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0590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docx

完整word版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

(一)1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君安与项伯有故

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D.刑人如恐不胜

1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因循守旧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派遣将士守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B.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C.用派遣将士守关的办法,来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D.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二)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顽固)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B.①②⑤

C.③④⑤D.②④⑥

1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

19.第2自然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③引用论证

A.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D.既然如此,就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三)

17.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尊贤而重士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

发展

B.履至尊而制六合履:

鞋子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

兵器

D.却匈奴七百余里却:

使……退却

19.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聚之咸阳B.以为固

C.委命下吏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B.以弱天下之民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D.以愚黔首

(四)

17.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直走咸阳走:

奔走

B.廊腰缦回回:

曲折

C.戍卒叫,函谷举举:

全、都

D.族秦者秦也族:

家族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辇来于秦

A.六王毕,四海一B.少长成集

C.早出暮归D.火尚足以明

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多于南亩之农夫

A.亦各言其志也B.秦人不暇自哀

C.若属皆且为所虏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0.对以上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讽谏当时的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B.第3自然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4自然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五)

17.对下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qi而望矣qi:

抬起脚跟站着

B.而绝江河绝:

横渡

C.故不积跬步跬:

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

D.金石可镂镂:

雕刻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上食埃土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火尚足以明也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有泉侧出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青麻头伏焉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善假于物也多于九土之城郭

D.吾尝终日而思矣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及学习的方法态度。

B.由第一自然段可知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C.第二自然段作者用比喻从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D.文中用“蚓”和“蟹”设喻,意在说明客观条件虽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一)

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胜:

尽,完

B.斧斤以时入山林以:

按照

C.树之以桑树:

种植

D.谨庠序之教谨:

郑重

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唯利是图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C.谁能定是非之真D.是又在六国下矣

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死生亦大矣B.未之有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D.铸以为金人十二

20.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人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二)

17.下列加点词语解稃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

借指音乐

B.所以游目骋怀所以:

用来

C.夫人之相与相与:

相处,相交

D.快然自足快然:

非常迅速的样子

18.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

19.下列各项与“亦将有感于斯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亡秦之续耳B.以为桂林、象郡

C.句读之不知D.覆之以掌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浩雅致。

模拟试题(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和尚)B.其文漫灭(模糊,磨灭)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北面)D.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8.对“之”和“者”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③而记游者甚众④蔺相如者,赵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问其深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素善留侯张良D.邻国之民不加少

20.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今臣亡国贱俘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洎牧以谗诛

模拟试题(四)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

停止

B.假舆马者假:

借助

C.而神明自得神明:

神的总称

D.用心躁也躁:

浮躁,不专心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多于市人之言语

B.①曾不知老之将至②蚓无爪牙之利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蟹六跪而二螯

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1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B.于是相如前进瓿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例证法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

B.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

人。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

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了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苟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模拟试题(五)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负:

依仗,凭借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

尊重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

只,不过

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中间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毕礼而归之B.赵王鼓瑟

C.三子者出,曾皙后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大王见臣列观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0.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叶叶相交通B.于是余有叹焉

C.然后得一夕安寝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模拟试题(五)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负:

依仗,凭借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

尊重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

只,不过

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中间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毕礼而归之B.赵王鼓瑟

C.三子者出,曾皙后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大王见臣列观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0.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叶叶相交通B.于是余有叹焉

C.然后得一夕安寝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家族)B.今之众人(普通人)

C.郯子之徒(徒弟)D.或师焉,或不焉(或者)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年十七,好古文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齐彭殇为妄作

C.邻国之民不加少D.谨拜表以闻

19.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省略句)

B.不拘于时(被动句)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

20.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宫中尚促织之戏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事)

C.吾得兄事之(侍奉)D.不如因善遇之(对待)

18.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张良出,要项伯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B.于是项伯复夜去

C.辄倾数家之产D.怒发上冲冠

20.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具告以事

A.将军战河北B.苟以天下之大

C.今臣亡国贱俘D.异乎三子者之撰

模拟试题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合乎)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阻断)

18.下列各句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学习的重要性

A.端正学习态度非常重要

c.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D.学习的作用

19.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B.冰,水为之(判断句式)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定语后置)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判断句式)

20.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反复比喻,说明学习对人的改变是有决定意义的。

B.作者运用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说明学习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c.作者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是善于借助外物,即学习的结果。

D.从写作手法看,选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论证。

模拟试题(九)

17.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D.臣请就汤镬

18.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乃使其从者衣褐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9.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③而相如廷叱之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0.下列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①⑦B.④⑧c.②⑥D.③⑤

模拟试题(十)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莫春者,春服既成

C.摄乎大国之间D.唯求则非邦也与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三子者出,曾皙后B.臣乃敢上璧

、C.朝歌夜弦D.赤也为之小

1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会同D.赤,尔何如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一开始,孔子就用“居则日: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一句开门见山地对四

位弟子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

B.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抢先发言。

“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

的性格,对其回答,孔子以“哂之”表示嘲笑的恋度。

c.冉有和公西华二人的回答虽然本质上和子路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表现得比较谦虚委婉。

D.曾皙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从容不迫,逍遥自在。

孔子的

“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

模拟试题(十一)

1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徒慕君之高义也”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乏徒,其贤不及孔子D.而迁徙之徒也

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璧西人秦(名词作状语)B.归璧于赵(动词的使动用法)

C.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动词用作形容词)

19.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0.下列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诸位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我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啊。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

找一个人能报告秦国的,但没有找到。

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

崇尚,喜好

B.此物故非西产故:

本来

C.因责常供责:

责备

D.操童子业,久不售售:

达到,实现

1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翼日进宰

B.昂其直,居为奇货

C.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D.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取儿橐葬

D.辄倾数家之产

2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于是被狡猾的里胥报上去让他担任里正的差使。

B.试使斗而才——(上司)试着让促织角斗,却非常聪明。

c.冀有万一之得——也许还有万一能找到的希望。

D.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催促缴纳。

1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径造庐访成造:

B.直龅敌领龅:

C.细疏其能疏:

疏忽

D.抚军亦厚赉成赉:

赏赐

18.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覆之以掌

A.村中少年好事者

B.此物故非西产

C.既而待其尸于井

D.楼阁万椽

1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力叮不释

B.则应节而舞

C.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D.裘马扬扬

20.对“闻之: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

一个人飞上天,神仙就连鸡犬也带走了。

的确是这样的啊!

B.听说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飞上天,神仙就连鸡犬也带走了。

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C.听说:

一个人得道升天,就连鸡犬也成了神仙。

这样啊!

D.听说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得道升天,就连他的鸡犬也成了仙。

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啊!

模拟试题(十四)

17.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治学的人

B.吾师道也师:

老师

C.是故无贵无贱无:

没有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

岂,哪

18.下列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吾从而师之

A.成以其小,劣之B.范增数目项王

C.卒廷见相如D.宁许以负秦曲

1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惑而不从师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顺风而呼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学而时习之

模拟试题(十五)

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

B.因之以饥馑因:

因为

C.以俟君子俟:

等待

D.鼓瑟希鼓:

弹奏

18.“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A.他B.你c.自己的D.其中

19.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

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如果,假如)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B.不吾知也(了解)由也为之(由于)

c.且知方也(方向)夫子哂之(徽笑)

D.何伤乎(妨害)舍瑟而作(讲话)

模拟试题(十六)

1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

帮助

B.泊牧以谗诛洎:

等到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

胁迫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事:

从事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日削月割

A.义不赂秦B.未云何龙

C.骊山北构而西折D.少长成集

19.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B.移其粟于河内

C.得复见将军于此D.师不必贤子弟子

2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译: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D.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模拟试题【十七)

1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

尽,穷尽

C.信可乐也信:

相信

D.不能喻之于怀喻:

明白,理解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死生亦大矣

A.齐彭殇为妄作B.奈何取之尽锱铢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因利乘便

19.下列各旬中的“诸”与“或取诸怀抱”中的“诸”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诸侯而何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D.乃赏成,献诸抚军

20.对上面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是一篇流传千古的

名篇。

B.全文以情感抒发为线索,景中含情、情理相生,语言清新朴实,意境清丽淡雅。

c.整篇文章抒发了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D.本文骈散并行,以散为主;还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

模拟试题(十九)

1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等不肖,请辞去(请求)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熟悉)

C.独畏廉将军哉(仅仅,只是)

D.相如虽驽(愚劣,无能)

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宣言日:

“我见相如,必辱之。

”D.恐惧殊甚

19.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且庸人尚羞之

A.赵王鼓瑟B.而相如廷叱之

c.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树之以桑

20.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君何以知燕王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大王来何操

模拟试题(十八)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廊腰缦回缦:

没有花纹的丝织品

B.剽掠其人剽:

抢劫,掠夺

c.负栋之柱负:

依仗,依靠

D.日益骄固固:

本来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后人衷之而不鉴之

A.序八州而朝同列B.以故其后名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