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6506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l.docx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l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县修远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塞紧橡胶塞

C.

称量固体质量D.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

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是82

B.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

15:

l

C.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下表中的整理内容,全部正确一组的是()

A.化学用语

B.事实与解释

—表示的粒子是阳离子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煤做成蜂窝煤(多孔)——增大与空气接触

面积充分燃烧

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性质与用途

D.现象描述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O2有助燃性——医疗急救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A.AB.BC.CD.D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是酸雨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加明矾吸附、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氧气,点燃

C

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

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D

鉴别NH4NO3和NaCl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O2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

2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44.4%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9.下列图像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B.

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C.

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g

23

3

x

51

A.x的值等于3B.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28:

3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Q不可能是单质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_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

(3)海水晒“盐”的盐是_____________;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橡胶属于_______物(选填“有机"或”无机”);

(2)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铝;将铝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3)客机上常提供以下食物:

瘦肉、青菜、面包、米饭等,其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

(4)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主要用于城市做饭,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

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_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MnO2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打开活塞K后,观察到B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4)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四、科学探究题

14.小雨、小亮两位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___性。

(2)试管B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填微粒符号)。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将各自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倒入①号、②号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请分析:

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号烧杯

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填化学式,指示剂除外,下同)

②号烧杯

溶液呈无色,没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HCl

为了确定②号烧杯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雨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

取②号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填字母),可以验证溶质中含有HCl。

aZnbFe2(SO4)3cCu

[实验反思]

两位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两烧杯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物的用量不同。

五、计算题

15.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明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X

剩余固体质量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

(3)求表中m的值(第③题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是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的,因为焚烧塑料袋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

D、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2.D

【详解】

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A错。

B、不能将试管放到桌面,塞紧试管,避免试管底部破碎,B错误。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潮解需要在玻璃器皿中称量,C错误。

D、将导气管伸入液面以下,用手捂住试管,试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小液柱,说明气密性好,D正确。

故选:

D。

3.C

【详解】

A.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0+1×15+14=149,故错误;

B.甲基苯丙胺中碳、氢、碳各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

(1×15):

14=120:

15:

14,故错误;

C.由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

D.由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充分燃烧后会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

C。

4.B

【详解】

A、

—表示的粒子是原子,H——表示一个氢原子,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A有错误。

B、煤做成蜂窝煤(多孔)——增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充分燃烧,正确,N2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正确,B正确。

C、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正确,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正确,O2有助燃性——助燃剂,选项说法错误,C有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选项说法错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选项说法错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选项说法错误,D都错误。

故选:

B。

5.D

【详解】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含有氢元素,但是不是酸,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有单质生成,但是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雨水的pH<7,但是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物具有吸附作用,可使其沉降,然后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可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通入氧气,氧气的量不易控制,易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加入足量氯化钡,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可检验碳酸钠并将碳酸钠除尽,过滤,向上层清液中加酚酞。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溶液不变色,说明完全变质,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钠与熟石灰不反应,可分别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分析】

由微观过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

CS2+3O2=CO2+2SO2。

【详解】

A、由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成的CO2和SO2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成的CO2和SO2的质量比=44:

128=11:

32,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8.D

【详解】

A、由图可知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A正确。

B、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B正确。

C、t℃时,a溶解度80g,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a质量为80g×

=40g,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44.4%,故C正确。

D、20℃的三种物质溶解度b>a=c,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b>a=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ab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D错误。

故选:

D。

9.D

【详解】

A、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B、加入碳酸钠前没有氯化钠,起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

,56份铁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固体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一开始,酸质量不足,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锌与稀盐酸反应:

,铁与稀盐酸反应:

,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锌,故最后铁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锌,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51g+9g+3g+17g)-(23g+3g+51g)=3g,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的数据可知,反应中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51g-23g):

(9g-3g)=14:

3,故选项B符合题意;

C.M、N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P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M、N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P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Q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Fe3+N2NaClHCl

【详解】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表示为:

2Fe3+;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

N2;

(3)海水晒盐的“盐”是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

(4)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化学式为:

HCl。

12.有机大于Ag和Cu青菜混合物

【详解】

(1)橡胶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铝合金是铝的合金,一般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大,故填:

大于;

将铝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金属活动性:

铝>铜>银,故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硝酸铝,说明硝酸铜、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铝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故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可能含Al;

(3)瘦肉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面包、米饭富含糖类,故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青菜;

(4)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混合物;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试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催化作用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a

【详解】

(1)仪器①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2)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可通过装置内压强的变化,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MnO2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打开活塞K后,通入氧气,观察到B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4)D装置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5)D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E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

(6)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使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7)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气体应从a端通入。

14.碱Ca2+和CO32-

NaCl、Na2CO3NaCl、CaCl2a

【详解】

(1)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试管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2)试管B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溶液中减少的微粒是Ca2+和CO32-;

(3)试管C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号烧杯,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显碱性,一定含有碳酸钠,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故一定不含稀盐酸、氯化钙,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碳酸钙都能反应,不能共存,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不能共存,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②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或中性,一定不含碳酸钠,没有白色沉淀,说明C中稀盐酸过量,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B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氯化钠,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CaCl2,可能有HCl。

①号烧杯

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Na2CO3

②号烧杯

溶液呈无色,没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CaCl2,可能有HCl

实验反思:

a、锌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HCl,不产生气泡,说明不含HCl,符合题意;

b、Fe2(SO4)3与HCl不反应,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c、铜与HCl不反应,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1) 一和二

(2)5:

1(3)1.25g

【详解】

(1)各组实验中的稀盐酸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中数据分析,每消耗3.0g混合物,溶液增加1.9g,第三次加入混合物9.0g,溶液增加质量为5.0g小于1.9g×3,说明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第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故填:

一和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g的混合物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100g+3.0g-101.9g=1.1g,该混合物由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混合物中的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即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碳,设3.0g的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g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3g-2.5g=0.5g,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5g:

0.5g=5:

1,故填:

5:

1。

(3)9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7.5g,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0g+9g-105g-m=4g-m

设:

未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m;

答:

m为1.2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