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494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docx

峨山县锦屏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

峨山县锦屏中学教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课题

第六课春秋争霸

课时

 1课时

主备(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的名称。

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霸,理解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从失败到称雄天下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管仲改革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城濮之战,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古代战争的方法。

3、通过学习齐越等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对于推动这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当今的改革开放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进步,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要学好知识,投身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通过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接受又一次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

 

周王权衰落的表现;诸侯称霸的实质。

如何正确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教学方法

 讲述法、活动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等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他们的灭亡有什么共性?

“烽火戏诸侯”是讲关于谁的历史教训?

学生答,教师归纳并指出:

从我国第一个朝代夏起,历经商代、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

但最后都主要因为国君的残暴荒淫而亡国。

“烽火戏诸侯”就讲的是西周最后一个国君周幽王的事:

戏弄诸侯,自食恶果,西周灭亡。

二、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第六课春秋争霸)

师:

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春秋部分的历史。

一、春秋五霸(看图)

师:

同学们有知道春秋战国的时间是怎么划分的吗?

又怎么叫春秋的呢?

生答(老师归纳):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战火纷飞,各国的外交、军事和军事较量、社会改革等,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很多成语故事的来源。

有同学能说出一些成语来吗?

生答:

师:

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周王室衰微 

  师:

我们前面学习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时则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有同学能理解作比较吗?

生答(老师综合):

西周强盛时,大封诸侯,周天子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控制全国。

呈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直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少。

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呈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 。

  2.春秋五霸 

  师: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有哪些呢?

又主要有哪五霸呢?

生:

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

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

二、齐桓公首霸

(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 

  1.齐国优越的地理环境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矿藏,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为齐桓公称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任用管仲实行改革 

师:

我们刚才罗列了几条关于管仲的成语故事,比如(学生接答)。

管仲受命为相后,又是怎么进行改革的呢?

生答(师生共同归纳):

首先是是发展生产,利用齐国地利,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实行鱼盐出口免征关税的政策,发展农、渔、盐、铁生产和贸易。

同时顺应时势,按土地肥瘠定税赋,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其次改革内政。

再就是整顿军队,组成了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增强战斗力。

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兵强。

师:

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

中原混乱,周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趁机向中原各诸侯国进攻。

谁能应付这种局面,就会赢得各诸侯国的拥戴。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略,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尊王”的姿态和“攘夷”的实效使齐桓公威名大震

  3.“尊王攘夷”

  听用 管仲的计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周天子也派人参加。

4.葵丘会盟(前651年)

 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师:

同学们能从齐桓公、管仲等人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答(师引导):

如不计前嫌,知人善任,重视人才,不计名利,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师:

继齐桓公之后称霸的又是谁呢?

与他有关的故事是什么?

生:

晋文公,退避三舍

 三、晋楚争霸 

  1.城濮之战

  那时候,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城濮大战(指图上地名“城濮”,教师描述战争经过,引出“退避三舍”成语)。

晋胜楚败,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师:

我们如何评价 晋文公及 “退避三舍”

生(师引导):

兑现诺言,报答恩情;避敌锋芒,诱敌深入

  2.楚庄王称霸 

师:

城濮之战35年后,晋楚再战,晋败楚胜,楚庄王“问鼎中原”成了中原盟主。

晋楚争霸使中原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也加入争霸战争。

  四、吴越争霸

 1.吴王破楚败越

 师:

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杰出军事家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吴国欲称霸。

正当吴军耀武扬威于楚国时,越国乘机攻陷了吴的都城,吴王阖闾也在同越军作战中受伤而死。

三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2.勾践灭吴 

 师:

请同学来给大家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有关“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

生讲:

师:

越王勾践表面称臣纳贡,暗中立志复国雪耻。

在吴国忍受屈辱三年后,被遣送回国。

勾践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以亡国之耻激励自己。

他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与百姓同甘共苦,争取人心。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北上与晋争做霸主。

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出兵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时代已近尾声

师:

从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生(师引导):

从勾践身上可以学习到为实现理想忍辱负重 ,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课堂练习

完成《创新学习》14页《教材知识点拨》的所有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思考并讨论:

各用一个词(含成语)或一句话概括春秋五霸的自有特点。

齐桓公——重视人才,敢于革新,任用管仲,尊王攘夷

晋文公——退避三舍,讲诚信,懂报恩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有抱负

吴王阖闾——重视军队,有好军事家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勿忘国耻,坚忍不拔,

 

课外作业

 读熟或背诵板书和《创新学习》15至16页选择题

 

板书设计

东周时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东周: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

(前475年——前221年)

齐桓公:

地理优势,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春秋五霸晋文公:

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

楚庄王:

泌之战打败晋军后称霸中原

吴王阖闾:

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后称霸中原

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教学反思

 

 

 

峨山县锦屏中学教案

七年级历史学科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课题

第七课战国争雄

课时

 1课时

主备(集体备课)

辅备(个人备课)

教学目标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2、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3、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

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

 

教学难点

 

“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春秋时期的成语,像“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

今天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成语,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让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成语里面隐藏的精彩故事。

二、学习新课

“战国七雄”(板书标题)

1.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

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

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看“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问:

(1).战国时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样?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无足轻重。

(2).为什么诸侯国会越来越少——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

2.同学们仔细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提问:

为什么晋国没有称雄?

(教师讲述)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

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3.学生认真地图,了解七国及其地理方位:

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

(老师看图讲解,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顾名思义,有战争的国,这里的“战”主要是指战争频繁,争斗激烈,学习战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战国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请大家阅读教材40页的小字部分的两个战役,了解战国战争的盛况,然后总结出战国战争有哪些特点(先请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概述战争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特点)

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以学生归纳出来的为序,教师重点对谋略和兵器进行讲解。

a.兵器(青铜兵器改进、铁兵器出现)——武器的改进

b.兵种(步兵,骑兵)——军队构成的变化

c.人数多、规模大、修建工事、争夺激烈

d.著名战役的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e.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白起)

f.谋略(“围魏救赵”、“反间计”;“合纵”“连横”)

(教师引导过渡):

战国的战争除了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外,战争的背后,各国间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响力不亚于战争的“合纵与连横”。

三、合纵与连横

1.正当各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秦国却逐渐占据了主动,为什么呢?

因为秦国出了个张仪(看张仪图片)

张仪游说各国,破坏了六国的联盟,使得六国联合抗秦的谋略破产,具体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还是通过阅读教材去了解吧。

2.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看图讲解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

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

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

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