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432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1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docx

1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

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可做食品干燥剂B.经常接触铅笔芯易造成铅中毒

C.盐类都可以用作调味品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分子式为C7H12O4,其中只含二个﹣COOCH3基团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3.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到由下列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类型反应的是(  )

A.Al、Cu、AgNO3B.Na2O2、Na2SO3、BaCl2

C.CaCO3、Na2SiO3、CH3COONaD.Ba(NO3)2、Fe(OH)2、NaOH

4.加热聚丙烯费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5.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镁电池成为人们研制的绿色电池,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xMg+Mo3S4

MgxMo3S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MgxMo3S4只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Mo3S4只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Mo3S42x﹣﹣2xe﹣=Mo3S4

D.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xMg=xMg2+﹣2xe﹣

6.下列关于0.5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B.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7.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既可能与酸反应又可能与碱反应

B.若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只能由2种元素组成

C.若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可能是甲烷的同系物

D.若丁中各元素质量比跟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8.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

3:

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3mol•L﹣1H2SO4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1.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填字母).

A.P2O5B.无水Na2SO4C.碱石灰D.NaOH固体.

9.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0.30molX、0.10mol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5min,则t0~t1阶段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

(2)在t2~t3阶段Y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此阶段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3)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此阶段的平衡常数K=  .

(4)t5~t6阶段容器内Z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10mol,在反应中热量变化总量为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在乙图Ⅰ~Ⅴ处平衡中,平衡常数最大的是  .

(5)若起始实验条件不变,重新向该容器中加入0.60molX、0.20molY和0.080molZ,反应至平衡状态后X的转化率=  .

10.由于金属锌本身的价值不高,在我国工业锌废料的回收利用率比较低.某课题组研究利用含少量铜、铁的粗锌制备硫酸锌及相关物质的资源综合利用,其工艺流程图(图中加入的物质均为足量)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CuS

ZnS

Ksp

4.0×10﹣38

5.0×10﹣20

2.0×10﹣16

8.5×10﹣45

1.2×10﹣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  ;加入固体B的主要作用是  .

(2)粗锌中的铜与稀混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溶液II中c(Cu2+)为0.05mol•L﹣1,则溶液II的pH≤  .

(4)若B是Zn,取8.320gC完全溶解于500mL1mol•L﹣1稀硝酸中,共收集到2240mL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刚好生成沉淀最多,此时所得沉淀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若B是另一种物质,取部分C于试管中,加入盐酸后产生了有臭鸡蛋味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溶液III还可以与(NH4)2S溶液反应制备ZnS,实际生产中选用(NH4)2S溶液而不是Na2S溶液作为反应物,是因为后者制得的ZnS中会含有较多的  杂质.

 

三、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共1小题,满分15分)

11.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设备的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此生产过程中,N2与H2合成NH3所用的催化剂是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  、  .

(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  ;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

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

8NH3+6NO2

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

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  %.

 

四、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小题,满分15分)

12.已知X、Y、Z、R、Q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Y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Z元素被誉为“太空金属”,也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基态原子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

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Q元素在周期表里与R元素在同一个分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X3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离子化合物YX5的电子式是  .

(2)CO与Y2属于等电子体,1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  个.

(3)工业上利用ZO2和碳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制取化合物A(A可看做一种含氧酸盐).A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1).

①制备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在A晶体中,Z的配位数为  ;

③在A晶体中,若将Z元素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元素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元素处于立方体的  .

(4)R2+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电子排布式为  .R2O的熔点比R2S的  (填“高”或“低”).

(5)Q元素和硫(S)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B.B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2),若晶胞棱长为540.0pm,则晶胞密度为  g•cm﹣3(列式并计算).

 

 

参考答案

DACDCBB

 

8.

(1)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2)防止倒吸;分液漏斗;

(3)①6;6;

②AC;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③大量乙酸、乙醇未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

④B

9.

(1)0.018mol•L﹣1•min﹣1;

(2)<;

(3)减小压强;2.8;

(4)3X(g)⇌2Y(g)+Z(g)△H=﹣10akJ/mol;Ⅴ;

(5)60%.

 

10.

(1)Fe(OH)3;除去溶液Ⅱ中的Cu2+;

(2)3Cu+8H++2NO3﹣=3Cu2++2NO↑+4H2O;

(3)5;

(4)13.42;ZnS+2H+=H2S↑+Zn2+;

(5)Zn(OH)2.

 

11.

(1)氧化炉;4NH3+5O2

4NO+6H2O.

(2)铁砂网(或铁触媒);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3)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

(4)NH3还原法.

(5)53.

 

12

(1)sp3;

(2)2;

(3)①TiO2+BaCO3═BaTiO3+CO2↑;②6;③面心;

(4)3d9;高;

(5)

=4.1.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可做食品干燥剂

B.经常接触铅笔芯易造成铅中毒

C.盐类都可以用作调味品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烧碱有腐蚀性;

B.铅笔芯不含铅;

C.很多盐有毒,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答】解:

A.烧碱有腐蚀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氧化钙,故A错误;

B.铅笔芯不含铅,主要成分为碳单质,故B错误;

C.NaCl可用作调味剂,亚硝酸钠、重金属盐等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剂,故C错误;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2.分子式为C7H12O4,其中只含二个﹣COOCH3基团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手性异构)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分子式为C7H12O4,其中只含二个﹣COOCH3基团,可以看成丙烷的二元取代产物来解答;

【解答】解:

分子式为C7H12O4,其中只含二个﹣COOCH3基团,可以看成丙烷的二元取代产物,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CH3CH2CH(COOCH3)2,CH3OOCCH2CH(CH3)CH2COOCH3,CH3OOCCH2CH2CH2COOCH3,

,故选A.

 

3.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到由下列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类型反应的是(  )

A.Al、Cu、AgNO3B.Na2O2、Na2SO3、BaCl2

C.CaCO3、Na2SiO3、CH3COONaD.Ba(NO3)2、Fe(OH)2、NaOH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分析】盐酸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反应,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盐、碱性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铝,为置换反应,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不选;

B.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钠,为氧化还原反应,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为复分解反应,故B不选;

C.盐酸与CaCO3、Na2SiO3、CH3COONa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选;

D.盐酸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4.加热聚丙烯费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B.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C.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考点】塑料的老化和降解.

【分析】A.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

B.烯烃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

C.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

D.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

【解答】解:

A.加热聚丙烯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苯和甲苯,苯和甲苯的沸点较高,所以试管中最终残余物为固体碳,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是芳香烃苯和甲苯,故A正确;

B.进入锥形瓶C的气体乙烯,烯烃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

C.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可作燃料,故C正确;

D.聚丙烯

,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故D错误;

故选D.

 

5.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镁电池成为人们研制的绿色电池,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xMg+Mo3S4

MgxMo3S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MgxMo3S4只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Mo3S4只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Mo3S42x﹣﹣2xe﹣=Mo3S4

D.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xMg=xMg2+﹣2xe﹣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由总反应式可知,放电时,为原电池反应,Mg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Mo3S4被还原,为原电池正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o3S4+2xe﹣=Mo3S42x﹣,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阴极反应和原电池负极相反,阳极反应和原电池正极相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充电时,MgxMo3S4分别生成Mg和Mo3S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负极上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o3S4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充电时,阳极反应和原电池正极相反,则阳极反应式:

Mo3S42x﹣﹣2xe﹣=Mo3S4,故C正确;

D.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0.5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

B.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3﹣)+c(CO32﹣)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B、加水稀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会增加;

C、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的书写方法来回答;

D、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加.

【解答】解:

A、碳酸氢钠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故A错误;

B、加水稀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会增加,所以溶液中n(H+)与n(OH﹣)的乘积变大,故B正确;

C、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故C错误;

D、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加,所以c(HCO3﹣)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7.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既可能与酸反应又可能与碱反应

B.若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只能由2种元素组成

C.若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可能是甲烷的同系物

D.若丁中各元素质量比跟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甲是18电子的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则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甲为H2S.

A.如为NaHS,则与酸、碱都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可能为CH3OH、N2H4等;

C.丙中含有二周期IVA族的元素,可能为CH3OH等;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丁应为H2O2.

【解答】解:

A.甲是18电子的氢化物,且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不难得出甲为H2S,若盐溶液为Na2S溶液,溶液呈碱性,不能与碱反应,若为NaHS,其溶液呈酸性,既能与盐酸等反应生成H2S,也能与Na0H反应生成Na2S,故A正确;

B.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乙的摩尔质量也为32g/mol,且含有18电子,CH3OH符合,由3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IVA族元素为C,如C2H6符合,C2H6是CH4的同系物,故C正确;

D.H2S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

16,H2O2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也为1:

16,则丁为H2O2,H2O2中氧元素的价态为﹣1价,故D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

3:

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防止倒吸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分液漏斗 .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3mol•L﹣1H2SO4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6 mL和 6 mol•L﹣1.

②分析实验 AC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大量乙酸、乙醇未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 .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B (填字母).

A.P2O5B.无水Na2SO4C.碱石灰D.NaOH固体.

【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

【分析】

(1)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钠和水;

(2)乙酸、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会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小,容易发生倒吸;乙酸乙酯与水溶液分层,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取分液操作;

(3)①通过对照实验,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应保证氢离子浓度相等与物质的量相等;

②对比浓硫酸、稀硫酸生成乙酸乙酯的量的多少,说明浓硫酸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③乙酸、乙醇易挥发,也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

④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可以发生水解,应选择中性干燥剂.

【解答】解:

(1)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故答案为:

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2)乙酸、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会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小,容易发生倒吸,球形干燥管还可以防止倒吸;乙酸乙酯与水溶液分层,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取分液操作,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

防止倒吸;分液漏斗;

(3)①通过对照实验,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应保证氢离子浓度相等与物质的量相等,故HCl的浓度为3mol/L×2=6mol/L,盐酸体积为6mL,

故答案为:

6;6;

②催化剂为浓硫酸生成有机层厚度比3mol•L﹣1H2SO4时生成有机层厚度厚,说明浓硫酸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原因是:

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AC;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③乙酸、乙醇易挥发,温度过高大量乙酸、乙醇未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且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导致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

大量乙酸、乙醇未经反应就脱离反应体系;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

④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可以发生水解,应选择中性干燥剂,

故选:

B.

 

9.某实验组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0.30molX、0.10molY和一定量的Z三种气体,甲图表示发生反应后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其中t0~t1阶段c(Z)未画出〕.乙图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四个阶段都只改变一种条件(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每次改变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若t1=5min,则t0~t1阶段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0.018mol•L﹣1•min﹣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