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7324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docx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

2007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研究

(当前电子政务未来3年需求预测)今天的政府用户一改往日以节省成本为第一选项的风格,开始关注电子政务网络的稳定性、扩展性和高性能。

电子政务加速度从市场角度看,中国的政府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进展速度快。

电子政务实施已经使政府行业基本告别单机应用和局部信息系统应用阶段。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仅有8.2%的政府机构处于单机应用和局部应用阶段;53.5%的政府机构信息化处于信息系统整合阶段;并有38.3%的政府机构开始IT与业务整合,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政府流程再造。

这表明,未来政府行业的信息化将进入新的整合阶段。

政府行业信息化的整合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垂直系统的整合,例如海关、税务、质检、社保、财政等政府细分行业,它们的系统将进一步整合,统一平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横向整合将会越来越多,其中政府网络将成为整合的关键所在。

政府网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采用万兆交换机、路由器来提高网络汇聚层的性能与分流能力,并提高核心层路由器的端口密度,简化汇聚次数,降低平均端口成本,使网络结构更加扁平化,使原来的网络交换优化为背板交换。

利用万兆的高速链路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可以提高传输的效率。

同时政府部门已经在服务器领域采用千兆链路连接网络,汇聚这些服务器的上行带宽将会很快成为瓶颈,使用万兆高速链路也能够提供充分的带宽保障。

这就给政府网络从原来的多层结构向扁平化的二层、三层结构简化提供了可能。

(三大压力下的电子政务建设)第一大压力,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态势。

但是这种高速增长却是通过高投入、高消耗的模式而获得的,有些地方为了提高经济水平甚至以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

现在看来,这种“两高”模式将无法保证中国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所以,中国政府必须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和调控者,如果缺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持,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大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

所有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矛盾,我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由贫富差距悬殊等原因引起的社会矛盾逐渐尖锐,而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都需要政府化解。

诚然,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推广以公开、透明、公正为特色的电子政务系统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第三个压力,政府自身的压力。

古人云: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非常关键。

现在我们都在谈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既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能否真正建设成我们想要的“和谐社会”,关键则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和谐与否。

政府政策安排是不是科学?

政策的制定有没有偏颇?

有没有能力控制官员的腐败,都将直接关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所以可以这样说,政府自身的和谐决定了其他的和谐,政府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处在社会矛盾的焦点上。

以反腐败为例,如果政府自身不够和谐,那么势必无法控制官员的腐败,而老百姓也就不可能信任政府,这个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以科学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成了政府缓解自身压力的有利武器。

  为了缓解以上三大压力,我们需要构建各种各样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但是,中国的管理体制远远比美国和欧洲的其他国家管理体制复杂得多。

所以,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比较多。

首先遇到的可能是管理障碍,可能还会遇到体制的障碍。

所以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跨部门应用的实现,也就是整合。

现在,我国政府正处于一个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的时期。

各级政府部门都把如何为公众提供更全面、到位服务摆上了议事日程。

但是对于政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来说,如果不在现在这个政府转型期把服务整合的话,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将成为天方夜谭。

  在现有的情况下,等各级政府部门把所有服务都搞得很完整以后再进行信息化整合是不现实的。

因此服务与整合必须并重,同时适当地解决体制障碍,进行流程再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系统推动跨部门应用,完成资源的共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确有一些地方官员、部门还有很大的盲目性。

当他们看到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息化建设成果之后,认为只要搞了信息化建设就会有政绩,能提升,于是一些“文盛质衰”的信息化系统纷纷上马,其后果可想而知。

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官员追求的不平衡,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个盲目性必须控制,否则电子政务系统的效益将无从谈起。

(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现雏形)据悉,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雏形包括发展思路与目标、框架组成及关系、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多样化服务、关键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保障环境等方面。

框架思路缜密,内容丰富,仅“保障环境”章节里就有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建设运维机制、安全保障、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等内容。

  来自全国的学者和工作者对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雏形进行了充分讨论。

他们一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

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制订和修订一批有关信息安全、信息公开、网站管理事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带头使用国产软硬件等等。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卫在会上指出,一些制约电子政务应用深入开展的问题,给地方整合信息资源、深化应用带来诸多不便;比如政务信息资源分置不同部门,跨部门信息交换、共享与整合还比较困难等。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深化应用、为民服务为显著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电子政务安全之道)《互联网周刊》:

同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电子政务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有什么特点?

这块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雷军(金山软件公司总裁兼CEO):

因为电子政务涉及政府办公、行使政府职能,所以整个系统应该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严格控制信息的访问权限,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另外还应该有好的容灾与恢复系统。

我认为整个电子政务的市场规模应该在几百亿元。

  王江民(江民公司总裁):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子政务系统的部分内容涉及到国家政府机密和敏感信息的安全,所以除了保证网络基本设施安全之外,“防黑”是首要任务。

  毛一丁(瑞星公司副总裁):

由于这个市场的用户主要是国家机关,可能涉及到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行,如果安全产品存在后门或漏洞,可能造成国家机密泄漏。

因此,对厂商提供的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源代码的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等要求特别高。

  从公开的统计资料来看,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规模在450亿~500亿元人民币之间,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并不大。

随着网络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这个市场未来的潜力很大。

  贺卫东(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中国电子政务的特点在于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不平衡,对安全的要求也随之不同。

所以评估安全风险,要在投资、收益方面做一个权衡。

一个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密性能超出管理要求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

这块市场的规模在整个安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在15%以上。

  柯文(美国F5公司(中国)区市场渠道总监):

电子政务本身的特点包括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这就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而对中国电子政务,如何解决开放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则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市场有巨大的潜力。

  谢春颖(CA(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

在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安全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块市场目前的规模大致在30亿~40亿元人民币。

我们了解到,过去政府的应用系统是内部应用,不具备Web访问能力,现在要加入Web访问如公众访问,就需要好的授权和访问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这是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需求重点之一。

  《互联网周刊》:

当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信息安全方面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雷军:

主要问题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它包括四部分:

可信的基础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容灾与恢复系统和安全管理体系。

  王江民:

现在防病毒技术多采取被动防毒方式,这方面针对已知病毒有效,但对于未知病毒的防护上有难度。

解决这些问题,防病毒技术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系统的自身防护和免疫能力。

  毛一丁:

国内的IT厂商,在自有知识产权、研发能力等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些政务网的基础设施如网络硬件、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不得不采用国外的产品,这些产品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如果有后门或漏洞的话,就可能会对我国政务网络的安全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造成政府机密信息泄露。

  贺卫东:

电子政务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仅从安全威胁的来源看,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

来自于外部的威胁有病毒传染、黑客攻击、信息间谍、信息恐怖活动、信息战争、自然灾害等,而来自内部的威胁则包括内部人员恶意破坏、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执行人员操作不当、内部管理疏漏、软硬件缺陷等。

这些安全问题都急需解决。

  柯文:

政府部门设置多、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迟缓等,都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构建带来了困难。

而部门设置越细,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的概率越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控制难度越大。

  谢春颖:

在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机会正在不断涌现,并且对信息安全的投入越来越大。

目前对中国政府而言,完善相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被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政府也正在研究确切可行的办法。

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主办方北京市来说,信息安全技术也非常重要,因为到时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应对世界各地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且很多人员和信息都是临时性的,所以从身份识别和认证方面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信息安全的双向选择

  《互联网周刊》:

政府采购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市场的比例比较大,如何看待这种政府行为?

  雷军:

实施电子政务建设,政府采购成为了重要的实施手段。

这两项工作其实都是由一个实体展开,即政府。

政府采购应该以《政府采购法》为原则,切实为政府、企业服务。

  王江民:

政府采购对于电子政务软件市场的影响将逐渐扩大。

国产软件在与国外软件厂商争夺政府采购大单的战斗中,电子政务是突破口,与国外软件相比,国产软件在很多方面是存在优势的。

政府部门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更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毛一丁:

构建电子政务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都应通过政府采购进行。

政府采购的原则和政策,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网络建成后的安全运行。

要想保证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就需要在建设初期即确定产品应满足的安全规范,并且要求产品厂商对产品提供后期的安全保证和技术支持。

  贺卫东:

政府采购在整个国内安全市场占有率中占15%~35%的份额,所以政府采购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影响巨大。

天融信对政府采购非常重视,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中,专设了服务于政府采购的政府事业部以处理相关事务。

  柯文:

政府采购意味着政府牵头推动这一市场,这对于企业和用户来说都起了带头作用,有利于让更多用户重视信息的安全性。

  谢春颖:

对于电子政务市场而言,政府采购的要求比较高,对信息安全厂商的影响也很大。

比如密码加密必须用国产技术,电子政务的安全软件必须经过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的认证等,这些是由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市场的特殊性决定的。

所以CA凡是涉及加密技术的产品,目前在中国地区就不进行销售。

另外我们和一些国内公司进行合作,在其解决方案中把CA的身份管理功能发挥出来,再比如CA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冠群金辰可以为政府单位提供防病毒软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配合政府采购工作。

  《互联网周刊》:

面向政府提供信息安全服务方面,贵公司的独特优势何在?

  雷军:

金山公司是国内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通用软件提供商之一,我们不仅有专业完整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也有面向政府、企业、行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所以金山公司作为国内的自主研发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从自身做到完整的整合,提供全面、综合的支持与服务。

  王江民:

江民公司是中国最早、最大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拥有一支快速反应的技术队伍、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并建立了24小时险情救助和灾难恢复体系,从而可以用本地化的服务,为企业的信息安全提供专家级的保护。

  毛一丁:

瑞星是全球仅有的几家拥有全系列信息安全产品的厂商,并且,这些产品瑞星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可以更好地保护电子政务的安全。

我们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对本地化需求的了解,可以对产品提供及时快速的支持服务。

这些都是国外对手所不能比拟的。

  贺卫东:

天融信长期以来在政府客户群中建立的良好信誉、积累的大客户优势、覆盖全国29个省市的销售体系、本地化的服务网络以及相对较低的产品价格,是我们面向政府提供信息安全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

  柯文:

作为智能负载平衡领域的领先厂商,F5持之以恒的产品创新可帮助组织优化并保护其IT投资,同时确保IT资源和应用具备出色的可用性、可扩充性、卓越性能和强大的安全性,进而推动组织取得成功。

  这方面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国家税务局电子报税系统中,内网系统的核心系统采用了F5公司的IP应用交换机,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服务器资源,将所有的流量均衡的分配到各个服务器,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谢春颖:

CA目前在全球身份认证和访问管理软件市场中处于第一位,份额是19.7%,并且连续四年蝉联第一。

但CA中国的收入在CA全球份额中所占比率还不高,CA总部更看好中国未来几年的增长。

  我们更多的采取了同本地电子政务公司合作的方式,CA在后端帮助他们把整体方案变得更强大,这样他们可以节省大量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的时间。

和我们直接竞争的本地公司基本没有,目前的对手都是一些国外公司。

和它们比较起来,CA中国的优势主要是较早地进入了身份认证管理领域,并且竞争对手的产品多是通过收购获得,还需要时间进行整合,而CA早已走过整合阶段,相对拥有更多经验。

(电子政务:

乐观与谨慎间的前行)从上世纪80年代的政府信息化开始,到三年前正式提出的电子政务,在全国信息化大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

业内专家认为,在乐观与谨慎之间穿行的电子政务建设,似乎正渐入佳境。

从乐观到谨慎  赛迪顾问电子政务咨询中心高级顾问黄蕾认为,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在逐步走向应用。

  黄蕾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了自发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办公自动化阶段。

1993年,国务院提出的金桥、金关、金卡三金工程,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

第三个阶段是始于1998年的政府上网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上网,并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而从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正式进入电子政务阶段,开始推行公众服务。

  赛迪顾问电子政务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孙国锋认为,早期电子政务过热,很大程度上是被IT厂商“炒”起来的。

“一些公司觉得可以把国外的成功应用经验直接复制到中国来。

但是,我关注过几个大的综合解决方案,这样简单的复制都没有成功。

”孙国锋说,“到2004年,从政府到市场发现,此前对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的估计过于乐观。

  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此前的电子政务市场过热,国家发改委已经改走保守路线。

”作为电子政务主体的十二金工程,其中几项已经被从“待批准行列”转到了“观察行列”,而此前的时间表是十五期间完成审批甚至开始建设。

  即使如此,电子政务仍在更加理性的判断中寻找发展方向。

钱卫列称,从其多年的经验来看,政府更多地借助信息手段转变其管理职能为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市场其实正进入高潮。

  思科中国公司电子政务业务首席顾问隋成岩在提到电子政务时,谈到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服务于公众,而网络与生俱来的广播性和人人平等的特性正好迎合了政府服务性的需求。

这就决定了政务的建设注定要和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

随着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增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深入。

   戴着镣铐的舞蹈 中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正在逐步吸取前期轻“政务”、重“电子”的教训。

在他看来,直到政府上网工程,对电子政务的理解都是从技术概念出发,偏向“电子”。

  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电子”和“政务”的结合更加紧密,从技术工程向管理阶段发展,这就进入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电子政务建设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到政府上网政务信息发布,再到电子表格下载、在线投诉受理、网上审批等。

在“十一五”到来前,随着推出对公民、企业的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建设正进入深水区。

  而相对于借助电子政务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仍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姜奇平称,由于我国仍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建成信息社会,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电子政务建设仍未抵达其核心。

  “电子政务建设的背后,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流程再造。

电子信息的手段需要帮助政府改善自身管理流程和对外服务流程。

”姜奇平说,“从国外引进的电子政务和一站式服务等概念,在中国并不具备实施的体制条件。

”姜认为,一站式服务背后的支撑是流程再造。

而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并未涉及流程改革。

 在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信息化为主的前提下,局部已经具备了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条件。

姜奇平认为,电子政务建设不必“齐步走”,发达地区、特定行业可以先行。

第一,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验区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先行;第二,在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部门,比如工商管理、交通管理以及税务等部门也可以先行;第三,行业特征决定了其电子政务先行。

比如跟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隋成岩介绍说,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通过观念转变,简单的技术应用就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税务局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企业通过在年底变更原有注册信息,致使税务局无法依据注册信息对其收取当年税收。

现在,工商局和税务局通过简单的数据库信息共享,使问题迎刃而解。

“这样跨部门的协作已经成为目前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用高额的投资和盲目的项目上马,但实施的效果事半功倍。

  信息化风险的概念被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领域。

孙国锋认为,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仍面临制度规则缺失的问题。

在前期,IT厂商、政府或者第三方都可以做需求分析,但各有利弊。

政府由于惯性和路径依赖严重,不容易找出改进的办法;IT厂商的强项在于能用其产品实现所描绘的需求,但涉及自身产品利益;第三方更加专业和中立,但可能对实现性考虑不够。

  在中期实施过程中,IT厂商可能不会完全按照需求进行建设,需要进行工程监理。

而在后期,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往往按照电子政务实施双方的意愿顺利通过评估和验收。

  而在实施之外,电子政务主体与用户的准备度仍然不高。

2004年8月,思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联合进行了一次调研,调查对象是政府公务员和网上应征的自愿市民。

政府公务人员对电子政务的需求描述是:

建立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指导多方面协作,共享知识资源;考虑以网络为基础,发展更多的服务;制定18个月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将其纳入政府战略的一部分。

而参加调查的公民提交的前三项电子政务需求则是:

政府接到一项业务的人必须保证这项业务完成,对业务的完成实行跟踪、量化;划清政府的功能和职责;提高社区服务功能,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务。

  针对这一调查,思科电子政务业务首席顾问隋成岩分析说,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以“政民互动”为起始点。

不通过互动,很难开发出紧贴公众的服务需求。

  姜奇平则认为,当前电子政务的困境在于,既要解决工业化,又要解决信息化的问题。

只有当中国完成工业化,进入信息社会,政府才会从以职能为中心转型到以流程为中心。

“要知道,工业化的本质是分割,而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连接。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杨冰之说,在“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的思维角度已经转到被服务对象——公众和企业,根据其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

而“三农”与信息化的结合点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

  国外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仍是值得借鉴的教材。

杨冰之介绍说,单纯从服务来说,国外电子政务建设中对服务对象的细化和服务内容的丰富,都值得学习。

比如政府将服务对象细分为普通公民、企业、投资者、旅游者等不同群体,提供的服务更有针对性。

而丰富的服务内容也让人吃惊,有些国家列出的服务内容有几百项,甚至能提供城市的公共厕所地图、加油站地图。

  而在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仍然不可回避。

网络和信息化的方法有能力帮助减小由于物理环境不同造成的数字鸿沟,如果在初期规划中,没有缩小数字鸿沟的意识,电子政务的建设将有可能走向另一方面——发达地区更先进,落后地区更落后,使这一鸿沟扩大。

  赛迪顾问的孙国锋认为,电子政务建设将会出现一个逐步明显的趋势,即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很多政府通过物理条件提供不了的服务,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引发非政府机构的参与。

  隋成岩说: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服务对象不可选择,政务是服务于公众的,必须做到人人从中受益。

多渠道、多方法的政务才能达到人人满意,也许我们身边的社区也可以吸取韩国信息村的做法,建立社区电子政务信息中心,真正把政府的服务带到老百姓的身边。

(电子政务呼唤“CEO”顶层设计迫在眉睫)顶层设计确实已经成为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电子政务专家纷纷指出,它的有效解决将使得电子政务在规划上取得长足、甚至是革命性的进步。

  顶层设计的提法源于IT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的垂直分割的政府体制,二者独立存在的“刚性”以及历史沿革的“惯性”,再加上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烟筒系统”和“孤岛系统”。

  可以说,顶层设计是传统意义上“信息化规划”的演变和进步。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识形态上,设计思路的重点已经逐渐从技术过渡到理念。

  事实上,可以看到,电子政务既不缺乏技术也不缺乏理念,更不缺乏决心和资金——政务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各地不断加大电子政务的投入即为明证。

笔者想指出的是,电子政务可能需要一个“CEO”——一个有着远见卓识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的组织,因为无论从技术、人才还是其他资源的组织和投入上,这恐怕是目前一个可以预期的解决之道。

  这一构想的理由在于,西方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

清华大学电子政府中心副主任杨吉江指出,美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模型包括五个参考模型。

五个参考模型包括业务参考模型(以绩效为驱动,以政府业务流程而不是以部门为导向)、技术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实现数据和数据结构的标准化定义,以方便交换)、绩效参考模型(电子政务建设与官员绩效挂钩)、服务构件参考模型(给开发商提供标准化的构件)。

  再好的构想也需要具体的机构来实施。

可以看到,上述的构想都是基于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和形态。

可见,这个类似于“CEO”的部门必须有财权,以能核准或者控制预算并使得电子政务建设部门遵守规范;有技术决策权,能支配CIO确定技术构架和技术标准,方便各个政府系统互联互通;有人事权,对相应官员实施绩效考核。

  我国的现状是,关于电子政务已经出台了部分可供遵循的规范和政策,而没有统一的公共牵头部门——也就是平台部门来沟通、调节、配置甚至是制止。

而在国外,这一“CEO”部门已经初现端倪。

在美国,这个“CEO”部门便是总统办公厅和预算办公厅牵头,英国是以内额办公室、电子政务处牵头——很简单,他们控制了财权;同时,可以借鉴的是,美国在建立模型的同时建立了一个权威网站,任何一个政府部门要实施电子政务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