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0171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docx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  

一材料、设备、参数 

1、 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 

 ΔL  =P×[1-e-(kL+μθ)]/(kL+μθ) 其中:

  

ΔL------- 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cm;  

P¯------- 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N;

 P ------- 预应钢束张拉端的张拉力,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及设计图纸对不同曲线段的参数X值。

) 

Ay--------预应力钢束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钢束弹性模量,MPa;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束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 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参数

千斤顶标定书编号:

A13-QJD-0707 -1

钢绞线检验报告编号:

GDSZ13BGJX0039

GDSZ13BGJX0040

钢绞线的截面面积A=140mm2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105 N/mm2(取其平均值)

钢绞线材料。

标准强度:

1860MPa

规格直径:

Φ。

中板选用OVM15-5锚具

边板选用OVM15-4锚具,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1860 ×=1395MPa

施工规范:

JTG/TF50-2011,

施工图纸:

工程编号:

 3、设备  

设备主要是千斤顶油表,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千斤顶型号:

YC120、

油泵型号:

ZB4---500。

 油表选用。

 

根据20米空心板梁设计图纸要求,该梁板有二种钢束,分别由5、4股钢绞线构成,各种钢束最大控制张拉力分别为中板:

、边板:

 YCW120型千斤顶,按最大控制张拉力F=976500N计算,油表选用级,选用量程为(~2倍)×=~(Mpa)最大量程为60Mpa。

 使用前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送有资质单位标定,经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标定。

张拉设备标定书编号:

A13-QJD-0707 -1

千斤顶编号:

1#,油压表编号:

06406007。

 回归方程为  F = +。

千斤顶编号:

1#,油压表编号:

1-03-H007。

 回归方程为  F = 。

张拉钢绞线的千斤顶工作长度

二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 

1计算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参数:

 

钢绞线弹性模量Ep=×105 Mpa,(取其平均值)

钢绞线截面积A=140㎜2,

 塑料螺旋管道系数:

K=,

μ=~,取(略大于图纸给出数据:

) 

单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力:

  ,

 根据钢绞线最大控制张拉力:

P1=×Rib×A=×1860×140=195300N。

       

(一) 边板 (北跨1#、10#板,中跨1#、10#板,南跨1#、10#板)共计6片板

边板的预应力钢束组成为5支钢绞线。

边板N1钢束理论抻长值。

 

 根据图纸,将梁板钢束一半分为三段(L1、L2、L3),分别计算伸长量。

N1钢束由5股钢绞线组成,

最大控制张拉力,P=P1×5=195300×5=976500N。

千斤顶工作长度米。

 

1、 L1为直线段:

L1=+=m,θ=0° 

平均张拉力:

 

  =P×[1-e-(K L1+μθ)]/ (K L1+μθ)

=P×[1-e- K L1]/ K L1 

=976500×[1-e-(0.0015×]/×

=N  

∴△L1=△L= PpL / ApEp  

=×(3023)/ 140×6×202000        =       

2、L2为抛物线段:

 

 第二段曲线段N1钢束理论伸长值

L2=,θ= L2/R=100= rad   

一、 L2起点力等于L1终点力 =P2×[1- e-(K L2+μθ)]/ (K L2+μθ) 

   =×[1- e-×+×/ ×+×] 

 =N   

∴△L2=△L= PpL / ApEp  =(×)/ (140×6×202000)

∴△L2=  ㎜   

3、L3为直线段:

L3=,θ=0° 

L3起点张拉力:

P3=P2× 2- P2=2× 

平均张拉力:

  3=P3×[(1-e-K L3)/ K L3 ]

   =×[1-e-×]/×=N   

∴△L3=(P3×L3) /(Eg×A4) 

=×3301) / (202000×140×6) = 

 ∴△L3=  ㎜  

梁钢板束一端90%的引伸量为:

     

整束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2△L=2×∑△L i =2×(△L1+△L2+△L3)    i=1 

=2×(++)

=2×

=

张拉时一端的实测伸长量:

△L=90%×∑△L i =×(△L1+△L2+△L3)    i=1 

 =×++=㎜。

N1预应力钢束的走向布置,近似于直线型。

设计值*****㎜。

 

 N2钢束理论伸长值 

N2钢束的弯曲度略大于N1号,由6股钢绞线组成;钢束分为三段:

L1、L2、L3。

L1为直线段=+=米;θ=0

L2为曲线段=米;θ= L2/R=1= rad   

L3为直线段=米θ=0

最大控制张拉力P=P1×5=195300×5=976500N,

A6=140×5=700㎜2;

千斤顶工作长度×2=。

 

N2钢束理论伸长值△L:

 

△L1平均张拉力:

  P1

=P×[1-e-(K L+μθ)]/ (K L+μθ)= P×[1-e-KL/ K L ]  

=1395×A6×[1-e-×+×0)/×]

=1395×A6×[1-e-/()]

=1395×A6×[1-e-/()]

=1395×A6×[]

=×A6N   

 ∴△L1=  PL1 / ApEp 

=(×A6×3818)/(840×202000)

=mm 

△L2平均张拉力:

  

L2的端部张拉力=2P1-P=2××A6-1395A6=×A6N

=P×[1-e-(K L+μθ)]/ (K L+μθ)= P×[1-e- KL]/ K L   

=×A6×[1-e-×+×]/

×+×

   =×A6×[(1-e-0.)/(0.)]

=×A6×[]   

=×A6N   

 ∴△L2=  PpL / ApEp 

=(×A6×)/(A6×202000)

=mm

△L3平均张拉力:

  

L3为直线段=米θ=0

L3的端部张拉力=2P2-P1=2××A6-×A6

   =×A6N

=P×[1-e-(K L+μθ)]/ (K L+μθ)= P×[1-e- KL]/ K L   

=×A6×[1-e-×/×]

=×A6×[1-e-/]

   =×A6×[]

=×A6N

 ∴△L3=  PpL / ApEp 

=(×A6×2086)/(A6×202000)

=mm

梁钢板束一端90%的引伸量为:

     

整束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2△L=2×∑△L i =2×(△L1+△L2+△L3)    i=1 

=2×(++)

=2×mm

=mm

张拉时一端的实测伸长量:

(90%)

△L=90%×∑△L i =×(△L1+△L2+△L3)    i=1 

 =×++

=㎜。

(二)、中板 (北跨2#~9#板、中跨2#-9#板、南跨2#~9#板)共计24片板

N1钢束理论伸长值 

中板的预应力钢束组成为N1钢束5支钢绞线、N2钢束4支钢绞线构成。

中板N1钢束理论抻长值。

 

 根据图纸,将梁板钢束一半分为三段(L1、L2、L3),分别计算伸长量。

N1钢束由5支钢绞线组成,

最大控制张拉力,P=P1×5=195300×5=976500N。

千斤顶工作长度米。

 

1、 L1为直线段:

L1=+=m,θ=0° 

平均张拉力:

 

P=Pj[1-(K L1+μθ)/2]

 =976500×[1-×/2]=N  

∴△L1=△L= PpL / ApEp  

=×(3023)/ 140×5×202000        =      mm 

2、L2为抛物线段:

 

 N1钢束第二曲线段理论伸长值

L2=,θ= L2/R=1= rad   

一、 L2起点力等于L1终点力 =P2×[1- (K L2+μθ)/2]

   =×[1- ×+×/2]  =N   

∴△L2=△L= PpL / ApEp  =(×)/ (140×5×202000)

∴△L2= ㎜  

3、L3为直线段:

L3=,θ=0° 

L3起点张拉力:

P3=P2× 2- P2=2× 

平均张拉力:

  3=P3×[1-e-K L3]/ K L3 

   =×[1-×/2]=   

∴△L3=(P3×L3) /(Eg×A4) 

=×3301) /(202000×140×5) = 

 ∴△L3= ㎜  

梁钢板束一端90%的引伸量为:

     

整束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2△L=2×∑△L i =2×(△L1+△L2+△L3)    i=1 

=2×(++)

=2×mm

张拉时一端的实测伸长量:

△L=90%×∑△L i =×(△L1+△L2+△L3)    i=1 

 =×++=㎜。

 中板N2钢束理论伸长值 

N2钢束的弯曲度略大于N1号,由4股钢绞线组成;钢束分为三段:

L1、L2、L3。

L1为直线段=+=米;θ=0

L2为曲线段=米;θ= L2/R=1000= rad   

L3为直线段=米θ=0

最大控制张拉力P=P1×4=195300×4=781200N,A6=140×4=560㎜2;

千斤顶工作长度×2=。

 

N2钢束理论伸长值△L:

 

△L1平均张拉力:

  P1

=P×[1-(K L+μθ)/2]/ = P×[1-KL/2]   

=781200×[1-×/2)]

=   

 ∴△L1=  PL1 / ApEp 

=(×3818)/(560×202000)

=

L2的端部张拉力=2P1-P=2×-781200=N

=P×[1-e-(K L+μθ)]/ (K L+μθ)= P×[1-e- KL]/ K L   

=×[1-e-×+×]/

×+×

   =

∴△L2=  PL2 / ApEp 

=×/ 560×202000

=mm 

△L3平均张拉力:

  

L3为直线段=米θ=0

L3的端部张拉力=2P2-P1

=2×

=N

=P×[1-e-(K L+μθ)]/ (K L+μθ)= P×[1-e- KL]/ K L   

=×[1-e-×/×]

=×[1-e-/]

   =   

 ∴△L3=  PpL / ApEp 

=(×2086)/(560×202000)

=㎜  

梁钢板束一端90%的引伸量为:

     

整束钢绞线的总伸长量:

2△L=2×∑△L i =2×(△L1+△L2+△L3)    i=1 

=2×(++)

=2×

=mm

张拉时一端的实测伸长量:

(90%)

△L=90%×∑△L i =×(△L1+△L2+△L3)    i=1 

 =×++

=㎜。

 

5支钢绞线的预应力束油表读数表---1

1

千斤顶号:

1#

油压表号:

06406007

千斤顶号:

2#

油压表号:

0

张拉理论伸长值

(mm)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MPa)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MPa)

1#

钢绞线

2#

钢绞线

2

回归方程为  F = +。

回归方程为  F = +。

3

10%бcon

4

20%бcon

5

40%бcon

6

80%бcon

7

100%бcon

4支钢绞线的预应力束油表读数表---2

1

千斤顶号:

1#

油压表号:

06406007

千斤顶号:

2#

油压表号:

0

张拉理论伸长值

(mm)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MPa)

张拉力(KN)

油表读数(MPa)

1#

钢绞线

2#

钢绞线

2

回归方程为  F = +。

回归方程为  F = +。

3

10%бcon

3

4

20%бcon

6

5

40%бcon

12

6

80%бcon

24

7

100%бcon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