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3333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docx

步步高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强化练

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双向航道,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

克拉地峡位于马来半岛北部最狭窄处。

读图完成1~2题。

1.克拉地峡属于(  )

A.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2.克拉运河若建设成功,一月由东向西通过运河的船只可能会(  )

A.见到沿岸荒漠景观B.看到风蚀蘑菇广布

C.顺东北季风而航行D.遭遇大量浮冰威胁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由全球板块分布图可知,克拉地峡位于欧亚板块。

第2题,一月该地盛行东北季风,由东向西的船只顺风而行。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最明显的表现为(  )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重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的早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图中三地位置由沿海向内陆变化,其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最明显。

第4题,1月0℃等温线是重要的分界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重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的高。

(2016·浙江嘉兴教学测试)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连结了(  )

A.北美洲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

C.北美洲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从遥感影像中可以看到该区域的海陆轮廓及地中海、河流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区域为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该区域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或受来自陆地的信风的影响,多晴朗干燥天气,所以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对应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第6题,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间的狭长水域为红海,红海是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其西北部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交通要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战略价值。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区域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

据此回答7~8题。

7.该区域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其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D.土壤条件差

8.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示区域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区域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C.该区域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D.该区域降水很丰富,气候湿润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俄罗斯北部,故纬度高、热量不足成为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

第8题,沼泽的形成一般从地表易积水的角度考虑,如气候条件(蒸发弱)、地形条件(排水不畅)、冻土广布(下渗少)等。

(2016·浙江杭州西湖月考)下图为“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甲)和人口密度(乙)”。

读图,完成9~10题。

9.a、b、c、d是该国四个农业区,其中,四个农业区降水量最大的是(  )

A.a地B.b地

C.c地D.d地

10.图示地区农业类型分界线东、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种植业 林业B.种植业 畜牧业

C.林业 畜牧业D.畜牧业 林业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可判断该国家为英国。

a、b两地地处沿海西风带的迎风坡,a地海拔较高,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最多;c、d两地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第10题,受西风带和山地丘陵的影响,英国西部(或西北部)地区降水较多,湿度大,日照较少,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但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东部(或东南部)地区地处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日照较多,生长季节较长,适宜小麦等谷物农作物的生长,种植业发达。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

1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D.②⑦⑧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由甲、乙两地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甲是东北平原,乙是太湖平原,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第12题,①②⑦⑧是东北平原的特征。

(2016·浙江金华联考)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4.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13.A 14.D

解析 第13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送资金和技术,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和原料。

第14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5~16题。

15.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

A.技术指向型工业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D.原料指向型工业

16.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D.降低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 15.B 16.C

解析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转入区一般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由此可以判断其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16题,产业转移会导致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不会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和城市化水平降低;B项是对中西部影响的论述,与题目要求无关;把原有的劳动力指向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可以为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7.(2016·浙江绍兴模拟)下表为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表(“◎”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

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

区位因素

原料

劳动力

工厂用地

技术

交通

市场

水源

区位要求

×

×

×

地方条件

A.甜菜制糖B.智能手机组装

C.动漫制作D.石油化工

答案 D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该工业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据此结合选择项即可判断出结论。

我国M企业专门从事汽车售后服务。

下图示意该企业500多家加盟店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M企业加盟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政策D.技术

19.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与M企业一致的是(  )

A.电子装配B.水产加工

C.精密仪表D.食品加工

答案 18.A 19.D

解析 第18题,结合M企业加盟店分布图知,社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加盟店密集,据此判断影响加盟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第19题,食品易腐烂不易久存,应接近市场布局。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21.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

C.③→④D.②→③

答案 20.C 21.D

解析 第20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1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体分布在纬度25°~35°的大陆东岸,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北部界线比理论上的界线明显南移。

读图,回答22~23题。

22.和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界线纬度位置明显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较强

B.夏季风势力较强

C.缺少高大的东西向山脉

D.洋流对我国影响小

23.同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秦岭(34°N)的纬度明显高于淮河(32°N)的纬度,其原因主要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地形因素

C.大气环流因素

D.与冬季风源地的距离不同

答案 22.A 23.B

解析 第22题,我国气候大陆性强,和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界线纬度位置明显偏南,主要是因为冬季风势力较强,A对。

与夏季风无关,B错。

有高大的东西向山脉,C错。

与洋流影响无关,D错。

第23题,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秦岭(34°N)的纬度明显高于淮河(32°N)的纬度,因为秦岭山地对冬季风阻挡明显,而淮河对冬季风没有阻挡作用,所以是地形因素的差异,B对。

与距海远近无关,A错。

两地大气环流相同,C错。

与冬季风源地的距离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D错。

读“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不便

C.冰川地貌分布面积不大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25.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答案 24.D 25.B

解析 第24题,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河流水量丰沛,航运价值大;冰川地貌分布较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第25题,图示区域东部城市最冷月均温低于0℃,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欧洲自西向东气候大陆性越来越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伦敦冬季气温偏高。

26.(2016·浙江省11校协作体联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

材料二 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

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甲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乙地由于地处板块的________边界,多火山地震。

(3)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______________;在此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________,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5)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角度分析,台风属于__________(天气系统)。

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海运)交通

(2)西南流向东北 消亡

(3)非可再生资源 锡产品加工工业

(4)南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 大陆轮廓(或地形)

(5)气旋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地区,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又有附近众多岛屿的天然屏障作用。

解析 第

(1)题,考查了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马六甲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之地,交通位置优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题,考查了河流流向的判断和板块构造理论。

甲河自西南向东北注入海洋,因此河流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

乙地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第(3)题,考查了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

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发展锡产品加工工业。

第(4)题,考查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由图可以看出,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大致和海岸线平行,同时也和半岛山地的走向相一致。

第(5)题,考查了台风的特征和成因。

从气流的运动状况来说,台风属于气旋;从气压的高低状况来说,台风属于低压。

赤道附近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有附近众多岛屿的天然屏障作用,使得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

2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能把三个地区联系起来的交通干线有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航道。

(2)我国铜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最著名的铜矿产地在________,该省粗铜冶炼布局的区位优势条件,除原料丰富外,还充分利用了省内的________资源。

(3)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把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的企业由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主要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结合利用。

答案 

(1)陇海 长江

(2)东川 电力(水能)

(3)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与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解析 

(1)根据图形涉及了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陇海-兰新铁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乌鲁木齐,连接了三大地区,沿着长江航道,也沟通了东、中、西部地区。

(2)云南的东川有丰富的铜矿,利用其资源优势,及附近的水能资源可以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

(3)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有优势,东部地区开放早,经济发达,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西部地区则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28.(2016·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期末)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一 墨西哥等高线地形(图1)和乙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 图1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 图1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山体陡峻的原因。

(2)简述乙城市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

(3)指出丙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并分别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4)春分日乙丙两地最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板块相互挤压形成陡峻山脉、板块边界是南北走向。

(2)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受信风控制,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劳动密集型(或电子装配等),工人工资水平低、地租低。

资源密集型(有色金属冶炼、采掘工业等),矿产资源丰富。

(4)乙 乙

解析 第

(1)题,甲半岛为加利福尼亚半岛,此处由于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且板块边界为南北走向,因此形成了南北绵延、陡峻的山脉。

(2)题,本题考查气候特征中的降水特征,一般要从降水量的大小、降水的时间分配等方面回答。

根据图形可知乙城市位于20°N附近,周围为海洋,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因此,其降水集中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主要是因为其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雨,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少雨。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工业的区位因素。

根据图形可知丙市位于墨西哥,由于美国经济发达,地价高,劳动力价格高等因素使美国的工业成本上升,而靠地缘优势的墨西哥,则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地租,因此,成为美国产业转移的转入地;根据图形可知,丙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再加上当地劳动力丰富等,可以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像有色金属冶炼、采掘工业等。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当春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均在当地6时日出,18时日落,根据图示可知,乙地位于丙地的东侧,因此,更早看到日出;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步递减,离赤道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观察图示可知,乙地离赤道更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是乙地。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以年均近500万吨的速度增加,目前以年产6000万吨的数量处在粮食总产量全国首位的位置,同时其粮食新增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也处在首位。

材料二 下图中甲处为松嫩平原湿地的主要分布区,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是实现松嫩平原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材料三 图中乙处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所在地,下表为大庆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大庆近年来面临着资源枯竭趋势加剧的问题,这与众多资源型城市相同。

年份

2005年

2008年

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108元)

1400

2220

4000

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1)描述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图中所示平原地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据材料三,分析大庆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针对大庆所面临的资源枯竭问题,分析其可采取什么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 

(1)特点:

年平均气温自南(较低纬度)向北(较高纬度)逐渐降低;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的密集,单位距离内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较大等。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地形分布。

(2)自然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雨热同期;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土壤为肥沃的黑土。

社会经济条件:

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可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率高;铁路网稠密,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外运等。

(3)第二产业比重大,并逐渐降低;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小但均有所增加。

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资源开采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趋于合理,从而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解析 第

(1)题,注意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及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自南(较低纬度)向北(较高纬度)逐渐降低,是由于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侧高,是因为松嫩平原的地势特征为中间低、两侧高;西北部地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的密集,单位距离内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较大,是因为西北部地区的山地坡度较东部地区的大。

(2)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分析材料三可以看出大庆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

从2005年到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比较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但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一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但有所上升。

针对大庆所面临的资源枯竭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资源开采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趋于合理,从而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