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193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姜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分)

命题:

姜堰区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审核:

高文慧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材料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查范围:

必修一+必修二1-3单元。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血缘与政治结合B.社会等级森严

C.中央集权的加强D.青铜制造业发达

2.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4.《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

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六部职责的改变

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宰相权力的反弹

5.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

“兴银行。

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这表明他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6.下列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刚传入中国,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会出现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7.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表中的“?

”)最有可能是

A.2B.31C.73D.193

8.“国民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

”(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9.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

“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

……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

”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B.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C.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10.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

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11.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后见报纸上登载消息“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他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已经死了”是指

A.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B.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2.毛泽东说:

“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3.“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集中制

14.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财产多少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B.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15.“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6.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l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推动了

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C.亚洲国家工业经济的腾飞D.欧洲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

17.阅读下列统计表,判断其中代表荷兰的是

18.下表为《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造成其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圈地运动开展②工厂制度确立③电力设施应用④交通工具变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这表明他主张

A.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20.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第Ⅱ卷(材料题)

二、材料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宋代商业发展显著,备受文人、学者称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

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

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

(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分)

22.(13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琅玡台刻石》文:

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

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

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物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

汉密尔顿说: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材料三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举措,并指出秦统一的意义。

(5分)

(2)分析材料二中“棘手的问题”产生的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

后来又有何发展?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分)

23.(12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

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

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影响如何?

(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

并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5分)

24.(12分)我国为加强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1950年某文件第一条

材料二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

……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

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摘录文件的名称。

据所学知识,概括该文件签订时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5分)

(3)据材料一、三,指出中日关系的变化。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因素。

(2分)

25.(11分)战后世界格局不断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

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

……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

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4分)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1分)并列举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新的力量”有哪些?

(任两个,2分)

(3)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推行这一目的的有利条件。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1分)

 

姜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C

D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B

D

A

D

A

B

二、材料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

(1)原因:

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宗教文化的影响。

(3分)

特点:

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有分区。

(2分)

(2)城市格局:

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打破了空间限制,市场扩大(2分)

经济功能:

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2分)

(3)同:

都认为宋代中国发生商业革命(1分);

区别:

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

(1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1分)

22.(13分)

(1)举措:

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文字;推行郡县制。

(3分)

意义: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分,每点1分)

(2)根源:

邦联制下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1分)

解决:

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2分)

(3)“适当方式”:

平等会谈;不可让外国插手。

(2分,1点1分)

发展:

后又提出“一国两制”。

(1分)

(4)认识:

国家完整统一事关国家兴衰;统一是人民共同心愿;统一是国家内政,不允许外来势力插手。

(任两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3.(12分)

(1)应对:

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

(1分)

影响:

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分)

(2)具体表现:

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1分)

有利变化:

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分)

(3)成效:

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分)

最主要因素:

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分)

 

24.(12分)

(1)文件名称: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分)

主要特点:

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美苏冷战对峙)。

(1分)

(2)原因:

解决财政困难;解决国家周边的安全防务问题;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分)

理解:

新中国外交由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

(2分)

(3)变化:

敌对到正常化。

(1分)

主要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日建交;两国人民愿望;政府推动。

(1点1分,任两点,2分)

(4)因素:

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1点1分,任两点,2分)

25.(11分)

(1)特征:

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

(1分)

因素:

经济全球化需和平、稳定的环境;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国际多极化新力量遏制了战争。

(3分)

(2)新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分)

新的力量: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任两个,2分)

(3)目标:

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

(1分)

条件:

苏联解体,俄罗斯力量受到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2分)

(4)如何面对:

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倡导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任意1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