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084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docx

单片机经典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1

1.1设计内容要求1

1.2设计方案思路1

二、系统硬件设计1

2.1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案与框图1

2.2各单元硬件设计2

2.2..1复位电路设计2

2.2.2时钟电路设计2

2.2.3显示电路设计3

2.2.4主要硬件元器件介绍3

三、系统软件设计8

3.1主程序流程图8

3.2定时子程序流程图8

3.3定时器完整程序11

四、系统软件仿真14

五、总结16

六、参考文献16

附录一:

七段数码管字型码17

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17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8051单片机控制的电子定时器设计。

设计中应用了单片中断与显示等技术,经历了方案设计、电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软件仿真等过程,经过此次课程设计掌握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一、设计要求

1.1设计内容与要求

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定时器,4位显示,分别显示10分,

分,10秒,秒。

定时范围从1秒到59分59秒,有按键设置定时时间,按开始键后开始计时,每过一秒刷新一次定时时间,若计时时间到,停止计时,并在上显示定时的时间。

仪器工作过程:

1、通电或复位状态显示0000;

2、由按键设置定时时间;

3、定时开始键按下,开始定时,每一秒刷新一次计时时间;

4、定时时间到,停止计时,4位显示设定时间;

5、复位后恢复初始状态,准备进行下一次定时。

1.2设计方案与思路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初步设定由单片机系统、键0——3、显示组成。

1、按键的输入:

键0——3四个键作为时间设定的控制键,由P1口输入

2、定时的显示电路:

8051显示电路由4位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由8051的串

行口输出,并通过74164八位移位寄存器输入给数码管

二、系统硬件设计

2.1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案与框图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很重要,关系设计接下来的操作程序,一下就是本设计的总体框架。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案,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设计总框图如图1所示,此定时电路包含:

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按键输入、显示电路,这些控制电路将在硬件电路主要模块设计中详细介绍。

图1设计总框图

2.2各单元硬件设计

2.2..1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与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80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

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

手动按钮复位(如图2所示)和上电自动复位(如图3所示)等。

在本系统中采用手动按钮复位。

图2手动按钮复位图3上电自动复位

2.2.2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电路时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

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

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51单片机有型和型,他们的时钟电路有一定的区别。

(1)、内部时钟方式

内部方式的时钟电路如图4所示。

利用51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在1和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

定时元件一般采用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

(2)、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常用于多机系统,以便各个单片机能够同步工作。

对外部振荡信号无特殊要求,但需保证脉冲宽度不小于20,且频率应低于单片机所支持的最高频率。

电路如图5所示。

图4内部时钟方式图5外部时钟方式

2.2.3显示电路设计

8051显示电路由4位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由8051的串行口输出,并通过

74164八位移位寄存器输入给数码管。

如图6所示:

图6显示电路

2.2.4主要硬件元器件介绍

(1)单片机89C51芯片

8051单片机引脚图如图7所示

图78051单片机引脚图

1、主电源引脚和

——(40脚)接+5V电压;

——(20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1和2

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2(18脚)接外晶体的另一端。

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和

①(9脚)复位/备用电源输入端

②(30脚):

低8位地址锁存使能输出端

③(29脚):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④(引脚):

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使能端

4、输入/输出()引脚P0、P1、P2、P3(共32根)

①P0口(39脚至32脚):

漏极开路的8位准双向复用口

②P1口(1脚至8脚):

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口

③P2口(21脚至28脚):

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复用口

④P3口(10脚至17脚):

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多功能双向口

(2)七段数码管

①七段数码管引脚图如图8所示:

图8其段数码管引脚图

②七段数码管字型码(见附录一)

(3)移位寄存器74164

①74164引脚图,如图9所示

图974164引脚图图1074164功能表

②74164功能表,如图10所示

2.3辅助设计

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

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操作性,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将主要使用99来进行电路的设计。

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集成的电路设计环境,包括原理图设计和布线工具、电路仿真和集成的设计文档管理。

2.3.1定时器的原理图

(1)原理图绘制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

(2)定时器原理图如图12所示

2.3.2定时器的图

(1)绘制流程图如图13所示

(2)板如图14所示

图11电路图绘制流程图图13制作流程图

 

图12定时器电路原理图

图14定时器的板

三、系统软件设计

3.1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5所示

3.2定时子程序流程图

定时子程序流程图如图16所示

 

图15主程序流程图

图16定时子程序流程图

3.3定时器完整程序

0000H

0030H

/********************************************

*********************主程序******************

**********************************************/

0030H

:

300;3033H清零

310

320

330

0;调用显示子程序

:

P1.00;检测按键,若有按键按下则跳转至相应的程序

P1.11

P1.22

P1.33

P1.44

;循环检测按键

0:

30H;按键0按下时,30H自动加一

A,30H

1000;若秒小于10,调用显示程序

300;若秒大于等于10,则30H清零

00:

0;调用显示子程序

;调用延时程序

;循环检测按键

1:

31H;按键1按下,31H自动加1并执行相应显示程序

A,31H

611;若秒小于6,调用显示程序

310;若秒大于等于6,则3H清零

11:

0

2:

32H;按键2按下32H自动加1并执行相应显示程序

A,32H

1022;若秒小于10,调用显示程序

320

22:

0

3:

33H;按键3按下33H自动加1并执行相应显示程序

A,33H

633;若秒小于6,调用显示程序

330;若秒大于等于6,则3H清零

33:

0

4:

00;调用定时子程序

;检测按键

/********************************************

*********************定时子程序*************

*********************************************/

00:

40H,30H

41H,31H

42H,32H

43H,33H

300;3033H清零

310

320

330

11:

0;调用显示程序

;调用延时程序

30H

A,30H

10

300

31H

A,31H

6

310

32H

A,32H

10

320

33H

:

A,33H;判断是否到定时时间

A,4311

A,32H

A,4211

A,31H

A,4111

A,30H

A,4011

0

/******************************************

*********************显示子程序**************

*********************************************/

0:

0;使用串行方式输出显示数码

R030H

R74

L1:

0

$;等待发送数据完成

;发送请求标志清零

R0

R71

:

3,06H,5,4,66H;0~9这十个数字的字型码

60H,70H,07H,7,6

/*******************************************

*********************延时0.5s子程序*********

*********************************************/

:

R5125

:

R7100

0:

R650

1:

R61

R70

R5

 

四、系统软件仿真

是多功能的软件,真正实现了虚拟物理原型功能,在目标

板还没有制作之前,就可以对所设计的硬件系统的功能、合理性和性能指标进行充分调整,并可以在没有硬件电路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与调试,可由仿真原理图直接导出绘制成印制电路板()。

虚拟物理原型,对于单片机的设计来讲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开发时间,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当然,的仿真与真实的电路由一定的出入,如在本次仿真中,数码管的限流电阻选用的是10欧姆的,而实际中应选择240欧

姆的电阻。

仿真电路图如图17所示:

图17仿真电路图

五、总结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回顾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更深刻的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参考文献

[1]薛晓书,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胡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郑一力,冯海峰等,99电路设计与制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侯玉宝,陈忠平等,基于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附录一:

七段数码管字型码

显示字型

h

g

f

e

d

c

b

a

共阴极字形码

共阳极字形码

0

0

0

1

1

1

1

1

1

0x3F

00

1

0

0

0

0

0

1

1

0

0x06

09

2

0

1

0

1

1

0

1

1

0x5B

04

3

0

1

0

0

1

1

1

1

0x4F

00

4

0

1

1

0

0

1

1

0

0x66

0x99

5

0

1

1

0

1

1

0

1

0x6D

0x92

6

0

1

1

1

1

1

0

1

0x7D

0x82

7

0

0

0

0

0

1

1

1

0x07

08

8

0

1

1

1

1

1

1

1

0x7F

0x80

9

0

1

1

0

1

1

1

1

0x6F

0x90

A

0

1

1

1

0

1

1

1

0x77

0x88

b

0

1

1

1

1

1

0

0

0x7C

0x83

C

0

0

1

1

1

0

0

1

0x39

06

d

0

1

0

1

1

1

1

0

0x5E

01

E

0

1

1

1

1

0

0

1

0x79

0x86

F

0

1

1

1

0

0

0

1

0x71

0x8E

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

名称

大小

数量

名称

大小

数量

89C51

1片

74164

4片

按键

6个

数码管

4个

电解电容

10

1个

瓷片电容

30

2个

电阻

1k

1个

电阻

240Ω

4个

晶振

6

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