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群理论.docx
《雁群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雁群理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雁群理论
【网摘文章】
雁群理论
这是篇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这个故事的哲理各位一定用的到!
好好看看它吧!
1.当雁鼓动双翼时,对尾随的同伴都具有『鼓舞』的作用,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型时,比孤雁单飞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的飞行距离。
启示:
与拥有相同目标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达目的地,因为彼此之间能互相推动。
2.不论何时,当一只雁脱离队伍,他马上会感受到一股动力阻止牠离开,借着前一只伙伴的『支撑力』牠很快便能回到队伍。
启示:
如果我们与雁鸟一样聪明的话,我们就会留在与自己目标一致的队伍里,而且乐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愿意协助他人。
3.当带头的雁疲倦了,他会退回队伍,由另一只取代牠的位置。
启示:
在从事困难的任务时,轮流担任与共享领导权是有必要的,也是明智的,因为我们都是互相依赖的。
4.队伍中后面的雁,会以叫声鼓励前面的伙伴继续前进。
启示:
我们必须确定从我们背后传来的是鼓励的叫声,而不是其它的叫声。
5.当有雁只生病或受伤时,其它两只会由队伍飞下协助及保护牠,这两只雁便一直到牠康复或死亡为止,然后牠们自己组成队伍再开始飞行,或者去追赶上原来的雁群。
启示:
如果我们与雁鸟一样聪明的话,我们也会互相扶持,不论在困难的时刻或在坚强的时刻。
不仅对你们的同事如此...........对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好友亦如此!
【XX百科】
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日语:
雁行形态论,英语:
theflying-geesemodel)1935年由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atsu)提出。
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东亚国家是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
以日本为雁头,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包含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
即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
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
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
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
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雁行理论”与管理
从“雁行理论”想到的!
小时候读课文,常常喜欢读这篇:
秋天到了,叶子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读的很是起劲,却从没想过大雁为什么要排成人字形飞。
前几天翻书偶拾“雁行理论”,才真正了解到原来大雁如此飞是大有其深意的。
野雁(大雁)每年要飞行好几万英里,光是一天内就可以飞越好几百英里的距离,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观,而它们就靠随时不断的互相鼓舞来到达目的地。
野雁的叫声不但热情十足,而且足以给人以精神鼓舞。
“雁群排列成V(人)字形,当每一只雁鸟展翅拍打时,造成其它的雁鸟立刻跟进,整个鸟群抬升。
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七十一个百分比的飞行距离。
”
联想到我们现实的工作中来,过去我们的工作方式就好比一只只单飞的雁,分工较多而合作较少,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只要同心协力,注重团队合作,必定也有提升71%生产力的潜能,以合作取代孤立,一起创造整体最大的工作价值。
所以我们要有相同的目标,彼此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推动,这样才能更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当一只野雁脱队时,它立刻感到独自飞行时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鸟所造成的浮力。
”
有些人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从不向别人请教,不愿得到他人的协助,这样虽然也能完成工作,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的品质也不见得高。
就像一只脱队的野雁独自飞行,迟缓而且吃力。
愿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愿意协助他人,是每个人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我们处在团队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团队的资源,就能像雁群中的每一只大雁,能利用前一只鸟所造成的浮力,事半而功倍。
因此我们除了本身的知识专长,还应该努力去学习别人会的技能,扮演多知多能的角色,与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如果我们拥有像野雁一样的感觉,我们就会留在团队里,跟那些与我们走同一条路,同时又在前面领路的人在一起,他们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当领队的野雁疲倦了,它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野雁则接替飞在队形的最前端。
”
工作中也应该如此,TeamLeader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准备好有一天担任Leader的角色。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现在还没成为Leader时先学习TeamLeader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
机会是给予那些准备好的人的。
我们期待人人将工作的价值观予以提升,不要只为了生计而工作,要为工作而生活,成为充实、快乐、生活充满意义的工作者。
“飞行在后的野雁会利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继续前进。
”
成功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
那么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怎样才能坚持下去呢。
这不仅要求我们自身有坚定的信心,成功的信念,同时也需要同伴热情的鼓励。
所以必须确定的是从我们背后传来的是鼓励的声音,而不是嘘声。
批评让我们调整步伐,鼓励更能让大家往前迈进。
如果我们拥有野雁的感觉,我们将像它们一样互相鼓励、互相扶持。
“当有一只雁生病或受伤时,其它两只会由队伍飞下来协助保护它,直到它康复或死亡为止,然后它们自己组成队伍开始飞行,努力去追赶上原来的雁群。
”
大雁尚且知道互相照顾和扶持,何况受过教化的万物之灵长的我们。
那么当有人工作不熟练时,其他成员就要热心的帮助他;当有人生病请假时,其他成员都会关心他,并且接过他的工作。
在我们的团队里,不论在困难的时刻或在平顺的时候,大家都相互扶持,互帮互助,大家都明白只有团队的成功才是个人的成功,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
秋天到了,叶子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将“雁行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工作,我们也能飞的更高更远。
【网摘文章】
羊群理论和狼群理论
最近公司正在研讨“公司新业态”拓展的问题,由此我联想到了一些国企的团队合作问题,就以羊群和狼群谈一谈我的看法。
羊群---其组织结构是:
羊倌,头羊,羊成员。
狼群—其组织结构是:
狼成员
由些可以产生二种效应,即羊群效应和狼群效应。
羊群效应:
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狼群效应:
这个说法就不很常见,不少人认为,狼似乎是独立行事的。
事实并非如此,狼同样以群居生活为主,而且,它们在任何重要的危急关头都会像拧成一条的绳子一样,共进共退,共生共灭——跟所谓的“羊群效应”刚好相反!
虽然羊和狼都是以群居为主,但狼群与羊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
狼在平常的生活中多数情况下是以独立进取,在危难的关头团结互助、拼搏奋进;而羊在平时的日子里盲目跟随、群起群落,无所事事,在危难的时候或四散逃开、或隔岸旁观。
例举个故事现象。
一只狼,它会利用物体的掩护,绕到羊群身边,再采用突袭加强攻的战术,抢吃肥羊。
当狼咬翻那只大肥羊的时候,立即引起周围羊群的骚动,四处奔逃。
但不一会儿,羊群就恢复平静,甚至还会有些羊凑到狼跟前去看狼吃羊。
而同样是群居为主的狼,在它们发现一只更强的猎物后,会团结协作,讲求方法,策略,那怕是一只百兽之王的老虎,最后也会丧命在小狼之口。
可见在任何重要的危急关头狼们一条拧在一起的绳子,共进共退,团结合作。
再举目环视一下我们的周围,好多事情能让我们深思警觉。
先说说日本的企业,丰田,Sony,东芝,国际型大企业比比皆是。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员工,他们每一个员工都好似一匹狼,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超强,于是他们创造了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回头再想一下我们的国企,(注,我没有贬低我们国家,我们企业,我们自己的意思,只是比较一下。
泱泱中华大国,个人的生活习惯,公司的管理方式,国家的监控管理,让人一下就会想起我开始提到的,羊倌,羊头和羊成员了。
“公司的新业态”?
有没有?
是什么?
怎么做?
这些其实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全国20亿人口,那一个行业,那一个圈子,都会让一个企业有变成一只肥羊。
这是不我想看到的,也不是国人想的。
我想的是-----我们,我们公司,每个中国人,怎么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狼,让我们的团体更强大,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网摘文章】
第10名状元
学生时的70分,职场上的100分
◎曾宝璐/文
在10倍速竞争的时代,「第1名」,是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期盼、也是许多人的目标。
然而,1989年,大陆小学老师周武提出的「第10名现象」研究,却颠覆了旧思维:
第10名之流的中庸学生,获得的关爱眼神不多,但压抑也最少,在人生赛局中,反而容易成为冠军。
当然,置身在耀眼的白小鸭之中,黑小鸭显得黯然失色,然而,黑小鸭有「黑」的本色与活力,何不让想法转个弯,脱离「白」的队伍、评价与迷思,走出黑小鸭变黑天鹅的尊容与自信。
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影响全世界的「相对论」一百周年。
这位近百年最伟大的科学家,在大学毕业后,当时还没成名的他曾经回母校找老师,但他老师根本不认得他,还以为,爱因斯坦是一个想借钱而谎称是他学生的小混混。
后来很多人在讨论,爱因斯坦可能是小时了了,但中研院院长李远哲反问:
「是爱因斯坦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才华吗?
还是学校的考试,没有把他的才华考出来?
」李远哲说,爱因斯坦如果拿到考卷,看到第一个问题没有道理,会好好地分析问题,而没有回答。
结果,拿回考试成绩,可能只有二十分;但如果坐下来跟他好好探讨一些问题,那可真是了不起。
学校成绩,显然看不出,谁能成为本世纪最牛X的科学家。
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小型调查,显示类似的情况。
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
当时他暗自吃惊:
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
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
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一百五十一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
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国中、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81.2%。
「第十名学生」潜力无穷
于是周武提出所谓「第十名现象」:
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
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中庸的学生。
根据周武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
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
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这个研究结果,触及了基础教育的症结:
究竟是分数重要,还是学习力重要?
经由大陆媒体争相报导,「第十名现象」引起广大回响,从省教育单位到学校,从学生、家长到专家……,透过网络不断转贴,余波甚至荡漾到了台湾。
联电发言人刘启东三、四年前到大陆出差,被当地同事热烈讨论「第十名现象」,激发探索的兴趣。
这研究也呼应着他个人的成长,这位曾被全球外资法人票选为「亚太区第一名」的半导体分析师回想自己的历程,一直以来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
刘启东说,他不是不念书,而是不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念书。
读书时的第十名、职场上的第一名,刘启东是「第十名现象」的典型代表。
不过,周武的调查,在周延度上仍有争议处。
专门研究青少年行为的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齐殷认为,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地变化,严谨的方法必须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做纪录,而不是取几个时间点的学业成绩做比较,这过于随机。
尽管如此,「第十名现象」的研究,丢出了两大观点:
其一,考第一名有用吗,名次有多大价值?
其二,读书时代学会什么,才具有永续竞争力?
考试,是考人类已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观点,李远哲的看法是:
「考试是考不出到底这个人有多大的能耐。
考试考的是人类已经解决的问题,别人都已经去做了,老师从来不去考老师不会的事,他怎么会去考他不会的事呢?
」
因此,「当你把所有时间放在考试,你一辈子就会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场对台大学生的演讲上「生活在急速转变的世界里」,对未来的社会菁英提出警告。
考试名次既然价值性不大,究竟什么才能产生价值?
李远哲说,五十年前,父母亲希望孩子进到大学后可以学得一技之长,然后靠一技之长走遍天下,这在过去是行得通。
但现在的社会,如果还想可以靠一技之长走遍天下的话,他会说:
「时代不一样了。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面,很多重复操作的工作都已经被机器人取代了。
留给人类做的事情,往往是变化多端或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这需要拥有能够适应变化的智慧。
他分析自己的历程,过去累积的很多知识,随着岁月都慢慢地忘掉,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很有用的是:
「自己学东西的习惯,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
」
分析学习力,可以进一步探讨人类的学习动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教授CarolDweck分析,学习动机来自两种目标:
学习目标(learninggoal)和表现目标(performancegoal)。
「学习目标」指的是,打从心里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产生学习动机;「表现目标」则是指,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避免别人觉得自己没用而学习。
属于「学习目标导向」的人,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充满学习兴趣,他们会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且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属于「表现目标导向」的人,则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会努力求得好成绩。
但是这种人如果遇到自己做不来的事,就会拼命逃避,以免因为失败,被人家瞧不起。
动机强,中庸生也能靠续航力得标
政大教育系教授吴静吉解释,一个孩子会用功拿好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学习得很有兴趣,很有学习动机。
名次也是学习动机的一种,如果学习动机和表现动机都强,这样的孩子未来的学习力仍能持续;但如果是表现动机强但学习动机弱,这样的孩子只能拿到当下的第一名,不具有学习续航力。
至于学校成绩比较中庸的学童,有很多就是属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因为拥有学习力,即使小时候成绩不突出,靠着续航力未来表现越来越好。
台北县新庄小学校长吴顺火指出,所谓的学习力来自「先天属性+后天属性+努力」,先天属性指的是孩子的性向;后天属性则需要父母认知到孩子的先天属性之后,给予引导和支持。
可惜的是,吴顺火观察大部分的家长,总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他们要求名次、要求名校,以为这样未来就能成功,「如果后天不引导,甚至打压,孩子的先天属性是会消失的!
」
考试、排名 都是自信杀手
拥有耶鲁硕士学位的建筑设计师黄永洪,从小成绩都只求及格。
记忆中,除了小学一年级考过第四名之外,后来几乎对名次不再有记忆。
「考试、排名都是在打击你的自信!
」黄永洪非常庆幸自己在澳门求学,不但没有联考压力,反而得到父母、师长的支持,建立他对建筑、美感的自信。
「我的自信来自一种幸运,」他说,小学时候虽然也曾经因为考不及格被爸爸打小腿肚,但其实他父亲也只要求及格就好。
中学时候黄永洪每年暑假都跑香港,拿着相机拼命把喜欢的房子拍下来,当时他不知道原来盖房子可以是一门学问,纯粹就是把相片收集起来欣赏。
高中的班级墙报比赛,给了黄永洪第一次验证自己能力的机会。
他费尽心思,用柏油、麻绳、金属做墙报,三年下来为班上拿下九次的冠军。
到今天,他的柜子里头还收藏着一面奖旗——奥华中学一九六五年班际墙报比赛冠军。
黄永洪对艺术的喜爱因为墙报比赛而更加热烈,他到旧书摊翻阅国外的建筑杂志、上课时候低头画着自己的梦想之屋。
有一回,荷兰籍神父看到他上课在画画,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建议他以后念建筑系。
「建筑耶!
」那是黄永洪生平第一次听到这个字architecture,以前他就只知道房子,黄永洪太兴奋,他一直以为画房子只能偷偷摸摸,没想到竟然有大学可以正大光明画房子!
黄永洪对建筑的无穷学习力来自不断实做(墙报比赛)与师长(神父)的鼓励,所培养出来的自信心。
这连他申请耶鲁大学建筑研究所被拒,都没能把他打倒。
「我当时简直发狂!
」黄永洪不相信自己没有录取,立刻又准备了一本作品集,请英文比较好的弟弟黄永沃帮他写信给系主任。
一个礼拜后耶鲁回信,原来是秘书弄错了,他终于如愿踏入耶鲁的殿堂。
有目标的人,才能管理信心
宏碁创办人、智融集团董事长暨首席顾问施振荣的母亲从来不要求他的名次,但他懂得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并且找到学习方法。
施振荣说,每个人都要设定目标,但必须是有挑战而且达得到的,这样才能建立起自信。
「人生最重要的是管理信心。
」他认为,小孩子还不够成熟的时候,是没办法承受太大的挫折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马马虎虎就好,重点是抓住一个大原则。
例如,「要更好」是施振荣的大原则,所以他经常为自我设定目标,要求自己一定要有进步,但不一定要考一百分。
就他观察,过去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对成绩的得失心太重、压力太大,反而没有机会去发展人际关系。
学习的态度,是求学的基本。
父母不该是培养第一名的孩子,而是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目标导向的人,这才是给孩子一辈子的礼物。
全力拼读书,会产生排挤效应
「人生是长跑,不应该拼命读书赢了上半场,下半场就没了持续力。
」专研资优教育的师大特殊教育系教授吴武典比喻,第一名的学生如果为了维持第一,把所有的资源都拿来读书,自然会排挤掉发展人际关系、领导力或是其他兴趣的机会。
父母以为考第一名就等于能考上好学校,而考上好学校又等于未来能出人头地,如果一再这样画上等号,忘了培养孩子成为有学习目标的人,可能留下遗憾。
张文瑜,三十二岁移民美国的家庭主妇,儿子才六岁就开始上滑雪课、潜能开发课。
「我很怕他跟我一样,所以要让他多学、多玩!
」
童年时代的张文瑜,是个「第一名学生」,小学四年级已经戴上厚重的眼镜,小学到高中累积的奖状塞满两大本文件夹。
「我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第一,」问题是张文瑜不算资优,读书的时间经常是别人的好几倍,每次都是尽到最、最、最大的努力才拿到第一。
同学呼朋引伴出去玩,张文瑜一定是窝在家念书。
张文瑜没有不快乐,因为父母以她为傲,「只有拿第一,他们才会继续爱我!
」
大学联考张文瑜没有上台大外文,生平第一次让父母失望。
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张文瑜几乎无法承受,她抓狂似的放火烧高中课本,还好父亲及时灭火。
街坊邻居耳语:
他们家小孩读书读疯了!
放火事件让父母不逼张文瑜重考,但是上大学后她顿然失去目标,不知道为何要读书,「同学都只希望不要被二一,老师也不要求第一名!
」张文瑜不敢让同学知道自己过去都是第一名,每当大家谈论起高中、国中的事情,她都借故走开。
更挫折的是,同学会跳舞、会唱歌,这些却从来不曾出现在张文瑜的生命中。
「过去的已经不可能弥补了!
」人生的目标在大学变得越来越不清楚,总是在羡慕别人的情绪中度过。
大三上学期张文瑜就嫁为人妇,直接从学校踏入家庭,因为她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在社会上找到好工作,举家移民美国更让她松了一大口气,因为不会再有亲戚问起她小时候的辉煌战果、更不会有碰到同学的尴尬。
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让孩子过一种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伯.史登堡(RobertJ.Sternberg)是美国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师,他提出「智慧三元论」——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intelligence〉、实务能力〈practicalintelligence〉、创造能力〈creativeintelligence〉。
并认为只重视智力的「成绩评量方式」是偏差的,这类评量方式只测量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却没有分析到实务能力及创造能力。
也因此,根据罗伯.史登堡的论点,学业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无法保证未来的成就。
激发孩子去「赢未来」
现在许多教育制度已经越来越能肯定多元价值,包括体育优秀的学生也能拿县长奖,吴顺火说,德、智、体、群、美五个面向都设县长奖,彰显的就是多元价值,不会永远都是考试最厉害的拿奖。
小学的名次也只排到第五名,第六名是进步奖,其他学生都是第七名。
这样的方式让许多父母、学童喘了一大口气,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齐殷就说,就算孩子是最后一名我也不知道,真是太好了!
分数不能代替经历,文凭不能代替文化和智慧,「绝对不能以小看大,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机会!
」吴齐殷说,许多成功人物的成长经历都说明,名次和人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父母应该保护孩子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拚命给压力。
「考试争第一,是投资现在,教育是要投资未来。
」吴武典认为,「第十名现象」的主要意义,是「观念上的暮鼓晨钟」——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绩中庸的学生还是有无穷潜力。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成绩真的不能特别反映出什么,孩子的未来路很长,变量是很大的。
正如前教育部长黄荣村所说:
「他还在学习,你要他赢什么?
我们要让他去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