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015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 单元检测二.docx

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综合练单元检测二

单元检测二 相互作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B.弹力的产生原因是受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C.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2.物体在以下三个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1N、6N、8N

B.1N、6N、4N

C.7N、2N、6N

D.5N、9N、15N

3.如图1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45°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  )

图1

A.可能为mg

B.可能为mg

C.一定为mg

D.可能为3mg

4.如图2所示,两楔形物体A、B两部分靠在一起,接触面光滑,物块B放置在地面上,物块A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两物块保持静止.则(  )

图2

A.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B.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

C.物块B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

D.物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5.(2018·湖南怀化联考)如图3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37°.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sin37°=0.6,cos37°=0.8)(  )

图3

A.B.C.D.

6.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沿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下滑,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v,如图4所示.若小物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

图4

A.μmgB.

C.μm(g+)D.μm(g-)

7.如图5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图5

A.F不变,FN增大B.F减小,FN不变

C.F不变,FN减小D.F增大,FN减小

8.(2018·福建四校联考)如图6所示,质量均为1kg的木块M和N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根细绳分别拴接在M和N右侧,在绳子中点用F=5N水平向右的力拉动M和N一起沿水平面匀速滑动,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木块N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B.木块M和N之间的摩擦力为2.5N

C.木块M对木块N的压力大小为10N

D.若θ变小,拉动M、N一起匀速运动所需拉力应大于5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7所示,叠在一起的物体A、B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都为μ,地面都光滑.当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A、B处于相对静止时,关于A、B所受摩擦力对它们运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两图中A物所受摩擦力都是阻力,方向都水平向右

B.两图中B物所受摩擦力都是动力,方向都水平向左

C.两图中B物所受摩擦力都为动力,甲图中方向为水平向左,乙图中方向水平向右

D.甲图中B所受摩擦力为动力,乙图中B所受摩擦力为阻力,它们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

10.如图8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质量为M.物体A质量为m,弹簧对物体A施加一个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力,调整A在B上的位置,A始终能和B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A、B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弹簧弹力越大,A、B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时,弹簧弹力为mg

D.弹簧弹力为mg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11.如图9所示,形状相同的物块A、B,其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相对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光滑球体C放在两物块的斜面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A、B的质量都是M,θ=60°,光滑球体C质量为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

A.地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地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大小为mg

C.物块A对球体C的弹力大小为mg

D.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mg

12.如图10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劈P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C为一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A、B质量均为m,斜劈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统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开始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P(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10

A.若F=0,挡板受到B物块的压力为mgsinθ

B.力F较小时A相对于斜面静止,F大于某一数值,A相对于斜面向上滑动

C.若要B离开挡板C,弹簧伸长量需达到

D.若F=(M+2m)gtanθ且保持两物块与斜劈共同运动,弹簧将保持原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

13.(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11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同一次验证过程中O点位置应相同

D.拉力F1和F2的夹角应该较小

(4)由于实验室没有细绳,在进行实验时,图甲中的OB和OC可以用橡皮条代替吗?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2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图12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15.(8分)如图13所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为4kg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的摩擦及质量均不计,求:

(sin37°=0.6,cos37°=0.8,g=10m/s2)

图13

(1)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多大?

(2)若物体B质量为3kg,则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多大?

方向如何?

 

16.(8分)重力为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如图14所示.求:

图14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

 

17.(9分)如图15所示,弹簧AB原长为L0=35cm,A端挂一个重为G=50N的小木块,手执B端,将小木块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小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L1=40cm;当小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L2=50cm.

图15

(1)分别画出小木块匀速下滑与匀速上滑的受力分析图;

(2)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3)求小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

 

18.(9分)(2018·陕西黄陵中学模拟)如图16所示,放在粗糙、固定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斜面倾角α=37°,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5kg,弹簧的劲度系数k=500N/m,(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图16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精析

1.D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有区别,选项A错误;弹力的产生原因是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B错误;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选项C错误;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选项D正确.]

2.C [1N、6N的合力范围为5N≤F合≤7N,8N和4N的力不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不可能平衡,物体就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7N、2N的合力范围为5N≤F合≤9N,6N的力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能平衡,物体就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5N、9N的合力范围为4N≤F合≤14N,15N的力不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不可能平衡,物体就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3.D[对A、B两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G=2mg、OA绳子的拉力FT以及外力F,三力平衡,将绳子的拉力FT和外力F合成,其合力与重力平衡,如图所示,当外力F与绳子的拉力FT垂直时,外力F最小,最小值为2mgsin45°,即mg;由于外力F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理论上讲,外力F最大值可以取到大于mg的任意值,故选D.]

4.C [A、B接触面光滑,A、B间没有摩擦力,对A受力分析知,A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二力平衡,B对A没有支持力,否则三个力不可能平衡,故A错误;对B受力分析知,B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物块B的重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故B、D错误,C正确.]

5.C [以第1块石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重力G、第2块石块的弹力FN1和第3块石块的弹力FN2,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sin53°=,故选C.]

6.C [物块滑到轨道最低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物块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得到FN=m(g+),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f=μFN=μm(g+),故选C.]

7.B [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可看做匀速运动,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G、细线的拉力FT=F=F′、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N三个力.作出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

设圆环的半径为R,由三角形相似得,==,当A点上移时,半径不变,AB长度减小,故F减小,FN不变,故B正确.]

8.B [将M、N看做整体,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