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12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0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T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与售后方案.docx

IT系统集成项目

实施与售后方案

目录

1. 项目实施方案 3

1.1. 实施计划 3

1.2. 运输安装调试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7

1.3. 项目验收方案 14

2. 售后服务体系 29

3. 用户培训方案 46

3.1. 培训目的 46

3.2. 培训形式 46

3.3. 培训方式 48

3.4. 培训进度计划 48

3.5. 培训内容及培训讲师 49

1.项目实施方案

1.1.实施计划

到货时间、人员和进度安排、工程计划和进度

1.1.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工期为合同签署后30个工作日内设备到货,30个工作日内在招标人安排下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连续正常试运行满3个月,项目进行验收。

本次项目我们计划分为4个大阶段进行实施,如下表所示。

工程阶段

阶段名称

时间

第一阶段

货物运作

合同签订后的第1-10日

第二阶段

工程实施

合同签订后的第11-30个日

第三阶段

项目试运行、验收

按照用户要求

第四阶段

售后服务

免费保修期

1.1.2.实施进度时间表

阶段

任务名称/时间(日)

5

10

15

25

30

货物运作阶段

设备订货期

 

 

 

 

 

 

组织施工小组,技术方面准备

 

 

 

 

 

 

用户机房环境检查、线路等情况统计

 

 

 

 

 

 

制定详细可行实施计划

技术培训

 

 

 

 

 

 

 

工程实施阶段

设备到货验收

 

 

 

 

 

 

设备现场安装集成调试

现场培训

系统联调及测试

 

 

 

 

 

 

 

项目验收阶段

系统试运行、验收

 

 

 

 

 

 

 

售后服务维护阶段

系统正式运行,进入保修期

1.1.3.阶段工作及成果

项目阶段

主要工作

阶段成果

设备供货及调研

调研用户环境,编写《机房使用实施说明书》

机房可实施计划报告

到货验收

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后在中心机房验收设备数量,抽查设备质量。

设备交货清单

设备到货验收报告

实施方案制定

具体售后实施方案计划书制定。

详细的实施方案与用户确认。

实施方案手册

安装集成、调试

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后在中心机房实际环境,安装、设置、调试设备参数和设备安装。

测试系统性能能否达到系统设计要求。

完成系统安装培训。

质量保证小组进行质量稽核和评估并提交稽核报告和评估报告。

根据稽核报告和评估报告进行更正。

对符合质量的工作给予签证。

设备交货清单

系统安装配置手册

1.1.4.项目组织结构

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甲方和乙方共同管理的方式进行。

双方共同组建项目小组,将有利于系统的建设,更贴近工程的需求,也使用户通过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更加理解系统的设计思想和采用的计算机技术规范、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要点。

1.1.5.项目组织架构图

项目组织架构是用来确定在项目中各个人员的权限、职责、责任、报告和沟通方式。

它建立了项目成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在项目中他们被要求做的和必须做的工作。

本项目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由用户方、监理方和公司共同成立项目组。

采用项目领导小组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并明确规定所属下级各小组的职责及组间协调关系。

这类工程组织方案曾被公司在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中采用,并被验证是行之有效的。

1.1.6.人员组成

角色

人员构成

项目领导小组

∙业主与双方高级领导人员各1-2人;

∙业主和双方项目经理各1人;

∙组长由业主相关负责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公司人员担任。

验收小组

∙在初步验收或最终验收前由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临时组建;

∙验收小组的成员由用户方(包括监理方)和公司(包括原厂商工程师)双方提供;

∙组长由用户方人员担任,副组长由公司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

∙公司和用户方各指定一名项目经理;

∙和用户方的项目经理兼任项目决策小组正副组长。

项目决策小组

∙成员包括系统集成小组、技术培训小组、支持维护小组、质量保证小组的各位组长及三方的主要技术人员。

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日常情况的及时决策。

系统集成小组

∙由公司的工程师、原厂工程师和用户方负责集成工作的协调配合人员组成。

条件为:

熟悉本项目涉及的系统软硬件平台及集成,具有多年系统集成项目实施经验及相应认证的专业工程师。

监控小组

∙由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和用户方负责集成工作的协调配合人员组成。

技术培训小组

∙由公司、设备原厂培训讲师的2-3名专业工程师组成。

∙条件为:

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业工程师。

质量保证小组

∙由公司一名质量管理人员担任组长;

∙成员包括双方质量保证人员和项目监理。

要求有管理经验、熟悉ISO9001管理规范。

支持维护小组

∙由系统集成小组及用户方1-2名组成。

∙由指派的客户服务小组负责人任维护组长。

行政支援小组

∙由用户方和公司双方的后勤、财务人员组成;

∙用户方人员任组长,公司人员任副组长。

1.1.7.人员职责

角色

职责

项目领导小组

∙审核批准项目的实施计划;

∙明确管理架构及人员,建立管理架构;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决策;

∙根据项目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技术、资源、风险等实行宏观监控;

∙负责组建验收小组,主持验收工作;

∙协调业主与公司等各方关系和项目实施的总体协调;

∙重大项目变更的决策;

∙对项目的执行、质量进行监督和调控。

验收小组

∙根据双方确定的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进行:

项目的初步验收和项目顺利运行的最终验收;

∙生成验收报告,提交项目领导小组审批。

项目经理

∙对项目成败负总责;

∙执行领导小组所制订的各项准则;

∙领导拟订项目实施的实施方案、人员组成、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等具体实施工作;

∙领导项目各小组进行安装、调试、集成、培训;

∙把握项目总体进度;

∙协调客户和项目组内部各小组的关系;

∙监督、检查和促进项目组内工程师任务的执行、工作质量的提高;

∙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

∙定期向领导小组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决策小组

∙根据项目进展及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控制进度;

∙协调项目组内人员的分工合作,分配资源;

∙负责制订项目总体方案和总体设计;

∙解决决策双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系统集成小组

∙与业主沟通,确定系统平台设计方案和实施;

∙设备的安装、调试、测试。

监督控制小组

∙与业主沟通,业主成员和项目组成员组成

技术培训小组

∙按照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编写培训教程;

∙按照培训计划负责培训授课、考核工作。

质量保证小组

∙依据公司质量体系要求(或其他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标准或规定),对项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监控,协助进行阶段评审;

∙对发现的质量隐患进行纠正;

∙负责阶段测试及集成测试;

∙定期向项目决策小组做出工作监控报告。

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兼职负责配置管理,制定项目的配置管理计划;

∙依照计划实施配置管理,进行配置标识和追踪;使整个工程中的每一变化情况受控;使项目的各工作组都能及时得到项目进行的最新资料;

∙按照各类文档产生期限收集整理各类文档;控制文档格式;编制文档清单;管理文档版本;管理文档借阅;负责与用户交接。

支持维护小组

∙由支持维护小组人员组成本项目后援支持与服务中心;

∙负责日常运行全面维护,提供现场实时响应服务;

∙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建立值班制度;

∙建立运行档案;履行各种维护承诺。

行政支援小组

∙按项目要求及时准备实施场地及条件;

∙为项目组人员在通讯、交通、进出工作场地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早筹款,按合同规定的日期付款;

∙负责采购项目日常所需物资。

1.2.运输安装调试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货物的包装:

1、我方保证所提供的货物都是未经二次包装的原封产品;并满足包装要求:

全部货物的外包装采用防漏、防晒、防潮、防锈、防震、防盗和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野蛮装卸等长途内陆运输及多次装卸之需要。

2、我方严格按照用户要求保证所提供产品的标示清晰,不缺少任何出厂标签;

运输方案:

所有产品都由我公司车辆专门运输到用户的安装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将打上封条,以防出现路途调换货物的情况出现。

1.2.1.可管理品质SmartQ品质策略:

所谓可管理品质(SmartQ),就是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在实体产品中植入智能化部件,实现服务器运行过程中实体品质,即稳定可靠性、可用性与应用性能、用户体验的自主管理与控制。

在传统的实体“品质”基础上,加入了“可管理”属性。

也就是说,可管理品质(SmartQ),是服务器实体品质的新属性。

与大多数服务器厂商相比,服务器的可管理品质(SmartQ)品质理念,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实际操作上,都走在了前面。

服务器的可管理品质(SmartQ)理念的先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将品质管理重点,从研发、制程扩展到研发、制程、应用,特别是应用环节;第二是实现了服务器对于品质的自主、半自主管理。

可管理品质(SmartQ)实现了品质观念上的突破,为的品质观念带来了新思维。

认为,服务器的实体品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其拥有可管理的属性,即可管理品质――SmartQ。

通过创新的IFA技术架构及相关的技术,为可管理品质(SmartQ)提供了技术实现路径。

在可管理品质(SmartQ)中的稳定可靠性方面,通过管理软件对服务器的智能化部件(固件、嵌入式软件、管理软件)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控制,包括系统散热与节能方面的智能化;内存系统的镜像、热备、冗余功能;存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的冗余功能,提高了服务器运行的“主动”安全性与稳定性。

可管理品质(SmartQ)中的可用性与性能方面,首先在内存、电源、硬盘的热插拔设计,使子系统拥有最大限度可用性;在CPU、内存、存储、I/O系统管理方面,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弹性管理与调度;在智能部件与管理模块的选择,在单一和多结点的管理软件上,实现了管理的弹性,对于不同服务模块的选择,实现了服务的弹性;最后,通过弹性部署,服务器能实现系统性能扩展的完全的弹性。

对于客户体验中的易用性方面,完成了一系列易用性设计,包括智能部署(备用螺丝、免螺丝风扇、上架装置)设备,智能电源切换,超长卡固定、安全协同键、机柜解决方案,等等,所有设计都简化了操作和维护,方便用户使用。

对于可管理性,内存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存储系统状态监控模块,I/O子系统中的状态监控模块,对各子系统进行随时智能监测,实现资源的智能弹性管理;万一故障发生,通过智能管理软件,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定位指示灯快速定位故障机器ID以及故障,这对于大规模部署尤其重要;并可以通过光路诊断技术,结合管理软件快速确定故障部件;KVM模块,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实时管理功能;蓝海豚导航软件、猎鹰管理软件方便实现用户对服务器的管理、控制。

从的品质观念可以看到,变异性、可用性与客户体验,构成了品质观。

在品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品质管理流程与制度,以及品质管理标准,对服务器品质进行控制。

可管理品质示意图

1.2.2.安装调试方案

项目安装调试流程:

项目安装实施计划编制

顾问小组由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组成,主要负责制订与工程实施相关的技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