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760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47页word.docx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全册47页word

六上科学学案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病毒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学习目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能通过查资料知道病毒的特征。

2.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何预防。

【重点、难点】病毒特征及如何预防病毒疾病。

【课前准备】找出自己在医院办理的防疫本,调查生活中由病毒引发的疾病。

【探索导航】小明和小华都感冒了小明却被带到隔离间治疗,小华在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课堂助学】

探究1.查阅防疫接种记录或其它资料

接种名称

预防的疾病

疾病的特点

预防措施

我还知道由病毒引发的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交流资料

通过我搜集的有关病毒的资料,知道了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它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_______内。

我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辩论活动:

病毒可引发多种疾病,对我们人类百害无一利。

这种说法你认为正确吗?

你能说出理由吗?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___的特殊生物。

他能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种疾病,给人类生活与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_______。

3.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狂犬病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

二.判断题。

1.病毒是一种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

()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从而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它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

4.病毒和细菌一样都非常的小用肉眼看不到,它们属于同一类生物。

()

三.选择题。

1.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的“糖丸”,主要是预防()的发生。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

2.下面不是病毒的是()。

A.狂犬疫苗B.乙肝病毒C.噬菌体D.细菌

四、分析

结合我生活中的一些病毒疾病,说一部如何预防病毒引发的疾病。

【小资料】

禽流感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

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

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约是60%,家禽鸡感染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发生的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

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1981年,这种疾病正式更名为禽流感。

六上科学学案

2细菌

【学习目标】

1.能了解细菌结构形状,知道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搜集细菌的相关资料。

【探索导航】小明说细菌对于我们人类的危害太大了,可以让我们生病,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细菌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

它这样说对吗?

【课堂助学】

探究1.细菌的形态

1.我通过查资料得知细菌的三种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细菌是一类___________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

探究2:

资料搜集

细菌对人类有利一面

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细菌的形态有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是一类__________的生物,个体__________,必须借助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

3.细菌与我们人类的关系______。

4.细菌是通过__________来进行繁殖的。

二、选择题。

1.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①球形②杆形③蝌蚪形

2.我们生活中()是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的。

①沼气②食品发酵③生物制药

三.判断题。

1.细菌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

2.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

3.细菌生存也需要条件,夏天温度适合细菌生长繁殖,所以夏天的东西容易变质。

()

4.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

四、认识显微镜

五、实验。

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的内脏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思考:

这说明了什么?

六上科学学案

3馒头发霉了

【学习目标】

1.会设计对比试验探究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并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2.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重点、难点】

知道馒头发霉的条件,会设计实验。

【课前准备】

1.馒头、橘子、塑料袋、吸管、水、放大镜、烧杯、小刀。

2.查阅有关真菌的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馒头发霉的条件

我的猜想: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方案:

学生小组内交流实验观察记录。

条件

时间/现象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我的发现:

探究2、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我的交流: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_______,用来发酵的______,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________。

2.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___又不属于_______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真菌约有________种。

二.判断题。

1.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

2.馒头发霉只需要水分和温度就可以。

()

3.真菌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

三.实验操作题

将两块干馒头用塑料袋包好,同时放在冰冷的环境里,几天后,发现两块干馒头上____________;再将它们同时放在干燥的地方,几天之后观察,两块馒头___________;将其中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变成潮湿的馒头,再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并同时放在温暖的环境里,________的馒头了发霉了。

实验说明,馒头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里容易生霉。

【拓展活动】

调查罐头的保质期,罐头是怎样生产,采用什么方法保鲜的。

六上科学学案

4食用菌

【学习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2.通过查阅书刊等其它信息源了解食用菌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知道蘑菇的结构,了解食用菌的种类。

【课前准备】

1.放大镜、镊子、水盆等。

2.搜集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等食用菌、了解其生活环境。

【课堂助学】

探究1.观察蘑菇

小组内观察各小组在课前采摘的蘑菇。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

蘑菇有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用放大镜观察小伞下面的部分,我发现:

______________

探究蘑菇的生长环境:

你们采摘到的这些蘑菇,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说明蘑菇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的环境里。

探究2.蘑菇的种类

通过搜集资料,我知道了蘑菇种类繁多如_________

________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________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2.蘑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识别有毒蘑菇一看______,二看________,三看________,四闻_______。

二.选择。

1.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青霉素是一种()。

①细菌②霉菌③真菌

2.蘑菇的生活方式是()。

①寄生②腐生③寄生或腐生

3.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①菌伞②菌盖③菌褶

三.明辨是非

1.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

2.木耳、银耳、平菇等都属于食用菌。

()

3.所有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

()

四.我会填

写出蘑菇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五、我知道:

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拓展活动】阅读教科书中“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的资料卡,分小组观察分辨一下我们采集的蘑菇有没有毒蘑菇。

1病毒

一.填空题。

1.细胞结构,流感、麻疹、脊髓灰质炎

2.细胞内。

3.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4.被动物咬伤。

二.判断题。

1.错2.对3.对4.错

三.选择题。

1.C2.D

四、分析(略)

2细菌

一.填空题。

1.球菌,杆菌、螺旋菌

2.单细胞,微小,显微镜。

3.极其密切4.细胞分裂。

二、选择题。

1.③2.①②③

三.判断题。

1.对2.对3.对4.错

四、认识显微镜(略)

五、实验。

答:

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的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以后,它们都腐烂了,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说明:

无处不在的细菌会促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最终消失。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题

1.霉菌酵母菌真菌2.动物,植物,8万多

二.判断题。

1.错,2错,3对

三.实验操作题

没有发霉,没有发霉,发霉,温暖,潮湿

4、食用菌

一.填空。

1.菌丝。

2.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3.颜色,形状,分泌物,气味。

二.选择。

1.③③2.②3.③

三.明辨是非

1.错2.对3.错

四.我会填

五、继续探索

六上科学学案

5蜡烛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会用简单的器材探究蜡烛变化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重点、难点】设计实验探究蜡烛的变化,并以此给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蜡烛、火柴、镊子、纸、磁盘、酒精灯、小刀。

碱面、醋、鸡蛋、橡皮泥、食盐。

【课堂助学】

探究1.探究蜡烛的变化。

我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记录:

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蜡烛

加热

点燃

切割

我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探究生活中类似于蜡烛变化的现象

我的记录:

物质的变化

现象

鸡蛋溶于醋

捏橡皮泥

往醋中倒碱面

食盐放进水中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

像蜡烛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

2.生活中类似蜡烛燃烧变化的,如、、。

二.判断。

1.做泥塑或面塑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

2.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物质—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3.面粉制成馒头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

4.木块燃烧可以产生新物质。

()

三.选择题:

仅仅是形态变化的是();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木材燃烧

冰融化成水

面粉做成馒头

玻璃破碎

四.实验操作题。

1.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加热,发现蜡烛慢慢_______,熄灭蜡烛,发现熔化的蜡烛遇冷后_______。

2.点燃蜡烛,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发现在烧杯里有_______;在烧杯壁上涂上澄清的石灰水,发现蜡烛燃烧后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

实验说明:

蜡烛切割和加热时,仅仅在_______发生了改变;在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不仅仅_______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_____________。

【拓展活动】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去找一找,试着做一做。

六上科学学案

6食盐和水泥

【学习目标】

1、会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

2、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设计食盐和水泥变化的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两大类。

【课前准备】

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等。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等各种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探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探究食盐组方案:

1.取适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探究水泥组方案:

1.取适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

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再变成水泥浆。

实验记录表

名称

实验现象

能否还原

食盐

水泥

我的发现:

探究2.认识其它物质的变化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有些物质变化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叫;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叫。

2.像玻璃、冰块、食盐、白糖等物质,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恢复原来的样子,属于变化;像水泥加水以后、泥烧成砖块、花生做成花生油、种子发芽等,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属于变化。

二、判断。

1.蜡烛熔化后,不仅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而且产生了新物质----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2.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属于可逆变化。

()

3.废铁熔化成铁水属于形态变化,而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三、选择。

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玻璃杯碎了B、火柴燃烧C、铁钉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E、汽油燃烧F、折纸飞机G、水结成冰H、木材做成家具

四.简答。

物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与弊,怎样克服不利影响。

六上科学学案

7铁生锈

【学习目标】

1.会设计铁生锈的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了解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重点、难点】会设计铁生锈的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铁生锈及预防生锈的图片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猜想:

铁钉在情况下容易生锈。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课前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所在的环境

一周后的情况

结论

水中

空气中

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

醋中

盐水中

碱水中

香油中

我的发现:

探究2.怎样防止铁生锈?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那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我的方法: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铁容易生锈的环境有、、、、等。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等。

二.判断题。

1.废铁融化成铁水属于形态变化,而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2.金属中只有铁生锈。

()

三.选择题。

()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

A涂上油漆B放在干燥处C用纸包起来

D放在地窖里E放入水中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

四、我探究过:

铁钉所在的环境

实验

一组

二组

水中

水空气各一半

空气中

水中

醋中

盐水中

碱水中

油中

一周后的生锈情况

实验结论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金属生锈的利与弊。

六上科学学案

8牛奶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哪些食品可以与牛奶一起食用,哪些不可以。

2.能用牛奶自己制作胶水。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哪些食品可以与牛奶一起食用,哪些不可以,用牛奶自制胶水。

【课前准备】:

牛奶、醋、橘子汁、食盐、啤酒、烧杯(透明玻璃茶杯)、玻璃棒(筷子),纸巾。

【探索导航】小明和小华早上一起去上学,小华说:

“今天起晚了,还没吃饭呢,我拿两盒牛奶喝。

”小明不让小华喝,你说这是为什么?

【课堂助学】

探究1.牛奶的变化

材料:

醋、橘子汁、啤酒、食盐等物质、牛奶、烧杯(透明玻璃茶杯)、玻璃棒(筷子),纸巾

方法:

把醋、橘子汁、啤酒、食盐等物质,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杯中,混合搅拌后观察现象。

物质

与牛奶混合后的现象

我的猜想

实验现象

橘子汁

食盐

啤酒

探究2.用牛奶制作胶水

我的方法: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等。

2.喝牛奶时要注意、等。

二.选择题。

下列物质可与牛奶混合食用的是(),不可与牛奶混合食用的是()。

A、醋B、柠檬汁C、味精D、橘子汁E、食盐F、啤酒

三.实验操作题

用牛奶做胶水。

步骤:

四.简答。

1.为什么橘子和牛奶不能同食?

2.为什么不宜空腹喝牛奶

【小资料】喝牛奶的10大好处

1.牛奶中会有钾,可使动脉血管区在血压高时保持稳定,使中风危险减少一半。

2.可以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和镉。

3.酸牛奶和脱脂乳可增强免疫功能,阻止肿瘤细胞增长。

4.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进快乐激素-血清素的大且增长。

5.牛奶中的碘、锌和邻础旨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6.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使皮肤光滑和丰满。

7.牛奶的含钙量丰富,能增强骨骼和牙齿,使骨骼萎缩减少一半,每天饮用一升牛奶,就可补足每天对钙质需要的80%,常喝牛奶不用再行补钙。

8.牛奶中的镁使心脏和神经系统耐疲劳。

9.牛奶中的锌能促使伤口更快地愈合。

10.常饮牛奶可防止动脉硬化。

5蜡烛的变化

一.填空。

1.形态。

形态,新物质—烟。

2.木头燃烧,鸡蛋和面粉制作成蛋糕,烟花炮竹燃

二.判断。

1.对2.错3.错4.对

三.选择题:

四.实验操作。

1.融化,凝固。

2.水珠;浑浊。

形态;形态,新物质。

6食盐和水泥

一.填空

1.可逆不可逆2.可逆变化不可逆变化

二.判断。

1.错2.对3.对

三、选择。

ADFGHBCE

四、简答。

答:

物质的可逆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

有利的方面:

可以利用物质的可逆变化为人类造福:

可以利用蒸发海水获取海盐、可以把回收的碎玻璃还原新玻璃、废铁回收等。

不利的方面:

白色污染、废水污染、森林的过渡砍伐等。

7铁生锈

一.填空

1、空气、有水、有酸、碱、盐

2、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加一层保护层,与空气隔绝

二.判断

1对2错

三.选择

ABF

铁生锈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的发生有利有弊。

好处:

可以利用废铁生锈,防止它们过渡堆积对环境的污染。

弊端:

许多铁制品会在自然情况下生锈,造成铁制品的损坏。

8牛奶的变化

一.填空

1.擦皮鞋,浇花

2.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和酸性食物同食

二.CE,ABDF

三.做一做。

四.简答:

1.因为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后,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人体对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服用牛奶这个时间段里同样不宜食用其他酸性水果。

2.牛奶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这时空腹喝牛奶,蛋白质就会在缺少糖和脂肪的情况下转化为能量,而不能起到蛋白质应起到的增补人体组织的作用。

而且空腹喝牛奶又不吃其他任何食物,胃肠蠕动会加快,蛋白质还没有完全吸收就被排到大肠,并且在大肠内腐败,形成一些有毒物质,长期这样,还会有损健康。

六上科学学案

9静止和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