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3386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矩形渡槽设计说明书.doc

渡槽课程设计

设计基本资料

一.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渡槽(设计图见尾页)

xx灌区干渠上钢筋混凝土渡槽,矩形槽身设计,支撑排架和基础结构布置

二.基本资料

1.地形:

干渠跨越xx沟位于干渠桩号6+000处,沟宽约75m,深15m左右。

根据地形图和实测渡槽处xx沟横断面如下表;

桩号

6+000

6+015

6+025

6+035

6+045

6+055

6+065

6+090

6+100

地面高程(m)

97.80

92.70

87.66

83.85

83.80

87.60

89.90

97.68

97.70

2.干渠水利要素:

设计流量Q设=10m3/s、加大流量Q加=11.5m3/s,纵坡i=1/5000,糙率n=0.025.渠底宽B=2m,内坡1:

1,填方处堤顶宽2.5m,外坡1:

1.干渠桩号6+000处渠底高程为95.00m。

3.地质:

该处为第四纪沉积层,表面为壤土深2米,下层为细砂砾石深度为10米,再下层为砂壤土。

经试验测定,地基允许承载能力(P)=200KN/m2

4.水文气象:

实测该处地面在10米高处,三十年一遇10分钟统计平均最大风速为24m/s。

设计洪水位,按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低于排架顶1m,洪水平均流速为2m/s,漂浮物重50KN。

5.建筑物等级:

按灌区规模,确定渡槽为三级建筑物。

6.材料:

钢筋Ⅱ级3号钢,槽身采用C25混凝土,排架及基础采用C20混凝土。

7.荷载:

1)自重:

钢筋混凝土Υ=25KN/m3水Υ=10KN/m3

2)人群荷载:

3KN/m3

3)施工荷载:

4KN/m3

4)基础及其上部填土的平均容重为20KN/m3

三.设计原则与要求

1.构件强度及裂缝计算应遵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

2.为了减少应力集中,构件内角处应加补角,但计算可以忽略不计。

3.计算说明书要求内容完全、书写工整。

4.图纸要求布局适当、图面清洁、字体工整。

四.设计内容

1.水力计算:

确定渡槽纵坡、过水断面尺寸、水面衔接、水头损失和上下游链接。

2.对槽身进行纵向、横向结构计算,按照强度、刚度和构件要求配置钢筋。

3.拟定排架及基础尺寸。

4.两岸链接和布置。

五.设计成果

1.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一张(A1)

总体布置图:

纵剖面及平面图

一节槽身钢筋布置图:

槽身中部、端部剖面,侧墙钢筋布置及底板上、下层钢筋布置图,并列处钢筋用量明细表。

排架和基础尺寸,钢筋布置等。

六.参考书

1.《水工建筑物》

2.《工程力学》

3.《建筑结构》

4.《水工钢筋混凝土》

5.《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

设计说明书

一.渡槽总体布置

1,槽身长度的确定

干渠跨越xx沟,位于干渠桩号6+000处。

由此表可画出此沟的横剖面图:

桩号

6+000

6+015

6+025

6+035

6+045

6+055

6+065

6+090

6+100

地面高程(m)

97.80

92.70

87.66

83.85

83.80

87.60

89.90

97.68

97.70

xx渡槽横断面图

由图可知在高程为95m处沟长为70.25m。

而对于矩形槽,跨度一般取8~15m,所以此槽身去跨度为9m,共8跨,则槽身长L=72m。

2.上下游连接形式及其长度

由于扭面的过流能力较好,所以,上下游连接段均采用扭面进行过渡连接;

在渠道中:

水深h1

由已知条件,带入数据知

进行迭代得h1=2.89m

校核设计流量:

A=(b+mh)h=14.13m2R=A/x=1.39m

故,不符合设计流量的要求,

当h1=2.9m时

故,符合设计流量的要求

当Q=10m3/s,堤顶宽度为2.5m时,查书中表8-5得

校核加大流量:

故,符合加大流量的要求

则,渠道的深度H=3.4m,水深h1=2.9m。

对于中小型渡槽,进口渐变段长度可取L1大于等于4h1(h1为上游渠道水深);出口渐变段长度可取L2大于等于6h3(h3为下游渠道水深)。

则,取L1=12m

取L2=18m

综上所述:

L1=12m,L2=18m,均采用扭面过渡。

3.渡槽支撑形式

考虑到该渡槽的荷载较小,其支撑形式采用单排架。

4.渡槽基础的形式

采用板梁式条形基础

二.渡槽水力计算

1.尺寸拟定

槽身的过水断面尺寸,一般按设计流量设计,按最大流量校核,通过水力学公式()进行计算。

当槽身长度L大于等于(15~20)h2(h2为槽内水深)时,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

矩形渡槽深宽比一般取0.6~0.8,超高一般取0.2~0.6m。

初拟时,纵坡一般取1/500~1/1500。

糙率取0.011.

拟定h/b=0.7,i=1/1000,得:

b=2.6m,不符合实际要求:

拟定h/b=0.8,i=1/700.得:

b=2.25m,也不符合实际要求;

拟定h/b=0.8,i=1/500,得;b=2.03m,也不符合要求,

…………

通过以上的计算得,无论怎么调整数值,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一般渡槽的净宽小于等于渠道底宽。

在以上经验数据下,设渡槽净宽b=2m,i=1/700,n=0.011带入计算水深h,

进行迭代得:

h=1.93m

同理,将加大流量带入上式

迭代得:

h加=2.15m

对设计流量进行校核:

b=2m,h=1.93m.

则,

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

对加大流量进行校核

取m时,则,b=2m,h=0.27+1.93=2.2m

满足加大流量的要求

2.计算水头损失

进口段水面降落值:

(K1=0.1)

槽身段沿程降落值:

出口段水面回升值:

渡槽总水面降落值:

所以符合最小水头损失的要求。

抬高值:

y1=h1-Z-h2=2.9-0.351-1.93=0.619m

进口槽底高程:

出口槽底高程:

降低值:

y2=h3-Z2-h2=2.9-0.117-1.93=0.853m

出口渠底高程:

渡槽水利计算图

最终确定,渡槽的断面尺寸为b=2m,h=2.2m符合要求。

三.槽身结构计算

1.槽身横向结构计算

取槽身长1m计算,拟定截面尺寸如下:

可选定:

t1=16~20cmt2=20~30cm

a=80~100cmb=40cm

c=36cm拉杆截面为16*16cm

具体尺寸见下图:

槽身断面图单位:

cm

由于结构、荷载对称,取一半计算,截面上剪力大部分分布在侧墙上,可视为一个支撑连杆支持于侧墙底部,忽略侧墙所受的竖向力,可用力矩分配法求解内力,其计算见图如下:

(1).拉杆弯矩的计算:

荷载KN·m

KN·m

分配系数:

截面惯性矩分别为

抗弯刚度:

所以:

分配系数为:

传递系数:

CAC=0CAB=-1

求固端弯矩及约束力矩,固定状态下,可得各固端弯矩

分配系数

0.29

0.71

固端弯矩

0

-9.6

-12.8

-6.4

分配与传递

0

6.5

15.9

-15.9

最后杆端弯矩

0

-3.1

3.1

-22.3

最终杆端弯矩为:

MAC=-3.1KN·mMCA=0KN·m

MAB=3.1KN·mMBA=-22.3KN·m

(2).拉杆拉力的计算

取侧墙为脱离体,由∑MA=0

:

槽身一米的拉杆拉力

S:

拉杆间距(这里取2.2m)

一个拉杆所承受的拉力

(3).底板夸中弯矩M0计算

(4).绘制弯矩图

侧墙外侧弯矩

代入则得(max)。

位置即=0所以

代入数据得:

当M0=0时,=2.27m

当Mmax时,=1.3m

此时Mmax==

(5).底板拉力

∑M=0底板拉力NA=

(6).拉杆弯矩的计算

荷载:

杆端弯矩:

跨中弯矩:

弯矩图单位:

KNm

2.槽身纵向结构计算

(1).荷载:

q1=(0.2*2.43*2+0.3*2.2)*25=40.8KN·m

q2=10*2.2*2=44KN·m

q3=2a*3=2*0.5*3=3KN·m

总荷载:

q=q1+q2+q3=10.8+44+3=87.8KN·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L计=1.05L0=1.05*9=9.45m

夸中弯矩M=1/8qL计2KN·m

3.配筋计算

(1).侧墙配筋

查表得,fc=11.9,fy=300K=1.20

取a=30mm,则h0=h-a=200-30=170mm

所以用最小配筋率配筋

选配钢筋

选受拉筋为Φ12@300(=377mm2)

(2).底板

受压计算

取a=30mm,则h0=h-a=300-30=270mm

所以用最小配筋率配筋

选配钢筋

选受拉筋为Φ12@200(=565mm2)

受拉计算

判别偏心受拉构件的类型

属于大偏心受拉构件。

计算受拉钢筋

按构造规定配置钢筋

所以配置Φ12@200(=565mm2)

(3).拉杆配筋

由于拉杆所受拉力很小,直接按构造要求即最小配筋率配筋

所以配置4Φ8(=201mm2)箍筋Φ6@300

4.槽身纵向配筋计算

取a=30mm,则h0=h-a=2860-30=2830mmb=400mm

所以用最小配筋率配筋

选配钢筋

选筋为8Φ20(=2513mm2)

四.槽身支撑排架与基础的布置

1.支撑排架

槽身支承采用单跨多层排架,为满足承压和减少伸缩吗查阻力,柱顶设钢板垫座,排架与基础按固接考虑。

其排架尺寸。

立柱:

长边(顺槽向)b1(1/20~/30)H

常用b1=0.4~0.7m取b1=0.5m

短边(横槽向)h1=(1/1.5~1/2)b1

常用h1=0.3~0.5m取h1=0.4m

横梁:

间距L=2.5~4.5m

长L‘=L1-h1

高h2=(1/6~1/3)L

宽b2=(1/1.5~1/2)h2

牛腿:

C=1/2b1,hb1

2.基础

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梁基础,地下埋置深度大于1m。

底板宽度:

B‘大于3b1

底板长度:

L1大于5h1

基础厚度:

t=1m左右

第-15-页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