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88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_精品文档.doc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社会体育指导员。

1.2职业定义

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动作协调、具有较强的示范、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晋级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

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社会体育指导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师应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师的教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操作培训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

业证书。

(2)取得二级以上(包括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至少1年。

(3)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专科以上毕业。

——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体育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社会体育指导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指导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内容结构为讲解、示范、组织。

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两项(考试)考核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每个标准考场每30名考生配备2名监考人员;技能操作考核由3名以上(含3名)考评员组成考评小组,考评员按照标准考评得分表中细则内容的规定,各自分别打分,取考评小组成员的平均分为考核得分(特殊运动项目的鉴定方式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9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45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场所应具备开展相应运动项目必需的基本器材、设备和场地。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尊纪守法。

(2)不得进行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以及其他有碍社会主义精神文件建设的传播活动。

(3)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诚恳,平等待人,老幼无欺,不得有性格、肤色、民族歧视,不得歧视有残障的人员。

(4)行为举止有礼貌、大方,谈吐用词文明得体,仪表仪容整洁,保持良好形象。

(5)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

(6)努力钻研业务,积极提高服务质量。

(7)以诚实、正直、公平的态度与他人友好协作。

2.2基础知识

2.2.1法律法规

(1)体育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

(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体育行业和服务行业法规知识。

(3)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知识。

(4)消防安全法规知识。

2.2.2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2.2.3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

(1)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

(2)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3)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知识。

(4)运动医学基础知识。

(5)体质测量与评价基础知识。

(6)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

2.2.4体育经营、管理基础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

接待

1.能够做到主动、热情地接待宾客

2.能够做到形象得体、举止适度、尊重工作对象

3.能够正确运用文明用语及礼仪礼节

1.当地风土人情

2.礼仪、礼节、宗教知识

3.文明用语

(二)

介绍

解答

1.能够完整地介绍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2.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推荐服务项目

3.能够指导练习者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1.服务项目及价格

2.技术指导的作用

3.健身活动的作用

4.服务程序

二、

(一)

准备

场地

与器材

1.能够画出正规比赛场地

2.能够根据练习内容、目的、器材和气候情况,合理使用运动场地

3.能够根据练习者的要求、练习内容选择练习器材的种类与规格

4.能够根据对象选择器材

5.能够判断器材的质量

1.体育竞赛规则对场地、器材的要求

2.教学、训练注意事项

3.教学、训练基本方法

4.器材的规格、性能

5.练习方法与技术动作基础知识

6.教学、训练图示知识

7.运动器材使用知识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二、

(二)

讲解

1.能够完整地描述完成动作的过程

2.能够正确比较不同动作之间的差异

3.能够做到讲解准确、清楚、简明扼要

1.技术动作要领

2.讲解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3.专项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

(三)

常规

示范

1.能够正确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示范

2.能够正确选择示范时机

3.能够正确选择示范位置

1.技术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的方法

3.专项运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

4.动作技术的常见错误

(四)

组织

练习

1.能够根据练习者的人数、年龄、性别合理分组

2.能够根据练习的内容与方法合理分组

3.能够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并合理分组

4.能够正确指导练习者进行练习前的热身活动

5.能够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练习时间

6.能够正确指导练习者进行练习后的整理活动

1.组织练习的基本方法

2.体质的评价

3.运动负荷控制的知识

4.专项教学训练理论知识

5.专项技术动作常见错误

6.教学训练实践知识

(五)

观察

指导

1.能够正确选择观察位置

2.能够解决集体练习中多数人出现的相同问题

3.能够根据练习目的选用2种以上(包括2种)的指导方法

1.组织练习的基本方法

2.专项教学训练理论

3.常见专项技术动作错误

4.辅助练习方法

(六)

保护

帮助

1.能够正确使用保护与帮助辅导器材

2.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的保护与帮助方法

1.教学辅助器材知识

2.专项技术动作要领

3.保护、帮助方法知识

4.运动心理学知识

5.专项运动理论与实践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三、

指导

提高

身体

素质

1.能够掌握测量与评价体质状况的常规方法

2.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提高身体素质

3.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提高速度素质

4.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提高耐力素质

5.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提高灵敏素质

6.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改善身体柔韧性

7.能够指导体育活动者正确使用健身器械

8.能够为体育活动者的健身练习提供保护和帮助

1.形态、机能、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知识

2.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知识

3.常规体能训练方法

4.常用健身器械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安全须知

5.健身锻炼中的医务监督知识

3.2中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

接待

1.能够做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

1.各民族风俗习惯

2.英语日常会话

(二)

介绍

解答

1.能够准确介绍技术知道的作用及原理

2.能够通过观察、询问方式确定工作对象是否有运动禁忌症

1.技术指导的作用、原理

2.健身活动的作用、原理

3.运动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

(一)

准备

场地

与器材

1.能够根据特殊的练习内容与目的制作辅助练习器材

2.能够为特殊练习者(老年人、孕妇等)选择适宜的运动器材

1.器材的功能和器材维修方法

2.竞赛规则对器材的规定

3.特殊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二、

(二)

讲解

1.能够正确分析技术动作主要环节的特征

2.能够正确分析各技术动作主要环节的作用

3.能够正确讲解完成各个环节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1.分析专项技术动作的基本方法

2.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

3.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4.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知识

5.专项运动实践知识

(三)

重点

比较

示范

1.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分解示范与重点环节示范

2.能够进行正确与错误动作的比较示范

3.能够正确演示技术动作各个环节易犯错误的特征

1.技术动作要领

2.专项理论知识

3.示范方法知识

4.专项运动实践知识

5.技术动作常见错误

(四)

组织

练习

1.能够按照重复练习法、间歇练习法、持续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分组

2.能够区别对待并正确指导不同水平练习者进行热身准备与整理活动

3.能够合理调节练习内容

1.训练学基本方法

2.教学、训练基本原则

3.专项教学、训练知识

4.运动机能评价知识

5.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方法

(五)

观察

指导

1.能够及时发现练习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2.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采用3种以上(含3种)的指导方法指导练习

1.教学训练辅助方法基础

2.动作技术易犯的错误

3.专项教学、训练理论

4.教学训练基本原则

(六)

保护

帮助

1.能够综合使用辅助器材进行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2.能够正确运用多种保护与帮助方法

3.能够为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练习者设计辅助方法,并提供有效的保护和帮助

1.专项练习方法

2.辅助教学训练方法

3.特殊人群的运动保健知识

4.保护和帮助的心理学特点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二、

(七)

调整

练习

1.能够合理调整练习负荷

2.能够通过改变练习方法调动练习者的积极性

3.能够有效地提高练习者的动作质量

1.运动负荷知识

2.专项练习方法

3.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4.运动技能的形成知识

(八)

效果

评价

1.能够准确判断练习者取得的明显进步与存在的不足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