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19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_精品文档.doc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风儿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5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褴褛、佝偻、表情木然、虚设、辛酸、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故事内容,并且深深震撼于“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情境创设,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精学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就产生了那样的“魅力”的原因。

  教具安排:

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6个字,认识5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衣衫褴褛、佝偻、表情木然”的意思。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生活处境的艰辛。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一、导入:

    师:

“语言”是人类思想表达的工具,语言的内容非常非常的丰富,一辈子也说不完,语言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表达出细腻丰富的情感,人与人之间更是无法交流沟通了,语言的魅力可大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有关“语言的魅力”的课文。

你们有兴趣吗?

首先呀,这还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请快快翻开书本第5页读读这片奇特的故事吧!

  二、初读:

    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师: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指名自由概括)

   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衣衫褴褛,佝偻着腰,头发花白,表情木然”说明她贫困交加,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破破烂烂,这么大岁数了,头发白了,连背都驮了,伸也伸不直,佝偻着背,长期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老得连站都站不稳了,却还要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为了不饿死,而整天从早到晚长时间地站在街上沿街乞讨,她的表情木然、目光呆滞,长期生活的不幸早已压得她都麻木了。

面对着这样一位老人,我们已经觉得他很不幸了,可是更不幸的是她从小就是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也许正是因为老人家有异于正常人,眼睛残疾,加上无儿无女,年岁又大,孤苦伶仃,丧失了劳动力,所以才沦落为在街边乞讨。

    感情练读“一天上午,……不得不在街上乞讨。

”读出老人境况的艰辛,以及对其产生的怜悯之情。

    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位著名的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询问。

    指名读诗人与老人的对话。

(指导读出老人辛苦劳累与哀伤无奈的心情,语调低沉无力。

    师过渡:

于是,诗人听了,便拿出笔来,悄悄地在老人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加了“春天到了”这四个字,随后又将身上带着的钱全给了这位老人,结果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

    学习“街、妇”等上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

“街”字注意左中右结构的比例;“牌”字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及右边“卑”字的写法。

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另外6个字,认识5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虚设、辛酸、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意思。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故事内容,并且深深震撼于“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精学2、3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会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就产生了那样的“魅力”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知道了一位风烛残年,年老力衰,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一位长年双目失明的颤巍巍的可怜老人,为了生存,在辛苦地沿街乞讨一天却什么也没得到的情况下,一位诗人出现了,他给了老人所有的钱,并且在她的木牌上的那行字前加上了几个字“春天到了”,正是这寥寥几个字,却使事情发生了怎样的转机呢?

我们来看看!

  三.精学2、3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情呢?

老人站了整整一天了,那么漫长的时间都没有收到一枚硬币,所有路过的人都习以为常,可是现在,却突然发生了如此怪事——结合课后习题二,从加点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递进句,木牌上的语言,感动了每一个人,使经过的每个人都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

    练读第二自然段中的递进句。

“无论师……交给老人。

”指名读、小组读。

读出施舍的人之多。

    师:

先是整整一天,没有一个人给钱,现在是几乎所有来往的行人,只要经过这块木牌时,都纷纷停下来,不管是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心甘情愿地慷慨解囊,就算那衣着寒酸,也同样贫穷,为生计发愁,疲于奔命,劳碌奔波的小职员,也摸出自己的钱交给了老人,奇怪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带着这个问题去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吧!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了后,你明白了什么?

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就产生了那样的“魅力”呢?

    指名自由发言

    (“春天到了”,我们看见了什么?

湛蓝晴朗的天空,银花,白絮般的云朵,想象一下画面,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小草发芽,绿树长出新叶,莺歌燕舞,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世界,多美好呀!

有谁不喜欢春天,有谁不愿意去赞美它呢?

    可是,这么如此美妙的春天,这位双目失明的可怜老人却一生都没有见过啊!

她眼前的只有一片黑暗……“春天来了”虽然短短几个字,却使见过它的人浮想联翩,联想到春天的种种令人向往的美丽景色,然而后面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却刹时敲碎了这个美丽的梦,前后造成极其强烈的对比映衬,使春天的“色彩斑斓”与老人眼前的“永久黑暗”形成对比,使春天的快乐美好与老人风烛残年、贫困交加的辛酸生活形成对比,更加突现出老人生活的困苦不幸,因而使每个人都产生心灵的触动,怜悯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纷纷发自肺腑地慷慨解囊。

    感情练读第三自然段。

注意引导读出前后的对比,读出春天的美好与老人身世的辛酸。

    试背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学习“掏、币”等下排6个字。

    让学生多识记字形:

“辛”字注意几横的长短排列;“残”字可与前面学的“钱”字比较学习。

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板书设计: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人施舍

    2、语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所有的人全都慷慨解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