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204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docx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彩灯循环控制器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2014年6月

课程设计评审意见

(1)设计阶段(30分)——硬件电路运行情况

优( )、良( )、中( )、一般( )、差( );

(2)报告(60分)——对于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的整体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差( );

(3)平时表现(10分)——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

优( )、良( )、中( )、一般( )、差( );

 

总评分数:

优( )能很好地完成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的任务,制作的电路板达到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能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态度端正,课程设计期间无违纪行为。

良( )能较好地完成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的任务,制作的电路板达到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能对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

考核时能较圆满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态度端正,课程设计期间无违纪行为。

中( )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制作的电路板达到规定的主要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能对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在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态度端正,课程设计时无违纪行为。

一般( )课程设计过程中态度基本端正,能够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提交电路板,能够完成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

差( )课程设计过程中表现不佳,未能完成课程设计要求的内容。

 

评阅人:

2014年6月25日

注:

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一般(60-69分)、差(60分以下)

目录

引言.........................................................................1

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设计........................................................2

1.1方案选择:

............................................................2

1.2功能设计及分析.......................................................2

1.2.1时钟信号功能设计...............................................2

1.2.2花型控制功能设计...............................................3

1.2.3花型演示功能设计...............................................3

1.3原理图总图及说明.....................................................4

第二部分:

硬件调试总结........................................................5

2.1元器件清单及说明.....................................................5

2.2硬件调试.............................................................9

第三部分:

总结...............................................................10

3.1设计小结........................................................10

3.2心得体会........................................................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引言

现在绝大多数的彩灯控制电路都是用数字电路来实现的,例如,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彩灯控制电路主要用计数器,译码器,分配器和移位寄存器等集成。

本次设计的彩灯控制电路就是用寄存器、计数器和译码器等来实现,其特点是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显示循环为:

(1)彩灯自上到下渐亮至全亮

(2)彩灯自上到下渐灭至全灭(3)彩灯自下到上渐亮至全亮(4)彩灯自下到上渐灭至全灭(5)彩灯全亮。

(6)彩灯全灭。

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由移位寄存器的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不同图案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变化可用移位寄存器的左移、右移功能,全亮或全灭可由移位寄存器的并入功能实现。

8种彩色图案的转换由计数器的8种状态控制。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数字电路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

设计方案设计

1.1方案选择:

 

图1

(1)脉冲产生电路:

选用NE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可以产生所需频率的脉冲。

(2)循环控制电路:

由两片74LS194实现,每一片芯片能实现4位输出的左移、右移、清零和全亮,两片芯片就能对8组彩灯进行控制,全亮由高电平置数实现。

1.2功能设计及分析

1.2.1时钟信号功能设计

 

图2

用NE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让其产生脉冲,工作原理是:

接通电源后,若OUT是高电平,则555内部的放电管T截止,电容C充电,充电回路是Vcc——R9——R10——C1——GND,Vc按指数规律上升。

当Vc上升到2/3Vcc时,输出OUT翻转为低电平,T导通,电容C放电,放电回路C1——R10——T——GND,Vc按指数规律下降,降到1/3Vcc时,输出OUT翻转为高电平,放电管T截止,C再次充电,如此循环,产生脉冲。

1.2.2花型控制功能设计

 

图3

控制部分由两个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级联起来,作为计数模块,其中一片161作为低位,当其计数满进位时产生脉冲使高位161开始计数,将地位161的进位端在高位的使能端,便能将两片161级联。

1.2.3花型演示功能设计

 

图4

针对本次设计只有8节拍的花型,所以两片194不用级联就可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1.3原理图总图及说明

图5

本次设计是由二片移位寄存器194实现。

其八个输出信号端连接八个发光二极管,用其输出信号控制发光二级管的亮灭实现花型演示。

而花型之间的变化通过花型控制电路的输出即161级联的计数器出控制(它们由同一个CP脉冲控制)。

移存器输出状态编码表如下:

彩灯

花型1

花型2

花型3

花型4

花型5

花型6

1

10000000

01111111

00000001

11111110

11111111

00000000

2

11000000

00111111

00000011

11111100

11111111

00000000

3

11100000

00011111

00000111

11111000

11111111

00000000

4

11110000

00001111

00001111

11110000

11111111

00000000

5

11111000

00000111

00011111

11100000

11111111

00000000

6

11111100

00000011

00111111

11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7

11111110

00000001

01111111

1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8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由以上元器件的所示的芯片构成原理图,通过NE555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信号,再通过具有同步加法计数74LS161产生分频,再经过控制电路输入到74LS194组成的移位寄存器中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设计所需要的要求。

第二部分:

硬件调试总结

2.1元器件清单及说明

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

数量

NE555

1

74LS161

2

74LS194

2

74LS04

1

74LS08

1

74LS32

1

10uF电解电容

1

104电容

1

1K电阻

8

10K电阻

1

104电位器

1

发光二极管

8

万用板

1

导线

若干

(1)NE555芯片:

 

图6

引脚说明:

1脚(GND)是地端; 

2脚(TR)称触发端,是下比较器的输入; 3脚(Vo)是输出端,它有O和1两种状态, 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 

4脚(MR)是复位端,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 

5脚(Vc)是控制电压端,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 

6脚(TH)称阈值端,是上比较器的输入; 

7脚(DIS)是放电端,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 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 8脚(Vcc)是电源端,

特点:

  

1 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

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 它的操作电源电压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准位及输入触发准位,均能与这些逻辑系列的高、低态组合。

  

3 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 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2)74LS161芯片:

 

图7

引脚说明:

PCO      进位输出端  

CLOCK     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CLEAR     异步清除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ENP      计数控制端  

ENT      计数控制端  

ABCD     并行数据输入端 

LOAD     同步并行置入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QA -QD   输出端

功能:

161的清除端是异步的。

当清除端CLR为低电平时,不管时钟端CLK状态如何,即可完成清除功能。

161的预置是同步的。

当置入控制器LD为低电平时,在CLK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Q0-Q3与数据输入端P0-P3相一致。

对于54/74LS161,当CLK由低至高跳变或跳变前,如果计数控制端ENP、ENT为高电平,则LOAD应避免由低至高电平的跳变,而54/74LS161无此种限制。

161的计数是同步的,靠CLK同时加在四个触发器上而实现的。

当ENP、ENT均为高电平时,在CLK上升沿作用下Q0-Q3同时变化,从而消除了异步计数器中出现的计数尖峰。

对于54/74LS161,只有当CLK为高电平时,ENP、ENT才允许由高至低电平的跳变,而54/74LS161的ENP、ENT跳变与CLK无关。

161有超前进位功能。

当计数溢出时,进位输出端(RCO)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其宽度为Q0的高电平部分。

在不外加门电路的情况下,可级联成N位同步计数器。

对于54/74LS161,在CLK出现前,即使ENP、ENT、CLR发生变化,电路的功能也不受影响。

(3)74LS194芯片:

 

图8

引脚说明:

CLK时钟输入端

MR清除端(低电平有效)

A-D并行数据输入端

DSL左移串行数据输入端

DSR右移串行数据输入端

S0、S1工作方式控制端

QA -QD输出端

功能:

当清除端(M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A-QD)均为低电平。

当工作方式控制端(S0、S1)均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LK)上升沿作用下,并行数据(A-D)被送入相应的输出端QA-QD。

此时串行数据(DSR、DSL)被禁止。

当S0为高电平、S1为低电平时,在CLO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右移操作,数据由DSR送入。

当S0为低电平、S1为高电平时,在CLO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操作,数据由DSR入。

当S0和S1均为低电平时,CLOCK被禁止。

对于54/74LS194,只有当CLK为高电平时S0和S1才可改变。

(4)74LS04芯片:

 

图9

引脚说明:

1A-6A输入端

1Q-6Q输出端

功能:

74LS04是内含6组相同的反相器。

即1A输入高电平,1Y输出低电平。

(5)74LS08芯片:

 

图10

引脚说明:

1A-4A、1B-4B    输入端

1Y-4Y        输出端

功能:

74LS08芯片内有共四路二个输入端的与门,能实现电路的与运算。

(6)74LS32芯片:

 

图11

引脚说明:

1A-4A、1B-4B    输入端

1Y-4Y        输出端

功能:

74LS32芯片内有共四路二输入端的或门,能实现电路的或运算。

2.2硬件调试

调试步骤:

(1)检查电路 

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电路,首先查看电源是否接错或与地短接,然后检查各芯片是否安装牢固,最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查看各芯片的管脚是否接错、漏接或出现多接线的现象。

(2)接通电源观察 

在做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

接通电源,如果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关闭电源,按第一步重新检查电路对出现事故的电路部分进行着重的检查,直至发现并排除错误。

(3)工作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的调试 

当第二步完成后,在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检测脉冲信号的输出,各芯片的初始输出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解决。

 

(4)工作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的调试 

闭合工作开关,观察显示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继续调试。

调试结束后观察调试后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调试结果:

第一次的调试的结果四种功能不是都正常工作,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彩灯都可以按正常的设计结果闪烁。

我对出问题的部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调试。

 

最后调试到各部分电路正常的工作,通过对开关的控制,可以依次实现六种功能。

调试中故障及解决办法:

由于电路中的芯片、插线、万用板的质量、接触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调试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八盏灯都不亮。

经过多次各种分析,终于发现是有几块芯片忘了接电源和地线。

由此进行调试,最后发现没有问题,可正常实现预期各种功能。

第三部分:

总结

3.1设计小结

本次数电设计中,调试过程中有出现接触不良,但经过分析和测试,最终解决了,并且可实现本实验所要求的功能。

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就是焊接的线太杂乱,检测故障时会有些难度。

3.2心得体会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二次做课程设计,所以对我们而言不仅十分有意义,而且也是个挑战。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可以总结为以下的几点:

1,对数字电路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一些相关知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对数字电路课程知识的再学习。

我在最开始,就先将实习用到的知识通过翻阅数电书回顾了一遍。

2,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课程设计,通过选择的题目,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将其付诸实践来完成。

这并不是在课堂上的单纯听懂,或者课后看书过程中的深入理解,这需要的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理论知识往往都是在一些理想状态下的假设论,而实际的动手操作则完全不同,需要考虑实际中的很多问题。

3,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路板、芯片、导线等组装各种功能的电路;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路板、芯片、导线等组装各种功能的电路;虽然这不是第一次用电路板,因为之前的课内实验也用过,但当时的运用也只是插些导线和电阻电容之类的,用了电路板的很小部分。

这次的实习中应用了整块板子,实习后对电路板的组成完全了解了,并能熟练运用。

4,和同学的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在实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可能暂时无法想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或老师是很好的做法,节省时间也会从别人上上学到更多。

参考文献

[1]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邓勇.数字电路设计完全手册.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3]赵六骏,金良玉.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5

[4]章忠全.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

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

附录

彩灯PCB图

彩灯实物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