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512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纲展示]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情分析

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

  以生活场景或现实热点为素材考查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考查由“成因”转向“影响”,“过程→变化→影响”成为主要命题线索。

1.区域认知:

认识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地貌景观差异。

2.综合思维:

结合内外力作用分析其地区地貌的成因,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3.地理实践力:

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地貌景观,并分析其成因。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

 

[基础自查]

知识清单

特别提醒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运动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表现形式及影响

3.结果: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辨析】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

(1)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表面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

使地表趋于平坦。

【辨析】 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2)风力作用是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称为风力作用。

【点拨】 河口地区的水沙运动

 

(1)两种外力作用:

径流(流水沉积)与潮流、风浪(侵蚀或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2)泥沙的主要来源有:

①陆沙:

河流带来的泥沙,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等因素有关;

②河沙:

本河段水流冲刷河岸、河床而来的沙;

③海沙:

潮流、风浪从近海地区带来的沙。

(3)影响河口地区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来水、来沙。

径流强于潮流,河口以淤积为主,陆地扩大;径流弱于潮流,河口以侵蚀为主,海岸后退。

 

续表

知识清单

特别提醒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2.岩石分类:

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3.地质作用:

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辨析】 喷出岩与侵入岩

 

类型

成因

特点

典例

喷出岩

岩浆喷(涌)出地表形成

有流纹或气孔

玄武岩、流纹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形成

致密坚硬

花岗岩

[深化探究]

1.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台湾海峡。

提示 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

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台湾海峡:

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2.侵蚀作用比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更强,对吗?

提示 不对。

风化作用是外力对岩石的静态破坏,侵蚀作用是外力对岩石的动态破坏,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风化加快了侵蚀速度,侵蚀将岩石风化物剥离,使风化得以持续进行。

3.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的,对吗?

提示 不对。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直接转化成变质岩或沉积岩。

[热点快递]

热点扫描

主题一 以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聚焦外力作用地貌,从地表形态、地形结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角度,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形成和特征的影响。

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主题二 以地质剖面图、地貌形成过程图为信息载体,以地貌形成过程、地壳物质循环为考查重点,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热点题型]

1.(2019·高考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

(1)~

(2)题。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

(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

解析:

(1)题,根据图示,图中有一断层,X、Y分别位于断层下沉和上升的一侧,因此造成两地地势高低差异,D正确,A、C错误。

图示岩层均为水平状态,说明该地没有发生褶皱现象,B错误。

(2)题,两地均为玄武岩,喷发物质没有差异,A错误;两地位置靠近,冷凝环境差异不大,B错误;两地玄武岩厚度不同,最可能是侵蚀作用差异的结果,C正确;地壳运动不会引起岩层厚度的变化,D错误。

答案:

(1)D 

(2)C

2.石笋(如图a所示)由雨水沿石灰岩的裂隙下渗并在喀斯特溶洞洞顶渗出,滴水到溶洞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而形成。

科学家对地中海沿岸地区索雷克洞的研究表明,石笋在生长过程中随季节变化形成明暗相间的微层(如图b所示),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密切相关;石笋年微层厚度变化与同时代树林的年轮记录相一致。

据此完成

(1)~(3)题。

(1)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  )

A.洞穴外的动物     B.洞穴上覆的土壤

C.洞穴中的植被D.洞穴中的地下河

(2)该洞石笋微层暗条纹最主要形成于(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3)该洞石笋年微层近几十年来逐渐变厚,反映了当地气候(  )

A.变冷变干B.变冷变湿

C.变暖变湿D.变暖变干

解析:

(1)题,石笋微层明暗相间,而暗条纹形成与有机质有关,可推断有机质来源稳定,最有可能来源于洞穴上覆的土壤,B对;洞穴外动物活动并不固定,不能提供稳定的有机质沉积,A错;洞穴中光照较差,植被很少甚至缺失,也不能提供稳定的有机质沉积,C错;洞穴中的地下河水位较石笋低,难以为石笋的形成提供稳定的有机质沉积物,D错。

(2)题,索雷克洞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枯枝落叶较多,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大,沿石灰岩裂隙下渗的流水挟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增大,富含有机质的水滴落到溶洞底面与碳酸钙一起沉积形成微层暗条纹;其他季节,由于枯枝落叶较少,滴落到溶洞底面的水中的有机质含量少,主要为碳酸钙沉积形成的明条纹。

第(3)题,由石笋的形成过程可以推断,气候越温暖湿润,沿石灰岩裂隙下渗雨水量越多,喀斯特溶洞洞顶渗出并滴落到溶洞底面的碳酸钙沉积越厚,C正确。

答案:

(1)B 

(2)D (3)C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

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真题体验]                    把握命题来源

1.(2019·高考浙江选考)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

完成

(1)~

(2)题。

(1)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C.构造抬升D.断裂下陷

(2)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1)题,据图可知,该湖泊东部、南部和西部存在地壳强烈抬升区和抬升区,而北部也存在微弱抬升区。

这些抬升区与湖泊之间存在断层构造,因此湖盆是断裂下陷形成的,D正确。

(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是由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其深度一般比较大,乙、丙两地位于湖泊中央,湖泊深度大,形成陆地的可能性较小,B、C错误;甲、丁两地都位于湖泊边缘,甲地西侧靠近抬升区,丁地东侧靠近强烈抬升区,结合甲、丁两地的沉积物等厚度线可知,丁地断裂下陷幅度较甲地大,湖盆深度较甲地深,所以在外力作用下甲地较丁地更容易形成陆地。

D错误,A正确。

答案:

(1)D 

(2)A

2.(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回答,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

解析:

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出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

答案:

A

3.(2018·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

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发生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

答案:

C

[核心突破] 

                   强化核心素养

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壳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运动

垂直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的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2.地壳运动的类型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我国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考法体验]                    提升解题能力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

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较佳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冷凝      B.变质作用

C.板块运动D.火山喷发

2.造成天柱山花岗岩裸露的内力作用是(  )

A.岩浆冷却凝固B.地表上升

C.火山喷发D.风化侵蚀

解析:

第1题,超高压变质带是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变质而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第2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随着地壳上升,出露地表。

答案:

1.B 2.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莱士溪因见证了1857年大地震而名声大噪,成为地质胜景。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质构造线”附近两侧的地块相对移动方向为(  )

A.西侧向西北、东侧向东南移动

B.西侧向东南、东侧向西北移动

C.西侧向西南、东侧向东北移动

D.西侧向东北、东侧向西南移动

4.与1857年前相比,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流量变小的河段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地质构造线的西南侧整体向西北方向发生位移。

选A。

第4题,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乙、丁河段没有发生变化。

乙原为华莱士溪的一条支流,地震后其径流进入华莱士溪故道,华莱士溪的丙河段支流减少,流域面积减小,因此流量减小。

选C。

答案:

3.A 4.C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

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00万年)化石,F岩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

据此完成5~6题。

5.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

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解析:

第5题,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东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

选C。

第6题,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

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选D。

答案:

5.C 6.D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真题体验]                    把握命题来源

(高考经典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

(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命题点睛

核心素养落地

常见命题材料

常用解题方法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贝壳堤的形成、演化过程

区域图+文字材料

根据结果倒推原因,建立因果链

[解法指导]

答案:

(1)C 

(2)B (3)D

[核心突破]                    强化核心素养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方法技巧] 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考法体验]                    提升解题能力

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

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变化B.风力

C.流水D.冰川

2.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解析:

第1题,山坡白天光照强而岩石温度较高,夜晚降温快而温度低,则岩石因日较差大而物理风化作用强,从而逐渐破碎。

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山坡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强弱。

第2题,受重力作用大的颗粒物易滚落到锥底,小颗粒物不易滚落而在锥顶。

答案:

1.A 2.C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

4.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

第3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而成图片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D正确。

第4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答案:

3.D 4.B

————————————————————————————————————

学霸加餐‖培优提能*再下一城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

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脉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

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

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

读图,完成1~2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依然是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峰林、峰丛广布

解析:

第1题,材料中的“下部是石灰岩”,是沉积作用形成。

“地形倒置的向斜山”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后有板块水平挤压;再板块挤压产生断层,形成褶皱断层;之后岩浆沿断层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断块抬升,地表覆盖的玄武岩不易被侵蚀,形成桌状山。

故选A。

第2题,如果上层为石灰岩,容易被流水溶蚀。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溶蚀作用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广布。

故选D。

答案:

1.A 2.D

冰川运动时(冰进),冰川包裹或推着碎屑一同前进。

当冰川部分消融后(冰退),消失冰体中的碎屑就地沉积,最前端的推移物称为终碛,原冰体底部的包裹物称为底碛。

后退碛是由于冰川在后退的过程中,发生局部的短暂停留而产生的冰碛物。

冰川每消融一部分,这部分冰川体所包裹的物质就会沉积下来,当冰川完全消失后,就会形成一系列环状的沉积地貌。

下图是大陆地区冰川作用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冰川消失后,对图示区域的地貌特征表述最为贴切的是(  )

A.阶梯状B.波状起伏

C.平坦开阔D.崎岖不平

4.图示地区经历的大规模冰进、冰退次数是(  )

A.一次冰进,一次冰退

B.一次冰进,两次冰退

C.两次冰进,一次冰退

D.两次冰进,两次冰退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在冰川作用之下,冰川消失后,图示地区地貌会呈现波状起伏的特征,故B正确。

第4题,冰进是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的前进过程,冰川前端会出现较多的冰碛物,在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冰碛物堆积。

图示地区第一次冰进到达终碛处,而后冰川消融退缩,短暂停留后又继续后退,所以是一次冰进、两次冰退,故选B。

答案:

3.B 4.B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

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B.西风

C.南风D.北风

6.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B.丙、丁

C.甲、丁D.乙、丙

7.抛物线形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

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5题,依据“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以及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图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

第6题,由“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可判断位于迎风坡的甲、丁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作用,凸出的乙、丙位于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

第7题,甲、丁位于迎风坡,且甲比丁受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更强;同时甲处风力强而蒸发强,使土壤中水分含量最少,故甲处植被覆盖度最低。

答案:

5.B 6.D 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