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老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851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老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武传老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武传老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武传老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武传老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武传老师版.docx

《苏武传老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老师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武传老师版.docx

苏武传老师版

《苏武传》导学案

编制:

关建霞审核:

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3、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学习过程】

一、诗海拾贝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

作者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销”二字。

文章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描绘了两幅画面:

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思考] 这首诗主要颂扬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二、知识链接:

1.班固:

字孟坚,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

后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著有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等。

2.《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

3.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

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三、自主学习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王()

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填空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体断代 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书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 列传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班固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四、课堂研习:

1.疏通文意,依照示例给每段内容添加小标题,理清脉络。

要求:

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明确: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5、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6、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7-8、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9、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10、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2.整体感知:

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1、2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是文章第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是第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

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3、请同学们梳理1、2段文言知识,归纳在下面的空白处。

《苏武传》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自主学习】

梳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

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

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

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

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

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

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

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

通“襟”,衣襟。

决:

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

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

抵押。

今义:

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提拔。

今义:

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

古义:

老人,长辈。

今义:

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趁这时。

今义:

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

妹妹。

今义:

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年纪。

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古义:

确实存在。

今义:

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

送给。

今义:

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

正当、适逢。

今义:

聚会、集合。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

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

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

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

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

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

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

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

名词做状语,向上。

4.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翻译:

2、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翻译: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翻译:

4、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翻译:

5、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翻译:

【合作探究】

1.苏武入胡遭遇变故曾两度欲引刀自决,后来被困地窑、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

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

会不会影响他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呢?

【明确】不会。

引刀自绝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维护尊严。

坚强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征服其意志的念头,同样是在维护尊严。

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2、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明确】卫律是:

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李陵则是:

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人的劝降方式不同,原因是:

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

3.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

(写作特色)请做详细说明。

(1)详略得当

①本文主人公是谁?

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

哪些人物写得简略?

为什么?

主人公:

苏武

主要人物:

张胜、卫律、李陵

次要人物:

单于、汉使者„„

②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

哪些事详写了?

哪些事略写了?

详:

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

略:

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

③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请举例说明。

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

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

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细节举例:

①语言描写多集中于“受审讯”和“劝降”两件事。

如: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武骂律曰: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②细节描写,如: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又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

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

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3)对比反衬:

哪些人物对苏武性格起到了对比反衬的作用?

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张胜的贪生怕死——苏武的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求荣——苏武的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个人——苏武的忠君报国

(4)、小结形象:

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苏武?

【明确】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4、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课堂总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

苏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