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至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至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至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踌躇(chóu)缂丝(kè)马厩(jiù)嶙峋(líng)
B.嬗变(shàn)惬意(xiè)珍馐(xiū)惝倪(chǎng)
C.钳制(qián)敕造(chì)宁谧(mì)棕榈(lǚ)
D.搭讪(shàn)粜卖(tiào)喋血(dié)攻讦(jié)
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是
A.甲烷分子被若干水分子形成的笼形结构接纳,生成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B.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秀婀娜。
C.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褪除的角质
表皮。
D.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一般都是拙劣的木板印刷,印在最廉价的
白纸上。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天作之合(配偶)沉沦之渐(沾染)无人媲美(比得上)
B.趋之若鹜(野鸭)冥思苦想(用心)长治久安(治理)
C.少不更事(经历)卓有成效(特别)数不胜数(承担)
D.不欺暗室(昧心)殚精竭虑(竭尽)熙熙攘攘(和乐的样子)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按理说,黑人一直生活在热带,个子应该最小。
▲,现在的黑人不仅比黄种人个子大,有的▲比白人还高大,美国的篮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是黑人。
不过▲到非洲去看看,▲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
A.然而甚至如果还是B.因而反而只要就
C.因而反而如果还是D.然而甚至只要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作为春天的菜王,春笋脆嫩甘鲜,爽口清新,让人不仅饱口福,营养价值也很高。
B.在互联网经济来势汹汹的面前,传统企业渠道萎缩、订单减少、品牌没落已成为“新常态”。
C.江苏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争在2020年,全省家庭参与或者提供志愿者服务比例达20%以上。
D.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音乐热潮,关键是娱乐的大众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好声音的明星学员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如此办法,自然要上当,但这正是《孟子》所谓“君子可以欺其方,难罔以非其道”了。
B.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
C.从这些研究中他发现,为什么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好,为什么人类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
D.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得益于东方的全部东西——道德热忱,黄金规则,我们引以为荣的科学的基础,这是巨大的恩惠。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苏比站定了不动,丽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借代)
B.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
(比喻)
C.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反语)
D.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通感)
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A.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
(记叙)
B.楼上楼下都是静的了,只有海婴快活的和小朋友们的吵嚷躲在太阳里跳荡。
(描写)
C.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议论)
D.工程技术科学是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说明)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黄的稻束》诗歌郑敏中国
B.《化装舞会》小说亨利希·曼德国
C.《苏东坡传》人物传记林语堂中国
D.《获得教养的途径》议论文赫尔曼·黑塞瑞士
10.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祝福》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B.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景为重点,情为衬托,景是诗人寄兴之所在,情是诗人改造世界之志的归宿。
C.《冰河英雄》现场内容和事后采访内容交替表现,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互交错,新闻性和文学手法巧妙结合。
D.《神的一滴》朴素的文字和细节化的描述中包含着无尽的哲思,表达了作者悠远的生命
感想。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一)
“泉水!
”守林人看到一个拼命挣扎的甲虫,从水塘中浮起来,又立刻沉了下去,说道:
“伏尔加河想必也是由这样的水塘发源的吧?
”
“是的,大概是的。
”我同意地说。
“我最喜欢分析字眼,”守林人忽然说,难为情地微笑了一下,“真奇怪!
有时候一个字儿缠住你,弄得你坐立不安。
”
守林人沉默了一下,把肩上的枪扶正,然后问道:
“听说,您好像是个写书的?
”
“是的。
”
“那就是说,您用的词儿是经过考虑的?
而我不管怎样努力琢磨,总难给一个字找到解释。
人在林子里走着,脑子翻来覆去地想着词儿,这么想,那么想:
这些词儿是打哪儿来的?
什么也想不出来。
我没有知识,没受过教育。
不过有的时候.给一个词儿找到了一种解释那真高兴。
可高兴什么呢?
我也不是教小孩子的。
我是看林子的,普通的看守。
”
“现在是个什么词儿缠着您呢?
”我问。
“就是‘泉水’这个词儿。
我早就注意到这个词儿了。
我四面八方绕着圈琢磨这个词儿。
大概因为水是从这儿淌出来的。
泉水产生河,而河水流过我们的母亲大地,流遍祖国各地,养育着人民。
您看这多有道理——Pолник(泉水),Pолина(祖国),Нарол(人民)。
而这些词儿好像亲戚似的。
好像亲戚一样!
”他重复一下,笑了起来。
这些普通的词儿给我掘出了我国语言最深的根蒂。
世世代代人民的全部经验,所有他们性格的诗的方面,都蕴含在这些词里。
——选自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小树林中的泉水》
11.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有错的是
A.守林人“难为情”是因为他自认为没有知识,没受过教育,但喜欢分析字眼。
B.“亲戚”这个词写出了一个普通的守林人对泉水的独到理解:
他从字音到字形联系到了祖国、人民,让普通的词变得不普通。
C.选文中加点的“根蒂”一词是根源、根本之意。
D.选文中两个加点的“这些”所指代的内容完全不同。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选文通过“我”与守林人的交谈,说明普通人并不像“我”一样对俄国文字有直观的美的感受。
B.由“泉水”想到了伏尔加河,体现了守林人在对语词的琢磨中融入了对土地、对祖国
的深情。
C.选文最后一段表现了俄语的博大精深,语言的诗意来自作家的灵感。
D.“泉水”一词体现了守林人对俄语内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3.下列对文章标题的解说错误的是
A.“我”与守林人在小树林中相遇,突逢一水塘,引出对“泉水”一词的解说。
B.借用小树林中守林人对“泉永”的独到见解表现出俄语的伟岸。
C.偶然的相遇,偶然的对话,使作者产生了对母语的深情。
D.守林人对“泉水”一词的解说为全文的点睛之笔,使主旨更加深刻。
14.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章前面部分以叙为主,后面部分以议为主,两部分相互映证,深化了主题。
B.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幽默诙谐,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语言的认识。
C.文章开篇点题,最后以对“泉水”的理解和拓展为全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D.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俄语的奇幻性和丰富性,表达了作者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
在这些化学药品中,有许多被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战争。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逾200种基本化学药品被研制出来,用于杀死昆虫、杂草、啮齿动物和其他现代行话称为“害虫”的生物体;这些化学药品打着数千种不同的商标出售。
这些喷雾液、花粉、烟雾剂现在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几乎普遍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形成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剧毒物质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长?
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药剂”,而应称为“杀生物药剂”。
①
药物喷洒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
②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便逐步升级,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
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经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
……
“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③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
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石器时代的科学。
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④
——选自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15.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一项是
A.化学药品的使用情况
B.化学药品的深层危害
C.化学药品的使用完全超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
D.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批判
16.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逻辑顺序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D.程序顺序
17.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中“战争”一词,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发明、生产化学药品的不满、憎恶之情。
B.选文中“或许”、“似乎”都有不完全肯定之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C.选文中的“数千种”与“屈指可数”形成强烈对比,指出人类对化学药品的滥用。
D.选文中“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意识。
18.下列对选文中加横线的语句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句①一针见血地指出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
B.句②以“永无终点的螺旋”作比,指出滥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会逐步升级,化学药物使用会陷入恶性循环。
C.句③指出“控制大自然”的本质是人类以自然为中心的征服自然的心态。
D.句④揭示了化学药品的滥用最终导致对地球生态的破坏。
19.联系全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寂静的春天》作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阐述事理,通俗易懂。
C.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只客观解说,它还融说理、抒情于一体。
D.本文标题的用意在于形象化地告诫世人:
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正视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20.下列各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亦各言其志也
C.吾令人望其气D.吾见其难为
2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暴秦之欲无厌
C.则知明而行无过D.相与枕藉乎舟中
2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其势弱于秦B.铸以为金人十二
C.渺渺兮予怀D.洎牧以谗诛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舞幽壑之潜蛟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视为止,行为迟
25.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雨霖铃》运用铺陈的手法渲染凄惨的别情。
C.《师说》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论证。
D.《山居秋暝》从视和听、动和静的角度表现“静”、“空”之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
(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6.请补出该诗的颈联。
(2分)
27.从炼字的角度,说出颔联中“垂”、“涌”二字的精妙之处。
(2分)
28.请写出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的含义。
(2分)
29.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1分)
(二)
①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
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②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在阅读中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并不能公开的背景下,我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陆续读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普宁、契诃夫、福楼拜、雨果、歌德、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梅里美、司汤达、卡夫卡、萨特、伯尔、海明成、厄普代克、川端康成等品貌各异的著作。
虽然那时我从未去过他们的国度,但我必须说.他们用文学的光亮烛照看我的心,也照耀出我生活中那么多丰富而微妙的颜色——有光才有颜色。
而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李贺的那些诗篇,他们的意境、情怀更是长久地浸润着我的情感。
③从古至今.人世间一切好的文学之所以一直被需要着,原因之一是它们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它们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
——选自铁凝《文学是灯》
30.选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1.选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外国作家,请选出其中两位作家,并写出他们各自的一部作品。
(2分)
32.所选文字由①②③三个层次构成,请概括各层的大意。
(3分)
33.联系全文,说出“文学是灯”在结构上的作用,并作简要阐述。
(3分)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
①蔺相如固止之
②顾吾念之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6.本选段中能集中体现蔺相如高尚品质的一句是什么?
(2分)
37.请写出本选段中包含的一个成语。
(2分)
六、口语交际(8分)
38.4月8日,《现代快报》刊登一则报道:
“人类呼吸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
这是一道判断题。
近日,某中学对1100多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50题的科学素养问题问卷。
让老师们惊讶的是,学生对书本中出现过的科学知识都会做,但对于氧气的来源这一课本上没有答案的题目,有两成学生答错了。
”请对这一现象进行述评。
要求:
150字左右。
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七、综合实践(8分)
39.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感动心灵”交流会。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要求:
答案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①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
(2分)
②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宣传口号。
(2分)
③请为你们组产生的发言代表写一则推荐词。
(2分)
④你认为本次活动应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2分)
八、应用文写作(10分)
40.4月24日,向阳职业学校高二
(2)班李洋同学在全省积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职类车工组)中取得第一名,获得金牌。
请你据此写一则消息。
要求:
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九、作文(50分)
41.人的一生,有许多记忆。
有些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去;有些记忆,却历久弥新。
记忆深处的那人、那事、那景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引领着我们成长。
请以“记忆深处”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胡髭(zī) 媲美(bì) 名讳(huì) 青荇(xìnɡ)
B.炽热(chì) 怵目(chù) 装殓(liǎn) 袅娜(nuó)
C.果蠃(luǒ) 滟滪(yù) 啁啾(jiū) 戕害(qiānɡ)
D.慢溯(shuò) 嘉猷(yóu) 寥廓(liáo) 眩惑(xuà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国的纽可(Nucor)钢铁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为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年销售额达40亿美元,挤身《财富》500强。
B.凭苏东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藉此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不是难事。
C.在工商文明下,无论是谁,都可以注册兴办企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D.“京派老字号”是北京历史的“活化石”,600年历史的字号,历经几个朝代更叠,其兴衰变化是北京历史变迁的缩影。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礼尚往来(崇尚) 沸反盈天(充满) 锱铢必较(古代计时单位)
B.引吭高歌(喉咙) 明日黄花(菊花) 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
C.峨冠博带(高) 有史可稽(考核) 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D.冠冕堂皇(礼帽) 天理昭彰(明显) 斑驳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A.所以 然而 但是 因为 B.然而 却 因此 所以
C.因为 却 然而 因为 D.因为 而且 然而 所以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
B.去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C.听说王教授要来学校给大家做讲座,师生们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学校报告厅就挤满了很多师生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D.今年的好青年海选活动继续采取组织推荐、社会举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宣传、推荐、发现我们身边的好青年。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B.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C.过去“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如今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
D.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
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烙,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7.对下列各项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在我窗外阳台的横栏上,落了两只麻雀:
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
(比拟)
B.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享受三呼万岁式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比喻)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张)
8.对下列各项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A.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议论)
B.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描写)
C.化装(原卷为“妆”)舞会是豪华而高贵的,不仅迎合那些一直统治着巴黎的冒险家的癖好,而且吸引着德国的上层人物。
(抒情)
D.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四十厘米左右,圆柱形,根据土质而略有弯曲,但总近于垂直,上下畅通无阻,底端却是完全封闭的,形成了略微宽敞的地穴。
(说明)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文学是灯》 散文 铁凝 中国
B.《警察与赞美诗》 小说 亨利希·曼 德国
C.《寂静的春天》 说明文 雷切尔·卡森 美国
D.《雷雨》 戏剧 曹禺 中国
10.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流传广泛,被称为年轻人新的“青春之歌”。
B.《多年父子成兄弟》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刻画了一个可爱而又可敬的父亲形象。
C.《仁爱一生》(节选)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加尔各答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
D.《落日》通过现场报道表现出中国人民战胜强敌的民族自豪感,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样的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