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7204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docx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

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旅游论坛

本科论文

 

题目: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

 

学校:

院系: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二00九年月日

目录

一、研究背景3

二、芋头侗寨旅游开发背景5

(一)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状况 5

(二)芋头侗寨旅游资源评价6

(三)旅游开发现状7

三、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9

(一)“社区参与”理念是提升民族村寨旅游地形象的重要因素9

(二)“社区参与”理念是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保证10

(三) “社区参与”理念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10

(四) “社区参与”理念有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1

四、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可行性分析11

(一) 侗族传统的文化基因为导入“社区参与”提供文化基础11

(二) 利益的驱动,是导入“社区参与”的直接动力12

(三) 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导入“社区参与”的社会基础13

五、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4

(一)社区村民14

1、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行为投入15

2、以决策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信息投入15

3、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生产资料与劳动投入16

4、以环境保护者的身份参与——意识投入17

5、以利益获得者的身份参与——利益分配17

(二)政府17

1、建立相关社区村民参与旅游的制度保障17

2、培育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18

3、建立培训机制与教育体系18

4、对当地旅游的发展投入相关要素19

六、结语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管理新模式研究

――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例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许多旅游地的社区居民较多的承受了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利益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基于社区参与理念的旅游地管理新模式可较大程度的协调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以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侗寨为例,分析了芋头侗寨旅游开发中发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芋头侗寨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并为同为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村寨旅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Theresearchofnewtourismmanagementmodel:

Communityinvolvement——TakeYuTouDongvillage,TongDaocountyforexample

[Abstract]Asthevigorousdevelopmentoftourismindustry,lotsofcommunityresidentsbearingmajorityofthenegativeeffectinthedevelopmentprocess,thus,inthecontrary,limite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Communityinvolvementisaneffectivemechanismthatembodysthecommunityinterestsandresidents’will,thenewmodelcouldcoorperatetherelationshipsamongtheinterestsrelatives,andtherebyguarante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akeYuTouDongvillageforexample,thepassagenotonlyanalyzedthenecessaryandfeasibilityofleadingthecommunityinvolvementconceptintothedevelopmentprocess,andalsocombinedthepracticalsituation,pointedoutseveralproblemswemustpayattentionto,cameupwithpracticaladvices,soastohelptheotherminoritydistricts.

[Keywords]:

Communityinvolvement,Ethnicminoritiesvillage,Tourismdevelop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发展中的“泛经济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对东道主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社区居民被动承担了过多的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收益。

长此下去,会引起社区居民的怨恨,出现多克西(Doxey)所说的现象,即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一般会经历欣喜、冷漠、恼怒和对抗4个阶段,最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果依照传统的思路,单纯从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或旅游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很难解决当今现实中的诸多痼疾。

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只有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处理好社区利益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旅游发展新的突破。

尤其是很多位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村寨,其社区及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一直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这些地区若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虽早在1985年墨菲(PeterEMurphy)在其著作《旅游:

社区方法》一书中就提出“社区参与”的概念,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想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与地球理事会(EarthCounil)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中所探讨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简称,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社区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受西方国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如唐顺铁等,逐步认识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并提出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

此后,黄芳(2002)、胡志毅(2002)、郑群明(2004)、邱云美(2004)从理论上探讨了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孙久霞(2005)从文化保护视角解读社区参与对强化社区居民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强调指出,研究者应该避免夸大旅游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罗永常(2006)从旅游利益的分配出发,研究了再民族村寨旅游中如何建立科学的利益保障机制。

其他学者则从个案、实证研究出发,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如保继刚(2003)以阳朔遇龙河为例,指出社区居民是当地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社区参与不仅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余达钟(2009)以云南上郎德村社区参与旅游的模式为例,验证了“社区参与”旅游是欠发达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

笔者的故乡通道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2002年2月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化的步伐。

笔者一直关注的芋头侗寨位于通道县双江镇芋头村,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侗族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的重要展示村落,其旅游资源品位较高,可开展典型的民族村寨旅游。

其旅游开发初见端倪,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还未建立。

笔者生于斯,长于斯,有感于此,特尝试将“社区参与”这一理念导入芋头侗寨的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以期对芋头侗寨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提供些许建议,同时也为欠发达地区的民俗村寨在旅游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提供借鉴。

二、芋头侗寨旅游开发背景

(一)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状况

芋头侗寨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城西南9公里处的芋头村,占地11.6公顷。

芋头侗寨于明洪武间始建寨,明嘉靖三年(1524年),户增人旺,建筑规模扩大,形成村落。

寨内有大量清中期以前的建筑物,其中鼓楼4座,风雨桥3座,门楼1座,古井2口,萨岁坛2个,古驿道1.6公里,侗族吊脚木楼屋78幢,全寨183户,共851人。

根据国家标准分类体系对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进行的分类结果如表1.1:

 

表1.1芋头侗寨旅游资源分类

主类

亚类

代码

单体

河段

BAA

芋头河

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

萨岁坛2个

FAE

龙氏鼓楼、牙上鼓楼、风雨桥

居住地和社区

FDC

吊脚楼

 

 

地方旅游商品

GAA

侗族油茶、苦酒、侗粑、酸鱼、酸肉、酸鹅肉、酸鸭肉、酸姜、酸豆角、酸蕨菜

 

GAF

侗锦、侗布、银饰、竹木和草编工艺品、工艺芦笙、工艺葫芦、侗锦袋、草编保健拖鞋

 

人事记录

HAB

红军长征

艺术

HBB

《哆嘎哆耶》

 

民间习俗

HCA

侗族婚俗丧俗、打三朝

HCB

三月三、芦笙节、吃东

HCC

侗歌、侗戏、芦笙舞、多耶舞

HCG

腌菜制品、油茶、合拢宴

HCH

侗锦、侗帕、银饰

现代节庆

HDB

芦笙节

从表中可见,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这两大主类中。

其民俗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以民俗体验为主,欣赏侗族建筑艺术为辅的民俗村寨旅游。

(二)芋头侗寨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国家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对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2:

表1.2芋头侗寨旅游资源评价赋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

观赏游憩价值(30分)

芋头侗寨侗族建筑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18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

芋头侗寨明清时期古建筑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18

珍稀奇特程度(15)

景观突出,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0

规模、丰度与概率(10)

芋头侗寨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

3

完整性(5)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

 

资源影响力(15)

知名度和影响力(10)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

4

适游期和使用范围(5)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10

附加值(5)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5

 

由此所得芋头侗寨的资源评价总分为73分,其旅游资源等级为三级,即优良级旅游资源,在湖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经有效开发后,芋头侗寨的旅游资源有望到达省级乃至全国重点旅游产品。

(三)旅游开发现状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芋头侗寨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诉求进行了了解。

芋头侗寨自2003年开始对外接待来访游客。

据资料显示,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日接待游客人数达3000人次以上,多以长株潭地区的自驾游为主。

旅游开发初见成效。

但是,当前村内旅游业的管理较为混乱,旅游开发程度较低。

具体表现如下:

旅游收入单一,收益分配不清晰。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针对外来人员进入寨内的门票收益,价格为每人15元;游客自发的向村民购买土特产,如腌鱼、腌肉、侗锦、银饰等;游客在寨内停留借宿于村民家,村民酌情收取的食宿费用,一般为30-50元不等。

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

目前村内的旅游接待工作皆由政府、村委会组织,村民仍以耕作为主,没有人专门从事旅游业;尚无外部投资者介入。

旅游接待设施落后,游客来访食宿多半就在村民家,没有专门的旅馆、餐馆,多由寨内村民临时充当导游。

只有在大型节假日或者重要客人来访时,才有村民在村长的组织下开展民俗表演活动。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部分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村民能够从旅游开发中获取收益,且收益不稳定。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40%的村民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收益,其收入随旅游的淡旺季而波动。

虽然80%的居民表示扔乐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长此以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诸如贫富差距、环境破坏、文化变异、生活秩序混乱等旅游业负面问题的逐步出现,势必在村民间不断滋生新的矛盾,将不利于芋头侗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区参与”理念是提升民族村寨旅游地形象的重要因素。

旅游地的形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是由地方文脉、旅游资源特色、人文环境等所构成的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和评价。

民族村寨的景区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而在这个形象的构成中,社区人文环境又尤其重要。

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目的地的具体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

这意味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主客双方的接触和互动。

在这一过程中,目的地社会所展现的好客精神,无论是对来访游客逗留期间旅游经历或体验的质量,还是对该目的地在市场中的形象,都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有些情况下,当地社会的好客精神甚至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因素,从而成为该地的无形旅游资源。

在这方面,夏威夷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典型。

“在夏威夷,当地的‘阿罗哈’(热情好客)精神所创造的社会氛围,使来访旅游者刚一踏上夏威夷的土地便开始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和友好。

在吸引游客来访方面,这种‘阿罗哈’精神不仅成为夏威夷的一种旅游资源,而且构成夏威夷在旅游目的地竞争中一项突出的比较优势,因而长期以来经常为夏威夷旅游管理部门用作旅游促销的宣传主题。

因此,芋头侗寨要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必须把当地村民和社区文化的参与提升到重要的认识高度,广泛的吸引和引导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地建设和管理,共同塑造和提升旅游地形象。

(二)“社区参与”理念是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保证。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持续推进旅游目的地环境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旅游业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在开发地区的公平分配。

可见,公平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

民族村寨旅游地无疑是村民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如果村民从旅游业发展中无法获利,又失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条件,还要承担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自然与社会成本,势必造成对旅游开发的反感直至抵制,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更无从谈起。

相反,如果芋头侗寨中的村民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中获取持续的经济利益,就会自然激发他们保护当地旅游环境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自觉地维护社区形象、保持环境卫生、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以推动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参与”理念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对多样化情感生活需求的增强,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如何使旅游地保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关键在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如果芋头侗寨的村民能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去,通过建立家庭旅馆,制作民族手工艺品,表演传统节庆、喜庆活动等多种形式,即通过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既展示了本地的独特文化,又带给了游客以真实、自然的感受,从而让游客在优质的服务中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和由衷的满足,以诱发游客的“宣传”功能乃至重复光顾的需求。

(四)“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举措。

旅游扶贫是民族村寨实现脱贫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把旅游扶贫落到实处,必须组织村民广泛参与旅游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村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村民的增收问题。

村民广泛参与旅游开发,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增强了村民的经济开发意识,提高了村民的素质,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人为本”精神的充分体现。

四、导入“社区参与”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一)侗族传统的文化基因为导入“社区参与”提供文化基础。

侗族的传统社会构建由家庭、房族、爪、村寨、小款、大款构成,其中“款”是侗族社会的核心组织,其形式有一些原始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的特征,“小款”联寨,“大款”联营,是村寨和村寨之间有民间自治和民间自卫功能的地缘性联盟组织。

“侗款”有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指侗族社会特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

款组织有一系列法律性质的款规、款约、又有约法款,是侗族的习惯法。

二是指以款约为核心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款词。

侗族地区的这种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的联盟组织,在整个侗族地区影响巨大,它对于侗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于侗族共同体的民族精神、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侗族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千百年来和平、安宁、稳定的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有了款组织和款词的存在。

因此,款组织和款约是典型的侗族地区的和谐之宝。

这种文化的基因对在芋头侗寨的旅游开发中导入“社区参与”,积极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对村内的旅游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督促村民自觉维护村寨旅游环境,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建立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模式是非常有益的。

(二)利益的驱动,是导入“社区参与”的直接动力。

首先,发展旅游能获得经济利益。

旅游业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必然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芋头侗寨虽然景色迷人,民俗风情独特,但交通不便,发展农业、工业等存在诸多先天的不利因素。

因此,对于这种可选择发展机会非常有限的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地而言,发展社区旅游不失为一条可靠的途径。

基于全民参与的社区旅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村民利益,增加村民收益,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因此村民们的参与热情相对也会比较高。

以云南雨崩村为例,当地村民在开展社区旅游之前,以农耕、放牧为主,收入很低,自2000年开始逐步开展旅游,到2005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3451元,这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其次,能够保护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社区旅游发展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包括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关怀,只有保持自然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不受破坏,区域旅游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尤其是以独特的侗族民俗、风情为最大吸引力的芋头侗寨,只有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才能让村民居住的自然、社会环境在旅游发展中不受破坏,保护他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村民自觉传承侗族传统文化,维持其旅游吸引力。

(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导入“社区参与”的社会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村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其中,村民自治已成为当今芋头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内容。

在这种大环境下,“社区参与”所需要的民主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为顺利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五、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社区参与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推动的。

但要真正实现其中的社区参与,离不开当地村民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政府要素的保障与规范,更离不开市场的调控与推动,只有整个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社区的最大程度、最规范与最有效地参与。

鉴于当前很多旅游地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着诸多旅游企业与当地村民的利益冲突进而制约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艄公集体停工就是典型的一例。

武夷山九曲溪竹筏漂流艄公(参与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因不满投资方(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给工资而多日集体停工。

尽管事后事件得到了较好处理,艄公的诉求得到了满足,但事件本身不仅损害了该时段到访游客的利益益,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武夷山旅游的整体形象,艄公与公司的对立情绪也会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质量。

结合芋头侗寨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芋头侗寨的旅游开发中应该可以不引入外部经营者,由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构成旅游开发的主体。

在利益分配上,政府以实现芋头村村民脱贫致富为主要目的,将旅游收益的大部分让给村民。

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村民推选的旅游发展管理小组协调处理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

具体而言,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即村民的参与方式和政府的引导。

笔者认为村民可通过五种角色的扮演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并从中获益。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来引导芋头侗寨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社区村民

1、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行为投入

民族村寨旅游之所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更多的是在于当地独特的民俗,而民俗文化又离不开当地村民,他们既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和维持者,也是民俗文化外现的重要载体。

侗寨里的村民的生活与行为形成了特有的侗族民俗、侗族风情、侗族文化等,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才是头芋头侗寨旅游发展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部分。

村民可以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旅游开发。

侗寨村民作为民俗文化的表演者,其表演行为可以包括有组织的专门表演和村民的日常行为,即自发的表演。

专门表演主要体现在为旅游目的而举行的由社区村民参与的演出活动,体现最多的就是一些民俗歌舞表演活动,例如侗族传统的芦笙、侗族大歌表演等。

这种表演可由村内专门的文艺表演团聘请村民充当专业的演员来进行。

自发的表演大多是一种群体行为,表演的素材就是村民的日常生活,把芋头侗寨村民们最真实的生活展现给游客。

这种表演是没有经过组织的自发行为。

对于这种表演行为,要进行开发,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进行相关的组织与协调即可,但是又不能将其演变成为专门演绎。

对于这种表演行为,主要分配机制是根据工作态度、旅游者的反馈情况和受欢迎程度年底发放奖金。

2、以决策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信息投入

村民作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对于其旅游的发展与管理拥有决策权,让村民与政府一道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并提出问题与意见。

具体决策内容包括:

参与旅游规划编制或对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参与决定旅游发展的方向与管理模式、旅游的经营方针及策略、利益分配机制等。

具体参与决策的方法采用:

“村民—寨老—决策层”的模式。

为此,笔者建议建立如下图的的信息反馈模式图。

图一:

信息反馈模式图

针对村民有权决策的每一事项由侗寨内有威望的寨老主持召开相关村民大会,由村民分别发表意见,寨老收集整理村民所有的信息与意见,然后寨老作为代表参与到决策层的决策中,并适时地与村民进行沟通,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与传话筒。

这种双向沟通式的决策方式一方面反映了相关村民的意见,另一方面能灵活地适应决策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在后续的景区管理中芋头侗寨可以通过社区会议、管理小组等方式来实现村民参与的旅游地管理机制。

社区会议由全体村民参加,共同对社区事务进行决策;管理小组由全体村民推选人员,代表村民参与旅游区、社区的管理经营活动,执行全体村民的共同决议,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

3、以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