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65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种重点疾病(手术)质量及安全指标检查反馈.doc

18种重点疾病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2014年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归档病历各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数据统计不及时,不准确。

部分病例不符合标准,未排除。

2、医务人员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不规范,平均住院日长,诊断不明确,部分充血性心衰作为第一诊断。

3、部分安全类指标(如压疮)没有申报。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平均住院日。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对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进行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理论培训。

2.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考核。

3.端正态度,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

4.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压疮等安全类指标发生。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降低平均住院日。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1.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如何改进治疗方法,降低患者死亡率,降低平均住院日。

18种重点手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2013年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归档病历各30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数据统计不及时,不准确。

部分病例不符合标准,未排除。

2.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安全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不规范,非计划再次手术率高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及平均费用高。

3.医务人员对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例没有认真查找原因,分析研究,并及时纠正。

4.部分并发症指标没有申报。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对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进行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理论培训。

2.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考核。

3.端正态度,实事求是的统计数据。

4.对再手术病例及发生并发症病例要进行科室讨论并分析记录,并将讨论意见上报医务科。

项目负责人:

整改时间:

2014-1-2至2014-3-1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降低了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1、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如何改进治疗方法,完善术前评估,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管理,降低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医务科质控员签名:

日期:

2014年3月1日

18种重点疾病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二季度)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终末病历各10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数据登记,统计不及时,不准确。

有编造成分。

2、没有指定专门人员统计,主任管理不到位。

3、科室对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及住院天数没有规范,导致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下降不明显。

4、无法开展信息化数据统计。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加强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规范及住院天数的限制。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

2、加强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必要时处罚。

3、加强同相关科室的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加强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项目负责人:

整改时间:

2014-4-2至2014-6-1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规范了诊疗流程,降低了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1、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如何改进诊疗流程,降低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医务科质控员签名:

日期:

2014年6月2日

18种重点手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二季度)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终末病历各10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数据登记,统计不及时,不准确。

有编造成分。

2、没有指定专门人员统计,主任科室管理不到位。

3、科室对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及住院天数没有规范,导致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下降不明显。

4、无法开展信息化数据统计。

5、医务人员对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例没有认真查找原因,没有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整改,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加强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规范及住院天数的限制。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

2、加强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必要时处罚。

3、加强同相关科室的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加强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项目负责人:

整改时间:

2012-4-2至2012-6-1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规范了诊疗流程,降低了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1、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如何改进诊疗流程,降低患者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医务科质控员签名:

日期:

2012年6月2日

18种重点疾病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三季度)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终末病历各10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科室对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及住院天数没有规范,导致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下降不明显。

2、无法开展信息化数据统计。

3、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按照医院要求规范抗生素使用,导致费用超标。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加强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规范及住院天数的限制。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加强培训,对于违规人员给予处罚。

2、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的职能,定期自查,督促。

3、科室定期讨论,明确原因,改进诊疗流程并记录。

4、加强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项目负责人:

整改时间:

2012-7-29至2012-9-30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疾病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规范了诊疗流程,降低了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1、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4、如何改进诊疗流程,降低患者2周及1个月内再住院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医务科质控员签名:

日期:

2012年9月30日

18种重点手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检查反馈意见(三季度)

类别

具体内容

改进项目或拟解决问题

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监控(抽查相关科室运行,终末病历各10份)

存在问题和/或原因分析

1、科室对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及住院天数没有规范,导致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下降不明显。

2、无法开展信息化数据统计。

3、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按照医院要求规范抗生素使用,导致费用超标。

4、医务人员对非计划再手术病例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例没有认真查找原因,没有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整改,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改进计划

预期目标:

增强医务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加强重点疾病的药品使用规范及住院天数的限制。

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整改方案:

1、加强培训,对于违规人员给予处罚。

2、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的职能,定期自查,督促。

3、科室定期讨论,明确原因,改进诊疗流程并记录。

4、加强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项目负责人:

整改时间:

2012-7-29至2012-9-30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医务科检查反馈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基本掌握了18种重点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监控的统计方法和目的,增强了对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的正确认识。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规范了诊疗流程,降低了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检查结果评估及处理

达标:

未达标:

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

3、怎样提高数据统计的信息化程度。

2、如何改进诊疗流程,降低患者减少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日及费用。

提高救治率。

医务科质控员签名:

日期:

2012年9月30日

ofaccountability,redressofordersandprohibitions.Strengtheningthehonestyandself-disciplineofleadingcadreshonestyinpoliticsandeducationwork,enhanceleadersabilityto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