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9252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

测量——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发生

(1)演示课本图3-1,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

 

(2)随堂学生实验:

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

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

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 问:

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

-(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

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小结:

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4、回声 

(1)回声: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

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

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

(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题:

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秒后听见回声,求此同学离山崖多远?

已知:

v=340m/s;t=1.5s

求:

S

解:

s=vt1=340m/s×1/2×1.5s=255m

答:

三、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

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     :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听到回声条件:

0.1s以上,17m)2、利用回声测距离:

s=1/2s总=1/2vt。

五、教后札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C.因为室外反射声波的障碍物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离人较远,人听到回声和原声时间差在0.1秒以上,人就将回声和原声分开了,就可以听到回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陈建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物理(八上)》第68-71页,主要包括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

课型:

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

《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

《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

我先通过“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导入,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

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模拟眼睛成像,随后,由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与真正的眼睛的区别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

从长时间的近观导致眼睛的病变引入课题。

   2.近视眼的成因,让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器材,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

   3.近视和远视的矫正。

同时我还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课后学习,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后学习),都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活动,经历、体验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通过比较实验,领会近视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残疾人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

眼睛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六、教具

   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凹透镜一只、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研究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之一: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会流露出你的感情,是心灵的窗户。

(关键词:

明亮的眼睛,心灵的窗户)

   情景之二:

请戴眼睛的同学摘去眼前的眼镜,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

(关键词:

摘去眼镜,景物变得模糊)

   情景之三:

投影“浙江盲校的同学在认真地用手看书”的图片。

(关键词:

盲人需要帮助,爱心使世界光明)

   由此启发,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取其中三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1)眼睛为什么能看清物体?

   

(2)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3)近视眼和远视眼应如何矫正?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被称为              。

(填空)

   摘去眼前的眼镜,景物变得模糊。

   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痛苦,激发学生的爱心。

   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

有关眼睛,你想了解什么问题?

请提出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下面:

   (过渡:

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二)子课题1:

模拟眼睛成像(探究“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投影眼睛结构图,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

   逐一介绍眼球的结构,并与相应的光学仪器相对应(提示学生,我们晶状体的焦距很短,只有1~2cm,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都在两倍焦距以外;同时让学生观察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的位置,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

   简单介绍桌上的器材:

充水的透明气球、用手电筒制作的光源、凸透镜两只(焦距不同)、白纸两张,让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

  &n

[1] [2] 下一页

bsp;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眼睛成一个什么样的像?

”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

⑴实验器材的装置;⑵实验的步骤;⑶记录信息的方法;⑷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实验一:

把凸透镜与充水的透明气球紧帖放置,光源放置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之外并正对凸透镜,把白纸放置在充水的透明气球后接收像,记录成像的位置。

   2.眼睛的调节

   预备知识:

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较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

   请一位同学在教室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观看。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人眼睛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实验二:

在透镜位置不变时,改变光源的远近,研究所成像的位置,位置是改变的。

   进而提问:

在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在光屏上,怎么办?

   实验三:

利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

   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共同归纳总结:

远眺时: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观察并了解我们眼睛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物体在它上面成像(填空)

   明确玻璃体用充水的透明气球演示;晶状体用凸透镜演示;视网膜用白纸演示。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

物体经过眼睛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并讨论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

   小组实验、研究、操作

   共同归纳总结

   (三)子课题2:

近视眼的成因(对比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近视眼的成因是什么?

”进行合理猜想,教师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汇总。

   组织学生讨论:

(1)如何在上一个课题的基础上选用器材;

(2)进行对比实验的步骤;(3)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4)应注意的问题。

并对讨论结果完善补充。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

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实验四:

在前面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更换一个焦距比较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成像的位置与实验一相比较。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

   个人猜想、记录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有效的信息并与实验一的成像的位置相比较,得出结论:

眼睛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光线在视网膜前发生会聚。

   (四)子课题3:

近视和远视的校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备知识:

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1.实验五:

近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

换上一个较小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2.实验六:

远视眼的矫正

   取一个较大的焦距(当作正常眼)凸透镜,调节白纸(光屏),光源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

换上一个更大的焦距凸透镜(当作近视眼),白纸(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

在凸透镜前插上一个凸透镜(或老花眼镜),观察白纸(光屏)上像的情况。

   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1] [2] 下一页

第十二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1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二)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

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有关浮力的问题。

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

”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

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

从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是什么?

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

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

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

(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

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

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

方向如何?

施力物体是什么?

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

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

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各力的方向如何?

施力物体是什么?

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

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

石块静止不动说明:

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

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

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

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

  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力分析图,弹簧秤的读数(F)=重力(G)-浮力(F浮)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秤读数。

F浮=G-F。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提问:

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

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

以上讲解可结合下图进行。

  

(2)提问:

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

哪个大?

为什么?

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

是否相等?

哪个大?

为什么?

  启发学生回合,教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

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板书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

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

提示同学观察物体在水中运动情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仔细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讨论:

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大小关系如何?

说明力的方向。

  教师结合实验,边讲边画出浸没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观察实验:

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

教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

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

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3.物体的浮沉

  

(1)下沉:

F浮<G

  

(2)上浮:

F浮>G

  (3)悬浮:

F浮=G

  (4)漂浮:

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教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考题: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

返回页首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2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溢水杯、烧杯、水、水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

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

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

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

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

教师简介实验步骤。

说明注意事项:

用细线把石块拴牢。

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

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石块在空气中重(   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N)

   石块受到水的浮力(   N)

   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小桶中的水重(   N)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

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量相等。

  说明:

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

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

研究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

(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木块重(   N)

   木块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   N)

   小桶和木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木块排开的水重(   N)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