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3457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练案2附答案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

第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案2(附答案)

练案2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

本练案共4页,共12题,共36分,训练时间36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00774019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

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

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

孔子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

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

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

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

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

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

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

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

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

《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

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解析] “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解析] 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解析] “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00774020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苏长和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其中现代部分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理论的重要依据。

C.“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的。

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解析] “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曲解文意。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第④⑤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C.第⑥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解析] “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源之一。

C.尽管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但是由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的自我定位。

[解析] A“这种思想”指代内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

C“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

D“主要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理解有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00774021

所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

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

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

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彖传》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

《彖传》又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刚健有为”精神,其具体表现或凝结的文物、制度、风俗,可谓俯拾皆是。

以文学人物形象而言,《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以文学艺术题材而言,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所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之类,也都体现着这种精神。

以制度风俗而言,只要翻一翻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农民起义、变法革新何其多,而把“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当作变革和革命的理论根据又何其多。

厚德载物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一样,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

北宋哲学家程颢说: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可以说为中国的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诠释。

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对域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大力搜求,广泛吸收。

从名马到美酒,从音乐到舞蹈,从科学到宗教,无不兼容并包,其气度之闳放、魄力之雄大确实令人赞叹。

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的表现。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中国文化种类繁多,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自成体系。

“刚健有为”思想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总纲而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

B.“精”的意思是细微,“神”的意思指能动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既是其文化创造的结果,又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C.《彖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思想的两个方面。

D.“刚健有为”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着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从孔子到《周易大传》,刚健有为思想逐渐发展成熟。

[解析] 原文第二段是说“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而“刚健有为”的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该选项中“自成体系”和“‘刚健有为’思想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总纲而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地位”的说法偷换概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B )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出的独立人格精神,与《周易大传》中“刚健”所具有的“独立不惧”“立不易方”的含义相同。

B.《周易大传》认为,在“健”和“坤”二者之中,阳健处于主导的地位;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离。

C.天体运行永不停止,君子效法于天,故提倡自强不息;大地包容万物,君子效法于地,故提倡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应是对君子的要求。

D.刚健有为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随处可见,它广泛地存在于文物、制度、风俗等之中。

文学作品中的愚公、大禹身上都蕴含着这种精神。

[解析] 该选项信息源自第四段,原文中说的是“《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故选项中“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立人与立己”的说法有误。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域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表现出了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闳放的气度和雄大的魄力,这在历史上的汉唐时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B.王安石的《梅花》、陈毅的《咏松》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义看似无关,但如果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来审视,则它们都体现出了刚健有为的精神传统。

C.我国传统的山水类画作多以山水花鸟等为题材,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体现,程颢“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为该类题材作品的一般主题做了阐释。

D.“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三种基本思想都是以“人”为中心,解决人与周围事物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它们与刚健有为思想一起构成统一体系。

[解析] 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

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导学号00774022

“原乡”是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

“原”小篆字体为“  ”,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

“乡”字甲骨文为“  ”,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

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

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意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

于是,原乡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景观本色,尊重乡村本色,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乡村保持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村庄与自然环境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整体,对乡村景观的向往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

原乡规划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乡村原生景观,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并通过合理的人工修复来完善乡村景观系统,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

因此,在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在村庄聚落的内部分区之上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并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地方性特色,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同时,还要保护好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

其中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它是乡村景观文化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

乡村人文生态是在乡村居民建筑村落和田园景观背景下,所形成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和谐的乡村环境系统。

它们是乡村景观的独有表达方式,乡村旅游规划应彰显这些元素。

总之,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原乡”,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味,并在此基础上整治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旅游氛围。

乡村景观规划的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

(摘编自杨振之《论“原乡规划”及其乡村规划思想》)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原乡”原指宗系之本乡,这一称呼蕴含着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深厚的历史情结。

B.原乡规划理论是对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进行反思的产物。

C.大量村落被毁,造成了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这就是所谓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

D.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尽量以自然原真性为根本,限制人工干预。

[解析] 表象与本质混淆。

文章第2段中“大量村落被毁”和“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都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表现。

A是对文章第一段第1句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B在文章第2段,原乡规划理论是基于……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言下之意,原乡规划理论乃反思之产物。

D在文章第3段。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B )

A.乡村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是开发与完善乡村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的前提条件。

B.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C.原乡规划所要求的“顺应自然”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生态,也包括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

D.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乡村旅游规划要特别关注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与规划。

[解析] “保护村庄现有建筑”理解不当。

原文第5段是“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且第4段中是“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

因此,保护现有建筑的说法错误。

A、C、D项是对第3、4、5、6段信息的筛选、整合与概括,正确。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文章援引“原”字的小篆字体和“乡”字的甲骨文,是为了解释“原乡”的含意,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B.以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为开发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会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异化和变质。

C.乡村景观规划要以原乡风味为基础,和谐处理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旅游诸要素。

D.如何最大程度地协调好经济开发与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析] “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说法不当,原乡规划的理论依据是老庄哲学。

B是对原文第2、5、6段的综合分析。

C是对第7段信息的概括。

D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可从原文第2段与第3段中找到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