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437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docx

整理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

 

第五章个人防护器材及其防护

 

个人防护器材是个人用于防护化学毒剂、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各种器材的总称。

接其防护功能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和防护盒等。

第一节呼吸道防护器材

一、防毒面具的种类与性能

防毒面具按防毒原理不同,通常分为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绝式防毒面具两类。

防毒面具用于保护人员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过滤式防毒面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是通过滤毒罐(过滤元件)将受染空气滤净供人员呼吸。

且前使用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有64型、65型、69型和85型四种。

隔绝式防毒面具:

隔绝式防毒面具用于使人员呼吸器官完全同外界受染空气隔绝,依靠面具本身提供的氧气来满足呼吸需要的一种防护器材。

当核化生武器袭击时,不论浓度多高,均起到防护作用。

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环境中,或在其它有害气体环境中,以及外界空气中的氧气低于16%时,均能使用。

隔绝式防毒面具主要有再生氧面具和氧气面具二

种。

再生氧面具是一种化学生氧面具。

利用装在再生盒中的再生氧化药剂,将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和毒气吸收,放出氧气,来满足人员呼吸需要。

其反应式:

4NaO2+2CO2=2Na2CO3+3O2↑

4NaO2+2H2O=4NaOH+3O2↑

氧气面具是隔绝式防毒面具的另一种类型,它的氧气来源于钢瓶中的压缩氧气。

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用置于清净罐中的氢氧化钙来吸收的,这种器材又叫氧气呼吸器。

二、滤式防毒面具的构造

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过滤元件(也称滤毒罐)和面具袋三部分组成。

1.面罩:

面罩由罩体、眼窗、Y形管、活门盒、通话器、导气管等组成。

面罩体是用天然橡胶制成的,柔软、弹性好,便于折叠和佩戴。

罩体内有Y形管,使吸入的空气先经过眼窗,以促使凝结在眼窗的水气蒸发。

面罩的眼窗由眼窗卡箍、镜片、簧圈、保明片、垫圈、压环和绝缘布组成。

镜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

保明片用来消除镜片上的雾气,它是装置在眼镜片的内侧,保明片一侧对着镜片,用压环固定上。

面罩下部装有一个包括呼气活门和吸气活门的活门盒,吸气活门、呼气活门均为单向活门,吸入空气由吸气活门引入Y形管,呼出的废气不再经过滤毒罐,而由呼气活门直接排出。

这样降低了呼气阻力,又避免滤毒罐填层受潮。

呼气活门有内呼气活门和外呼气活门,两道呼气活门之间的空门称为生理室,容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它的作用是将经外呼气活门漏入面罩的污染空气稀释,这样,经内呼气活门漏入面罩的污染空气浓度就小得多了,从而提高了面具的气密性,通话器是依靠通话膜的振动来传声的。

各型号防毒面具、面罩的组成及特点(表5-1)。

表5—1防毒面具面罩的组成及特点

型号

组成

佩戴方式

重量

选配号码

64型

由罩体、通活器、眼窗、头带及导气管五部分组成

头带式

600克

分1、2、3号,最小号为1号

65型

由罩体、通活器、眼窗、头带组成

头带式

360克

分1、2、

3号,最小号为1号

69型

由罩体、通活器、眼窗、Y形管和进气孔等部分组成

头盔式

340克

分1、2、3、4号,最小号为1号

85型

罩体、空气导流

头带式

700克

分小号、中号、大号

2.过滤元件:

过滤元件亦称滤毒罐。

64型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分里外两层装填,里层是

滤毒层,外层是滤烟层。

滤毒层主要作用是过滤有毒蒸气,滤烟层主要作用是过滤有害气溶胶。

3.面具袋:

面具袋是用帆布做成,用于携带和保护面具。

中国M64型防毒面具中国M65型防毒面具中国M69型防毒面具中国M85型防毒面具

三、防毒面具的防毒原理

滤毒罐之所以能防毒,就在于滤毒罐内装有的防毒炭能过滤毒剂蒸气,滤烟纸能过滤烟和雾。

防毒炭的防毒原理:

活性炭是防毒炭的基础,它具有发达的孔隙(1克活性炭总表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

活性炭的孔隙按大小可分为微型孔(孔半径为10-7厘米左右)、中型孔(孔的半径为10-6厘米左右)和大型孔(孔的半径在10-4厘米左右),其中微孔数量最多。

活性炭的三类孔隙是相互连通的。

在活性炭的中、大型孔表面添加金属铜、银、铬等氧化物,制成防毒炭,其防毒原理是:

物理吸附作用,当毒剂蒸气分子进入微孔后,受微孔四周引力作用而被吸附,从而清洁了空气。

物理吸附对分子较大的毒剂效果好。

当吸附较多的毒剂达到饱和以后,就不能再吸附,毒剂就会穿透面具伤害人员,所以滤毒罐都有规定的使用时间。

化学吸附作用对于分子较小的毒剂分子,防毒炭的微孔是吸附不住的,而是靠浸渍在防毒炭上的金属氧化物与毒剂起化学反应,把毒剂变成无毒物质。

2HCN+Cu2O=2CuCN+H2O

2HCN+CuO=Cu(CN)2+H2O

催化作用有的毒剂不直接与金属氧化物作用,而是在这些金属氧化物的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如:

COC2+H2O=CO2+2HCl

CNCl+H2O=HCl+HOCN

|

|H2O

----→NH3+CO2

2AsH3+3O2=As2O3+3H2O

在上述反应中,催化剂虽然没发生化学变化,但逐渐被反应物所覆盖,而失去催化作用。

所以化学吸附及催化作用防毒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滤烟层的滤烟原理:

毒烟不是以分子状态存在,而是以颗粒状态存在,颗粒的半径10-5厘米以上。

比分子约大1000倍,也比分子重得多,通过防毒层时,不是钻入防毒炭微孔,而是随着气流通过炭粒间的间隙,炭粒间的间隙距离在400微米左右,微粒将绝大部分通过防毒层。

所以防毒炭不

能滤烟雾。

滤烟层由滤烟纸折叠而成,滤烟纸由一些长短纤维混和构成,形成多层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弯弯曲曲的细长气流通道。

染毒空气通过时,毒烟的微粒一方面随气流运动,同地相互碰撞,使微粒随时触到纤维表面被阻留,同地微粒有一定重量,比气体分子重1000倍,惯性作用大,通过弯弯曲曲的孔道时就可能因为惯性作用离开气流而触到纤维表面而阻留。

对有害气溶胶的防护原理,气溶胶颗粒主要是通过滤烟层时,由于纤维与微粒之间的分子引力的作用而被阻留。

主要作用过程为:

微粒借助于布朗运动,从气流中扩散到纤维表面而被阻留形成扩散沉积;气溶胶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在经过滤烟层的许多曲曲弯弯的孔道中,由于惯性作用而接触到纤维表面被阻留形成惯性沉积。

1.罩2.眼窗3.通话器4.内呼气活门5.外

呼气活门6.Y形管7.吸气活门8.导气管9.

头带10.滤毒器

图5—164型防毒面具

四、防毒面具使用前的准备

能否正确、迅速地使用防毒工具,对发挥其正常效能影响很大。

在使用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选择面具。

选择大小合适的面具是防护确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选择面具可参照头围的大小和佩带的松紧程度来确定。

面罩分1、2、3号,1号最小。

号码的标志在罩体的右下头带调节的橡皮上。

检查面具。

检查防毒面具的目的,是判定其能否确定有效的防毒。

因此,对于所领取的新面具,或已库存一年以上的旧面具,以及在实行大型实毒作业前,均要进行防毒面具检查,检查通常分三步进行。

即外观检查、气密检查和实毒检查;外观检查是通过对面具外部察看的方法,检查面具各部件有无破损,零件是否齐全,结合是否牢固等;气密检查是用手指堵住面具的进气口,用力吸气,感到憋气,说明面具的密气性好。

否则,应沿进气路纸分段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查,直到查出漏气部位为止;实毒检查是为了进一步检查面具性质,可进行实毒检查。

在毒气室内应明确专人负责并有医务人员参加,由专业人员实施布毒,同时明确注意事项。

人员戴好面具后,分组进入毒气室,做弯腰、摇头、原地跑、跳等动作,停留5分钟左右,如无刺激和中毒反应,则说明面具性能良好,配戴动作符合要求。

若有刺激,应立即停止呼吸,闭上眼睛,举手报告,迅速到室外,待查明原因或更换面具后,再进行检查。

实毒检查完毕后,人员到上风方向吹散身上的毒气,脱下面具。

五、防毒面具佩戴方法

面具检查合格后,就应使面具处于待用状态,将各部件连接好并随身携带。

听到毒袭警报的信号或带面具的口令时,应迅速将面具戴好,戴面具时,立即停止呼吸,闭口闭眼,右(左)手握住面具袋底,左(右)手迅速取出面具,两手分别握住面具两侧的中下头带,拇指在内撑开面罩,身体微向前倾,下颏微伸出,将面罩套住下颏,两手稍用力向上向后方拉头带,迅速戴上面具,用手对称调整头带,使面罩与脸部密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戴面具时,“停止呼吸”、“闭嘴”是为了防止吸入染毒空气;“闭眼”是为了防止毒剂伤害眼睛;“深呼一口气”是为了排出面具内的染毒空气。

面具正确配戴合格的标准是:

眼窗中心位于两眼中央偏下,头带垫位于头的后下方,头带拉力适中。

当听到解除毒袭警报或“脱面具”的口令时,才可将面具脱下。

脱面具时,右手握住面具下部,向下向前脱下面具,然后将过滤器朝外装入面具袋内,人员的皮肤应避免与面具受染部位接触。

六、各国防毒面具简介

目前世界上有相当多国家具有使用化学、生物武器的能力。

最近十几年的战争中也不乏使用化学武器的例子。

照片由EnglcomS.A.N.V供资料来源

图片来自CBIAC人员照片来自CBIAC人员

加拿大C3型面具

法国德国M型面具(带饮水装置)

照片来自希腊照片来自CBIAC人

眼镜蛇型防毒面具员伊拉克面具

意大利型防毒面具

意大利M90型防毒面具波兰MC-1型防毒面具

罗马尼亚照片来自CBIAC人员南朝鲜KMA91型防毒面具

英国S10型防毒面具美国MCU-2NP型面具

第二节皮肤防护器材及其使用

皮肤防护器材是用于保护身体免受毒剂、生物战剂的伤害和放射性物质沾染的一种个人防护器材。

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有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靴套、防毒手等。

皮肤防护器材由不透气的橡皮制成。

一、防毒衣的性能

防毒衣几乎能防所有的毒剂。

防毒衣是山丁基橡胶的胶质层在白细布或尼龙布上制成的。

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氧化、耐酸、碱,轻便。

防毒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好。

我国现用的连身式防毒衣的性能(表5—2)

表5—2防毒衣性能

型号

66型

66—1型

66—2型

重量(公斤)

2

2.3

2.6

特点

光脚穿戴

可穿套解放鞋

可穿套棉鞋

防毒性能

防芥子气,沙林液滴,维埃克斯液滴都在2小时以上

热老化性能

老化150小时不粘不脆(温度100℃,风压3公斤/厘米2)

使用环境

低温-40℃,高温至人体可耐温度

二、防毒衣的构造

66型连身式防毒衣的上衣、裤子和靴套是连在一起的,它与腰带、三指防毒手套和防毒衣袋组成一套。

头罩上的松紧带、颈扣带及胸前的尼龙搭扣,是密封颈部、前胸,并保障与面罩密实配合用的。

胸襟布较大,便于穿脱。

袖口分两层,内层有套环,用以挂在拇指上,防止衣袖往上移动。

防毒手套戴于内外袖之间,内外袖口的松紧带能有效的保证袖口密封。

腰带和鞋带是用来固定防毒衣和化套的(图5—6)。

三、防毒衣的防毒原理

防毒衣的防毒作用,是依靠其胶质层减慢毒剂的渗透。

毒剂液滴接触防毒衣的胶质层后即被吸收,胶质层发生溶胀现象,同时毒剂向胶质层内部深处移动,发生扩散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后,毒剂分子即到达胶质层的另一面。

从某种毒剂液滴接触防毒衣时起,到背面出现最低伤害剂量蒸气时为止,这段时间即为其对该种毒剂的防毒能力。

防毒衣的防毒能力一般在2小时以上。

图5—266型连身式防毒衣

四、防毒衣的使用:

当听到化学袭击警报或听到“穿防毒衣”的口令时,打开防毒衣袋,取出防毒衣,撑开防毒衣的颈口、胸襟,将两腿穿进裤内,穿好上衣,卷起外袖,并将拇指插入套环,结好鞋带、腰带。

然后戴上防毒面具。

接着戴上防毒衣头罩,认真扎好胸襟,结好颈扣带,最后戴上手套,放下外袖系紧,即穿着完毕。

待防化专业人员查明毒情后,再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脱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