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现代意义端午节表达的意义.docx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端午节表达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现代意义端午节表达的意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端午节表达的意义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
【篇一: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
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
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
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
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
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
古语有云:
“冬至如大年。
”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
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
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
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
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
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
入夏,农事渐忙。
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
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
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
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
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
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
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
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
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
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
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
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
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
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
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
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
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
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
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
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
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
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
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
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第二,加大创意血液的注入。
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端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提高。
比如可以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出端午“超越时空”虚拟旅游项目,让旅游者能够亲临其境般地了解端午文化演变的历史,体会其生动别样的传统文化特色。
第三,将端午的节日文化元素融入到地方文化元素中去,延伸端午旅游的表现空间,充实旅游活动内容。
比如在缺水的北方,龙舟竞渡旅游项目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但是可以结合北方各地域文化风情,除了开展诸如旱地高跷舞龙等文化娱乐活动外,还可以在饮食方面凭借北方菜肴相比南方菜肴更为豪放的特征,展示“龙舟舞动食文化”的风彩。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并不是没有经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相反,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强大的中华文化往往并没有被淹没而是不断将外来的文化进行了同化吸收,以此来带动文化的更新。
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已经有很多土著文化相继成为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将不只是简单的保护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中华文化可以容纳世界各主流文化,增强它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端午节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端午节的传承和发展不是简单的立法保护和宣传教育就够的,应该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形式的创新,以吃喝为主的活动形式向以娱乐结合吃喝为主的形式,让人民切实参与其中,体会到庆祝传统节日时的趣味。
发展不是意味着一成不变,而要适应时代潮流,融合一些人们乐于接受的元素,如此才能引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更加重视。
【篇二: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仪式】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仪式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
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
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兰汤洗浴”“挂系艾蒿、菖蒲”“饮药酒”“吃粽子”“赛龙舟”等九大类。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吃粽子”和“赛龙舟”,由于影响很大的“纪念屈原”的民间传说,为端午节增添了强大的文化内涵。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
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
第一,从总体上说,端午节活动体现的是关爱生命的主题,是卫生与健康的主题。
各种个人配饰、居室装饰、特色饮食和赛龙舟、走亲戚的活动,都是关爱生命的表现。
艾蒿、菖蒲、雄黄的各种运用是要维护生命,粽子的性质表示调和阴阳,赛龙舟是通过体育竞技磨砺与讴歌生命力,妇女回娘家探亲是生命报
本、感谢生命之源的仪式。
第二,在社会历史层面,端午节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
值得用个人生命去实行的社会价值包括爱国主义,但是并不只限于爱国主义。
人们代代传说,屈原以生命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对自己的操守、人格的坚持,所以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把这种精神提炼为爱国主义,这一内涵就很快成为社会的共识。
这实际上是关爱生命的主题的一种发展。
生命可贵,值得采取各种手段加以珍惜,但是对于一个社会,还有比个人生命更高的
价值,有时候,为了这些价值是应该牺牲个人生命的。
第三,在日常生活层面,端午节是一个表达亲情、进行社交的机会,其节日氛围的主调是热情和激动。
妇女回娘家,订婚的人家送节礼,有情的男女送绣品(如香包、手绢、鞋袜)传情,一个地区的村子之间赛龙舟,把整个地方营造得热情洋溢,甚至情绪激昂。
端午节还真是一个娱乐和参与指数都比较高的节期,是一个小孩有得玩,青年男女有得盼,媳妇有得闲,男子有得闹,大家
有的看的节期。
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为端午节加上新义。
在我们国家,这一天也纪念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先辈,纪念为国捐躯的先烈,成为一个非常传统的
节日。
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若放在文学艺术上,是创作的最高境界,无可厚非。
“继承不是创造;叛逆未必就是创造,但创造中必包含叛逆,甚至叛逆是创造之始。
”吴冠中绵密的分析令人信服。
但在现实生活中,“九死”,
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达到目标,不免流于极端,“一死”足够了。
?
1、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
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4.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
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篇三: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分为三大部分:
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
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
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
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
《养生要集》曰:
“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
”孙思邀《千金方》记载:
“(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
”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
“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
”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
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
江苏《如皋县志》:
“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
“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
”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
《荆楚岁时记》中写道:
“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
”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
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
《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
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
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
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
《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
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
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
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
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
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
(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
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
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
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
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
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
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
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
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
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
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
(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
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
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
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
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
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
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
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
(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
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
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依然不动。
这种从容就死的凛然态度,深受武士阶级的赞赏,因为他们崇尚危难之际能够镇定自若地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
当然,在中国文化中,鲤鱼是吉祥和勇敢的象征,但这种勇敢并非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而是取自它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坚定信念与来到龙门前奋起一跃时的决然态度。
同为鲤鱼,一个象征着幸运与生机,一个象征着痛苦与死心,鲤鱼的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也大有不同。
至今端午节已不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早已流传至周边各国,虽然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外国端午节内涵早已跟国内大不相同,不仅其在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各异,而且庆祝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
如日本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
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
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
而备受争议的中韩端午之争更多的体现的重视本国传统节日并尊重他国文化,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太大,并不存在谁抢谁。
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
除指定的祭礼,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
中国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还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虽然韩国端午节来源于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端午节传入韩国后经过韩国世代人民的再创造,如荡秋千、吃艾糕、角力摔跤等富有韩国特色的活动等,都已经韩国化了端午节,成为他们自己国家文化的一部分。
韩国几大传统节日,如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都由中国传统佳节的影子,这从历史角度证实了中韩古代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我们应持一颗包容的大国心态,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时尊重他国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