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0228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x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辩襄阳南阳。

”是为名人诸葛亮籍贯之辩。

同样,诸葛亮说孙权,联吴蜀,借东风,捉放曹的赤壁大战古战场究竟在于何方?

也有过类似的争辩。

有人据《水经注》,断定在今湖北省武昌县内,有人据《元和郡县志》,确认在蒲圻县西的乌林对岸。

而更多的文人骚客却在黄冈赤壁发思古之幽情,直至近年来的出土文物才证实在蒲圻的乌林赤壁。

有趣的是蒲圻赤壁虽江山不改,但很少引人注目,而黄冈赤壁却游人如堵,名闻遐迩,甚至误把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轼的出现。

二、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

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

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

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颀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同不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

  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生谈对苏轼的了解。

   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

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才华横溢的苏轼文“唐宋八大家”词“苏辛”诗“苏黄”书、画“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东坡肉的由来在浙江城乡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故事相当有趣。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名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人们都称他苏东坡。

因他曾两度做过杭州的地方官,并为当地人民群众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所以苏东坡的事迹在浙江民间流传极广。

至今人们仍称西湖那条湖堤为“苏堤”,相传“东坡肉”的流传还与修“苏堤”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在北宋京城做官,因与当时的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同,自动请调到地方做官,1071年到杭州做通判,以后还到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当过知州。

1079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受到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了“团练副史”这样一个挂名小官,其实质是流放。

在这个时期苏东坡心境之悲凉、门庭之冷落、生活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那时黄冈一带猪肉比较便宜,苏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是在谪居黄州时开始的。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

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

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

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

苏东坡则吩咐家人:

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

谁知家人误认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三、关于词牌、题目

(提问:

诗与词的区别,引出词的别称)

词又称长短句、乐府、曲子词、诗余等。

词牌只管格式(规定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单双调等),题目表明内容或范围。

“念奴娇”,一百字,又叫“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

五、描述上下片的内容并归纳

1,学生描述词的意境

2,讨论归纳

上片:

咏赤壁,重在写景

1—3,笼罩全篇

4—11,面对江山先总写江山,再总提人物。

下片:

1---6,回忆历史

7---9,抒写己怀

10—11,自我排遣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六、理解豪放的特点

我们知道宋词分为两大流派:

婉约派、豪放派,那么,什么是豪放呢?

豪:

雄壮的笔调。

放:

奔放不受拘束。

豪放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

本词哪些地方体现了豪放的特征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背景壮阔,气势磅礴,纵横开合。

大江——————赤壁

千古——————三国

人物——————周郎

我们可以想见在滚滚长江之上一位昂然独立,思接千载,俯首沉思,聚焦周郎的诗人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

或曰非也。

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

'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

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

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

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

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

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

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

思想感情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

“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

“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后世影响《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丑化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

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一、导入新课: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

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

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

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

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

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三、串讲词的大意

原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江山历经千古沧桑,难寻觅英雄孙仲谋京口定都之处。

昔日舞池、歌台,风流旧事、人物,历经风雨,早已成飘落泥土的飞絮。

斜阳映照长满树木花草的普通街巷和小径,有人说,刘裕曾在此居住。

想当年,这南朝的宋武帝,挥舞金质刀枪,跨骑铁甲战马,收拾万里山河,气势如猛虎。

元嘉皇帝刘义隆,草率用兵,效法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结果仓皇南逃,无暇北顾。

一晃四十三年,遥望中原,记忆犹新,扬州路,烽火连天,鏖战艰苦。

往事怎堪回首?

当年拓跋焘的行宫佛狸祠外,香火旺盛,神鸦啄祭品,祭祀擂响鼓。

谁来探问?

战国名将廉颇老了,饭量尚可?

四、分析词的上片:

思考: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

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

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

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六、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板书:

孙权:

英雄难觅

上阕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刘裕:

寻常巷陌、金戈铁马

刘义隆:

草草出师,仓皇北顾警告当朝咏史抒怀

下阕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愤斥偏安借古讽今

诗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