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5800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结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结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结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结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网.docx

《结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网.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网.docx

结网

产品经理的工作

1.战略性工作

●为产品建立长期的战略布局

●发现新的产品机会

●为产品的演变,增强和引进提供建议

2.阶段性工作

●参与新产品的开发

●参与年度商业计划的制定

●制定公司内部、外部资源开展营销活动

●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并制定应对方案

●更欢产品并进行相应的用户教育

●降低成本

●重新规划产品线

3.日常性工作

●收集分析竞争情报

●协调开发、运营、客服、销售等资源以保证产品正常运作

●执行商业计划

战略20%阶段30%日常50%

个人经验: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偏好竞争情报和更新产品(特别是用户体验改进)这俩块工作,容易忽略营销活动、用户教育、降低成本等工作,我的处理办法是每周设定一些时间专门用来处理一切事务,周一上午就完成运营数据分析,周一下午整理竞争对手情报,周二上午处理营销相关的事务,等等,用这种周期性的提醒来帮助自己避免疏漏。

5页

如何成长,主要靠学习和实践,学习方面,入门书籍、报告、培训课程都很重要,但好的导师最重要,实践方面,有没从零开始开发一款产品并走完整个流程很重要。

产品经理负责的范围越是具体(比如是只负责一个表单),这个产品就越容易在变化中消亡,产品经理就要更换工作内容甚至工作岗位。

如果产品能在竞争中获胜,或者及时地进化到最新的形态,把握住新的机会,产品经理就有机会负责更负责,对应变能力要求更高的产品或者负责多款产品,从而可以更从容的拥抱变革。

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来看,内部竞争也是存在的。

15

当我们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怀疑一切,世界就不一样了,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值得怀疑的问题。

17

没有观察到细节的观察是不能称之为观察的,魔鬼在细节中。

17

互联网产品经理所要面对的产品与真实生活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生活中积累的阅历经常要在推理之后才能运用到产品中。

推理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带着问题思考就可以了。

我是带着问题去看待他们的,一些想了很久都没有办法串起来的个别性知识终于碰到了可以解释它们的一般性结论,一些没有合适案例进行展现的一般性结论终于碰到了恰到好处的个别性知识。

当然想着“这个能不能搬到互联网上”“能够通过互联网提升这里的效率吗”“这个可以用到我的产品中吗?

”,你就打开了仙境之门。

如果再去刻意寻找,那就直接进入仙境了。

19

在产品团队中,产品经理经常处于风暴的中心,需要警惕非此即彼的陷阱,务必要多运用开发和融合的思维方式。

销售团队处于收入额考虑,可能会要求向用户发送广告邮件,客服团队立即否定了这个提议,认为这样会招致大面积的投诉,损害公司形象。

遇到此类问题,产品经理一定要先问问自己,真的只有这两个选择吗?

是不是还有皆大欢喜的方案?

有时候两个或几个过于鲜明的观点彼此激烈碰撞,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所有的选择,其实不然,非此即彼的情况很少,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引入新的方案或者融合不同的意见。

如果让用户主动订阅一份新闻提醒邮件,在邮件中适当地插入广告,并且允许用户退订,是不是满足了销售团队创收的需求,又不会遭到用户投诉?

产品经理在你面对各种难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做简单的选择,而要先跳出来,想想如何创造用户价值。

20

你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好好搜索一通,并且询问身边所有的朋友,看看有没有一个现成的产品和你的想法一致,如果能找到已经存在的概念实体,通过研究它可以节省很多搜索的时间。

原创概念的来源

1受到现有产品的启发

2出于自身需求或捕捉到了其他人的需求,提出了一个原创概念。

3预见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一个超前的原创概念。

(预见未来最好的办法是创造未来)29

 

《蓝海战略》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而实现价值创新。

蓝海战略成功取决于一款产品能不能在它的蓝海时段内达到理想的用户规模控制蓝海时段的开启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31

过滤概念:

∙这个概念的原始出处是哪里,全球最佳实践是什么?

一个概念经过几个国家的实践,可能变得很复杂,它主要为用户带来什么已经难以辨识如果找到源头就易于观察。

国内的最佳实践不代表全球最佳实践,它可能对全球实践做了裁减和变形(其中本土化性质的变形值得借鉴),了解全球范围的最佳实践可以令产品的起点更高。

∙哪些用户会从中受益,他们是男是女,年龄多大,有多少人?

在判断一个产品概念的用户越具体越好,他们有真实的需求,他们有真实的使用场景。

我们可以通过朋友测试法来判断一个概念能否在真实世界中落地。

还要了解用户的规模以便预测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这个概念为它的目标用户带来什么?

真实世界投射法,将互联网上的概念投射到真实世界中比较普遍的事务上,通过已经被验证过的真实世界案例或规则来推断这个互联网产品概念的可行性。

∙用户体验能否做到用户可接受的程度?

∙产品化之后如何拉动?

如何转化目标用户?

容易拉动的概念应该优先考虑,从具体拉动手段的成本和封闭体验两个方面最终确定拉动手段极其优先级。

拉动手段要满足用户某方面的需求,拉动手段的来源和概念的来源一样:

受到现有产品的启发。

出于自身需求或捕捉到了其他人的需求,提出了一个原创概念。

预见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一个超前的原创概念。

我们在分析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要只盯着看它本身,也要注意观察它使用了哪些拉动手段,这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详见下面如何拉动)

∙进入壁垒是否过高或过低?

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技术,成本和对特定资源的占有。

∙有无商业模式?

能否成为平台或现金牛,在公司的战略布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所谓平台产品,就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拉动其他产品的产品

导入用户=平台产品的活跃用户数*转化率*拉动时长

一款产品的用户规模是否会变得很大,要看它有没有满足强需求和频发需求,满足强需求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用户规模夜更加稳定。

频发需求意味着用户会经常使用该产品,这对养成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很有帮助。

如果一款产品既面向弱需求又满足不了频发需求很危险。

杀毒软件和短信都满足了强需求和频发需求,但它们在拉动其他产品的时候转化率非常低,并不能成为一个好平台,为什么?

平台要对用户产生影响,让他们去用被拉动产品,给予一定的展示面积和展示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杀毒软件和短信不行。

如果平台提供帐号体系,用户达到被拉动产品后可以直接登录,哪就会大幅提高转化率,很多用户都在注册这个环节流失。

如果想要跳出单个产品生命周期,那就应当做平台和现金牛产品,在1-3年的产品稳定期内,产品经理基本能走完产品创建,发布,运营的流程,这个流程可以为经验不够丰富的产品经理提供难得的实践经验,甚至可以提供平台\现金牛产品无法提供的自由度。

在做好本职工作后,分析好的可能性后向公司提出产品建议,如果被采纳,你的产品就会获得更多资源。

58-63

如何拉动?

利用网站分析中介绍的细分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获取用户的方式分为两类:

一类是利用平台进行拉动,另一类是利用口碑进行拉动。

1平台拉动。

拉动进来的用户数=平台活跃用户数*转化率*拉动时长

转化率由以下几方面影响:

第一展示面积

第二平台用户和被拉动产品目标用户的重叠度

第三封闭体验。

如果用户使用A产品的体验叠加上使用B产品的体验,相对使用A产品加B产品的竞品可以获得增值或低成本,那么我们可以说A产品和B产品的组合形成了封闭体验。

比如用户在网吧,网吧会借助子的平台卖烟或饮料给用户,这些东西部见得物美价廉,但用户走出网吧购买有时间成本,而且会破坏连续性的体验,所以网吧成功拉动了这些业务。

拉动时长主要受拉动手段和市场预算的影响,拉动手段大致分为:

广告,植入和融合。

2口碑拉动。

内行,联系员,推销员这三类关键传播者制造并传遍了口碑,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打动内行,形容一个竞争产品不外乎一句古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理解为硬指标(我优)和差异化(我有),做到这两步,大家都知道产品好在哪里。

口碑就会大面积出现。

要注意的是硬指标需要真正地内行解读后才能传播。

比如IPHONE4将自己的显示屏幕命名为视网膜显示屏,以显示其精细度超过了人眼视网膜的识别能力,这个说法通俗易懂,降低了内行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口碑自己。

而早在2006年夏普的手机就配备了比苹果屏幕精细度哥哥高的显示屏但是夏普只是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来说明它的显示屏,比较内行,不易口碑。

品牌就像是一种tag,它可以把用户关于产品的一切体验都聚集起来,当我们看到产品的LOGO时能够通过品牌唤醒所有关于产品的体验。

比如XX曾经做过一个“XX更懂中文”的广告,给很多观众留下了XX在中文领域有差异化优势的感觉,其实它只是在广告中宣称只更懂中文,并没有提供量化的横向测评数据,更懂中文这个形象是额外注入的。

150-160。

制造业-体验业-服务业划分标准相对于与农业-工业-服务业一个巨大的区别就是划分视角转移到了用户。

54

获得投资:

1你想做的这款产品能做到多大?

如果在公司内部向老板要求投资,老板考虑的并不是投资回报率的问题,除了看一款产品能不能做大,老板还会关心自己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产品线布局,向老板进行产品建议的时候,首先要符合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资源优势。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产品线很长,那么增加新产品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已经没有多少空白可以填补,这个时候了解公司的业务布局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要建立独立的产品,它一定处于业务布局中的空白地带,不是某个现有产品增加一项新功能就能替代的。

65页

2你是否具有产品经理的职业素养

判断一个创业公司失败的概率要碧判断它成功的概率更有规律可寻,成功的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而失败的公司,总结起来,倒置它失败的主要因素是可数的,可见的。

有经验的投资者主要靠排除法来提升投资回报率,排除掉不靠谱的事,人,剩下的公司没有明显的失败基因,成功与否就看他们的发展了。

66

群体动力学指出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

用户的历史行为比当前的意愿更有价值。

3你对这款产品是否全身心投入

如果光有产品概念时还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那就把它变成图纸,如果图纸还不行,那就想办法把它做出来。

可用性测试,它包含三个主要步骤

1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符合产品潜在用户条件的用户。

测试的人数不用太多,当一款产品的用户群特征非常接近的时候,比如目标用户是老师,测试5个代表性用户就足够了。

当一款产品的用户很多,形成了多个差异化非常大的用户群时,每类人群测试3个用户就足够。

2请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在产品或产品原型上完成一些任务。

比如你的产品可以满足用户发帖交流的需求,那么分配给测试用户的任务可以是发表一个帖子,然后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帖子进行回复。

3使用体验观察室(录像可以的话加上单面镜)观察他们的操作,他们在哪里成功了,在哪里卡住了,不要发言,倾听他们的意见,千万不要提供场外信息,用户通过产品可以获得的信息就是全部信息,最好邀请研发人员和测试同事一起进入观察室,当大家看到用户不停的皱眉头十,团队内沟通中的内耗会瞬间消失。

71

产品设计文档包括网站结构图,网页蓝图和网页描述表。

1:

网站结构图描述了整个网站的结构,确定了网站的模块划分及网页个数。

可以分按功能模块划分和从用户角色划分。

在描述网站结构的时候要注意MECE原则mut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它是麦肯锡提出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中文含义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复杂的信息经过MECE原则整理之后,呈现出分类清晰并且穷尽的结果,可以降低理解门槛。

图2-4-2中标注了各个网页的URL和优先级,优先级可以将项目进一步细分为几个阶段:

phase1,phase2,phase3,图中用①②③表示,这对网站开发非常有帮助,可以让项目成员知道,完成了phase1网站基本就可用了,所以细小的颗粒度可以让团队和用户更快的看到结果,提升大家的信心和工作效率。

76页

在分析网站结构的时候,也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如果你面对的网站很复杂,那么深入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可以提升你的抽象能力和分类能力,用这种方法描绘出来的网站结构图也更容易被开发团队所理解,比如用户要买书,书是任务的对象,任务的目标是把书送到用户手中首先我们会想到关于书这个对象的基本方法:

创建、检索、更新、删除都是网站管理员需要进行的操作。

对用户来说,操作书的方法有检索,购买(创建订单,进入订单任务),在想想,用户可能要收藏一本书,读过书之后可能还要发表评论,那么嗨要增加收藏、评论的方法,这样罗列下去,很快就能穷尽操作书的方法了。

当我们搞清楚了用户任务的闭环之后,需要去判断每个环节的背后是否都有用户真实的需求,从而验证任务中的环节是否都是合理的、必要的。

如果在产品设计中丢失了一些环节,到了产品发布之后才发现,那将会相当地被动。

如果产品设计中多处了一些环节,则造成了研发资源的浪费。

2:

网页蓝图描述了一个网页中所需要包含的基础元素及其在这个页面中的布局,它会有图形界面设计师最终完善美观的网页设计图。

在使用电脑软件工具之前,我建议先从铅笔盒纸开始网页蓝图设计,必避免想象力被工具所限制。

3:

网页描述表只包含一个网页中所需要展示的的元素及其背后的逻辑,并不包含这些元素在页面中的布局。

它有两个作用:

一是可以将产品经理的工作与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区分开,产品经理关注要向用户传递什么信息,交互设计师关注如何更好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二是可以向研发团队说明信息背后的逻辑,方便他们实现。

所以把网页描述表附在相应的网页蓝图后面,才能形成一个网页的完整描述,一些跨网页的逻辑和规则,可以单独创建逻辑规则表描述,然后链接到网页描述表中。

76-84

产品设计文档时在产品经理与交互设计师和相关的研发同时(包括测试同事)充分沟通后,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之后,才开始撰写的。

大家对文档所描述的产品特性都已经很清楚,归档后大家能对照它开展工作,这才是关键。

独自埋头写文档,写好之后再出去沟通,这样的文档99%的概率会被大幅修改,等于在做无用功。

所以千万不要过于关注文档而忽视沟通。

87

产品经理应该经常询问研发团队关于产品设计文档的意见,不出意外,研发团队的意见会包括以下几条:

1保持简短

2消灭错误

在撰写需求文档的时候,产品团队应对产品逻辑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测试,避免使用复制粘贴,会埋下更新不同步的祸根,产品人员之间相互校验以下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推荐使用wiki而不是word来写文档,因为通过wiki化(wiki中自动创建超链接和目标也的特性)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并且便于搜索。

此外。

Wiki还提供了自动的版本追踪功能,很容易回溯到过去的版本。

3别对他人(主要是研发人员)的工作指手画脚

4用适当的表述方式展现需求

5使用肯定的语言86

在变更的时候,不要更新网站结构图、网页蓝图、网页描述表这三份产品设计文档。

保持这些文档的更新对于网站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在讨论、制定需求的时候我们对其中的细节是了如指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变得模糊,当有一天需要更新一些功能或者重构整个网站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清除地描述整个网站了,不是丢一些网页,就是无法确定一些细节规则,所以最好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要想着变更的时候我一定会更新文档的。

产品设计文档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像代码对于研发人员来说一样重要,要保护好自己的这些财富。

其中很多思路和方法是可以重用的,可以再以后的工作中节省我们重新发明轮子的时候;其次经过实战检验之后,文档的格式以及凝聚了大家的沟通方式,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129页

消灭拖延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把任务分解为连续的、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产品经理需要与研发团队确认每一个阶段中所包含的子任务是否足够小,是否过于困难。

77

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和非研发成本。

非研发成本经常被忽视。

如何推广这个功能,如何教育用户使用它是否需要人工对它所带来的内容进行审核过滤等,这些都是非研发成本,是如何让用户使用它并喜欢它的成本。

在考虑成本的时候,想着研发成本占20%,非研发成本80%就好了。

80

新晋的产品经理可能酷爱花哨的功能和体验,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就不在满足于这些细节,开始明白做好核心功能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应当积极想办法缩短这个过程,尽快把注意力从花哨的细节转移到产品的核心概念上,我建议你把产品的核心概念打印出来贴在自己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不断提醒自己应该专注于什么。

80

用户体验三要素:

1别让我等。

用户的耐心非常有限,假设现在用户试图打开你的网站,如果在10秒之内还没打开,人们经常会放弃,研究表明,用户最满意的打开网页时间是在2秒以下,如果等待12秒以上,网页还是没有载人,那么99%以上的用户会关闭这个网页。

(通过读条等手段可以将这个时限延长到38秒),用户倾向于认为打开速度较快的网站质量更高,更可信,也更有趣,所以绝对速度一定要及格,在及格的基础上越快越好。

Google做过一个试验,显示1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4秒,显示30条搜索结果的页面载入需要0.9秒,团队采用后面一个方案,流量和收入各减少20%.amazon的统计也显示了相近的结果,首页打开时间每增加100毫秒,网站销售量就会减少1%。

在提升速度时经常会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响应。

对于用户的操作,不管还回结果的绝对速度时快还是慢,都要及时响应。

比如windows的桌面图标,你双击一下图标,图标没有任何响应,在程序出现之前,你可能已经双击了图标无数次,而应用程序也启动了很多份。

OSX系统里面则通过响应解决了这个问题,双击图标的时候,图标会有一个放大虚化的动画效果,告诉你双击已经被系统接受。

团队首先想到的是系统的执行速度太慢,认为性能问题解决了,响应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当提升系统的性能使之可以再0.1秒内响应用户的操作的时候,的确可以解决响应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性能的提升时无法满足用户对响应的需求的,所以我们要单独对待,将其与性能问题分开来看。

如果牺牲数据的完整性,可以换取更好的速度和响应,同时可以降低服务器开销,那应该如何取舍?

如果完整性的牺牲处于可容忍范围之内,用完整性来换取速度、响应和服务器开销则是最好的选择。

在糗事百科的初期,用户单击一个投票大概要1-2秒,为了提升响应和速度,在用户点击投票图标之后会立即播发一个动画效果告知用户投票操作已经成功(页面上有浮现出一个虚拟的+1数字)整个过程大致还是需要1秒,但是用户所能感受到的过程是即时的。

在糗事百科处于测试阶段投票会引发网友刷新,ethan向我建议既然投票对于筛选优秀内容这么重要,能不能不要因为投票而打断浏览体验呢?

在这个建议下,我和sam很快就将投票改为了无刷新体验,后来证实这个体验是让投票这个功能点及其背后的内容筛选规则运作起来的关键。

2别让我想。

懒惰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通常不喜欢被强迫进行思考或学习,如果你的产品部是唯一的选择,那么用户很可能因为不会用而放弃使用。

在产品能够快速触到用户之后,如何留住他们?

①包装好你的网站:

1.LOGO,当我们辨识一个商品或网站时,最重要的是通过LOGO,LOGO可以使用户轻松知道我是谁,他浏览到网站中的任何一个网页,都知道是我在提供服务。

2.是什么?

LOGO下面可能会有很多细化的规则或分类,这时还要提供具体的信息告诉用户当前这个模块是什么比如新浪体育。

3.带来什么好处,通常是一个口号比如零度可口可乐的“无糖依然可口可乐”

②关注用户及其任务,给予明确的指引

Amazon利用cookie记录了我之前访问的一本书,并把这本书放在了网站首页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其他推荐,也是围绕这本书进行的。

请大家注意,这是在未登录的情况下,在我看到amazon首页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就好像去一个常去的餐馆吃饭服务员了解我的口味,能猜出我要点什么菜,回头看看淘宝,是不是显得相对不够关注用户及其任务。

在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给予用户醒目、清晰的指引。

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下一步,下一步最终完成任务。

指引信息在产品界面中的所处位置、它的尺寸和它周围环境的反差是在醒目与否的决定因素。

一般来说,界面的左上角(眼球运动轨迹的起点)和大幅图片的周围都比较醒目,如果指引信息通过动画进入,那么在顶部居中的位置或界面中心会比较醒目。

还有尽可能用暗示性的措辞,比如立即购买、马上加入。

③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将注释直接展现在输入框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界面的简洁。

鼠标悬浮提示只在用户想要了解某个功能的时候出现,不过鼠标悬停提示无法应对解释文字很多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帮助页面进行更具体的解释。

Gmail会自动分析用户举报的垃圾邮件,帮助用户解决垃圾邮件的骚扰问题,用户所要做的就是点击一下这是垃圾邮件按钮,设想一下如果举报需要两步的操作,举报率会下降多少。

3别让我烦

用户都喜欢偷懒,如果你的网站操作效率很低,就会令用户烦躁,进而导致不好的口碑。

有一个粗略的说法是,完成任务的难度与其所需步骤的平方成正比,那么,缩短完成路径就是帮助用户偷懒。

一次又一次进行重复的操作绝对不是用户想要的,合并重复的操作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

在关注缩短完成路径这个问题的时候,优化操作步骤是第一位,因为我们首先要简化用户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要在任务内部优化指点设备(鼠标或手指等)运动轨迹和眼球运动轨迹等细节。

根据费慈定律,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设备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距离越短,所用时间越短。

2目标的面积,目标面积越大,所用时间越短。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用户眼球的运动时间通常比指点设备的运动时间更长,将用户的视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通常是竖线),是最常见的优化手段)

有时候操作效率降低并不是因为功能设计得不够好,或者提示和建议处理过的不够好,而是由于强行塞进了一些用户不想要的信息或任务,除了功能性的骚扰,视觉和听觉的骚扰也很常见,跑马灯一类的持续翻动效果很能吸引眼球,但是当用户将视线移开,关注其他内容的时候,跑马灯效果会造成视觉上的闪烁,让用户分心并且烦躁。

如果实在难以割舍这种信息更新的效果,间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的翻动效果是稍好一些的选择。

很多网站提供背景音乐,但不一定每个用户都喜欢这些音乐,也不是什么时间用户都需要音乐,提供明显的静音按钮非常必要。

当用户出错的时候他会烦躁,所以要尽可能降低用户出错的机会比如笔记本电源接口采用磁力的方式连接电脑,当电源线受到外力时会自动脱离笔记本。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感受压力,压力会令用户烦躁,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用户喜欢消灭数字。

例如未读邮件,用户在任务与任务之间的空闲时间久会点击这个链接消灭数字。

豆瓣上有好几个ID叫豆邮

(1),其中一个签名是别说你们了,连我自己都想点我。

随后我们注意到了两个情况,首先是聚合器中的FEED未读条数,糗事百科的每日更新条数约为50条,两天没读未更新条数就会超过100条,这么大的数字会给用户很大的压力,消灭他不再是一件轻松休闲的事情,用户可能会迫于压力而任由这个数字继续增长下去而永远不会再阅读这个FEED。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将一天的几十条糗事百科合并为一条合集FEED以控制更新数字大小,Google似乎也注意到了数字带给用户压力的问题呢,在未读数超过1000之后,统一用1000+表示,这个数字俗人很大,但是由于看起来很整齐,所以给人的压力并不太大。

另外一次我看到一款产品将系统公告变成数字并排放在了个人消息数旁边。

事实上,用户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对于消灭系统公告数并没有足够的动力,看到这个系统公告数增长又感受到压力,这种境地让用户非常不爽,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要为了增加用户的关注度而强迫用户去做任何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

88-123页

 

YSLOW可以帮助网站检查速度问题:

1减少HTTP请求数

用户等待的时间主要都花费在下载网页元素上了,每增加一个元素网页载入的平均时间就增加400毫秒或250毫秒。

减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