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766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docx

儒家的情绪观及孔子的情绪表现上

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文科會專題報告

【儒家的情緒觀及孔子的情緒表現 (上) 】  

                            曾艷華師  

提要:

  情緒是人與生俱來,它活化著生命,讓生命具備了“生趣”,卻也常常左右了生命及生活的造型。

正向的情緒,如喜悅愉快,人人都想擁有、持緒;負向的情緒,如恐懼悲傷,令人極思擺脫。

情緒對每個人的生活和行為影響極大,現代人因情緒管理不當而造成的行為偏差及罹患精神疾患者為數不少。

因此,本文除前言外,第二部分以先秦儒家典藉為材料,並輔以西方學者對情緒的研究,讓我們先認識情緒的特質、情性之別,以及儒家學者對於情緒的看法、情緒的特質及表現。

再分別論述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的特質及表現。

此為上篇。

下篇為第三部分,將論述儒家學說調和情緒的方法,即「以樂和情」、「以禮節情」,重「禮」「樂」之教,讓情皆得以舒發,並所發皆中節矣。

第四部分,則是由孔子的情緒表現,看聖人對於情緒的處理及提昇,如何將情感與理智兩者自然表露而各得其宜,形於外而發為雍容的聖人氣象。

  

1、前言:

情緒於人,如影隨形,情緒時常影響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事件的基本態度,以及對生活生命的表現與看法。

於現今的教育觀點,情緒教育的重要性廣為各界討論,EQ(情緒智商)成為熱門的話題,企業求才並非以「能力」(IQ)作唯一的考量,高EQ往往是職場中受歡迎的特質,且成為成功的關鍵,反之,自我情緒管理不佳者,常有傷人傷己之悲劇發生。

或是積久成病,造成心理疾患。

儒家思想向以「人」為關懷對象,使人能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天賦及性情,善用之並發展之,使生命走向一個最光明開闊的大道。

以其極重人文精神的思想體系,一定可以讓我們從中找到管理情緒的智慧和妙方。

所以本篇即以先秦儒家典籍為主,包括論語、禮記、孟子、荀子...等,參酌西方學者對情緒的看法,以認識情緒的特質,並了解情緒對人的影響。

再就儒家典藉中的內容,探討儒家學說對情緒調節的方法,使情之所發皆中節,以個人積極主動自我修養為目標,以完成健全成熟的人格發展。

2、情緒概說:

──情緒與生俱來

    從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情感經驗可知,人遇外在刺激時,會產生相對的情感作用,不同的情感表現帶給人們不同的心情感受,如歡喜時雀躍不已,憤怒時暴跳如雷,悲傷時悲不可抑,快樂時樂不可支,這些不同的情感表現左右個人的心情,影響生活作息、工作表現以及人際關係。

例如動輒發怒的人,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所以人人敬而遠之,這種人不受同儕歡迎,容易孤獨落單,與別人溝通不良,長期惡性循環的結果,工作越來越不得力,脾氣越來越大,朋友也越來越少,可見情感對人生影響甚鉅。

    儒家認為人的情感與生俱來,故說:

「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禮記.禮運>>)清楚地勾勒人生來即具有喜好、憤怒、悲哀、恐懼、慈愛、厭惡、貪欲等七種不學而能的情緒。

    有關情緒與生俱來之說,還可驗諸西方思想與心理學的觀點: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22)使用「passion」(激情)一字,包括欲望(appetite,此指人對食物的欲求)、憤怒(anger)、懼怕(fear)、自信心(confidence)、嫉妒(envy)、喜悅(joy)、愛(love)、憎恨(hate)、渴望(longing)、競爭(emulation)、憐憫(pity)以及伴隨愉快和痛苦等不同的情緒狀態。

    達爾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在「人與動物的情緒表現」(TheExpressionofEmotionsinManandAnimals,1955)中指出動物與人類嬰兒的情緒跡象非常類似,同屬生物性的情緒表現,目的在於增加生存的機會(例如狗憤怒時會齜牙咧嘴準備攻擊,免子聽到對牠造成威脅的聲音時會豎起耳朵,準備奔回洞穴)。

伊札德(CarrolE.Izard)在1971年對臉部表情做跨文化的研究,發現有些臉部表情做跨文化的研究,發現有些臉部表情是與生俱來的,屬於生物性的情緒表現,例如嬰兒的哭與笑,這種痛苦與愉快的表情也是全球認定的。

伊克曼(PaulEkman,1972)也提供證據支持達爾文的理論,伊氏研究世界上許多不同族群的情緒表情,包括一些與外界完全隔離,且沒有傳播媒體可模仿學習的族群。

研究結果顯示臉部的表情具有跨文化的共通性,尤其在兒童身上最明顯,伊氏由此證明情緒是與生俱來的。

(當兒童逐慚成長,文化差異的影響使其習於掩飾情緒,這已非天生因素,故不在此列)(L.C.Jensen&M.G.Wells,1979,p.4;J.G.Carlson&E.Hatfield,1992,p.49;P.T.Young,1975,p.14)

    古德納夫(FiorenceGoodenough,1932)以天生聾盲且未經「觀察」機會學習情緒表現的十歲女孩為研究對象,研究顯示她表現情感的方式與其他十歲左右的孩子一樣,古氏由此推論:

情緒表現無須學習即接近天生的反應形式(J.G.Carlson&E.Hatfield,1992,p.53)。

此研究最常被用來支持情緒表現具有生物性的基礎。

    楊格(PaulThomasYoung)也說:

人們都知道情緒是什麼,也可確認大部分的情緒反應,如能感受恐怖(terror)、盛怒(rage)、戰慄(horror)、難堪困窘(embarrassment)、興奮(excitement)、厭惡(disgust)、悲傷(grief)、嫉妒(jealousy)、害羞(shame)、快樂(amusement)、狂喜(ecstasy)、悲傷(sorrow)等(P.Y.Young,1975,p.9、12)。

    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說高等動物的情緒是複雜精緻的發展,人的本能衝動是動物中最豐富的,故其情緒生活也是最複雜且最多樣的(M.J.Adler,1990,p.329)。

    歷來中西學者對情感與生俱來皆無疑義,惟情緒表現因個性氣稟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方式:

個性剛烈者比個性柔弱者衝動,若從積極面說,人要謙和則須控制情緒。

人有與生俱來的情緒,情緒作用時常表現在生活中,影響到生活環境的人,也影響到生活。

因此值得思索人是否能成為情緒的主宰,以減少情緒所帶來的困擾。

參、儒家的情緒觀點:

一、感於物,形於聲:

據<<禮記.樂記>>所載: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動於中,故形於聲。

聲成文,謂之音。

即「人心」感於外物,心受到環境刺激而引起不同的反應,因而以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的情感。

<<禮記.樂記>>:

「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

說明人雖有血氣心知的本性,卻沒有恆常哀、樂、喜、怒的作用,一定要有外物刺激,然後引起反應而表現為相應的情感作用。

且人因不同心理狀況,所發出的聲音也各不同,有「悲哀、快樂、喜悅、忿怒、恭敬、慈愛」等六種。

見<<禮記.樂記>>: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口焦以殺。

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

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

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動。

(元)陳灝<<禮記集說>>引方氏之言曰:

「人之情,得所欲則樂。

喪所欲則哀。

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於所畏則敬,於所悅則愛。

口焦則竭而無澤,殺則減而不隆。

蓋心喪其所欲,故形聲者如此。

嘽則闡而無餘,緩則紆而不迫。

蓋心得其所欲,故形於聲者如此。

發則生而不窮,散則施而無積。

蓋順其心,故形於聲者如此。

直則無委曲,廉則有分際。

蓋心有所畏,故形於聲者如此。

和則不乖,柔則致順。

蓋心有所悅,故形於聲者如此。

  揆諸經驗,「悲哀」所發出的聲音是焦急、速殺而低沉。

「快樂」之情是歡樂,其聲寬裕、歡樂而徐緩。

「喜悅」乃一時之悅,其聲發揚、放散而爽朗。

「憤怒」時發出猛烈而暴厲的聲音。

「敬謹」的聲音代表虔敬、清白而中和。

「愛戀」的聲音表示體貼而柔和。

故由聲音可判斷一個人當時的心理狀況。

二、情、性之別:

    禮記.中庸: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元朝陳灝<<禮記集說.禮記>>:

「....六者心感物而動,乃情也,非性也。

性則喜、怒、哀、樂未發者也。

  由以上之言,都可明白「哀、樂、喜、怒、敬、愛」等六種表現是「情」而不是「性」,因為「性」是靜止的,是喜、怒、哀、樂未發的狀態,即<<中庸>>中的「中」的狀態;「情」則是感於物而後動的狀態,也就是心被外物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所以<<禮記>>有云: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

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即指出情性性質之別,也指出二者有不同的狀態。

  

三、正向情緒:

──喜、樂、愛、好(音ㄏㄠ\)、欲

  在所有與生俱來的情緒中,喜樂、愛、好、及滿足欲望是人皆喜愛的情緒,因為「喜」與「樂」帶給人們愉悅歡喜的心情,「愛」的情感讓人沉醉於溫聲親切的感受中,「好」為好惡偏愛之意,人對所好之事,無論好事或壞事,多半有所偏愛,故有好惡之情產生。

  由於這些情緒作用令人陶醉喜愛、歡欣愉悅,故世人多半只患其少不患其多,若從理性觀點論之,卻不能任其自由滋長,而須以理性調節。

以「愛」的情感為例,必使人脫離盲目衝動的層次,而愛得其當、愛得其所,不會「愛之適足以害之」。

就「好」而,若所好者為積極有益個人學問、德行之增長者,如好學、好禮義、好善等,則應予以鼓勵。

若其所好者為有損德行有害人群者,如好勇鬥狠、好飲酒、好貨財、好色、好利等,則應節制引導,使之「好其所當好、惡其所當惡」,對於所欲之事,也能取之以道。

1.喜與樂──君子之樂與小人之樂

  <<論語.季氏>>:

「孔子曰: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樂節禮,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喜樂雖是人人皆有的情感,然孔子也說,所樂之事亦有“損”、“益”之分。

君子、小人對於喜樂的表現便有極大的不同。

荀子說:

「君子...喜則和而理、憂則靜而理;通則文而明,窮則約而詳。

小人則不然...喜則輕而翾,憂則挫而懾;通則驕而偏,窮則棄而儑」(<<不苟>>)

即以「和而理」形容君子,以「輕而翾」形容小人。

據王忠林先生之註譯:

「君子....喜悅時會平和而順治,憂患時也會平靜而順理;顯達時有文采而彰明,窮困時隱約而詳明其道。

小人就不如此...喜悅時會浮而飛揚,憂患時就會挫頓而畏懼;顯達時驕狂而褊淺,窮困時自棄而卑下。

」(王忠林註譯,民80)

君子、小人所憂樂之對象亦有不同,君子有安貧樂道的快樂,如孔子稱讚顏回: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荀子.子道>>篇也藉孔子與子路的對答區別君子、小人所憂所樂的不同。

孔子說君子不得其位則自樂其心意,既得其位又樂其所事,所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不得其位則憂慮,既得其位又恐懼失去,因此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荀子.子道>>載:

「子路問於孔子曰:

『君子亦有憂乎?

』孔子曰:

『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

<<孔子家語.在厄>>:

「子路問於孔子曰:

『君子亦有憂乎?

』子曰:

『無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

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

又如<<荀子.樂論>>中載:

「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

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說明君子、小人所樂不同,君子以鐘鼓導發志意,以琴瑟喜樂心情。

君子樂於得其正道,小人樂於其欲得逞,君子能以正道節制欲望,則和樂而不淫亂;小人卻因欲望而忘記正道,故惑亂而不喜樂。

喜樂的最高境界是個人自覺性的快樂,這種悅樂之情自覺地發於內心,無須外界事物的刺淚或鼓勵,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雍也>>)是發自內心喜悅的快樂。

又有一種無須外求的快樂,即發自良心所得的快樂,如孟子說: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盡心上>>)如能達到「萬物皆備於我」以及「反身而誠」的境界才是最大的快樂,所以說:

「萬物皆備於我矣。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盡心上>>)

2.愛:

「愛」是人類共通且喜愛的情感,溫馨親切的愛不須言語解釋即能予人深刻感受,所以愛的情感表現不受種族、文化、語言的影響而有隔閡。

自來中、西方對愛的描述,可依所愛的對象分為愛己、愛人(包括親情之愛、手足之愛、友愛、博愛)、愛物(對有情之物或無情之物的悲憫愛惜)三類。

中國儒家認為「愛」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如典藉所載:

「凡生乎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

」(<<荀子.禮論>>)

這是說凡生於天地之間有血氣的生物,必愛其同類,其中又以人最有知識,因此人對雙親的追念至死不盡。

儒家的愛依大類分為「愛己」、「愛人」、「愛物」。

愛己是對自己身體、生命以至人格的珍愛;愛人包括對親人、同胞手足和所有的人;愛物則將愛人的心理推擴至愛萬物。

(1)在「愛己」方面,孟子說:

「人之於身也,兼所愛。

兼所愛,則兼所養也。

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

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

於己取之而已矣」(<<告子上>>)

  是說人因愛惜身體肌膚,所以會加以保養,因此看一個人對自己的保養,即可知道其自愛的程度。

孟子接著說:

「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

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告子上>>)

  這是說一個人身體各部分,有貴賤大小之別。

照孟子的看法,貴而大的是心志,賤而小的是口腹,人不可只養賤而小的口腹,而妨害貴大的心志。

並由此判斷只知養口腹的是小人,能養心志的才是大人。

  自愛之道出於自愛的情感,自愛並非完全出於自私,而是珍愛自己的生命,善為保養身體,以期將來有所作為、為世所用。

如<<禮記.儒行>>載:

  「儒有居處齊難,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堡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

其備豫有如此者。

  這也是古人看重生命的表現。

  (2)在「愛人」方面,先從最親近的開始,愛有親疏之別。

  孟子認為愛自己的親人乃是天性,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故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盡心上>>)

  荀子則說父母愛子女,雖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要愛得不形於色,說:

「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彊。

」(<<荀子.大略>>)

  孔子也說:

「愛之,能勿勞乎?

」(<<論語.憲問>>)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愛之,而勿令勞,是聽其逸樂也,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愛而知勞之,則其為愛也深矣。

  可知古人能以理性節制溺愛的不當表現,避免「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結果。

  推愛:

愛所親近的人是由於天性,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是可以推廣愛親人的愛的,如在上位者對人民的愛護體恤,孔子說:

「節用而愛人」(<<學而>>)子游轉述老師的教誨說:

「君子學道則愛人。

」(<<陽貨>>)

  孔子描述帝舜之德:

「寬裕而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近。

」(<<孔子家語.五帝德>>)

  荀子也說:

「為上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

」(<<非相>>)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

」(<<大略>>)

      「善生養人者人親之。

」(<<君道>>)

  這是把「愛」的正向作用發揮擴大,是情之大用,也是人類情感作用可貴之處。

  推愛的範疇,可以擴及到“物”,即<<尚書.大傳>>所謂「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之意。

孟子也說:

「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上>>)

  即從愛親人,推到愛別人,再推到愛萬物。

「愛物」如朱熹所說:

「物,謂禽獸草木。

愛,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

」(<<四書章句集註>>)是愛而惜之之意。

  這是古人愛惜萬物,愛惜環境資源,可為如今環保觀念之借鏡。

  

  異性之愛:

儒家關於異性之愛方面,在詩經國風及民歌中一直是以大部分的篇章來吟詠男女之間生動而綿密的種種情思情緻。

例如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窈窕淑女,君子好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詩經.周南.關雎>>)含蓄地指陳君子與淑女青春年華,情竇初開,對愛情的企慕之情。

反映的是溫柔敦厚、相敬相愛的純真情感和期待。

  儒家並將夫婦之愛納入「五倫」之中,形成中華民族倫理之道的特色。

<<周易>>下經始於咸卦,咸者,感也,少男少女相感以成夫婦,乃人道之大端。

  <<中庸.第十二章>>所說: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即已超越異性之愛而賦予人倫之道的責任。

故說:

「易之咸,見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

」(<<荀子.大略>>)

  「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周易.家人卦>>)

  可知儒家的愛從愛己、愛人而推至愛物的過程中,反應儒家主張愛應有遠近親疏之別的觀點。

而「愛」的情緒表現,若僅在原始衝動的層次而缺乏理性的調節,可能只是「愛之欲其生」的盲目衝動,因之如何愛得其當乃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課題。

3.好(音ㄏㄠ\)與欲:

  「好」有好惡之意,指對事或物之喜好。

依所好的對象而分,可從正面所好及負面所好而論之。

正面的如好學、好禮義、好謙、好古、好善等;負面的如好勇鬥狠、好飲酒、好貨財、好色、好利等。

  在好學方面,是對於人免於愚昧、放蕩、墮落以招致禍端的最好方法。

  孔子: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陽貨>>)

  孔子以六言(指仁、知、信、直、勇、剛等六事),六蔽(指愚、蕩、賊、絞、亂、狂等六種壅蔽)說人若徒好仁、知、信、直、勇、剛等六德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各有其蔽:

徒好仁德而不好學習,將受愚昧蒙蔽;徒好才智而不好學習,將受於蕩蒙蔽;徒好誠信而不好學習,將受賊害蒙蔽;徒好正直而不好學習,將受急切蒙蔽;徒好勇而不好學習,將受禍亂蒙蔽,徒好剛毅而不好學習,將受狂躁蒙蔽。

  在好禮義方面,孔子曾說過能安貧樂道、富而好禮者勝過貧困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慢之人,(<<論語.學而>>: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好禮義者本質正直且講求道義,是善於察言觀色、謙卑自牧者,無論身處邦國或大夫之家,必然能通達無礙,故說: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論語.顏淵>>)

  負面之所好,如好勇鬥狠、好賭博飲酒、好貨物錢財、好聲等。

  人若徒好勇敢卻不好學習,將受禍亂蒙蔽,故說: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論語.陽貨>>)所以孔子曾告誡子路: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孟子則說人若沉迷賭博飲酒、獨鍾貨物錢財、好逞血氣之勇、喜與別人爭鬥,不僅讓生命向下墜,也構成五不孝的三個條件: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離婁下>>)

人雖有好色、好感官刺激,好利惡害、好榮惡辱的天性,但如過度發展,將失去理智,也失去禮讓之心,為滿足不當之所好,便會生淫亂而亡失禮義文理。

  所以荀子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性惡>>)

  孟子也說:

「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盡心下>>)

  即說對色、聲、香、味的喜好乃人之本性,君子卻不認為這些需求是本性所必須,因之不勉力強求;反之,父子、君臣、賓主之間的仁愛、道義、禮儀,以及賢人的睿智、聖人的天道等,一般人看來均屬命定,乃可遇不可求者,君子卻肯定仁義禮智均存於本性,因之表現於動作威儀間,所以說: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盡心上>>)

是說在天性本具的欲求之外,還有更可貴而值得追求的,讓人不被盲目的欲求帶著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綜括而言,若人所好者為學問知識的追求、人格禮義之美的充實,則須多加鼓勵。

反之,若所好為聲色、賭博、過度飲酒等於縱感官的耽溺享受,以及好勇鬥狠、好貨物錢財等負面之事,則此種「好」不僅不可助長,還要適度予以引導改進,以免奪斲傷個人德行,為自己招來禍端,甚且危害人群甚巨。

  「欲」之本義,據<<說文解字>>載:

「欲,貪欲也。

」西方「欲望」(desire)一詞原指動物與人類行為的原因,是心理分析中最基本的名詞。

欲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天生自然的欲(appetite),另一類是衍生出來的欲。

欲傾向「得」,且必須求為己所有,因此成為驅力,驅策人必以滿足為目標。

人因所欲多而不當,往往成為貪得無厭,又因偏於自私自利,故對人格影響甚大。

  孔子對欲提出「三戒」的主張,指出人必須在「色、鬥、得」三者有所節制,如說: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論語.季氏>>)

是說年少時血氣未定,容易見「色」而衝動,是性之欲,且和愛好有關,所以應節制。

壯年時血氣旺盛,容易動怒,是有害的情緒作用,所以要控制自己不輕易毆鬥。

務得是由於貪欲,老年時生產力降低,減少了得的機會,若仍貪得無厭,可能會「晚節不保」。

人常因多嗜欲,而不能持志,如<<論語.公冶長>>載:

「子曰:

『吾未見剛者。

』或對曰:

『申棖。

』子曰:

『棖也欲,焉得剛?

』」

參照史實,自古以來,許多人就是因剛不足以制欲,惑於名利,以致身敗名裂。

四、負向情緒:

1.怒:

  「怒」也稱憤怒,是一種強烈的不高興的狀況,當人憤怒時,生理反應是:

眼睛張大、瞳孔收縮、血脈賁張、咬牙切齒,成語「怒髮衝冠」就是形容人生氣的樣子。

孔子曾說有三種「死於非命」的人,第三種就是動輒發怒的人。

  <<孔子家語.五儀解>>載:

「哀公問於孔子曰:

『智者壽乎?

仁者壽乎?

』孔子對曰:

『然。

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

行己自取也。

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

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慾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

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

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

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

』」

  當人一時氣憤、「怒不可遏」時所帶來的破壞力,往往超乎自己的想像,也是事後難以彌補的。

所以孔子說: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感與?

」(<<論語.顏淵>>)

荀子也說:

「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

」(<<榮辱>>)

均因一時之怒而忘了自身安危與家人的存在,嚴重者甚至喪失身家性命。

這種小不忍則亂大謀的例子,在生活中往往俯拾皆是,如明末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