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30133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docx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

  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

  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

  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

  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

  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

  甜在何处?

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

  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写了一个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悲剧故事。

  这个家族悲剧的阴影笼罩着《红楼梦》里所有的悲剧。

  《红楼梦》里宝黛的悲剧、十二钗的悲剧,因为其主人公大多具有真、善或美的素质而成为悲剧主人公。

  但是贾府的实权阶层最终的衰败也具有悲剧性质吗?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制度的历史命运和价值的问题,也即是悲剧与历史的统一的问题。

  从悲剧与历史的同一看,没落阶级、没落制度的毁灭也具有悲剧性。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美学史上最有建树的哲学家、美学家。

  黑格尔的悲剧观是他的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历史辩证发展的思想中,与悲剧理论有直接关系的是以下两个观点:

第一、他认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第二、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上升。

  而从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具有存在必然性、合理性的现实,最终也必然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成为不合理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是对黑格尔悲剧观的扬弃。

  对于前一个不合理的悲剧,马克思指出其性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的冲突”;而对于后一个不合理,当强调其腐朽性的时候,马克思称之为笑剧”;当强调后一种不合理对自身价值的自信的时候,马克思则称之为悲剧性:

当旧制度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世界权力,而自由反倒是个别人忽然想到的思想,――换句话说,当旧制度自身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是合理的时候,旧制度的历史就是悲剧性的。

  ”①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悲剧理论大多集中在前一个不合理上,不管是现实主义美学还是主体性哲学――美学,都对新兴的、通向未来的人性要求和历史趋势的悲剧性命运作了肯定。

  然而,对于中国古典作家作品的评价,后一个不合理”的悲剧必须得到同等程度的注意。

  对于《红楼梦》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说主体性哲学之重视悲剧,是旨在强调悲剧与存在体验、价值体验的同一,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重视悲剧,则是旨在强调悲剧与历史的同一,而这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②,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诠释就建筑在对历史发展、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

  从悲剧与历史的本质联系上去诠释《红楼梦》的悲剧意蕴,我们就可以注意到《红楼梦》的丰富的悲剧内涵。

  从社会存在的内在分裂,我们会注意到阶级斗争命题;从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我们可以注意到《红楼梦》的个性解放”(或适性逍遥)的历史困境;而从异化的角度看,这种悲剧性在《红楼梦》里更为普遍,这一角度通向主体超越之维。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对于贾宝玉来说,贾府有其价值,这里提供给他锦衣纨绔”、饥甘餍肥”的生活,提供一个大观园让他可以在其间一厢情愿地过其艺术人生;这里有他的亲人、亲戚、朋友、情人。

  在物质上,他依赖于贾府,在感情上,他并不希望这个家族衰败下去。

  在他看来,贾府的负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统治人物(以贾政、王夫人为代表)强迫他读他不愿意读的八股文章、走他不愿意走的中举当官的人生道路、应酬他不愿意应酬的官场俗套。

  他对这个家族是既爱又叛逆的。

  所以他对于贾府的衰败并不觉得是活该”、罪有应得”、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是觉得可悲可叹。

  脂砚斋的批语多处点明了这一点。

  在第2回正文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处眉批:

文是极好之文,理是必有之理,话则极痛极悲之话。

  ”(甲戌本。

  重点号为引者所加)贾府的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的危机在作者心里触发的是极度悲痛的情感,悲痛建基于作者对这个家族的爱与怜悯之上。

  在第3回正文我有一个孽根祸胎”处,脂砚斋批道:

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

  ”(甲戌本)在第5回正文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处,脂批:

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

  ”(甲戌本)而第13回正文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脂批更是明白点出贾宝玉也有希望贾府中兴、持久下去的宿愿,脂批说:

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

  ”(甲戌本)对于这个家族的命运,林黛玉也持一种同情的态度、立场,第62回写探春的改革之后有宝黛这样一段对话:

宝玉道:

你不知道呢。

  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

  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

  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

  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黛玉道:

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

  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玉笑道:

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黛玉承认,她虽然行动上不管家,但她心里与探春往一处想。

  而脂砚斋本人,据说是作者的长辈.也有这种家族感情以及对家族颓败的哀痛。

  在第13回正文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处,脂砚斋眉批:

树倒猢狲散之语余(庚辰墨笔点去,改作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甲戌本、庚辰本)作者与贾宝玉对贾府这个大家族的爱与怜悯的感情,成为这个家族衰败的悲剧感的基础。

    另外,美学的悲剧观更强调悲剧”范畴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一词。

  在日常生活中,某某人意外遇车祸而死亡,被称为悲剧,而美学中的悲剧不仅强调生活中的不幸或毁灭,不仅强调不幸者对不幸或毁灭所表现出来的抵抗的顽强意志力,而且强调抵抗的最终无效,显示出历史的必然性。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说: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③这是对于家族颓败的忧患、操劳所致,也是对于家族颓败的必然趋势的顽强而又无望的抗争。

  《红楼梦》第10回还只是通过张太医之口,侧笔写出秦可卿的悲剧性格。

  而王熙凤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沿这条路走下去。

  然而,《红楼梦》的作者冷峻地展示了贾府颓败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巨大的必然性面前,王熙凤的聪明无济于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杆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④贾府的必然衰败、秦可卿、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力挽狂澜、最终的家亡人散各奔腾”,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红楼梦》家族衰亡的悲剧性质。

  贾府后继无人的危机是《红楼梦》从一开始就一直强调的。

  作者在第2回就借冷子兴之口点出: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还是小事。

  更有一件大事:

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⑤如此看来,贾府颓败已成必然。

  而贾府里第一个感受到这种悲凉之雾的是宁国府的秦可卿。

  秦可卿的致病与死亡,乃是贾府病入膏肓的象征。

  秦可卿卧床不起,张太医诊断道:

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那众位耽搁了。

  要在初次行经的日期就用药治起来,不但断无今日之患,而且此时已全愈了。

  如今既是把病耽误到这个地位,也是应有此灾。

  ”⑥贾府何尝不如此,冷子兴已道得一针见血。

  至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秦可卿来到王熙凤的梦中,临别赠言,向王熙凤嘱托一件事以了心愿。

  她先向王熙凤描画了贾府大势:

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她想力挽狂澜,但命将归阴,便把此重任转交王熙凤:

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

  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

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

  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

  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还有上引的第5回正文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这些地方,都一再表明作者对于家族后继无人的担心。

    小说的情节也展示了这种后继无人”的趋势以及贾政、王夫人、秦可卿、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花袭人等面对这种趋势企图力挽狂澜的顽强意志。

  这种面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意志也是家族悲剧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最早清醒意识到并企图摆脱这种后继无人的危机的,就是人已作古的宁荣二公。

  小说第5回警幻仙姑将其妹兼美配与梦中宝玉,这是因为她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

  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今既遇令祖宁荣二公剖腹深嘱,吾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以使宝玉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

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看来,宁荣二公把贾宝玉当成继承贾府大业的唯一候选人。

  在太虚幻境,贾宝玉便第一次接受继业的警劝。

  在现实生活中,贾政是正面的、居高临下地执行继业警劝职责最卖力的人,这种卖力在笞挞宝玉一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王夫人虽溺爱宝玉,但希望宝玉继业之紧迫感却不少于贾政。

  与贾政不同的是,她这种继业紧迫感集中表现在贾宝玉的配偶问题上。

  要继业就必须读书、中举、做官,所以,凡是能劝宝玉读书、劝宝玉留心于仕途经济者,王夫人即深信并深爱之,从她对于袭人、宝钗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妨碍宝玉留心于仕途经济者,王夫人则深恶并深恨之,这在她对于黛玉、晴雯、金钏的态度上表现出来。

  贾宝玉之所以不愿意继业,其社会历史原因何在?

《红楼梦》没有作正面表现。

  只是从他的一些言论,我们可以得知,他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实践、教育实践与儒家的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的设计背道而驰、本末倒置的状况深为不满。

  所以他宁愿沉迷在闺阁之中而不愿谈仕途经济、不愿做贾府的继业者。

  在后40回中,他虽然中了个举人,但是,出家的行为使得贾政、王夫人等的继业希望最终化为泡影。

  贾府这个大家族确确实实后继无人了。

  继业希望彻底破灭了。

  那么,维持钟鸣鼎食的水平、争取中兴气象的想法、或者下而取其次――推迟衰败的时间,储备衰败时物质生活之需的想法,则是值得一试的。

  这方面,小说先有秦可卿的多置祭祀产业的深谋远虑,接着有王熙凤主管荣国府、协理宁国府,后来有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成大体”,但结局又如何呢?

秦可卿早已淫丧天香楼或死封龙禁尉;薛宝钗虽有停机德”,最终则是雪里埋”;贾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是生于末世运偏消”,最终是千里东风一梦遥,';王熙凤之才则更是男人万不及一”,但最终却哭向金陵事更哀”。

  对于贾府颓败之势,她们回天无力,她们无法改变贾府悲剧的必然性。

  实际上,她们自身已内在于贾府悲剧的必然性之中。

  贾府大家族的衰败过程是这样展示的:

一方面,贾政等对作为继业的唯一候选人贾宝玉由希望到失望到绝望;既然贾宝玉最终悬崖撒手,贾府也就只有自然死亡”的命运了(至于后40回贾兰的中举,纯属狗尾续貂,它与第5回宁荣二公的亡灵所说的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的说法相矛盾,在宝玉之外又安排另一个继业候选人来,至于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的情节则是对贾府家族悲剧的消解,就如出家是对于贾宝玉主体悲剧体验的消解一样);另一方面,则是秦可卿、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等人的力挽狂澜的最终徒劳。

  这两方面的悲剧趋势构成了贾府衰败过程的主要内容。

  这两个方面的悲剧趋势几乎涵盖了《红楼梦》的所有人物与情节。

  围绕着贾府继业的问题,一方面,有贾政、王夫人、赵姨娘、贾环与贾宝玉的冲突,有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与贾宝玉的侧面冲突;另一方面,林黛玉在厌恶立身扬名、崇尚适性逍遥、率真自洁等方面,与贾宝玉为志同道合者,而这一点又是他们的爱情的独特深挚的基础,这样,在贾府继业问题上林黛玉扮演了拖后腿的角色。

  于是就有王夫人厌恶黛玉、弃黛取钗的态度;而在性情上近似黛玉的晴雯、行为上亲近宝玉的金钏,也被王夫人以最严厉的手段予以惩处,落得个悲剧的结局;这其间,又有袭人因晴雯与宝玉的亲近而蓄意进谗言⑦;而在这过程中,黛玉、晴雯表现出来的悲剧性格充分显示了悲剧的抗争性和超越性,这种主体价值悲剧与贾府的家族悲剧交织在一起。

  围绕着女强人”们的力挽狂澜之最终徒劳的悲剧趋势,《红楼梦》写了贾府上层的权力之争、贾府上上下下的明争暗斗。

  围绕着王熙凤的理家,小说写了她的权力欲、物欲的疯狂膨胀,如弄权铁槛寺”一段;而薛宝钗的出现,她的德、才、貌俱全,使得王夫人把她当成贾宝玉配偶的最合适人选,金玉良缘”受到贾府实权人物的认可。

  这样,随着贾宝玉继业者身份的确立,将作为宝二奶奶的薛宝钗自然就成为贾府的管家而取代王熙凤的地位,这对于王熙凤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承认木石前盟”。

  于是,就有王熙凤与薛宝钗的矛盾。

  但是,对于王夫人来说,拆散金玉良缘”,既破坏着贾宝玉作为家族继业者的成长,又使权力旁落(对于王夫人来说,王熙凤的侄女身份当然不如贾宝玉的儿子身份和薛宝钗的儿媳身份来得更为亲近)。

  于是,就有王夫人与王熙凤的矛盾,就有抄检大观园事件的发生,最终有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剧结局⑧。

  这一事件的发生,终于成为贾府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

  庚辰本第77回脂批:

若无此一番更变,不独终无散场之局,且亦大不近乎情理。

  ”在王熙凤与薛宝钗、王熙凤与王夫人的冲突中,权力之争与继业问题与婚姻问题纠缠在一起;而作为金玉良缘”的对立面的木石前盟”,宝黛爱情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在这过程中,宝黛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主体超越的悲剧性格。

  这样,贾宝玉的主体价值体验与主体性悲剧则与贾府的衰败趋势息息相关。

    二大观园的悲剧由一个个小悲剧故事组成,这是一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

  这组悲剧揭示了悲剧的无处不在,表现了作家对女性的悲悯与同情。

  而大观园的幻灭,对于贾宝玉来说,则又具有存在论上的意义。

  ⑨贾宝玉的悲剧性质则在于:

一方面,他不认同当时的仕途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形式;另一方面,他的自身价值又得不到确认。

  于是,他专注于大观园这个女儿国,把大观园当成他的精神避难所。

  他沉迷于老庄的存在体悟之中,但大观园的幻灭使他感到无家可归,而他对众女儿的专注又使他不可能真正达致老庄境界,他只有沉沦于无边焦虑之中。

  10在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体验上,尼采与叔本华一脉相承,但在悲剧美学上,尼采与叔本华大异其趣。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不仅以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为表现对象,而且以生命对于存在的悲剧性的抵抗、抗争的精神为表现对象。

  尽管抵抗、抗争的结局依然是悲剧主人公的毁灭的不可逆转,但抵抗与抗争则赋予这种审美观照以真正的悲剧精神。

  这种对于不幸与毁灭的顽强抵抗与最终无效,正是《红楼梦》贯穿始终的悲剧命运,正是贾府悲剧命运与贾宝玉悲剧命运相同的内在模式,也是家族衰败主题与存在的悲剧体验主题相同的展示趋势。

  王国维说,《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如果这是指《红楼梦》不像以往悲剧作品那样以大团圆结束,那是符合事实的。

  但是,如果这是指《红楼梦》以贾宝玉的出家结束,那么,王国维这一判断未免忽略了悲剧的主体抗争精神。

  把美学上的悲剧视为对生活的不幸与苦难,即生活的悲剧性的表现,这往往会陷入悲剧主义,其出路往往在于宗教的解脱。

  叔本华说:

写出一种巨大不幸是悲剧里唯一基本的东西。

  ”11他强调的是巨大的不幸,目的是要人放弃生命意志。

  他说:

我们在悲剧里看到那些最高尚的[人物]或是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最后永远放弃了他们前此热烈追求的目的,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的享乐;或是自愿的,乐于为之而放弃这一切。

  ”12他反对主体超越、抗争精神,反对悲剧正义的问题。

  这样,宗教的解脱、自杀就被规定为悲剧的本质。

  必须指出的是:

其一、王国维对《红楼梦》的悲剧诠释,其理论的起点、所面对的难题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以及这种结局的民族文化依据――中国民族的乐天精神,大团圆结局无视生命的真实――存在的悲剧性。

  针对这一点,王国维强调悲剧艺术必须面对生命的悲剧性本质。

  故大力推崇一悲到底的、以悲结束的悲剧,所以他选中了《红楼梦》。

  其二、在人生观上,王国维倾向于佛教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而悲观主义悲剧理论的创始人叔本华,其哲学思想深受佛教思想(原罪)的影响,同时,他又将这种悲剧理论表述推向体系化,所以,王国维选中了叔本华,而不是选中尼采;同时,他选中了《红楼梦》后40回,因为后40回正是佛教观念的原版照搬,这正适合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悲剧观去诠释,而与尼采的酒神精神背道而驰。

  《红楼梦》后40回的贾宝玉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就如同叔本华的所谓那些最高尚的[人物]或是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最后永远放弃了他们前此热烈追求的目的,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的享乐;或是自愿的,乐于为之而放弃这一切”,或者用王国维的话说,是使吾人离生活之欲”。

  这是悲剧的消解。

    后40回貌似完成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实际上只是完成一个悲惨的故事,而悲剧精神则大打折扣。

  在第97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章节中,悲与喜的强烈对比使得林黛玉毋庸置疑地博得读者更多的同情与怜悯,而薛宝钗所得到的则是读者的憎恨。

  这里缺乏的是悲剧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对于命运的抗争意识,贾宝玉胡里胡涂地做了新郎,林黛玉则一直蒙在鼓里。

  在这一回之前,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冲突已不复存在了,令林黛玉忧虑、痛苦的不是薛宝钗对她与宝玉婚姻的冲击、破坏,而是宝玉与他人定亲、自己健康情况每况愈下。

  在这个过程中,林黛玉始终是一个胡里胡涂的弱不禁风的受害者,她的意志与情感不负任何责任。

  作者并没有腾出应有的篇幅表现她的抗争――一如前80回里的那种抗争。

  第87回林黛玉感秋深抚琴悲往事”,所谓悲往事”,只是对着以往宝玉送她的旧手帕而伤心,但这一悲情依然与宝钗无关,所以在悲秋之余,她重读宝钗的来书,叹道:

境遇不同,伤心则一。

  ”于是和了宝钗四章。

  所谓伤心则一”,指的是她觉得自己与宝钗一样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

  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

  而贾宝玉也在怀旧,第89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写的是宝玉写诗悼念晴雯。

  至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