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318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执业医师611.docx

口腔执业医师611

口腔执业医师-61-1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选择题(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第二信使

∙A.IP3

∙B.Ca2+

∙C.cAMP

∙D.GMP

∙E.DAG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IP3、Ca2+、cAMP和DAG都是第二信使,唯独GMP不是。

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肽键

∙E.范德华力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就是肽键,是共价化学键,其余4种都是次级键。

3.下列可引起二重感染的抗菌药物是

∙A.四环素

∙B.红霉素

∙C.氯霉素

∙D.A+B

∙E.A+C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可引起二重感染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肠道等都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

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趁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鹅口疮、肠炎。

葡萄球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多见于老幼和体质衰弱、抵抗力低的患者。

此外,合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或抗肿瘤药物更容易诱发。

红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此不良反应。

4.胆固醇不能转变为

∙A.雄激素

∙B.雌激素

∙C.醛固酮

∙D.胆色素

∙E.维生素D3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代谢产物,和胆固醇不相干,不能由胆固醇转变。

5.关于解偶联剂,错误的是

∙A.可抑制氧化反应

∙B.使ATP生成减少

∙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

∙D.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脱节

∙E.常见的解偶联剂是二硝基酚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偶联剂只是拆开氧化磷酸化,即只氧化不磷酸化,即不产生ATP,其他4项叙述无错误。

6.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是

∙A.患恶性肿瘤

∙B.病毒感染

∙C.外伤

∙D.阳光照射

∙E.长期大量使用类固醇激素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性疾病。

7.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支原体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大多数细菌能在体外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衣原体目前尚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立克次体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病毒是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故选择项A、B、D和E是错误的。

8.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所出现的下列现象中错误的是

∙A.长期应用会产生依赖性

∙B.酸化尿液会加速苯巴比妥的排泄

∙C.长期应用苯巴比妥可加速自身代谢

∙D.苯巴比妥的量效曲线比地西泮要陡

∙E.大剂量对中枢抑制程度远比苯二氮类要深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药物在肾小管再吸收属被动转运过程,改变尿液的pH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因而可影响排泄速度。

苯巴比妥为弱酸性药物、酸化尿液,使苯巴比妥成非解离状态,促进其再吸收入血,而非加速排泄,因此B是错误的。

9.血清病引起的原因是

∙A.食入变应原

∙B.链球菌感染后

∙C.注射异种血清

∙D.接触有毒植物

∙E.供、受血者ABO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血清病是因注射源于异种血清的抗体,如破伤风抗毒素、抗蛇毒抗体等,刺激机体产生抗抗体,进而形成复合物引起全身性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表现体温升高、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症状。

10.有关干扰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B.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C.干扰素对正常细胞几乎无作用

∙D.干扰素有抗肿瘤细胞分裂作用

∙E.使用干扰素无副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生物活性高;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选择性地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表现出种属特异性;干扰素不直接灭活病毒,是通过被感染的细胞产生杀病毒因子。

干扰素只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对正常细胞几乎无作用。

干扰素的副作用是,引起机体寒战、乏力和肌肉痛。

大剂量长期使用干扰素,可产生血清中和抗体。

此题正确答案为E,其他选项内容均为干扰素的特点。

11.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

∙A.酮体

∙B.葡萄糖

∙C.胆固醇

∙D.草酰乙酸

∙E.二氧化碳和水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大量动员脂肪时,肝中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酮体,作为输出能源的形式。

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毛细血管壁,是脑组织和肌肉(包括心肌)的重要能源。

12.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准确的一项是

∙A.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细胞壁化学成分为肽聚糖和几丁质

∙C.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磷壁酸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特点是:

无核膜,无核仁,核质为裸露的环状DNA。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质中不含线粒体、内质网;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因此A、B、C、D都是错误的。

13.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嘌呤碱与嘧啶碱

∙B.核糖与脱氧核糖

∙C.核苷

∙D.核苷酸

∙E.寡核苷酸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核苷酸,即核酸。

14.A药和B药作用机制相同,达同一效应,A药剂量为5mg,B药是500mg,下述哪种说法正确

∙A.B药疗效比A药差

∙B.A药强度是B药的100倍

∙C.A药毒性比B药小

∙D.A药最大效能高于B药

∙E.A药作用持续时间比B药短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为比较药物的作用强度,其条件是所比较的几个药物引起同一效应时,由它们所用的剂量大小来决定。

其中剂量越小者,强度越大。

A药剂量小于B药100倍,因此作用强度A药大于B药100倍。

依药物引起等效反应时的相对剂量或浓度而定。

15.关于管家基因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B.在生物个体的几乎各生长阶段持续表达

∙C.在一个物种的几乎所有个体中持续表达

∙D.在生物个体的某一生长阶段持续表达

∙E.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管家基因在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在整个生命过程持续表达,而只在某一生长阶段持续表达不能视为管家基因。

16.以下病原菌中,哪种引起的是非特异性感染

∙A.放线菌

∙B.大肠杆菌

∙C.结核杆菌

∙D.破伤风梭菌

∙E.梅毒螺旋体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大肠杆菌为非特异性感染的病原菌。

17.下列哪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A.苯丙氨酸

∙B.赖氨酸

∙C.酪氨酸

∙D.亮氨酸

∙E.蛋(甲硫)氨酸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酪氨酸可从苯丙氨酸转变,不是必需氨基酸,其他4种则是。

18.牙槽骨新生最易发生在

∙A.Ⅲ度根分叉病

∙B.三壁骨袋

∙C.一壁骨袋

∙D.二壁骨袋

∙E.环行缺损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牙槽骨新生最易发生在三壁骨袋。

19.下颌骨易发生骨折的薄弱部位为,除了

∙A.正中联合

∙B.颏孔区

∙C.下颌角

∙D.喙突

∙E.髁状突颈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喙突处不易骨折。

20.腺源性感染主要发生在

∙A.翼颌间隙

∙B.眶下间隙

∙C.舌下间隙

∙D.颌下间隙

∙E.嚼肌间隙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颌下区含有大量淋巴结组织等,口腔颌面部多处的淋巴液引流于此。

21.下列哪些间隙属于面侧深区的范围

∙A.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

∙B.颞下间隙及翼腭间隙

∙C.颞下间隙及咽旁间隙

∙D.翼颌间隙及咽旁间隙

∙E.翼颌间隙及翼腭间隙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面侧深区即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22.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抗心绞痛的药理依据是二药

∙A.均使心室容积减小

∙B.均使心率减慢

∙C.均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D.均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E.相互拮抗心室压力的改变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能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并且β受体阻断药能消除硝酸酯类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硝酸酯类又能缩小β受体阻断药所增加的心室容积。

23.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有受体是

∙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B.绵羊红细胞受体

∙C.C2受体

∙D.IgGFc受体

∙E.结合肿瘤细胞的受体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B淋巴细胞区别于其他细胞的表面特有标志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多数B细胞表达mIgM和mIgD两种,少数只表达一种,mIgG或mIgA,或mIgE。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特有的识别抗原的受体。

24.大部分真核生物的mRNA的3'端具有的结构是

∙A.PolyA

∙B.PolyT

∙C.PolyU

∙D.PolyG

∙E.PolyC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mRNA前体分子合成后,其3'端在多聚A聚合酶催化下,以ATP为原料聚合成PloyA尾巴。

25.免疫应答的过程应不包括

∙A.MΦ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T细胞对抗原特特异性识别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免疫应答包括三阶段:

①抗原加工处理、呈递,T、B细胞通过抗原识别受体,即抗原识别过程-识别阶段;②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即激活阶段;③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发生免疫效应过程,即效应阶段。

三阶段中不包括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

26.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肌酸

∙E.三磷酸腺苷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

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要转变为ATP才可利用,而磷酸肌酸是二磷酸腺苷转变为三磷酸腺苷的便于利用的能量储存形式。

27.急性坏死性龈炎病变部位数量增加最多的厌氧微生物是

∙A.伴放线放线杆菌

∙B.梭形杆菌与牙龈卟啉单孢菌

∙C.梭形杆菌与螺旋体

∙D.粘性放线菌与螺旋体

∙E.牙龈卟啉单孢菌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急性坏死性龈炎病变部位数量增加最多的厌氧微生物是梭形杆菌与螺旋体。

28.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

∙A.反馈抑制

∙B.反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丙二酸结构上类似琥珀酸,可与后者竞争与该酶活性中心结合;而其抑制程度取决于琥珀酸与丙二酸的相对浓度,故为竞争性抑制。

29.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内毒素的化学组成是脂多糖,故选项E是正确答案。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非内毒素的组成部分;细菌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鞭毛与核酸不构成细菌的毒素成分,故选项A、B、C与D均为错误的。

3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C.蛋白质水解

∙D.辅基的脱落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蛋白质变性仅指空间构象的破坏,不涉及共价键的破坏如水解等。

31.下列有关面神经的描述,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A.为感觉性神经

∙B.自棘孔出颅

∙C.为运动性神经

∙D.支配面部表情肌

∙E.支配嚼肌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自茎乳孔出颅,支配面部表情肌,不支配嚼肌。

32.同种异型抗原应是

∙A.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抗原性不同

∙B.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IgG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抗原性不同。

抗原性的差别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不同而引起。

可以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在免疫球蛋白中,IgG、IsA和κ链均存在有同种异型标记。

33.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A.MΦ

∙B.浆细胞

∙C.K细胞

∙D.T细胞

∙E.NK细胞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只有具备抗原特异性识别受体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才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34.能产生白细胞毒素的牙周细菌是

∙A.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B.牙龈卟啉单孢菌

∙C.核梭杆菌

∙D.伴放线放线杆菌

∙E.螺旋体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伴放线放线杆菌能产生白细胞毒素,该毒素能裂解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35.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首选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先锋霉素V

∙D.庆大霉素

∙E.甲氧苄青霉素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草绿色链球菌是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而且青霉素能穿透进入赘生物内,因此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首选青霉素。

3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

∙A.广谱及对绿脓杆菌、厌氧菌有效

∙B.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C.耐药性产生快

∙D.A+B

∙E.A+C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弱于一、二代,对革兰阴性菌包括肠杆菌属、绿脓杆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②对β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③对肾基本无毒性;④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能渗入脑脊液。

本题选项C耐受性产生快不对。

37.“克隆”某一目的DNA的过程不包括

∙A.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B.外源基因与载体的拼接

∙C.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D.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

∙E.表达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表达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是“克隆”后的工作,所以不包括克隆目的DNA的过程。

38.下列哪部分是指牙冠的斜面

∙A.组成嵴的各个面

∙B.组成牙尖的各个面

∙C.构成轴嵴的各个面

∙D.构成边缘嵴的各个面

∙E.牙冠上斜行的面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斜面组成牙尖的各面。

各斜面依其在牙尖的位置而命名。

39.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B.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C.直接对抗内毒素

∙D.抗炎,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制止危重症状发展

∙E.使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并促进其游走和吞噬功能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严重细菌感染如中毒性菌痢、败血症等,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目的是抗炎,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缓解症状,制止危重症状的发展。

糖皮质激素无抗菌作用,也不能加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而且还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无直接对抗内毒素作用,尚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与本题其他选项(A、B、C、E)正好相反。

40.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手术时感染的细菌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移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自体移植;②同种同基因移植;③同种异基因移植;④异种移植。

兄弟姐妹之间移植属于同种异基因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是同种异型抗原。

41.下列抗绿脓杆菌感染有效药物是

∙A.头孢他定

∙B.青霉素G

∙C.红霉素

∙D.阿莫西林

∙E.头孢呋辛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定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绿脓杆菌最强的抗生素,本题其他选项均不对。

42.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

∙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

∙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E.腹腔>皮下,肌肉>静脉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抗原注射途径是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之一。

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耐受,腹腔注射次之,而皮下和肌肉较难。

43.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Ⅰ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

因青霉素降解产物可与组织蛋白结合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引起。

44.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

∙A.可由真菌产生

∙B.可由放线菌产生

∙C.能抑制或杀伤癌细胞

∙D.只对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

∙E.对微生物有抑制或者杀伤作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抗生素主要由真菌及放线菌产生,细菌仅产生少数几种。

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

细菌素是由细菌产生的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的细菌的抗生素物质,抗菌范围很窄。

因此,选项D符合题目要求。

45.病毒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在体内传播

∙A.胎盘或产道传播

∙B.沿神经传播

∙C.虫媒传播

∙D.水平传播

∙E.消化道传播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病毒在体内的传播途径有:

经血液传播,沿神经传播。

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虫媒传播、水平传播和消化道传播是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方式。

故选择项A、C、D和E均为错误的。

46.可导致牙龈增生的药物有

∙A.环孢素

∙B.青霉素

∙C.甲硝唑

∙D.四环素

∙E.布洛芬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主要有:

苯妥英钠(大仑丁)、环孢素、硝苯地平(心痛定)。

47.外周免疫器官中,T细胞定位在

∙A.法氏囊

∙B.脾红髓

∙C.肌肉组织

∙D.淋巴结副皮质区

∙E.胸腺皮质区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外周免疫器官中,T细胞定位于淋巴结副皮质区,位于滤泡区和髓质交界处,新生小鼠胸腺摘除后,此区严重缺乏细胞。

在脾白髓中央小动脉周围,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是T细胞聚集的部位。

48.下述对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叙述,哪一点是错误的

∙A.根分叉越多,其支持作用越大

∙B.根分叉越宽,其支持作用越强

∙C.上颌切牙受向上向前的力,故唇面小于舌面

∙D.上颌磨牙舌尖受力最大,故舌根比颊根大

∙E.下颌磨牙根横截面呈葫芦形,有利于稳固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1)牙根形态与牙的稳固性有关,受力小的牙多是单根,如切牙、尖牙位于牙弓的转弯处,受力较强,有长大粗壮的牙根,以利稳固。

磨牙受力较大,是多根牙,使其能承受较大的咬合力。

(2)牙根形态与牙冠所承受咀嚼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如切牙承受向前向上的力,故其牙根唇面宽于舌面,以抵御向前的力。

后牙受力大,方向复杂,故其牙多根,下颌磨牙的牙根横断面为“8”字行,近远中面有长行凹陷,牙槽骨嵌入其中增强固位,以抵御各种方向的力。

49.在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常用浓度是

∙A.1:

1000~3000

∙B.1:

5000

∙C.1:

1000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