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9580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docx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代码03657秦金亮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备考资料

第一章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

1、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简答题、论述题)

(1)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

(2)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是理解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3)从研究内容看,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园里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教师的行为活动。

(4)从研究的学科性质看,学前教育不单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注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早期儿童教育。

2、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广义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高层次为方法论。

(选择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就是指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整个方法体系。

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指的是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名词解释)

3、依据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学前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五种类型。

基础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和原则的建立。

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选择题);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即将一般原理情境化、具体化,然后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例如“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研究”;(名词解释、选择题)开发研究是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就用的教育产品,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名词解释)评价研究是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教育计划方案等的价值作出评定判断而展开的研究,是为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行动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者深入幼儿园或其他社会托幼机构,以改进实际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

(名词解释)

4、行动研究的特点(简答题)

(1)研究主体为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方式适合其工作实际。

(2)研究问题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

(3)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

5、具体方法的分类方式(选择题)

(1)依据研究有无控制性,将方法分为两类,即经验法与实验法。

(2)依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将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3)依据研究所描述的状态,将方法分为三类,即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

(4)依据收集事实材料的途径,将方法分为历史法(或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6、学前教育研究具体方法简介

(1)历史法或文献法亦称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来认识教育以及教育思想发展的规律性。

(2)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指的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作周密的观察,同时要求客观、详细地记录,根据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选择题、名词解释)

(3)调查法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周密地了解教育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现实状况,弄清存在的问题或成绩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调查到的大量事实,概括出教育的规律性,探求发展趋向的一种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调查法亦称间接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

(选择题)

(4)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一定的条件,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名词解释)

7、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由6个环节组成:

选择研究问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表达与评价。

(选择题)

8、纵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可以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1)直观思辩的经验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研究处于未分化或狃立状态,人们对儿童及其教育缺乏科学观念,凭经验和直觉臆断来了解学前教育现象。

(2)实证分析的自然科学化阶段

重要标志是普莱尔的系统现象实验法、梅伊曼的学前教育实验法、比奈的儿童智力测验法等。

(选择题)20世纪初受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走上了追求自然科学化的道路,将实验法、测量法作为最科学的方法加以推崇。

(选择题)

(3)方法整合的多元化阶段

鉴于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以高扬人文精神的质性研究很快形成了强劲势头,并逐步实现了多元方法的融合。

9、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简答题)

(1)学科研究方法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由二岐走向整合

(3)学前教育研究技术的高度专业化

(SPSS、SAS、Liserl、MultilevelAnalysis等,这些软件功能强大但需专门化学习。

)(选择题)

(4)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学运动

(5)学前教育行动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10、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适宜的研究方法(选择题)

(1)幼儿园教师人职初期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田野观察、工作日志记录、轶事记录、谈话法、沟通法、个案研究、单一被试实验、行动研究等。

(2)幼儿园教师入职中期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客观观察、时间取样记录、事件取样记录、访谈法、深度访谈法、焦点访谈法、简单问卷法、纵向伞案研究、跨个案研究、小样本被试研究、准实验性行动研究、协同行动研究等。

(3)幼儿园教师入职后期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精细化深度观察、全息录像记录、眼动记录、综合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团体访谈法、复杂问卷法、长程纵向个案研究、复杂实验研究、追踪实验研究法、协同行动研究等。

11、研究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1)成为研究者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幼儿园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3)幼儿园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

12、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换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名词解释)教师反思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过程性。

(选择题)

13、反思性实践者的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活动过程中对缄默知识的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反思、情境中的对话、关于活动过程的认识与省思的反思、与情境的反思性对话。

(选择题)

第二章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课题从哪里选择

1、研究课题可以从人们发现不太满意或未解决的任何事情、某种困难、某种需要改变的态度、任何运转不理想的事物等发展而来。

问题的存在是研究课题产生的根本。

2、研究问题的来源(简答题、论述题)

(1)关注幼儿园自身的保教问题

幼儿教师做课题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本园,甚至本班的教育与养护问题。

(选择题)

(2)关注国内保教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研究主要有事业发展、儿童发展、政策研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课程建构研究等。

(选择题)

(3)关注世界性保教问题

关注世界性教育与养护问题有助于研究人员与教师及时了解世界儿童教育研究的发展动态和信息,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展开相关保教研究。

3、研究问题的产生(论述题)

(1)研究问题的产生一般思维策略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策略有两种,即变换角度思考与怀疑。

其中,变换角度思考的思维形式为发散性思维与横向思维。

(2)研究问题产生的过程

研究问题产生的步骤(简答题)

①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的大致范围;

②研究问题具体化,又称为课题聚焦;

(课题聚焦就是将已经确定的研究问题的范围缩小,并对研究问题进行分解,逐步使问题变得具体、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名词解释)

③在一个研究问题具体化以后,就必须依据研究问题的特征决定研究应该采用的基本方法;

④在前面三个方面工作完成之后,研究者必须要写研究问题的论证报告。

4、研究问题常见的分类

(1)理论性研究问题与应用性研究问题

理论性研究问题有时也称基础性研究问题,主要是指旨在探索学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学前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丰富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拓展研究领域的研究问题,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直接应用。

(名词解释)

应用性研究问题是指以改进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为目的,在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各种具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问题。

(名词解释)

(2)描述性研究问题、因果性研究问题与预测性研究问题

这三类研究问题的划分依据的是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

(选择题)

描述性研究问题是指对学前教育的某釉现象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的研究问题。

因果性研究问题是探索和揭示学前教育中几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问题。

这类研究关心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其研究层次较高,难度也比描述性研究要大。

(选择题)

预测性研究问题是指在了解一些学前教育现象及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发展状况的研究问题。

(名词解释)

5、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论述题)

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的价值取向可能是多元的。

结合研究问题的性质,从不同的视角剖析研究问题,其一般具有理论目的与实践目的、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两个维度的价值取向。

(1)理论目的与实践目的

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是指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论的拓展,比如新理论的建构、发展、完善。

研究问题的实践目的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如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前儿童的键康发展、研究结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等。

开展研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实践目的,但不考虑研究的理论目的,研究问题的实际价值可能会极大地削弱。

因此,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与实践目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

研究问题的个人目的一般是指通过研究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与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与从事科研的能力。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家长服务、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等应该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目的。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当中,研究问题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之间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其中社会目的是核心,个人目的为问题的研究提供动机。

6、好的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简答题)

(1)研究问题是可行的、可通达的

(2)研究问题是清楚的、明晰的

(3)研究问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研究问题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5)研究问题有新颖性、创新性

7、操作性定义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条件描述法、指标描述法、行为描述法。

(选择题)

8、研究问题陈述的要求

(1)陈述要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2)名词术语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限定

(3)采用叙述或描述,以及问题的形式

9、研究问题的陈述易犯的错误有两种:

第一,研究问题的陈述含糊笼统,不能对重要的名词与术语进行界定。

第二,没有对研究范围做出限定,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无限扩大。

第三章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

1、根据文献载体形式,学前教育文献一般可分为印刷型与非印刷型两类。

(1)印刷型文献以纸为媒介,主要有书籍、报纸、期刊、档案资料等。

印刷型文献数量巨大,是信息最主要的载体。

(选择题)

(2)非印刷型文件是以其他介质记录保存信息,又可以细分为机读文件、缩微文件、声像文件。

2、根据文献编辑出版形式的不同,学前教育文献可以划分为书籍、期刊和报纸、教育档案类、电子文献等四类。

(选择题)

3、学前教育领域影响比较大的期刊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其中《学前教育研究》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和《幼儿教育》都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性较强的期刊。

学前教育领域相关的报纸主要包括《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发展导报》《教育与教学研究》等。

(选择题)

4、根据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学前教育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三个等级。

(选择题、论述题)

(1)一次文献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映事件经过、研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主要包括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等。

一次文献以事件或成果的目击身份出现,是为科学研究添砖加瓦的文献,是离事实最近的文献。

此类文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也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重点查阅的文献。

(2)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关于文献的文献,主要包括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摘等。

二次文献本身不直接产生新知识、新技术,它的目的是使原始文献系统化、条理化,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

(3)三次文献指对前两类文献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辞典、午鉴、手册等。

对于一项设计理想的研究而言,文献检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般在研究过程的前期进行,对于研究的各个部分都将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5、文献检索的过程(简答题)

文献检索是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必须在检索系统中实现。

文献检索一般要解决四个问题,即“需要找什么信息”“信息从哪里来”“找到的信息如何进行加工处理”“是什么构成这些信息”。

文献检索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确定所需文献的主题范围、载体类型、时间跨度及地域界限等。

其次,确定检索工具的检索标志,一般要求研究者根据现有条件,在自身所熟悉的检索工具和能把握的信息源中查找文献。

再次,确定检索的途径与方法,根据文献的既定标识,即文献的外表特征(如作者名、文献名、相关的代码等)或内容特征(如分类目录、主题词等)进行查找。

最后,根据检索线索,找到文献的馆藏,索取所需文献。

6、文献检索常见的方法多有一般检索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跟踪法(又称引文查找法)、计算机检索法。

(选择题)

顺查法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以所检索的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地进行检索。

这种方法较常用于范围较广、项目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选择题)

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根据由近及远的时间逆序进行检索,可节省检索时间,能查到最新且有价值的文献,但查全率较低,不太关注资料的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性,一般适用于检索最新课题。

(选择题)

7、计算机检索法的基本步骤(简答题、论述题)

(1)尽可能准确地定义研究问题

(2)确定检索的范围

(3)确定数据库

(4)选择检索词

(5)进行检索

(6)输出想要的文献

8、文献检索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检索、馆际互借、摘要与索引。

(选择题)

9、文献查阅时易犯的错误(简答题)

(1)没有利用充分的时间来界定最好的主字码,没有确认在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使用的最佳资料。

(2)没有把文献查阅的结果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

(3)查阅文献时,过多依赖二手资料而不是原始资料。

(4)没有说明文献查阅的查阅过程。

(5)毫不批判地接受某研究者的结果和解释并将其当作有用的资料,没有检查该研究设计与分析的所有方面。

(6)在综合定性文献时,未考虑相反的结果与诠释。

10、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魉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

(名词解释)

11、文献综述的意义(简答题)

第一,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教育类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第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研究者的知识面。

第三,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学前教育实践科研选题及进行实际科研的第一步。

第四,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能提高研究者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五,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难易程度,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12、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一般可分为目录性综述、文摘性综述、分析性综述。

(选择题)

目录性综述是按某一专题或某种共同特征将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内容相似的原始文献题目加以综合描述.既不反映原始文献的质量,也不涉及作者的观点,只是根据事实提供信息,如某研究者写过什么文献资料。

(名词解释)

文摘性综述是对文献研究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反映的内容比目录性综述要具体,但对信息不加以分析、评论,只是将收集的文献论述的问题予以归类,并简单描述,如在某些问题上,研究者如何论述,提出什么观点,其他研究者是如何论述的等。

(名词解释)

分析性综述要求将原始文献中涉及的内容加以归类、浓缩、综合、分析,附有综述撰写者的见解和评论,有的甚至提出新的结论。

(名词解释)

分析性综述要求高、难度大,是一项创造性研究工作,对撰写者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对专业的熟悉程度都要求较高,一些期刊上的“动态…‘述评…‘进展”“综述”等都属于分析性综述。

(选择题)

13、文献综述的步骤(论述题)

文献综述的撰写一般包含选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等四个阶段。

(1)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讨论、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

(2)搜集文献

选定题目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相关文献。

(3)阅读文献

搜集好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

(4)撰写文献综述

在充分研读收集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综述撰写目的,将收集的文献资料通过归纳、整理、分析,拟定提纲确定分哪几个方面论述。

14、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

但总体看,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等四部分。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写作。

15、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选择题、简答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第四章如何设计研究方案

1、一份研究计划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文献综述部分、研究设计与方法部分、资料分析、预期结果部分、研究进程与时间安排、研究条件与物质保障、经费预算部分。

(选择题)

2、学位论文论证报告(开题报告)与申请立项课题论证报告的差异:

报告选题类型不同、报告研究类型不同、报告完成主体不同。

(选择题)

3、研究前的设计(简答题、论述题)

(1)确定研究目标

探索性研究:

当研究者接触一个新课题或这个课题前人未曾涉足时,这样的研究往往是探索性研究。

(名词解释)

探索性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

为了满足研究者了解某事物的好奇心或欲望、探讨周密研究某一问题的可能性、探索更为周密的研究方法。

(选择题)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进行描述,它通常要对该事物发生的时空特征、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观察、调查成为描述性研究的主要手段。

(名词解释)

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简单列举法、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

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事物或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

(名词解释)

(2)对研究问题性质的分析判断

研究问题的选择首先是要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状态特征分析判断、内部心理变量分析判断、特征性行为分析判断。

在学前教育情境中的特征性行为常见的有:

师幼互动行为、亲子交往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儿童游戏行为、同伴欺负行为、幼儿团体互动行为、室外活动行为、人园适应行为、依恋行为、卫生行为、饮食行为等。

(选择题)

(3)研究设计类型选择

①横向设计

横向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名词解释)

例如,为了研究儿童了解自身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我们运用横向研究设计对3岁至5岁儿童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4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心理状态。

(选择题)

②纵向设计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名词解释)

例如,为了考察智力的成长过程,美国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积累了这些被试从童年到老年的智力发展资料。

(选择题)

③交叉设计

交叉设计是将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名词解释)

以成人的性别角色态度为例,研究时序设计是如何来考察性别角色态度怎祥随年龄、社会生活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选择题)

(4)研究动机的审视

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选择研究问题的动机主要有检验理论或研究假设、契约研究、学习目标研究、专业成长研究、无框架研究。

(选择题)

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检验理论或假设,它是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使命,也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动机。

(选择题)

契约研究就是科学家与国家、政府、团体或其他机构及个人签订合同从事某项研究。

(名词解释)

无框架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发现问题、选择研究问题,在现有清晰的看法或观念指导下的研究。

(名词解释)

(5)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选择的条件

由于质性研究遵循的是自然主义态度原则,因而研究者不需要对研兖情境进行操纵和干预,也不需要控制变量和形成某种假设,并将这种结构性的假设强加于被试。

量的研究一般是确定研究问题后,事先形成假设,然后设计特定的程序来检验假设。

4、研究中的设计(简答题、论述题)

(1)选定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所采用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

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分析单元通常有个人、个体内的某一特征或状态、群体、组织、社会文化产品等。

(选择题)

(2)研究假设的建立

研究假设是以已知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能够真正揭示未来事件的出现、未知事实出现的原因以及规律性的假定。

(名词解释)研究假设分事实性假设和统计假设。

(选择题)

(3)概念的界定与操作化

概念的操作化是一种概念描述的规定,它需要被研究的概念特征具体化,其实质是描述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概念。

(名词解释)

(4)抽样设计

抽样设计分为随机抽样设计和非随机抽样设计。

随机抽样设计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单纯随机抽样设计,机械抽样设计、整群抽样设计和分层抽样设计。

非随机抽样设计也称目的性抽样设计,它是指研究者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选择一个并不具有随机条件的样本。

非随机性抽样设计主要有全面抽样设计、最大差异抽样设计、极端个案抽样设计、典型个案抽样设计、同质性抽样设计、深度抽样设计、关键个案抽样设计、滚雪球抽样设计、分层目的性抽样设计、方便抽样设计等类型。

(选择题)

5、研究假设的特点(简答题)

(1)研究假设具有可推测性

(2)研究假设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

(3)研究假设是人类的认识逐步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6、研究假设提出的方法(简答题、论述题)

(1)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2)类推的方法

(3)移植的方法

(4)经验公式的方法

(5)分类归纳的方法

(6)由因推果的方法

7、形成研究假设的技巧(简答题)

(1)形成假设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但也不能等待事实材料的积累。

(2)假设必须能解释已有的事实,预言未来的事件并能以实验予以检验。

(3)所形成的假设必须充分运用科学原理和新的线索,而不要被错误的传统观念所束缚。

(4)审慎地对待不同的假设。

(5)假设的结构应简明清晰。

第五章如何进行观察研究

1、学前教育观察的类型很多,按照不同分析角度,可以将观察分为不同的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也称现场观察,是指在现场的自然情境中不加以控制的观察,观察者一般不做任何努力去操纵变量或控制个体的行为而只是观察与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与行为。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是教育研究中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观察,能系统地记录儿童的发展变化,能获得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