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333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docx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西方近代(jìndài)心理学史06056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西方(xīfāng)心理学史的分期:

1、自笛卡尔和洛克(luòkè)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经验主义(jīnɡyànzhǔyì)和理性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shìjì)生理心理学。

2、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

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17-19世纪英、法两国的心理学主要特点:

1、心理学仍然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心理学理论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哲学心理学主要以联想论、感觉论、经验论为理论形式。

费希纳的物理心理学的意义:

1、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

2、费希纳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冯特心理学的意义:

进步:

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

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2、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为心理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人。

局限:

冯特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想要建立一们科学心理学是不相容,造就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得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意义:

1、冯特继承了前人或用代人如费希纳、微博、高尔顿等人的工作。

岁实验的条件等不断改进,得到了一些可信的和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心理资料,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利用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国际性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

艾宾浩斯理论的意义:

1、为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活动,如学习、记忆、思维等。

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1、达尔文强调(qiángdiào)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在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这一鸿沟(hónggōu)之间建立了桥梁。

2、发展(fāzhǎn)观点、历史方法促进了比较(bǐjiào)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3、在进化论的影响(yǐngxiǎng)下,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关于个别差异等,都成为了心理科学研究的课题。

4、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对机能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5、但是达尔文忽略了动物与人类的区别,发展心理学不能仅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芝加哥机能主义的特点:

1、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分析为元素。

2、关心心理的作用而不关心心理的内容。

3、重视心理学在各方面的应用,不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学科。

4、代表心理学中的生物学倾向,而不局限于生物学的传统。

5、要求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动物心理、变态心理、儿童心理以及其他各个心理学领域,而不局限于一般成人的正常心理。

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特点:

1、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心理测验成为它的主要研究方法。

2、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没有多大的作用。

于是,观念的联合就被刺激和反应的联合所代替。

3、摆脱了心理学只用内省法的束缚,采用实验法、测验法以及统计法等。

4、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认为应该更多的了解集体活动的“为什么”。

新行为主义的特点:

1、最突出的特点是新行为主义这不像早起的行为主义者那样忽视对于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

2、新行为主义者把巴甫洛夫学说和操作主义观点相融合,这就是构成新行为主义理论核心的关于条件作用的理论体系。

3、托尔曼等人使操作主义理论同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些术语相结合,用以说明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成为新行为理论体系中的独特体系。

格式塔心理学对于尝试错误说的批评: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不存在任何智慧活动,而盲目的尝试和活动的效果对错误动作的消除,以及对正确当作的选择与巩固,则是学习的基本规律。

顿悟说与尝试错误说是截然对立的,它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领会情景的智慧活动,即动物在行动之前,对于其行动的结果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发现情景中的新的格式塔,使原来无关的物体和情景发生关系。

各市特心理学家对尝试错误说的批评:

首先,他们认为,桑代克所设计的实验情境,对于动物来说,难度太大,超出了动物可能理解的范围。

其次,格式塔心理学也批判了桑代克的联系律和效果律。

新精神分析的主要特点:

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强点神精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里比多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鱼弗洛伊德所任俄文ide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来源:

1、本能与动力,来自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

2、前意识,来自莱布尼茨(微觉、统觉)和赫尔巴特(意识阈)

3、无意识,来自(láizì)叔本华(无意识意志)和尼采(权利意志,超人(chāorén)哲学)

梦的解析(jiěxī)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rènwéi)人的心里活动具有严格(yángé)的因果关系。

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体现,是欲望的满足。

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以化装的方式,闯入意识而成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有四种:

凝缩、换位、戏剧化、润饰。

梦的解析即要将这些化装解开,寻求隐义。

梦的解析揭示了弗洛伊德对于人性压抑的体现方式,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

2、最短距离原则或临近原则。

3、类似原则。

4、共同命运原则。

5、完形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

6、闭合原则。

1、理论关系:

2、笛卡尔——身心交感说

3、哈特莱——身心平行的对应关系

4、苛勒——身心同型说

5、冯特——身心平行独立说

6、莱布尼茨——预定和谐说

7、培因——身心平行不互为因果

笛卡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个主要来源。

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像。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笛卡尔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刺激反射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心身交感论”二元论观点。

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尔认为除了物质实体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

心灵和身体即使两个不同的东西,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笛卡尔根据当时的解刨学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洛克的主要观点:

1、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提出“白板说”。

2、洛克把感觉观念分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

3、洛克又把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4、在欧洲心理学史最先提出“联想”一词。

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和“习得联合”。

冯特的主要观点:

1、在研究对象上,冯特认为心理学的是一门经验的科学。

他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身心平行论。

3、在研究内容上,冯特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意识事实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分析他们构成符合概念的原理和规律。

4、在研究(yánjiū)方法上,冯特将生理学上的一套实验方法搬到心理学上,改造(gǎizào)传统思辨式的经验性的内省法为实验性的内省法,使内省法在心理学上得到了一定(yīdìng)的发展。

5、冯特提出(tíchū)感情的“三度(sāndù)说”,认为感情存在:

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冯特认为意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6、通过分析文化产品的方法,想得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规律。

冯特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以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2、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

铁欽纳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研究对象:

铁欽纳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学的内容,而不讨论其意义和作用。

他认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运用,是心理技术,而非心理学本身。

2、研究方法:

铁欽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对意识经验的观察,即内省法。

他打破了冯特的局限,把内省法应用到高级心理活动。

3、研究问题:

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确定这些元素组合的规律;用一个与该过程相应的心理过程来解释这一过程。

詹姆士的实用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研究对象:

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和条件。

按他对心理生活的理解,把心理现象和心理条件都纳入心理学研究对象中。

2、研究方法:

他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他主张心理学研究可以运用实验法,认为可以将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补充。

3、心理学的实质问题:

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身心关系的问题,仍然是哲学问题,不应该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他的关于意识的功用、意识流等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

其情绪理论由于提出了生理变化是情绪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从而推动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他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于1894年和19O4年两度当选该会主席。

勒温的动力场说观点:

勒温借助于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力的动的交涉作用。

他认为这些力也像物理的力一样可有三种属性:

方向、力量和作用点。

前两种力可用向量的概论来表示,而作用点则可用箭头来表示。

他用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场的力量的相对的矛盾的情境。

在个体与心理体系动力的交涉中,由于一定的方向和力量的引拒作用,由于几个力量的相辅相成,由于障碍的影响,由于目的达到、欲求满足和活动受到阻止而产生的力的分配的改变,于是就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动力场。

勒温的心理系统说:

勒温由早期的联想研究而转至需求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的研究。

他把需求分为需求和准需求,前者是客观的生理需要,而后者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

他认为需求可以引起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使需求得到满足。

因为在需求的压力下,可引起一定的紧张的心理系统,若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的心理系统就得到解除。

勒温不仅提出了理论,并且和他的弟子们精心设计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把需求、欲求水准、由欲求受到挫折而产生的人格倒退等等复杂的心理现象,置于实验的基础上。

这不仅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不足,而且也为心理学的研究(yánjiū)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托尔曼的学习(xuéxí)理论: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zhòngyào)地位,他提出了学习的认知(rènzhī)理论以替代"刺激-反应"学习的理论。

符号(fúhào)学习和潜伏学习是他的两项最主要的研究。

1、符号学习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的、机械的活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他设计了位置学习、阻塞途径等实验,根据结果阐明了学习者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选择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

他认为,"认知地图"是动物对环境有了"顿悟",建立了一种综合的知识,在动物的头脑中产生了某些类似一张现场的地图,知道目标的所在,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以适应环境。

他的"符号-格式塔"理论是他全部学习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可用以说明行为的目的性、行为的整体性、行为的期望和预见性。

2、潜伏学习

托尔曼设计了另一个实验,发现动物存在着效果未显示于外的学习,他称之为"潜伏学习",并认为潜伏学习的效果正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

托尔曼的实验显示:

动物在开头几天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无食物奖励,但同样在进行学习,对新情境有所认识。

一旦给予食物,动物获得急切需求的目的物,促使白鼠更好的运用已形成的认知地图,使“符号-格式塔”进一步巩固,因而实验组的错误从给予食物那天起显然减少。

潜伏学习的效果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此阶段的儿童能区分自己和客体,逐渐知道运动与效果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的永存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开始逐渐协调。

这个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

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的萌芽。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阶段的主要是语言的出现,思维的表象性和直觉性,自我中心思想比较突出,还不能进行可塑性运算,因而不能形成守恒概念。

对量的判断缺乏系统的传递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这个阶段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运算应用到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只限于初步的逻辑思维。

而且这些运算是零散的、孤立的,还不能把逻辑运算结合为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够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朝着非直接感知或者是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

这个阶段不受具体事务内容的束缚,而是通过假设推理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出发,作出应有的结论。

它的思维特点是把逻辑运算组合成各种系统,并根据可能的转换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有关命题;或是根据掌握的资料,做因素分析,进行科学实验,从而发现规律。

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有科学创见和理论创新的能力。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伊底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先天(xiāntiān)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同外部世界不能直接(zhíjiē)接触;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xūyào)而活动,对伊底进行(jìnxíng)压抑和控制;超我就是一般所说的良心(liángxīn),即由外部要求内化而成的内部规则。

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三者是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中的,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神经病。

华生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华生把人的反应分为四种:

1、明显的遗传反应;2、潜在的遗传反应;3、明显的习惯反应;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

从而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而不留下任何所谓精神因素。

他把情绪也看成是身体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他规定了行为、反应、刺激等定义,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把作为行为的最基本成分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统称为刺激,并认为全体行为,包括身体活动和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由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连结叫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

华生在强调刺激、反应的同时,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它器官相等。

他贬低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暴露出他的反中枢说的倾向。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内容:

1、学习是一个知觉重组的过程。

2、顿悟学习的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有助于迁移。

而且不容易被遗忘。

3、顿悟说对尝试错误说进行了批评,认为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需要理解、领会和领悟等认识活动的参与。

4、韦特海默认为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必须把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中,把他们与整体就结构联系起来考虑。

他还认为学习应该打破旧的知识和模式的束缚,争取在对问题领域的基础上产生顿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

1、阿德勒接受了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实际上就是受所谓的“权力意志”的支配。

2、所有的人或至少多数人都可能在生理器官上比不过别人,由此导致自卑感。

自卑感在性格上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愧不如人,另一方面为掩饰自己的缺陷而力图装腔作势,高出于人。

3、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有生理缺陷的人,力求补偿,结果反而使缺陷器官的机能超过了完好的器官。

他后来把补偿的概念从生理学的领域扩展到心理学的领域,认为儿童的心理差不多完全受补偿作用的支配。

儿童看到成人处处比自己优越,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力图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的目标,这一推一拉的过程继续终生而不停止,从而使个体达到更大的成就。

补偿也可能造成神经病。

4、他认为每一个儿童用以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终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用以补偿他的真正的和想象的自卑感,这就是生活风格。

他所说的“创造性自我”概念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的人格能力。

5、阿德勒指出儿童在家庭中出生的次序及所处的的地位对于人格的形成影响是颇有意义的。

儿童都是以“争取优胜”为目的,长幼达到目的的方法各不相同。

6、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和世界的事业富有责任。

社会兴趣发展程度,可用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情况。

7、他认为神经病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补偿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作用。

“向上意志”的目标本来志在争胜,但因外界抵抗力过大,自己无法客服,于是只有逃避竞争。

神经病就是逃避的方法之一。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体系(tǐxì)的主要内容:

1、斯金纳认为(rènwéi)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wàibiǎo)的行为,而不是行为(xíngwéi)的内部机制。

2、他认为(rènwéi)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3、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

R=f(S、A)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

然而,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赫尔的行为理论

1、习得律

赫尔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本身去自动获得那些具有适应作用的感受器—效应器联结的能力。

而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强化情况下刺激与反应的接近。

习惯强度和反应势能是赫尔学习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

2、抑制和消退律

赫尔提出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的概念。

他认为消退的原因是由于条件抑制和反应抑制的逐渐增强,也就是说,消退不是由于强化的重复,而是由于一直的影响。

3、反应的发生和反应的阈限

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就是反应阈限和一些不相容反应。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有效反应势能在阈限以上,反应就会发生;同时存在这不相容的反应的情况下,那个反应势能最大的反应,就应该发生的反应。

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是否认传统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或意识--而代之以行为,又将行为归结为肌肉和腺体的分泌,而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则归因喻外在和内在的刺激,这便导致了刺激-反应的简化的行为公式。

同时,由于行为主义以行为为研究对象,故而主张采用客观的方法而反对用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1、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华生把人的反应区分为四种:

1明显的遗传反应;2潜在的遗传反应;3明显的习惯反应;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

从而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而不留下任何所谓精神的因素。

比如,他认为思维就是默语,是身体肌肉内隐的活动,与其他身体活动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更加复杂,难以观察罢了。

他把情绪也看成是身体机构的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他规定了行为、反应、刺激等定义,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之为行为,把作为行为的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统称为刺激,并认为全体行为,包括身体活动和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由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连结叫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

华生在强调刺激、反应的同时,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它器官相等。

他贬低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暴露出他的反中枢说的倾向。

2、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华生反对内省法,而极力主张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他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反应,因此听取别人在接受某种刺激后的语言反应和观察别人的身体动作一样,都属于客观观察,所以他主张用语言报告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反应。

由于他混淆了内省和自我观察,因而他在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后,又以语言报告的形式把它从后门迎了进来。

3、与巴甫洛夫的分歧

华生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来研究动物行为和人的情绪反应,但他的行为主义与巴甫洛夫的基本理论观点是有分歧的。

(1)巴甫洛夫十分重视动物和人的行为同神经系统的关系,他通过条件反射的研究来探索大脑皮层和皮下的活动,这也就是他所称的生理学方法;而华生则仅仅注意腺体的生理学而完全忽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

(2)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有着(yǒuzhe)本质的差异,他认为人与动物都拥有第一信号,但是人还拥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语词;而华生则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煞了人类(rénlèi)思维的特点(tèdiǎn)。

(3)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虽然(suīrán)他不满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他认为反映主观世界的心理学还是需要的;而华生则根本否认意识和主观(zhǔguān)世界的存在。

4、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否认行为的遗传也是华生的基本观点之一。

他认为,因为刺激不可能来自遗传,所以最终可归结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来自遗传;同时,因为遗传是不能控制的,而行为主义是以控制行为研究目的,故而所以遗传的作用愈小,控制的可能性就愈大。

但是在对待行为遗传的问题上,华生的见解是不一贯的。

他最初不否认本能,承认有简单反射以及若干反射之间的组合的遗传。

后来,他认为只有一些简单的反射是遗传的。

有时,他又完全否认行为的遗传,而只承认身体结构的遗传。

华生逐渐发展起否认遗传和本能的主张,认为只有一些最简单的与生俱来的非学习行为,而比较复杂的行为以及通常所说的心理品质则完全来自于学习。

有机体结构上的差异和早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全部后来行为的差异,并认为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可通过条件反射法来控制--他认为,不管多么复杂的习惯都是由一系列反应连结而成的,连结的关键就是先行反应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成了后继反应的条件刺激--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