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225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5单元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鲁教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5单元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鲁教版

第15单元第一节中国地理概况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备考指南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中国

自然

地理

特征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2016课标Ⅱ,9~11题,12分

2013课标Ⅱ,3~4题,8分

2012课标卷,6~7题,8分

2012大纲卷,3~5题,12分

选择题

命题重点:

中国区域地理是高考试题命题中的重要载体,注重考查我国北方、南方、西北以及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查形式:

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侧重于综合题的形式,难度系数为0.6左右,分值多在10~50分。

热点探究:

“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区域,南水北调通水,自贸区扩大和2015年新开通12条高铁线路等大型工程建设和时事热点地区。

中国

人文

地理

特征

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中国

地理

分区

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特点及环境问题

2015课标Ⅱ,37

(1)、

(2)题,12分

2013课标Ⅱ,4题,4分

综合题

选择题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记忆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

4.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5.记忆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考点一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核心知识再现]

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位置

①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领土:

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

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

①陆上14个:

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①人口数量: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现阶段,为什么我国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维持低生育水平?

提示 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净增的人口仍很多,人口压力依旧很大,所以我国仍要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

[真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2012·江苏地理,23~24)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

(1)~

(2)题。

(双选)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直辖市中,重庆人口在减少;东部地区人口都在增加;中部地区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西部地区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题,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口迁入区,即人口增长区,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出区,即人口减少区。

答案 

(1)BD 

(2)BD

考向二 黄岩岛的位置及地理意义

2.(2012·上海地理,1~2)“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

读图回答

(1)~

(2)题。

                   

(1)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

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

(2)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

(1)题,本题考查中国地理黄岩岛地理位置。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岛。

(2)题,该题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我国的海洋主权、权益。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这标示着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但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

①②为政治意义,④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③设计的问题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我国石油资源进口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答案 

(1)A 

(2)B

考点二 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核心知识再现]

1.地形、地势

(1)特征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喜马拉雅山

2.气候

(1)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

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

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提示 ①气温年较差北方大,南方小;②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

 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提示 夏季风不稳定。

3.河流和湖泊

(1)河流

①注入海洋:

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2)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如何判断一条河流是否有凌汛?

提示 河流有凌汛,一般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①有冰期;②由低纬流向高纬。

4.自然资源

(1)特点: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2)主要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均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耕地:

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

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

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丘陵地区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鱼类:

舟山渔场;海盐:

长芦盐场

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盐渍化;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

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利;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依法管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节约用地等

贯彻《矿产管理法》;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找新的代替品等

捕养结合;防治污染等

(3)开发利用:

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高分素养提升]

一、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1.(经典高考题)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

解析 A选项中湘、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宁位于第二级阶梯,故A错;B选项三省都位于第三级阶梯,但台湾省有高大的台湾山脉,山东省有山东丘陵分布,江苏省地形平坦,符合题意;C选项三省分别位于我国第一、第三和第二级阶梯,不合题意;D选项桂大部分位于第三级阶梯,显然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其对比分析如下:

(1)四大高原

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

原(A)

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

高原(B)

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

黄土高

原(C)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

原(D)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000米降到1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盆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

木盆

地(E)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

尔盆

地(F)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柴达

木盆

地(G)

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

盆地

(H)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平原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

平原

(I)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

平原

(J)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

下游平

原(K)

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017·海淀适应测试)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解析 第

(1)题,①地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A错误;②位于大兴安岭和贺兰山之间,降水量在200~400mm,属于温带草原,B错误;③为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C正确;④为我国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

(2)题,图中①到②为我国西北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A错误;②为温带草原,是内蒙古牧区,③是东北平原,为种植业区,B正确;③和④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C错误;⑤为青藏高原,由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垂直地带性规律。

答案 

(1)C 

(2)B

[真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 我国地形气候特征分析

1.(2012·课标文综,6~7)读图,完成

(1)~

(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解析 第

(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

(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

答案 

(1)A 

(2)C

考向二 中国主要河流特征分析

2.(2016·新课标全国Ⅱ,9~11)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

(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2月期间降水较少。

故选D。

(2)题,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海水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加剧,会导致河道淤积。

故选B。

第(3)题,由上面分析可推知河口修建水闸,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和潮流带来的泥沙对河道的淤积。

故选A。

答案 

(1)D 

(2)B (3)A

考向三 自然地理特征对文化影响

3.(2016·海南地理,13~15)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

(1)~(3)题。

(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

(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3)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

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

解析 第

(1)题,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

其他气候特点,材料并没有相关信息说明。

故选B。

(2)题,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

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

故选D。

第(3)题,从材料提取“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因地制宜发展渔业。

故选A。

答案 

(1)B 

(2)D (3)A

考点三 中国的经济发展

[核心知识再现]

1.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①粮食作物:

分布格局为“南稻北麦”。

水稻: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

主要分布古长城以北;冬小麦:

主要分布在古长城和秦岭—淮河之间。

②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经济作物差异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甜菜

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③挑战与对策

Ⅰ.挑战:

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Ⅱ.对策: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纬度(热量)。

2.中国的工业

(1)空间分布

①铁路沿线:

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等铁路沿线。

②河流流域

Ⅰ.黄河流域:

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Ⅱ.长江沿线:

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展地带。

Ⅲ.沿海地区:

集中了四大工业区:

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

①产业特点

Ⅰ.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Ⅱ.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②地区差异

地区

优势

方向

沿海地区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

国家的开放政策、沿边的地理优势

发展贸易外向型产业

内地

优势资源、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 高新技术产业一般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域,一般要依附于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京津唐、沪宁杭等地区。

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南北铁路干线:

图中的①京哈线,②京沪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⑤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⑥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铁路干线:

图中的⑦京包—包兰线,⑧北疆线—兰新线—陇海线,⑨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⑩兰青线—青藏线。

(3)水运

①海运:

a.沿海航线:

北方沿海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以广州为中心。

b.远洋航线:

包括东行、西行、南行、北行航线。

②河运:

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上海、广州。

[高分素养提升]

一、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

1.(2013·江苏地理,21~22)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热量更丰富 ②地形更平坦 ③土壤更肥沃 ④水源更充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①扩大播种面积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选用优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第

(1)题,图中甲为东北平原地区,丙为四川盆地地区,相比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地区纬度更高,热量不足;平原地形较盆地及周边地区更平坦;东北平原为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四川盆地紫色土要肥沃;北方地区整体水源状况较南方地区差。

(2)题,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造成该地中低产田较多的原因是旱涝、盐碱、风沙,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该地单产的措施是选用高产、耐盐碱的优良品种,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小旱涝对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确保高产稳产。

扩大种植面积是提高总产量的措施,而非提高单产;提高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但并不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乙地属于华北平原,提高玉米单产需选用优良品种,该地水资源短缺,提高单产还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答案 

(1)B 

(2)D

 

主要农

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

主要影响因素

粮食作物

小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

有利: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

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玉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谷物

华北平原

水稻

长江流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有利:

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作物

油料

作物

棉花

五大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糖料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琼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水果作物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

陵区    

暖温带气候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

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

四季如春的气候

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2.(2017·赣州模拟)“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读下图,回答

(1)~

(2)题。

(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①B.②C.③D.④

(2)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

解析 第

(1)题,京津唐工业基地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高校及科研机构多,高新技术发达。

(2)题,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但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