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083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docx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世界历史专题复习

第一单元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一、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

制度确立

制度巩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起止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814

1861~1865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林肯

原因

封建专制的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开始标志

新议会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5.4)

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

南方挑起战争

典型战役

纳西比战役

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

滑铁卢战役

葛底斯堡大捷

(1863年)

结束标志

“光荣革命”

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北方胜利,国家统一

法律文件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联邦宪法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

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北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

●请注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时颁布的法律文件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时间

1689年

1776年7月4日

1789年8月

内容

①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能征税;

③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

④议会成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⑤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①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②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核心内容:

人权和独立)

①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核心内容:

人权和法治)

评价、意义

《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它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马克思称《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洲革命”。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请注意上述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作用。

●联邦宪法:

1787年,美国的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

联邦宪法规定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机构组成。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又名《拿破仑法典》。

它成为世界各国编撰法典时所参考的蓝本。

●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颁布《宅地法》的意义:

它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鼓舞了他们参战的热情,也有利于美国西部的开发。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意义:

黑奴纷纷逃离种植园,参加联邦军队,瓦解了南方种植园经济,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

二、近代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861年

1868年

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背景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目的: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自身统治)

①封建幕府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内忧外患”)

内容、措施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⑤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性质

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改革

影响

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并且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启示

①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②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对外开放;

③(日本)善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

三、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时间:

1929年~1933年。

●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美洲国家是美国,欧洲国家是德国。

(2)罗斯福新政

●直接目的:

摆脱经济危机,使经济尽快复苏。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时间:

1933年。

●“新”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

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②整顿农业(目的:

复苏农业);

③调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工业复兴法》;

④兴建公共工程(目的: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作用:

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①改革必须结合国情,实事求是;

②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单元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

电力的使用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及广泛使用

①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

②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③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

电气时代

(工业经济时代)

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主要领域

棉纺织业、冶金、采矿、交通运输业

能源、交通、通讯

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核心领域:

电子技术)

新兴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核心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主要发明

成果

加粗字体为最重要发明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

●克隆普顿-“骡机”

●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敦-汽船

●史蒂芬孙-火车

●(除了富尔敦是美国人,其他的都是英国人)

●(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美国)爱迪生-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等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

●(美国)贝尔-有线电话

●(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德国)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三轮汽车

●(法国)埃米尔·勒瓦瑟-四轮汽车

●(美国)亨利·福特-汽车装配生产线

●(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美国)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苏联)用火箭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苏联)进行了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

●(美国)把人送上了月球

●(英国)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莉”

●移动电话、电视等产品

动力

改良蒸汽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内燃机

能源

蒸汽、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特点

①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①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③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影响

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

④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②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①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②它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

③人类的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解决。

●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要发展经济,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③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单元无产阶级的运动及发展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英国宪章运动

时间

原因

法律文件

结果

1836~1848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剥削工人

《人民宪章》(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

失败

●英国宪章运动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的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创立者

国籍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

德国

工人运动的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它于1847年成立,其纲领是《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编写,1848年2月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4.巴黎公社

●时间:

1871年3月28日~5月28日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五月流血周”:

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

●结果:

失败。

●影响:

巴黎无产阶级显示出来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国际歌》:

“五月流血周”发生,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比尔·狄盖特为它谱曲。

《国际歌》部分歌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俄国二月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7年3月在彼得格勒进行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之后,俄国出现了两个并立的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俄国十月革命

⏹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时间:

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

④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⑤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⑥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⑦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

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建设

⏹1928年~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此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发展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

③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1.苏联的改革戈尔:

赫鲁晓夫改革、巴乔夫改革。

2.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匈牙利改革、南斯拉夫改革、波兰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3.东欧剧变

●根本原因:

80年代,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直接原因:

改革失误引发社会危机。

●外部原因:

西方“和平演变”。

●时间:

1989年下半年开始。

●实质:

社会性质改变。

●表现:

①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②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③国家名称改变;

④部分国家出现了分裂或统一: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合二为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4.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

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外部原因:

西方“和平演变”。

●实质:

社会性质改变。

●“8·19”事件

⏹时间:

1991年。

⏹目的:

挽救苏联,避免苏联解体。

⏹《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宣告苏联解体。

⏹结果:

苏共中央解散,苏联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叶利钦实际控制国家权力。

⏹影响:

①苏联解体结束了战后40多年来美苏对峙的局面;②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③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①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依法治国;

④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粉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图谋。

第四单元两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军事集团

时间

国家

核心

性质

三国同盟

1882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三国协约

1907

英国、法国、俄国

英国

2.大战的爆发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比开枪打死)

●大战开始时间:

1914年7月。

●大战开始标志: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协约国集团(俄国、英国、法国等)

3.战场和重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跨欧、亚、非三洲,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

●1914~1916年,在西线先后发生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等重大战役。

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决战破产。

凡尔登战役最为惨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4.大战的结束

●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

①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②美国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

③1918年10月底,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宣布独立,奥匈帝国瓦解。

④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一战”中惟一没有被摧垮或削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是美国。

⏹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都曾实行中立政策。

●结束标志:

德国投降。

●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

①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③大战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所以沙俄是第一个被摧垮的帝国)。

●“一战”使用的新武器:

远程大炮、飞机、坦克、毒气。

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法西斯国

背景

时间

头目

领导

建立标志

意大利

经济危机(国内)

1922

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意大利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阁

德国

经济危机

(世界性经济危机)

1933

希特勒

纳粹党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日本

1936

军部

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

●日本没有法西斯党。

●德国法西斯的政策:

⏹对内——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严密控制思想和文化教育。

⏹对外——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进军莱茵河非军事区。

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

●日本法西斯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

(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1937年,法西斯的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它们是侵略性的法西斯集团。

2.走向战争

●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

⏹首脑:

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张伯伦(英)、达拉第(法)

⏹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3.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①轴心国集团的形成;②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3日,英、法对德宣战。

●“二战“的扩大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二战”规模扩大。

1942年,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了最大规模。

●“二战”的起止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二战”的战场:

欧洲战场(苏德战场为第一战场,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第二战场)、亚太战场、北非战场

4.《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和“二战”的转折

●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二战”的交战双方:

轴心国集团VS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的转折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意义

中途岛海战

1942夏

美国

日本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

1942.10

英国

德意联军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夏~1943春

苏联

德国

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5.重要的国际会议

●德黑兰会议(1943年)

⏹“三巨头”: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内容:

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并决定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苏德战场是欧洲第一战场)。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

它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

●雅尔塔会议

⏹背景:

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

⏹“三巨头”: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内容:

①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

②并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④会议还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二战”中有许多事件说明不同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

6.“二战”的结束

●1945年4月,苏军同美军在易北河会师。

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柏林战役的意义:

柏林战役促使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消灭了日本关东军。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二战”的性质:

第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