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7596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docx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网教育频道]: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于11月26日下午3点做客人民网,为青少年畅谈“绿色网络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第九期: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敬请关注。

[17:

13]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心灵关爱行动系列讲座。

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是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发展当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主讲人是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焦健。

焦老师您好,欢迎做客人民网。

[15:

02]

∙[焦键]:

各位网友大家好。

[15:

02]

∙[主持人]:

家庭功能这个词似乎老百姓听起来有点陌生,家庭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15:

09]

∙[焦健]:

非常好的问题。

其实家庭的功能就是家庭能够满足我们的哪些需要。

就好像我们说手机的功能,它能够打电话、发短信,可以上网等等的功能。

对家庭,它的功能,其实我们经常有一些描述也透露出它的功能,比如家庭像一个港湾,家庭像一个避风港,实际上这里面代表什么?

就是代表了家庭实际上是给我们安全感,可以给我们保护,让我们放松,或者心灵的一个归宿。

实际上这个里面反映的就是家庭是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

家庭功能一般来讲,我们直接感触到,一,情感的功能,就是能够给我们基本的安全感、温馨,比如家庭情感功能体现的主要是两个情感,一,夫妻之间的爱情,它是一个基础;二,血缘关系的父母、孩子或者老人之间的亲情。

[15:

10]

∙[焦健]:

家庭的情感功能实际上非常重要的是对孩子情感的发展。

只有在这种,比如说家庭关系和谐、平等、关爱的环境当中,我们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心灵的健康,这是它的情感功能。

[15:

20]

∙[焦健]:

第二个就是非常现实的,你可能有这个体会,当我们在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包括我们大学时候的生活来源来自家庭。

当我们成人有了自己家庭以后,我们很重要的是要努力工作来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这就是家庭的经济功能。

说到经济功能,有生产和消费两块,传统的社会当中,比如我们讲,家庭是自给自足的时候,既有生产功能,也有消费功能。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家庭更多的是一个消费的功能。

这里又涉及到,比如现代家庭当中,家庭消费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了,中国的特点。

同时,中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孩子的消费是家庭的重点。

刚才讲的,如果家庭的情感功能特别影响孩子情感发展,那么家庭经济功能也影响到孩子的一些基本的消费习惯。

包括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15:

20]

∙[焦健]:

现在有两个极端,一类就是我们经常会谈到的富二代,就是家庭特别有钱,这个是不是就一定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呢?

实际上未必是这样。

就是我们对金钱的态度和使用。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感觉贫穷或者贫困一定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实际上也不是这样。

我们从实践和研究都证明,贫困是有害孩子的发展的。

当然,我们从励志的角度来讲,不要因为是贫困就怎么样。

但是实际上从世界范围内,咱们国家来讲,一个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减贫。

因为贫困,特别是极度的贫困,一,不能满足孩子基本的需要,比如说营养、卫生保健,这显然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二,家庭的贫困实际上往往也代表着孩子可能有比较少的受教育的机会。

比如由于贫困而辍学或者他的教育条件比较差。

这在地区差异就更明显了,咱们就不展开讲了。

[15:

20]

∙[焦健]:

还有比如贫困带来的家庭冲突也比较多,中国传统上有叫贫贱夫妻百事哀,实际上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一个家庭资源的分配,比如家里就这么点钱给孩子上学呢还是老人看病,或者用于家庭日常开支还是孩子的发展。

确实家庭的经济功能影响孩子的发展。

[15:

21]

∙[焦健]:

还有一个家庭的功能就是闲暇和娱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像现在,有一个基本的统计,中小学生一年中间有一半的时间是不在学校的,比如每个周末、寒暑假,再加上这个长假、那个小假。

有一半的时间是离开学校。

家庭中怎么安排闲暇时间,也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比如我们经常会讲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孩子在家里出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家庭的闲暇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家庭也有这个功能,就是闲暇和娱乐的安排,也就是我们讲的娱乐或者闲暇的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包括我们讲孩子有的时候,特别是青少年里面比较痛苦的就是网瘾,可能开始的时候,上网时间不是上课时间,就是回到家里来,家庭也没有更好的充实的生活,你看电视吧,上网吧,等到成了问题,家长改的时候,因为网络成瘾真的是有一个瘾的问题,对孩子吸引力特别大,这个就涉及到闲暇功能是怎么发挥的。

[15:

27]

∙[焦健]:

还有,孩子有这个兴趣爱好。

兴趣是有高低之分的,健康的或者不健康的兴趣,实际上更大程度上是家庭怎么安排生活。

还有家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就是家庭的教育。

当孩子出生之后,其实家庭就要发挥它的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功能是否能够恰当地发挥,实际上也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15:

27]

∙[主持人]:

老师介绍了一共大概四个功能:

第一个是情感功能,第二个是经济功能,第三个是闲暇娱乐的功能,第四个是家庭教育的功能。

在这么多家庭功能当中,主导者可能还是在于家长。

家长在家庭功能当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5:

28]

∙[焦健]:

刚才我主要谈了四个方面,有两个没在这儿谈的,一个就是关于家庭的赡养功能,还有一个就是家庭在教育之前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生育。

首先有了孩子才有一个教育功能。

生育功能我们不展开讲,其实它也影响了教育。

比如说我们经常讲的老年得子,对孩子的心态上不一样。

还有比如我们讲的独生子女教育,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想多生,但是不能多生的情况下。

因为唯一的孩子,我的教育上出现问题。

当然我们如果从情感、经济、教育、闲暇,你会发现家庭的功能发挥,当然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但是主要还是在家长安排当中。

比如刚才讲的家庭的情感功能,实际上在家庭所有功能中有这么一个特色,当它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并不觉得它是有问题,甚至都不觉得它的存在,但是只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这个功能是非常重要,就好像现在北京在大力治空气污染,平常空气很好的时候你并没有感觉到今天空气真好,你没有这个感慨,但是严重雾霾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这个空气有问题。

家庭也是,如果家庭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情感功能是正常的,我们也不觉得问题,但是如果家庭矛盾非常突出,或者家庭中教育出现问题了,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在情感功能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指的是精神环境,很重要的就是家庭气氛的营造,家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29]

∙[焦健]:

家庭气氛当中两个关系,一,成人之间夫妻关系,这个关系的营造是取决于家长的。

二,家庭的亲子关系。

在这个功能健全的家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家庭成员之间是有凝聚力的。

这个凝聚力,一方面我们之间有亲密的感情,相互信任,但是,家庭成员之间又有着相对的独立,也就是,亲密和独立是一个健康的平衡,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有这个误区,不管是成人对自己的另一半,还是对孩子,我们是一家的,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就好象我们之间已经没有隐私了。

这样有时候会导致夫妻关系的冲突。

你的所有我都要了解。

对孩子也有这个问题,孩子小的时候你觉得可能还不严重,隐私的问题。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说你有什么隐私,你的什么我可以不知道。

这样就带来家庭的情感上有冲突了。

我们讲的,当你侵犯别人隐私的时候,基本的就是缺乏尊重,他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我们讲的家庭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15:

30]

∙[焦健]:

具体到教育这一块来讲,家长的责任更加突出了,你是整个家庭教育的责任人和执行者,因为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不同,它是一个私人教育,在家庭中,由成人,主要是父母来实施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不是承担起这个责任,能不能科学地实施教育,以及教育的效果如何,实际上是取决于家长。

在这里我们讲到,家庭教育这个功能的发挥首先家长要有责任意识,我是承担这个责任的。

当然也会有这个问题,如果教育非常顺利,你承担这个责任是容易的,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出现了问题,在教育中有这样的现象,开始爸爸妈妈也是很全情的投入,后来发现不行,孩子问题越来越多以后,他说我不管了,我也管不了了。

但是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这个责任是不能放弃的,即使我们讲到一个情况,即使父母离婚了,但是这个功能、这个责任仍然是家庭要承担的。

这是我们讲的在整个家庭功能发挥中,家长是一个主要的承担者和责任者。

[15:

39]

∙[主持人]:

尤其是在一些相对于单亲的家庭,或者是一些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孩子被留在家里的这样的家庭,其实父母也是有无法去割舍和抛弃的责任和作用。

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有很多家长觉得,学校其实担负了很大的责任,您刚才说通过统计,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大部分的,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家里,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家里就是娱乐、休闲多一些,教育功能这一部分更多依托于学校,他会觉得学校是整个孩子承担教育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您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是怎样的平衡关系?

[15:

39]

∙[焦健]:

首先在儿童发展当中,他是受教育系统的影响,这个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这三个是各有各的价值,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不能说因为上了学校,家庭就不重要了,或者有的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上学了,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出了问题也会比较多的去指责是你们学校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系统工程当中,家庭教育,首先学校不能替代它,更重要的它又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从两个角度理解,一,它是所有的基础,二,它又是终身的教育,持续最长时间教育。

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就谈到了,其实一个人成年以后,他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的家庭环境中找到答案,也就是他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其实和他的性格,包括他的终身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句话其实特别好地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奠基性。

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是最早的,因为他出生在家庭当中,外部的环境影响就是教育,我们在理解家庭教育的时候也不要理解成父母对孩子说什么、告诉他什么教育。

在这个环境中,来自成人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可能是爷爷奶奶,来自环境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有益的,可能是无益的,这些都叫家庭教育。

所以,孩子出生以后,在家庭中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我们很多时候又把它叫做塑造型教育。

就是孩子本身是没有形成一些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你给他创设了什么样的环境。

而后面的学校教育,当然包括幼儿园教育,我们更多的时候叫做再造性教育。

就是当一个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其实已经带了家庭的印记了。

很多幼儿园老师体会,孩子来的时候,比如最简单的,他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

他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不一样,这个生活习惯是来自哪?

来自家庭。

比如他的生活能力,有的孩子可能最简单的吃也不会,穿也不会,这是来自家庭。

还有,比如他对陌生人的态度,他是封闭的,还是愿意和其他人交往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其实进入到机构的时候,已经带上他的印记了。

相对塑造性的教育和再造性的教育,塑造性是容易的,我们要培养他一些习惯,再造性是什么,我先要破坏掉,特别跟我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像我们讲的,我在家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在幼儿园不行,必须在那个点,首先你破坏你原来随意的习惯,然后再养成,这对孩子来讲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所以,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

[15:

41]

∙[焦健]:

第二个,家庭教育的价值就是它的长期性。

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他们有一个区分,就是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所谓阶段性教育,比如幼儿园也就三年,最长四年,小学不管再多喜欢,也是六年要离开的。

它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你的内容不一样,目标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接受的同伴影响不一样。

但是家庭教育不是这样,它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你显然会发现,因为它长期、因为它稳定,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大的一个不同,或者它的重点实际上在于它对人的性格、品格、习惯,包括价值观,这样需要长时间养成的,家庭教育是优势的。

[15:

41]

∙[焦健]:

举一个例子,家长经常说的,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好的喝水的习惯。

为什么?

因为幼儿园要求非常明确,每天什么时间喝水,老师有提醒,有监督。

但是上学以后,老师不会再盯着你喝水了,所以家长就会说,我让孩子带着水去上学。

放学一定会问,你今天喝没喝水。

没喝水,家长一般都会批评孩子,原来我在小学门口见到那种情况,孩子放学了,开始倒水壶里的水,都倒在地下,然后回家告诉说喝了。

它就没有一个连续性。

幼儿园的要求和小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所以习惯养成上它会断掉。

但是因为家庭是稳定的,所以,它就有利于这些方面。

反过来我们去反思,在人的一生发展当中,恰恰是这些东西对你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

比如良好的品德,他从小养成,但会延续终身。

还有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

我们经常会反思一个问题,很多人会说,在我的一生成长中,我的家庭对我影响特别大,不是家庭给了你什么样的知识,或者一定是什么样的专业的技能,更多的是作为人一些基本的素养,是来源于家庭的。

这和家庭的长期性是密切相关的。

[15:

47]

∙[焦健]:

还有一点,家庭教育不光是对孩子个体,我们讲的早期、长期的影响,对于整个家庭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密切的。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是来自于有问题的家庭,反过来,有问题的孩子也一定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最简单的一句话,通俗一点,家长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种种的可能不好的行为,一,破坏亲子关系,二,影响家庭气氛。

你就可以设想到,我们都有这个成长经历,以学校标准来讲,成绩总不好的家长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我也听过有的家长讲,有时候开家长会好痛苦。

比如家长说我可能在单位还是个领导,我还是说话算数,可是在那个班级里面,被老师说的一塌糊涂。

他又会把这些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影响家庭。

原来我也听有的小孩讲,第二天要开家长会,我妈头天就说了,今天晚上你吃饱点,明天开完家长会,我还不知道有没有情绪做饭呢。

这都是小事情。

[15:

47]

∙[焦健]:

更极端的个案就是如果孩子涉及到犯罪,你根本谈不上说这个家庭的幸福了。

前一阵媒体特别热炒的知名人物的孩子,我也在感慨,可能原来我们给整个社会呈现的是多么幸福的家庭,或者我们真的是那么幸福的一个家庭,但是当出现这样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了,绝对谈不上幸福了,更多的是痛苦。

也有的家庭中,因为孩子这样问题,甚至是家庭破裂了。

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最后是导致夫妻的分崩离析。

这是我们讲到他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

[15:

47]

∙[焦健]:

长远来讲,家庭培养的每一个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的,是社会的成员,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家庭中出来的有问题的孩子最终对社会可能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在这里面会讲到,家庭教育是学校不能替代的。

第二,我们要有这个意识,我们也不能把这个任务推给学校,你有你的优势。

还有一点,说起来好象很空,但是事实上,家长也要树立孩子是你家庭的,孩子也是这个国家的,为国教子。

我觉得像咱们这个节目,我们坐在这里谈这个问题,不是因为仅仅从家庭角度,整个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而最终这个社会的孩子要走向社会,他是这个社会的一个构成,如果家庭中出现了很多,像我刚才担心的留守儿童的问题特别严重,其实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所以我觉得,从咱们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也强调,为什么把家庭教育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作为整个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一个基础。

因为不管他将来走向什么样的岗位,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的根子是从家庭来的。

而且我们如果返过去看,避免问题的出现,从高效的角度来讲,最早的干预是最有效的,这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包括我们讲的儿童的残疾问题、问题的发现,早期的干预是最好的,也是最省力的。

这个家长有这个意识,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多忙啊,我们已经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了,我们又不懂。

还有的家长是这样的,我们又不懂,你们老师是专业的,老师和家长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不是懂不懂的问题,价值不一样。

[15:

47]

∙[主持人]:

您说这个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个故事,也是一个趣闻。

有一个男生,他的生活习惯特别不好,导致他的性格上,当然他性格培养上也会有一些问题。

他在青年阶段,谈了很多个女朋友,最后没有一个能跟他步入婚姻殿堂,于是他找到心理医生,说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我性格有问题,后来经过医生长时间的了解和分析,包括倾听他的一些事情,包括和他的家人和他的个别前女友沟通之后发现,其实你不是性格有问题,你是生活习惯有问题。

其实这个人和所有人交往,朋友都是很多的,性格非常好,非常开朗的一个男生,可是就是没有一个女生愿意和他生活,就是因为他的生活习惯难改。

当时我记得在那篇文章最后说到,其实性格是很容易被改变的,难改的是生活习惯,而好的生活习惯往往都是由好的家庭培养出来的。

[15:

49]

∙[焦健]:

刚才讲到他没有进入婚姻。

实际上在婚姻当中也有这个问题。

我们经常会讲,其实婚姻当中,我也比较认同就是门当户对,这个门当户对不是指的你要有钱,你要找有钱人,而是你们成长的背景是相似的,相似的背景,养成了你在价值观、人生观,包括我刚才讲的习惯上的相似性,你们能够更好地共同生活。

生活习惯说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天天在一起的时候,就一个看不惯另外一个,就成为大问题。

刚才你说生活习惯不好,可能我们有的人说,他在家里面洗脚的问题、穿衣服的问题,甚至吃饭有的时候,吧叽嘴来都不能忍受,天天在一起他觉得我不能忍受这个。

为什么?

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两个人成长的背景不一样,甚至有一个误区,他们从小吃饭,吧叽嘴是代表吃的香,可是你说,这个就觉得特别不礼貌,这个改起来,就像你刚才讲的,所谓的习惯就是我们讲的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定型了。

就好像我们每天,你刷牙是一个习惯性动作,你根本不用去思考,自动化的反应,你一思考,反而会有问题。

包括下楼梯,你没有在意你会很顺利地上,你突然想到我要该出左脚还是右脚,伸一半算了。

这种长期养成的自动化的习惯,让他改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刚才讲了,学校的重点和家庭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家庭恰恰培养的是你终身的发展有关系的,就像我们讲的,孩子真的是在家庭中没有建立起和家长的亲密的安全感的话,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很明确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家庭里没有,对社会不信任,不信任接下来就是我不敢去交往,在交往的时候总是害怕被别人骗,被别人害,你怎么指望他是一个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和别人能够很好沟通的人呢。

这个时候让他去改,真的是非常困难。

家长不要觉得我们只看重学习,我们不懂,我们不重视,你的这个阵地还是你得占领。

[15:

50]

∙[主持人]:

而且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他的终身都是非常有作用。

包括对他以后的事业,待人接物一些细节的问题都能体现出来他整个家庭教养的好与差。

[15:

50]

∙[焦健]:

有的时候他可能很痛苦,我认识到我是有问题的,但是我改不了了,这个非常难。

[15:

51]

∙[主持人]:

我们谈到学校,谈到家庭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其实觉得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但是,他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习更重要。

可能更出现在中国这个环境中的家庭。

像您说的,小孩从一进幼儿园、一进小学就开始竞争了,奔着名校去,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大学之后还要念研究生,进入好的工作。

其实一切的一切,家长都是为了孩子以后能有个好的出路,但是在中国社会当中,可能我们现在谋得好的出路的唯一捷径就是通过学校,最方便也是最直达的一个方式。

当孩子在家庭当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家长就觉得没关系,传统话讲先污染后治理,你可以先放放,先把学习搞好,学习搞好之后一切都好说,他觉得一切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后面进行解决。

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呢?

[15:

51]

∙[焦健]:

这个我是反对。

为什么先污染后治理。

有些污染是很难治理的。

就像我们讲自然环境当中,你说咱们北京的空气污染多么难治,还有些土壤的污染,可能是上百年才能治理好。

在这种污染环境中的人是怎么生活呢?

其实儿童的成长当中,刚才讲的,一,家长的目标,首先我们说家长也很无奈,我们整个大环境是这样的,大家都是以这个成绩为价值取向,学习好,你才有更好的机会上大学、找工作,单方面指责家长是不可行的。

但是在这里面你会发现,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学习好并不代表所有的都好。

你学习好了,相应的家庭中应该重视的或者应该能够发挥作用的,孩子品质不好,孩子的习惯不好,甚至孩子的性格不好,这个对他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

也就是你到底是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就可以了,还是我是对他终身发展。

整个社会发展有一个我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因为这样的人很多,最可怕就是有一种说法,他有智慧、有能力,但是品质差。

这个叫危险品。

我们可能没智慧也没能力,但是我品质很好,可能没能力,他就是一个废品,但是废品比危险品还要好一点。

从这个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来讲,我觉得这是先污染后治理,就是怎么评价的问题。

[15:

51]

∙[焦健]:

还有一个,其实教育,品德、习惯,本身是连续培养的。

就像家庭教育中来自不同的人,影响一致,它的效率最高。

同样,不同阶段的教育一致,才能养成那个习惯和品德,如果你今天是这样的,明天是那样的,对孩子的品德和习惯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这里我们讲的除了教育要一致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一贯。

我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前后的时间对比来讲,包括在家庭和学校要一致,有一个连续性。

刚才讲了,你说没关系,我现在不管他,出了问题,或者也有的家长说,小嘛,他不懂事,我们就不要求他,或者要求特别低,等到他大一点了,我们再严格要求,这个很困难,他小的时候没有规矩,没有底线,突然之间你给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他适应起来非常困难。

就好象我们讲,你这个成长过程中,有个边界和没有边界,肆意地长大以后,你说不行了,我们要把它剪掉,和你一开始有一定范围的,后者更痛苦,而且还不是你一厢情愿的,等你开始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的家长说我现在没有规矩,等到我将来大点,改不回来了。

这是很多家庭教育实践当中家长特别痛苦的事情。

就是往回收,或者发现问题真的要改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让你改都改不回来了。

所以我们讲的,对孩子,特别是我们讲儿童的成长,一,是不可等待的,就是我们不能等。

二,他不能重复,你发现问题,咱们重新来过吧,过去的那些都不算数了,不是了,他已经形成他的特点了,重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了。

这一点特别不要有这种幻想,就是我先污染再治理。

[15:

52]

∙[主持人]:

孩子在小的时候已经培养了某一种习惯,或者是某一种认知,你等他再长大了一点之后,再去把他重新想塑造回去的话,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想到另外一个词,想到我们民间的俗语,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

其实现在社会当中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犯罪作案,他们的手段非常高明,而且他们采用的设备很先进,反而给我们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更大的。

[15:

52]

∙[焦健]:

前一阵报道有计算机专业人士,他有非常高的技术,但是,他作出了一些危害整个社会安全的或者公众利益的一些事情。

你回过头去想,其实他的专业技术是非常强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基本的法治观念没有,就是他是违法的一种行为。

像你说的,违法以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我们怎么叫培养成功了呢?

[15:

53]

∙[主持人]:

单纯地目标冲向成绩有多好,分有多高,其实并不是对孩子好,或者优秀与不优秀的区别的点。

[15:

53]

∙[焦健]:

现实当中也有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就说,你别的我什么都不要求,只要成绩好,但是他什么时候会改变这个想法,就是当这些很好成绩的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

比如说每年高考的这种情况,高考前或者高考后,有孩子要自杀了,学习特别好,家长就不能接受,说他要自杀了,那么家长一下子会退到原点说,你只要不自杀,我们不考了,什么事情都可以,我们不学了,过去那种激进的,差一点分都不行的家长,突然醒悟到,为什么?

生命更重要了。

太极端了。

[15:

53]

∙[焦健]:

还有特别惨痛的教训,因为没考好,孩子自杀了,这个家长也会有深深地反思,我到底是要一个活生生的快乐的孩子、健康的孩子,还是我就为了这个分数把孩子逼死。

这个我也有特别深的感触,就是那一年我去澳大利亚访学,在那待了一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