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081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

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

董仲舒认为:

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

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3.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

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木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水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火德

4.历史学家许倬云说:

“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

”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______________B.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李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王夫之

5.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黄帝内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几何原本》

C.《九章算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天工开物》

6.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

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做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是真币

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______________B.文人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宗教画______________D.风俗画

8.“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

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

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说的是

A.泰勒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亚里士多德

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0.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①伏尔泰:

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

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①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①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D.①②③④

11.伏尔泰认为: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柏拉图的理念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

12.“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红与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唐璜》

C.《巴黎圣母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等待戈多》

13.在1908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面对一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艺术家马蒂斯惊叹道:

“这不过是些立方体呀!

”这些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莫奈B.巴尔扎克

C.凡·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毕加索

14.《孔子改制考》一刊登,在封建士大夫的各个阶层中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A.主张尊孔,恪守孝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师夷长技,付诸实践

C.否定专制,宣传变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宣扬共和,驱除鞑虏

15.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16.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7.“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18.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B.量子论

C.相对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经典力学

19.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

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

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

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20.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

这表明我国

A.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___________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C.成为法制国家D.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1.《论衡》中提到: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

2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俗语云:

‘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

23.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

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的弱化

C.商品经济发达D.井田制得以恢复

24.一位观众,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中拿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欣赏戏曲《窦娥冤》。

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明朝______________D.清朝

25.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几个读书人在晚上逛市场

C.倭寇猖獗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商业税收成为国库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6.“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工匠与机户之间关系紧密

27.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为风尚

28.“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富尔敦发明汽轮

29.马克思说:

“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了”。

“这种斗争”的最后胜利者是

A.葡萄牙B.西班牙

C.荷兰______________D.英国

30.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赞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以服务于当时阶级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明末李贽在《焚书》中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

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写诗赞颂孔子:

“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材料三康有为称颂孔子是“万世教主”,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制度最完备,门徒最众多”,“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均为孔子所创。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则对孔子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称“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1)材料一中“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途径方面有何不同?

并从它们创立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2)材料二中李贽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伏尔泰认为孔子是圣人的理由是什么?

其动机何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因素。

分析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直接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p

33.年代科技发明中国西方国家件%件%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以1500年为分界,提取图表中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领先者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

……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

……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p

35.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

……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

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第18题【答案】

第19题【答案】

第20题【答案】

第21题【答案】

第22题【答案】

第23题【答案】

第24题【答案】

第25题【答案】

第26题【答案】

第27题【答案】

第28题【答案】

第29题【答案】

第30题【答案】

第31题【答案】

第32题【答案】

第33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