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82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127如何做好官兵夏季心理疏导.docx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如何做好士兵夏季心理疏导

授课人:

白晓斌 部职别:

志丹大队大队长 授课时间:

2012年7月27日

教案概要

授课题目

如何做好士兵夏季心理疏导

授课目的

夏季,是官兵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要注重正确疏导夏季官兵不良情绪,消除季节对人员心理的不良影响。

授课提纲

1、官兵心情烦躁的原因。

2、解除心理烦躁的常用方法。

3、解除官兵心情烦躁的方法。

授课重点

解除官兵夏季烦恼的方式。

授课方法

集中学习教育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参加人员

大队全体官兵

思考题

1、如何开展文化娱乐生活来解除官兵烦躁的心理?

2、如何调节才能使官兵以更好的心态做好夏季执勤战备工作?

如何做好士兵夏季心理疏导

官兵夏季心理疏导教育

一、官兵心情烦躁的原因:

夏季,是各类事故案件的多发期,战士情绪不稳定,多是一个“烦”字引起的。

有的战士这时候脾气火爆,丁点小事或一言不合,即怒发冲冠,拔拳相向;有的战士本来性格内向,此时遇到烦事,不能自我解忧,思想问题越积越深,最终难以自控,做了出格的事,后悔莫及;有的战士正课时间萎靡不振,一到课余时间精神亢奋,并伴有反常行为等现象,给部队暑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总体来说,官兵心情烦躁,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原因:

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情烦躁;生理因素引起的心情烦躁,夏季官兵心情烦躁易引发“心理中暑”。

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思想松懈和思想失衡。

思想松懈这一心理因素在老兵范围里比较常见:

对于已经选改为士官的老兵来说,在度过了带新兵、打基础、实现自己留队后为部队发光发热的最初阶段后,到了此时,思想有所松懈,想部队建设的事少了,想个人的前途后路多了,心情容易烦躁。

思想失衡在新兵范围内比较常见:

新兵从刚刚入伍的不适应到渐渐适应,从新训连下到班排,一直处于紧张有序、富有挑战

性的集体生活中,但随着在部队的时间日久,看到部分战友调去学技术或调到勤杂单位,自己思想上容易失衡,导致心情烦躁。

生理因素主要是指夏季,炎热高温引起的内分泌系统和生理机能失调,造成了人的身体正常运转失去平衡,大脑失控,影响情绪,使人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易“火”,需要对官兵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官兵心情烦躁,易引发心理中暑。

什么是心理中暑呢?

“心理中暑”,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

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如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容易骂人等。

这种情况通常在清晨会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却变得比较糟。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明显会造成影响,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炎热的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会让身体中暑,而且容易使人产生烦躁心理,导致“心理中暑”。

因此,官兵要多吃清淡食物,注

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多组织一些感兴趣的活动;遇事要心平气和,尽量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态;平时要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一旦引发心理中暑会产生以下两种危害:

一是心理中暑易“催化”自杀心理 :

心理专家认为,自

杀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持续的高温天气所起的“催化”作用不可忽视。

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时,气候对人体大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容易导致人的情绪和认知行为紊乱。

与此同时,高温天气下,人体难以得到正常充足的休息,再加上食欲低下,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人体的激动、烦躁和焦虑情绪,使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二是心理中暑容易导致心梗: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而“心理中暑”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天气炎热,人的心情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炽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神经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另外,高温环境下,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心脏的负担增加也是主要原因。

可见心理中暑后易引发的危害是巨大的,为有效预防心理中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心灵吹风纳凉。

俗话

说:

“心静自然凉”,经常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是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自己的心灵吹风纳凉。

遇到不顺

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正如俗话讲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有意识地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埃力斯曾提出合理情绪疗法,并用ABC来表示:

A代表诱发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念;C则代表个体情绪和行为的结果,理性信念往往导致乐观快乐的情绪,而非理性信念则容易导致悲观烦恼的情绪。

因此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尽可能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理解,与他人相处尽可能以善良、宽容服人。

(三)注意劳逸结合,做好自我的时间管理。

多参加篮球、

跑步等全身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耐热能力,而且有利于疏解内心压力。

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心理专家建议:

遭遇“心理中暑”时,可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静坐,闭上眼睛想想蓝天、大海等大自然中令人凉爽的情景,从而降低“心理热度”。

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外出。

在封闭空间内可打开空调,进行降温,并尽量增加休息时间,适当吃点冷饮、水果等。

高温天应尽量避免喝白酒,少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不要滥服补药。

身体出汗多时,在多喝水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盐分,多喝些菜汤等,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在炎热的夏季,大家应按照以上建议合理安排生活,预防“心理中暑”现象的发生。

二、解除心理烦躁的常用方法

下来向大家介绍几种解除心理烦躁的常用方法:

心理烦躁,顾名思义,就是很容易心烦气躁,一点小事就想要发火。

而且,总是不明原因地发火,怎么努力也控制不了。

其实,烦躁是一种正常情绪反应,只是由于夏季下天气炎热的影响,官兵烦躁的情绪很容易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消除烦躁情绪,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介绍几种有用的解决心理烦躁的方法:

(一)思想交流法:

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有同他人交流

的欲望和需要。

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不愿意把

自己心理的感觉说出来,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

这样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毫无帮助,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烦躁,久而久之还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找一位知心朋友倒到苦水,说出心理真正的感受,在这之后,往往可以消除心理的烦躁情绪。

(二)运动释放法:

运动释放法是一种通过消耗体能来达

到消除烦躁的一种方法。

心情烦躁时,可以到操场上跑几圈、

打打球,出一身汗,可以很好地放松心情,消除烦躁,所谓

“生命在于运动”也就是这个道理。

(三)心理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之分。

心情不佳时,如果采取消极暗示,遇事往坏的方面想,只会“雪上加霜”,更加烦躁。

这时候,应该对自己采取积极暗示,告诫自己这是正常现象,同时多回想一些以前经历过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能够缓解心理压力。

人们常说“阿Q精神胜利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四)目标转移法:

当官兵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时,就不要再强迫自己。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不会耗费你脑力的事情,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

只有当心情得到缓解放松以后,才能够有精力去工作和训练。

下面结合案例介绍官兵心理烦躁产生的影响:

【案例一】:

陈某,男20岁,汉族,身高165厘米左右,大专文化,体态正常,武警消防部队某部战士,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母均为个体户,家庭经济基础好,家庭基本和睦,有二个姐姐,已出嫁成家,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由于家庭条件好,陈又为独子,其父母因此对陈某要求非常严,陈某一直

听从其父母的管教。

初中三年学习时期,其总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希望每次考试成绩都优秀,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心情紧张不安,觉得对不住父母,不敢回家面对父母。

2006年,其父母通过找关系,实现了陈某当兵入伍。

要欢送入伍的时候,其父亲说:

“我希望你在部队好好发展,一定要考上军校,当上一名军官,为家争光。

”入

伍到部队后,陈某时刻记住其父亲的话,严格要求,刻苦认真。

2007年3月,其父亲因患癌症晚期,病情突发去世。

陈某请假回去处理其父丧事后归队,刚开始表现正常。

但在临近部队军事院校招生考试2个月时间里,时常一人独处,不爱说话,心情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头晕,晚上睡觉、常抽烟(原没有抽烟习惯),失眠,要有发疯的感觉。

陈某称:

去年入伍时,我父亲再三叮嘱我:

在部队一定要考上军校,当上一名军官。

父亲在临终前说过:

“考不上军校,我死不瞑目。

”而且眼神很迫切。

现在部队军事院校招生考试日益临近,看到同室战友紧张复习,准备迎接考试,自己感到紧张不安,担心考不上军校,出现又一次令家人和自己不愿看到的不利结果。

为此,自己总是为考试的事提心吊胆,害怕考试,烦躁不安,内心很痛苦。

班长代诉:

其父母对陈某要求很严,期望很高,总希望陈

某在部队有好的发展。

2007年3月,陈某办理其父亲丧事后,陈某本来应当在家伴随其母亲一段时间,但他以部队有事急着归队的借口,离家归队。

陈某归队后,战友积极安慰,精神面貌有所好转,与战支关系较好。

但临近部队军事院校招生考试还有2个月时间,陈某言行上有异常,上课积极性低沉,反复说出一些考试不好、考不上怎么办之类的话。

战友在讨论准备考试问题时,他容易烦躁,容易激怒。

病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

1、无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问题情况显示。

2、引发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错误观念:

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二)社会性原因:

A:

生活事件——“家人对其父亲去世的解释”B:

社会事件——“其父亲的去世” C:

生活环境

——家庭的教育方式严厉。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理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法。

理性心理治疗认为:

给予病人以关心、爱护、安慰、支持、

鼓励、启发和教导。

咨询师的真诚、耐心、同情、理解以及一些明智的可供选择的应付环境的策略,可大大减轻病人的焦虑。

心理分析法认为:

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交谈,听求助者的

倾诉,找出焦虑原因,让求助者自己去认识,提高自知力,也对自己人的不良个性有自知之明,这样,就能以理解性的态度对环境做出正确的反应。

【案例二】:

刘某,男性,18岁,某消防中队班长,有十

全十美或固执、吝啬、谨慎等性格。

入伍前在家,父亲管教严厉,因为没有考上大学,父亲又要让他经过历练所以参军入伍。

在新兵连训练时期,班里的有个战友为了好玩,在队列训练时用打火机烧了他后脑勺的头发。

刚开始不知道,发现后曾经阻止过对方。

但对方以“闹着玩”为由又反复进行了几次,甚至在宿舍睡觉时也烧过一次头发,惹得其他战友都觉得好玩。

报告了中队长后,那名战友得到了警告,也收敛了很多。

但是,自此以后就落下一个毛病,总是怀疑有人会在背后烧自己的头发,头老是疼。

最近一年多,总是怀疑自己的后脑里长了一个肿瘤。

休假时曾经去过市里的医院进行检查,CT结果显示没有肿瘤,医生也解释没有发现存在肿瘤的可能。

但是他还是不相信这个结果,认为是市里的医院水平低,诊断不出来他的病,打算利用探亲假去北京大医院进行检查。

由于整日担心有病,正常的工作效率下降,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

他也知道烦恼于健康不利,但苦于无法解脱、不能自拔。

【案例三】王某,男性,19岁,某中队新兵,性格内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