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317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精品文档.doc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是(     )(4分)

(1)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chuò)劳作,尤(yóu)喜纺棉。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lì)笑,却一声不响。

(3)有人揶揄(yēyú)她:

“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tiáo)养出来的呢!

(4)周围是无垠(yín)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muò)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我的学琴母亲不知负出了多少辛劳,每次练琴,她都要袖手旁观,亲自督促。

b.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值得好好一读。

  c.在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因此极受大家的尊敬。

  d.小路上,蹒跚地走来一位老人,她就是我年老的奶奶。

3.从句后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句中横线上。

(4分)

(1)不要感叹美好时光        的吧,只要世界没有静止,永在运动,你还会看到无数美丽的早晨。

 (a.消失 b.流逝   c.流动)

(2)最后邓稼先比较了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在现场采取         处理办法。

  (a.妥善 b.妥当 c.妥帖)

(3)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         的家里少呆些时间。

 (a.卑微 b.渺小 c.卑贱)

(4)周围死一般的        。

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

(a.沉静 b.安静   c沉寂.)

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4分)

 我们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开始了我的启蒙课程的学习。

我懂得了       

                            ,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

 a.植物生长要靠阳光和雨露              b.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

c.植物在阳光和雨露下能够茁壮成长      d.大自然中有学不完的知识

5.给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4分)

(1)她虽然不知道邓稼先要调到哪里,干什么工作,       ,她明白她的丈夫要做的一定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大事业,     相信他会豁出命来干的。

(2)从此,即便得了表扬,我    不敢说给母亲听。

(3)我知道天空已是乌云密布,     我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       闻到一股从大地散发出来的奇异的味道。

(4)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这种知识,这种意志,    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我喜欢看小说和各种文学作品。

b.周末回家,我又看到了妈妈慈祥的笑脸和温柔的声音。

c.朱德的祖籍是广东韶关人。

d.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邓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亲临第一线。

7.课外阅读检测   (6分)

(1)请写出下面警句的后半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学如逆水行舟,                          。

  

(2)“岁寒三友”指的是                  ,“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        

  (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    朝诗人韩愈描写       山水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23分)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的在旁边帮他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地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菜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线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似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物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母亲是个好劳动”说说句中加点的“好”字怎么用得好。

(3分)

                                                                                    

2.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管束”一词能否换成“管理”。

(3分)

                                                                          

3.选文语言平实质朴却又饱含感情,说说“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句子蕴涵着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4分)

                                                                                     

4.说说下面的句子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性格?

(9分)

(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2)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菜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5.概括上文大意。

(4分)

                                                                                

 

                        

(二)(24分)

(二)(24分)

①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

一个古老的迷。

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生命的泥潭。

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辩出一条生存之路。

②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③断炊了。

④在他的干粮袋里。

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

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得化脓的警卫员骑了。

倏地,他那削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⑤“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了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

”那战士喘着气,望着跟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⑥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给战士:

“吃吧!

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⑦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

“他是谁呀?

”“不知道,有点儿面熟。

”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

“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恩!

1. 给上文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第③段“断炊了”三个字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4分)

                                                                                            

3.第④段中的“路”的引号能去掉吗?

说说理由。

(4分)

                                                                                             

4.将第⑥段中加点的“掏”字改成“拿”、“取”好不好?

(4分)

                                                                                                 

5.这是一篇小说,为什么不写成战士是认识这位首长的呢?

(4分)

                                                                                           

6. 这篇小说给我们传达出怎样的信息?

(4分)

                                                                                         

                                                                             

(三)(23分)

红灯。

公交车缓缓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清脆的童声响起:

“母亲节!

妈,是你的生日。

“母亲节?

”糟糕,我还没买礼物,该死!

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

只是,应买什么礼物呢?

第一次过母亲节是在别人的指导下,买了最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

平生头一次买花,送给母亲,她的惊讶激动出乎我意料,更让我不安:

仅仅一束花,母亲就那么高兴,她的易满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头:

明年,明年一定要买件特别的礼物!

第二年,我找了好几条街巷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色糕点。

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全熨平了,糕点,我和妈妈分享完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

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

明年,明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