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4172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docx

石柱职业教育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

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1—2015年)学校发展规划

(征集意见稿)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实现“五个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渝东教育强县的攻坚时期,也是我校搬入新校区科学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实施方案》、《石柱县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石柱第一职业中学校(职教中心)2011—2015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

在县委县府和县教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职业教

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十二五”期间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010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石柱县城,办学条件得了极大改善,区位优势得到明显提升;

2、学校整合一年来,办学规模由原来的1000多人迅速扩大到近4000人;年招生人数达2000左右。

3、占地150多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接近尾声;

4、世行贷款教学实训设备项目从启动、安装到投入使用效率高,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

5、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办学形式格局初步形成。

6、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转入市内,学生流失率大大降低;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接近尾声。

7、电子专业从教学实训转入生产实训,旅游专业纳入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服装专业的“园校互动”进入起步阶段。

8、艺术体育活动成绩显著;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活动竞赛硕果累累;培训工作规模效益双丰收。

9、《山区农村职高校企合作研究》课题纳入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二、机遇与挑战

学校迁入县城,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进,为我校动手型和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和升学的两大途径,也为学校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党和国家及市县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供了强大的动力。

但学校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

诸如后续工程建设无资金来源,基础能力建设债务沉重;“双师型”教师短缺,优质教师难求;学生理论基础水平差,教学质量提高难度大;实习实训基地名声不亮,特色骨干专业品位不高;就业质量提升有限,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等。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对照各级‘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和公益性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实用技术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

四、总体目标

力争“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建设

环境优雅,管理规范,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文化厚重,市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1、招生目标

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确保县内生源,争取县外生源,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每年平均招生人数力争突破2000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以上;在校培训人数每年达到6000人。

表一、招生计划一览表

时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招生人数

1600

1800

2000

2200

2500

在校人数

3766

4000

4500

5000

6000

2、专业建设目标

在现有专业建设基础上,按照定位准确、师资优化、

设备先进、创新独特、成果明显的原则和思路,把服装和旅游专业打造成市级骨干专业,使这两大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5年内力争打造市内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计算机、机械和艺术专业。

3、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以教学为主线,以育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快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2011—2012年,准备阶段。

确定文化建设内涵和目标,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完成校园美化工程;2012—2013年,实施阶段。

制订《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确立校园文化主题,在现行规范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与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体育、艺术和文娱活动,开展以事实案例为载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教育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位。

2013—2015年,完善阶段。

总结文化活动成果和文化建设经验,创立、完善文化特色项目,铸就校园文化精神,丰富我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两大荣誉称号的内涵。

4、硬件设施建设目标

完成学校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000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50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到30%,配齐各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全面实现办公设施设备现代化,校园建设数字化,基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

(1)校舍建设

2011年完成教学楼二期、8号学生宿舍楼建设并投入使用,2012—2013年完成办公大楼、校门、校园绿化工程建设。

(2)基地建设

2011—2012年完成现代农艺、建筑、汽修3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世行贷款的汽修专业实训设备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完成旅游实训基地市级重点支持建设项目。

2012—2013年,完成电子、机械、服装3大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完成汽修实训工厂和教师周转房建设,2014—2015年完成申报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市级研究课题和市级重点支持建设项目。

(3)数字化建设

以数字化校园为目标,争取县教委的支持,完善学校公共设施设备建设,实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的信息化。

投资300万元,建设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便捷高效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和试题库平台;投资100万元完成二期教学大楼设备建设,配齐必要的多媒体设备,配置骨干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投资50万元完成办公大楼办公设备建设。

(4)图书、档案和体育设施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特点,规划落实适合学校专业特点,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和体育设施,建立学校图书室和档案室。

投资10万元建立学校教学资料库,满足主干课程数字化教学需要和资源共享需要;投资20万元建立学生电子阅览室;每年投入2万元左右添置专业和公共健身、休闲类体育器材。

5、课程建设目标

(1)以行业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

既要按照各专业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又要体现专业集群优势,实行长短结合,宽窄并存的专业课程设置构架。

(2)改革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

按照基本适用原

则,合理调整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校本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3)坚持分段教学、分层教学和产教结合教学。

探索实施学分制教学、加强实训教学,推行项目教学,搭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灵活、生动的教学平台。

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展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师培训,力争在5年内,使我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任课教师的比例到达80%以上。

6、校企合作目标

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和职业技能要求,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展开教学分析,制定职业技能教学模块,与行业企业签订建立基地协议,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确定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方案。

(1)强化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

5年内“订单”和定向培养的人数达到当年毕业人数的30%。

首先学校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大、中型企业)状况,其次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严格按企业要求培养,企业严格按标准接纳,然后学校通过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综合学生素质的评价以及学生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行业企业对学生不满意,学校要负责“回炉”教育;学生对企业不满意,学校要负责再就业安排,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质量问题。

(2)启动落实“园校互动”模式。

改组学校电子实训工厂,建立服装厂和汽修厂。

学校以入股的方式融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生产销售,例如,服装专业上课在园区,生产实习实训在园区,学校负责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承担部分产品销售业务,企业严格按劳动法负责学生的就业。

企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实行“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形成以工厂为中心,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学实训与生产经营同步,育人与创收共赢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

(3)积极参与或牵头集团化办学。

在现有合作办学基础上,认真评估各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成立由行业企业、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组成的职业教育董事会,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职教集团,促成在企业建立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系统解决招生、办学、实训、就业一揽子问题。

7、培训目标

争取将部门和社会培训机构集中到我校挂牌,实现培训对象、任务、资金、监管、类型的“五个统筹”,学校与就业局等多个单位合作,充分利用职教培训资源优势,开展移民就业、农村实用技术等政策指令性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真正做到职教服务“三农”,服务城乡统筹发展。

5年内,争取全县80以上的培训指标,各类非学历职业培训达到2500人/年以上。

8、就业目标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新的人生价值观和新的择业就业观;开展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从多渠道多角度拓宽就业市场;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基地;加强就业管理,坚持就业跟踪调查;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

5年内,学生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8%,各类培训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0%、学生每年稳定就业率在70%以上。

9、艺体活动目标

建立艺体活动机制,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艺体竞赛活动并取得好的成绩,创建艺体活动项目品牌。

表二、艺体竞赛活动团体和个人获奖规划表(单位:

人次)

类别

获奖层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艺术

县一等奖

1

2

2

3

5

市一等奖

1

1

2

市二等奖

2

1

2

2

3

体育

县一等奖

1

2

3

3

5

市一等奖

1

1

2

3

市二等奖

2

3

4

5

8

10、技能大赛目标

确定各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建立技能比赛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学校技能比赛活动,参加市或全国技能大赛成绩显著。

表三、技能大赛团体和个人获奖规划表(单位:

人次)

类别

获奖层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市级大赛

一等奖

1

2

二等奖

1

2

4

5

三等奖

1

2

4

5

7

全国大赛

一等奖

二等奖

1

三等奖

1

1

2

11、文明风采”目标

制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文明风采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文明风采活动,力争在一年一度的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表四、文明风采竞赛获奖规划表(单位:

人)

类别

获奖

名次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市级竞赛

一等奖

25

30

35

40

45

二等奖

45

50

65

70

75

三等奖

73

80

85

90

95

国家比赛

一等奖

1

2

3

5

8

二等奖

5

6

7

10

15

三等奖

10

12

15

18

25

12、升学目标

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领导,不断完善毕业班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毕业班工作考核力度,严格执行毕业班工作奖惩制度。

每年本科硬上线率达到10%以上。

表五、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规划一览表(单位:

人)

时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参考人数

80

100

400

450

500

上线人数

10

15

40

50

55

升学率

12.5%

15%

10%

11%

11%

13、队伍建设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方向是:

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不断进取。

(1)建设一支高效精明、业务精湛的管理服务团队。

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或引进,争取每年选拔或引进1名年轻管理干部。

(2)建设一支高学历职称、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力争在5年内培养国家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7名;每年从高校招聘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5人,从企业聘请专职或兼职教师3—5名;保证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团队到校外参加学习培训1-2次,激励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力争每年有1名教师晋升高级讲师或教师。

四、实施办法

(一)实施人才强校策略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支思想高、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教师队伍,5年规划目标能否实现,教师的发展是关键。

对此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

1、确立“以教师为重”的办学理念。

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名师塑造工程和激励机制工程,打造一支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师团队。

在工作中,关心教师的疾苦,关注教师的发展,让教师把这种关爱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2、引领教师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是教师提升、改变、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通过各种公开教学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锤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邀请专家到校讲学、选派教师外出听课和参加各种业务进修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3、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发展

课题研究离不开一线教师,教师没有扎实细致的基础性工作,也做不好课题研究。

只有引领教师时刻关注教学实践问题或教学实践案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科研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也才能发挥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作用。

(二)实施文化立校战略

文化是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统领和灵魂,是学校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

我校整合后,学校环境和内部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的缺失会使学校发展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文化立校战略。

(1)行为文化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表是学校行为建设的一张名片,我们将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加强干部教师的行为建设。

一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与教师打成一片,拉近干部与教师的距离,让教师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自觉愉悦的投身工作;二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学校形象,赢得社会的赞誉;三是恪守教师礼仪规范,提升教师外在形象;四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入手把养成教育具体化、直观化。

(2)书香文化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设浓郁的文化环境,让校园充

满书香气息。

一是在讲读传唱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的读书活动,二是开展教师读书心得展评,三是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或进行文学创作。

(3)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是对原有的制度要作系统的梳理论证和完善更新,

让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使学校工作一切有章可循;其次是理顺各部门各处室职能,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杜绝部门处室之间因责任不清而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强化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实行分层量化认定,对责任心不强和不求上进的班主任及时调整,充分利用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师德标兵担任班主任,确保该团队工作的优质高效。

(4)民主文化建设

学校以校务公开为突破口,大力实行“阳光校务”,充

分发挥教代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集思广益,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施品牌兴校战略

我校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在建设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首先,学校品牌建设坚持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把

社会效益、教育效益放在第一位,把运用市场机制办学和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学校通过加强职教品牌理论研究,制定学校品牌建设发展规划;第三,找准学校品牌发展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针对学校实际,做优做强旅游专业,做精服装专业。

(2)建大创新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学校加大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等各项工作创新力度,增强学校内在活力,把创新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能力;其次,全力培养,使中青年教师尽快成名成家。

第三,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努力打造品牌专业。

(3)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品牌建设,需要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体现在全校上下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学校品牌的文化价值要素,需要每一个人的扎扎实实奋斗,所以,学校必须建立确保品牌建设持续实施的长效机制。

(四)实施创新扬校战略

1、发展观念创新

在发展方向上,从追求规模大向注重质量高转变;在品牌建设上,从追求平均优势向打造专业制高点转变,在特色创建上,从追求传统评价向企业需求转变。

2、发展策略创新

坚持“学生——生存、质量——生命、特色——生长”

的发展策略,奉行“内涵发展”的强校之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家庭致富、学生是上帝”的思想,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职业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和职业教育教学的社会认可度。

3、办学模式创新

未来5年,我校的办学模式将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按照市场定专业、行业企业定标准、职业定能力的原则,立足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实行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和“园校互动”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基地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社会活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考核成绩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课堂教学创新

首先,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不拘于

理论细节,重点体现素质教育、开放教育、能力本位等理念;其次,改革课堂设计思路,在备课中体现职业教育课堂要素的新配置;第三,革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改革创新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价值取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由学校党政负责人组成的“十二

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组织规划的实施。

2、资金保障5年规划内,争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

银行贷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累计30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年度经费预算为:

2011投入500万元;2012年投入1200万元;2013年投入500万元;2014年投入500万元;2015年投入300万元。

3、政策保障向县政府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对我校

“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

4、措施保障学校制定规划负责管理、监督和目标责任考核等各项制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发展任务。

2011-9-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