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 傲雪梅花.docx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 傲雪梅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 傲雪梅花.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
题: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傲雪梅花
一、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傲雪梅花
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
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
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
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
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
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
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三、教学思路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傲雪梅花
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字资料。
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题导入。
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
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
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
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
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
“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
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
使用以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中的线抑扬顿挫,疏密穿插,结合墨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味。
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书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结合作品欣赏和比较,分析中国画作品中书法用笔的力度与韵律。
教师演示作画过程的直观教学,在本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尝试、体会笔墨和宣纸产生的特殊效果,对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设置笔墨表现的练习,可以表现精神、情态的词汇命题,尝试运用水墨材料、工具,进一步感受、理解中国画笔墨运用中表现的意味。
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作品和中国画作品,以及诗歌、散等学作品中对梅花的描写,编辑成册或制作小报。
通过类似的活动,加深对传统化艺术中寓意、精神表现的理解和认识。
“活动二”以学生作业为主要内容。
在教师的辅导下,借助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的意境。
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工具材料的尝试,水墨变化的体会和对书法意味的线以及穿插、组合、疏密关系的理解上。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和有关诗歌、散,构思表现某种情趣主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
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兰、竹、菊、荷等传统题材的国画作品,以及有关诗词、散,指导学生进行交谈和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优秀化传统,并鼓励他们进行绘画尝试。
关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
本单元是中国传统绘画,对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分析作品、示范时应对用笔用墨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评价建议。
四、教学选择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傲雪梅花
建议按照学习活动设置两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如第一时可以通过梅花题材的国画局部临摹,感受用笔用墨技法,第二时尝试画一幅梅花,可以扩展到其他表现人格精神题材的创作。
学习水墨表现技法,除按照传统绘画程式进行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其他方法。
如:
根据命题进行点、线组合的水墨抽象表现;参照书法造型局部结构、笔法构成画面的水墨表现;体会音乐表现的情感,进行水墨表现等等。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用表达不同情感的诗和画对应讲解,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图片和字或依据图片进行写作,编辑成册、制作贺卡等活动。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的画家作品可供学生比较欣赏,但作为学生临摹的范画难度偏高,而借鉴、临摹是本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范图时应考虑构图简洁,利于学生临摹的作品。
梅干、梅枝的画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师示范时要边画边讲解,也可以结合图示说明,用图示明确基本画法,例如梅干的画法有勾勒法、没骨法、勾皴结合法。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选择梅花为表现题材,考虑了梅花象征精神的因素,有意识说明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诗、音乐渲染气氛,可以利用咏梅诗句设置悬念,导入题;请学生朗诵咏梅佳句,感受梅花的个性;唱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意义;欣赏经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例如以欣赏教学,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的欣赏贯穿的始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间交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讨论,能提高讨论质量;运用演示法,及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对作画步骤、表现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4.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本涉及大量的图片、作品欣赏,多媒体的展示有很大优势,也可以准备作品挂图,画梅步骤图,梅花、梅干、梅枝画法图示,咏梅的书法作品等。
“书画同”,中国画强调一个“写”字,用笔、结构和布局,都与书法艺术紧密关联。
通过练习书法可以提高对笔性的了解,可以准备书法作品的局部放大复印,以供学生参考,体会用笔韵味。
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技法学习可以用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梅的结构、造型、笔墨、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借鉴与临摹也十分必要,通过临摹掌握画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学画梅,可以先练习勾梅,以求对梅花的造型结构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勾线笔以中锋行笔画,行笔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稳健。
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间大小宜均匀些,不要大小过分悬殊,花瓣勾好后用浓墨勾花心和花托。
anxue六、教学资料
●参考书目
*《芥子园画传》第二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关月画梅》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学与意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凝聚着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审美精神。
它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
中国画讲究笔墨意趣,强调意境。
以笔墨传神达意。
重视对物象本质的表现,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表现对象。
作品具有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常与诗、书、印有机结合,成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中国画用笔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等。
墨色一般可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
用墨的方法有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
水墨画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
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人物、水、花鸟三大类;从表现技法上分工笔、写意等类别。
花鸟画早在唐朝就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的独立画种。
梅、兰、竹、菊是花鸟画的一部分,这一题材的寓意性被历代人称为“四君子”,是坚贞高洁的象征。
梅花,高标绝俗,不畏严寒,历代诗人画家讴歌不已。
[教案]宜昌市三中曾芳老师的教案
《傲雪梅花》教学设计宜昌市三中艺术组曾芳
教材: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
教材分析:
本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时,第一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
第一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涉及学科:
生物、历史、地理、音乐、学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
学具——本、国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引入
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
(生答)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我最喜欢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
师:
这些梅花美不美?
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
为什么?
(生答,教师予以鼓励)
师: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的人墨客所赞颂。
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
(情境导入——激趣)
二、赏析、探究
(一)赏梅:
(多媒体展示)
师:
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210年的历史。
活动一:
(教师分发问卷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
生长习性
颜 色
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
1.梅花的生长习性?
它有哪些颜色?
2.梅花的形态特征?
(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
1。
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
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
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
2.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
(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让他们用地理、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加强了学科间的互通性。
)
(二)咏梅
师: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有很多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
(展示咏梅诗词:
毛泽东词《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诗人的乐趣)
咏梅(毛泽东)梅花(王安石)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墙角数枝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凌寒独自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报。
遥知不是雪,
待到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为有暗香。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
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
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人们笔下的宠儿呢?
生讨论回答:
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与讨论:
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
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学生讨论得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
《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堂气氛)
(师生互相交流,用诗词感受梅花的个性,用影视金曲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教师简介)
(师与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三)画梅
师:
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咏梅图》一卷。
元代的王冕亦以画梅著称,所阳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
近代画家吴昌硕、关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作。
(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
活动三:
欣赏与分析:
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
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教师总结:
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
(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三、体会、实践
1.认识房四宝。
2.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
(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
用笔:
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
干、湿、浓、淡等。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
四、展评、拓展
1.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布置学生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余生活。
第二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在上节的基础上,借助梅花的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意境,并能独立完成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重点:
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国画用具等。
学具准备:
自制小册、小报、国画用具、本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展示部分学生余搜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小报;
2.学生自由畅谈搜集的素材,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老师予以充分肯定(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活跃堂气氛)。
二、体会、实践
3.线条的疏密。
4.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勾花与点花。
(二)教师演示,学生体会。
(三)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精彩过程,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
(四)学生尝试画梅,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大胆进行创作。
(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
三、展评、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评价建议:
1.构思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
3.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外拓展
师:
“以物寄情”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同学们还知道梅花有哪些朋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呢?
(生答)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
松、竹、梅四君子:
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
迎春、玉梅、水仙、茶
师:
同学们知道有关这些花卉的画家吗?
(生答)(多媒体展示部分佳作)
(由梅花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兰、竹、菊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师:
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
那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外练习,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尝试画一画这些题材。
我会把同学们的这些画作举办一个小型画展,大家有兴趣吗?
教学拓展:
*熟悉对象
对所画对象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组织形态,可让学生大胆作画,反复体会。
*借鉴传统
中国绘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初学者要多看历代名家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精华,让学生多搜集名画作品,走“以法致道”之路。
*重视书法练习
古人曰“书画同”,因为中国绘画精神是通过笔墨表现出的,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笔性的了解。
*提高艺术修养
中国古代学及诗词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宝库,它与“四君子”画交相辉映,让学生上网搜集与“四君子”有关的学、诗词、散等,汇编成册,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教学参考资料
[资料]《梅花三弄》内容简介
《梅花三弄》内容简介
中国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
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
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
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宋代尚流传。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
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
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旋律,冷峻肃穆,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
前十二小节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
后十四小节多用同音重复。
符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
接着便是乐曲。
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
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跳跃地在这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表现出“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
仿佛使人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蕊,迎风摇曳,生机勃勃。
主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
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这段曲调在音调和节拍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连续用八度大跳的灵活手法,使旋律线大起大落,此起彼伏,结合演奏上采用刚劲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云交加的意境,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
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
它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的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图片]图片资料
[教案]长沙市第二十六中学何嘉僖老师的教案
目
第4傲雪梅花
年级
7年级上册
执教
何嘉僖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时)
一、设问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朗诵诗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2.设问: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3.学生回答,引出本单元题——《傲雪梅花》。
行书字体诗句。
梅花图片。
题。
二、赏析梅花
1.梅花简介: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魁,其枝态多变,花色美秀,幽香宜人,为很多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