学的特性与叙述原则去阅读它时,作品才真正成为文学作品。

下边,我将从文体的角度去讨论一下文学阅读的特点:

1、诗歌阅读的特点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和谐的节奏,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四大特点。

阅读诗歌时,要特别注意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炼、富于音乐性、讲究变化的特点,同时要通过对其精粹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诗歌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此外,诗歌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在阅读时也应注意。

诗歌因表现手法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诗篇语言音律和结构的不同,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例如:

在阅读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时,读者先通过对其精辟的语言分析、理解,把握诗歌所描绘的鲜明、独特而感人的形象,进而领悟到了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2、小说阅读的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小说阅读时,宜从三方面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首先,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而了解人物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进而分析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这样说,便能深入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其次,要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把握这一点,然后通过对作品情节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

第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在阅读时,要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而深入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例如:

在阅读法国雨果写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文学作品时,首先就要重点对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分析,其次再分析故事的发展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知道哈尔威船长是一个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3、散文阅读的特点

“散文,广义上是写作较为自由、灵活、便捷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散文是指韵文之外的所有文体;文学理论中讲的散文指与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并列的文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就是一种为审美而创作的,在表达内容、语言运用、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灵活、自由而多样的文学体裁。

这就是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散文。

”⑦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不散”;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虽然它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取材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在结构上只能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

因此,阅读散文要注意找出文章中的线索,看看文章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采集广泛的题材内容,从而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的。

例如:

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读者首先要找出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然后再找出文章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而再找出作品运用的手法,最后再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反映了作者为了摆脱现实苦恼,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

4、戏剧文学的阅读

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的剧本。

戏剧文学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它通常由人物自身的台词和舞台提示组成。

戏剧文学为了适应表演和欣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语言的口语化和动作化;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事件、场景、时间的高度集中等。

在阅读戏剧文学时,首先应注意分析剧本中人物的台词(语言)。

戏剧文学,主要靠人物语言去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与冲突,表达主题。

因此,人物语言在戏剧文学中十分重要,高尔基说“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

”⑧戏剧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去完成,这就要求人物语言要做到个性化、口语化和动作化。

因此,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台词,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

其次,要抓住戏剧冲突中所反映的人物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戏剧文学一般要表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人物事件的高度集中,就意味着生活中人物性格、动机和欲望的矛盾冲突的集中强化表现,这不仅是戏剧表现的需要,也不仅是加强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欣赏者的审美需要。

”⑨因此,读者在阅读戏剧文学时要抓住戏剧冲突,并对其分析,这样才能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例如:

在阅读曹禺的《雷雨》这部戏剧时,首先就要注意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台词,进而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然后再抓住戏剧冲突中所反映的人物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5、影视文学阅读的特点

影视文学主要是电影和电视剧的文学剧本,也包括其他一些非叙事类的电影、电视文学剧本。

影视文学具有强烈的叙事性,突出的说明性,文字的简约性和结构的跳跃性四大特征。

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然而它并非是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不仅仅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它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是影片摄制的基础。

因此,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是文学特性与电影特性辩证统一的产物。

电影剧本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应该具备鲜明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读者在阅读剧本时,应能看见或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听到这种画面的声音;其次,它应显示出未来影片中的蒙太奇结构和丰富的潜台词。

读者阅读时,要能根据语言文字提供的信息,理解镜头组接的特殊意义,以及暗含的潜台词。

如描写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可以把母亲晃动摇篮的镜头与这个人长大后晃动摇篮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暗示主人公的成长和时光的流逝。

再如英雄倒下的镜头组接青松挺立的镜头以表现英雄的伟大。

例如:

读者在阅读陈维佳的《金婚》这部影视文学作品时,根据语言文字的描绘,不仅在头脑中能看见或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听到这种画面的声音,而且能理解镜头组接的特殊意义,以及暗含的潜台词。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以及其它的一些文体,读者都要经历接受与创造这个过程,下边我将从文学阅读中的接受过程与特点,创造过程与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分别进行讨论。

二、文学阅读中的接受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一)文学阅读中的接受过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构成的文本,读者接受文学作品,必然要从语言开始,在把握语言的基础上,感知语言构建的形象,再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

因此,根据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高低层次可以将文学阅读中的接受过程分为把握语言、形成形象、感知内涵、理解思想四个阶段。

1、把握语言

文学阅读首先遇到的是构成作品的语言文字,它包括语词、句子、篇章等不同的等级。

文学阅读从对字、词、句的理解开始,然后扩展到段落、篇章的理解,在对前面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最终理解了全文的意思。

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可以从语音、文法、辞格等方面进行理解。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开头就用了7对叠音(而且还兼双声和叠韵),把诗人那种无限绵延的哀怨和悲愁从语音层面自然地流溢了出来。

再看,历来为人称道的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炼字炼得相当好,那么它好在哪里呢?

好在“绿”字形象而富于代表性地再现了冬去春来满眼皆绿的景色,由此传达出诗人内心对未来命运的憧憬。

再如李白的《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为强调忧愁,夸张地写出了“白发三千丈”的诗句,表现了强烈而绵长的忧愁。

可见,针对不同的作品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2、形成形象

形成形象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和想象力,把语言构建的形象转化为感性的生活表现形态,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来。

因此,感受形象的前提则是把语言化了的生活还原成生活特别是生活的感性表现形态。

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读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体态娇弱、多愁善感、心高气傲的林黛玉形象。

在诗词阅读中,我们根据诗句来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形象。

如阅读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时,我们头脑中就会出现一幅六月西湖美景图: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艳丽的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红艳。

3、感知内涵

感知内涵,是指初步掌握形象内涵的思想。

在文学作品中,一定的形象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一定的思想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达出来。

但思想与形象的联系并不是固定的、直接的、明显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

把握了形象不一定就能把握形象所隐含、指向、暗示的思想。

但是,由于形象与思想的如影随形的关系,读者在把握形象的同时,总能或多或少地感知到一些与形象联系比较紧密,比较明显的思想,这就是“感知内涵”。

这种感知在接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的心灵不会满足于对于形象的把握,他还要扣问形象背后所隐含的东西。

另一方面,把握一定的思想也是把握形象的要求,它帮助整合形象,为读者理解形象提供某种角度。

这就好像一幅画,观赏者不会仅仅满足于感知到上面画的什么,他还想知道这幅画表现了什么。

比如,在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之后,通过孩子、船长的表现,读者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了一个遇事冷静,临危不乱的船长形象,使我们初步感受到这位船长有着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的思想。

因此,在把握形象的同时,读者还必须把握一定的思想,只有这样,形象对于他才不仅仅是生活的感性表现形态,而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的感性表现形态。

4、理解思想

所谓理解思想,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文学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形象内含的思想。

思想的理解阶段与内涵的感知阶段虽然都把握思想,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首先,对于读者来说,在感知阶段所把握的思想一般都是与形象的联系比较紧密、直接,而且比较明显的;而理解阶段所把握的思想往往则是比间接、深隐的。

其次,感知阶段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对形象的把握上,对思想的把握是第二位的;而在理解阶段,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思想上,有时甚至要超越形象,专注于对思想的发现。

第三,感知阶段读者对思想的感知是一种印象性的,更多地依靠阅读经验和阅读时的直觉,其所把握到的思想大多是感受式的与综合性的;而在理解阶段,读者对思想的把握是一种理论性的,依靠的是系统的理论和深入的分析,所把握到的思想一般是抽象的分析性的。

第四,在感知阶段,读者对思想的把握所投入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不会影响他们对于文学形象的审美感知;而在理解阶段,读者为把握思想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般以抽象思维为主,对于读者从审美的角度感知文学形象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形象,不仅仅代表她自己,而且还代表着在旧中国、旧礼教的精神奴役下的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杜甫的《石壕吏》虽然写的是杜甫的偶然所见,但他却使我们通过偶然所见,联想到“安史之乱”中的千家万户,联系到大唐帝国为什么从此一蹶不振的必然原因。

理解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