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8012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docx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报告

船用产品厂质量管理体系

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

一.产品厂基本情况

产品厂名称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职务

船用产品名称

QMS认证机构

认证证书有效期

QMS认证范围

二.评价结论

评价内容

详见本报告的附件。

评价结论

本厂(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基本满足CCS/CSQA质量管理体系评估的要求,可以接受CSQA对本厂(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

本厂(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尚不满足CCS/CSQA质量管理体系评估的要求,暂不可接受CSQA对本厂(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

评价人

日期

附件:

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

1.产品实现过程的基本信息

过程名称

过程基本情况的简要描述

产品设计过程

依据客户要求和船级社规范自行设计船用产品

在外部提供的产品规范(图纸和技术文件)基础上,进行适应本企业情况的修改设计

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规范(图纸和技术文件)生产船用产品,不进行任何修改设计

根据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生产船用产品,无需进行产品设计

采购过程

采购的产品中含有需要经CCS检验发证的产品(如铸锻件、钢材、柴油机、电动机、发电机、电气元器件、液压阀件等)

采购的产品对最终的船用产品性能/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采购的产品对最终的船用产品性能/质量不直接产生影响

生产制造过程

产品生产的方式:

单件小批量批量

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式:

为生产人员配备书面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

对生产过程实施过程参数的监视和测量

使用经过认可的设备

由具备技能的人员操作

需确认的生产过程:

含有轧制、挤压、拉拔、烧结、粘接、按配比混合等工艺过程的材料生产过程(包括作为产品出厂的材料和用作后续加工的材料)

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热加工过程

受力零件或构件、压力容器的焊接过程

影响产品性能/质量的涂覆过程(如电气绝缘层的涂覆、产品耐候性的涂覆等)

具有其他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

不对产品采取100%检验/试验的生产过程

外包/外协过程

外包/外协过程需要得到CCS的认可和/或检验发证(如受力零件或构件、压力容器的焊接)

外包/外协过程对最终的船用产品性能/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外包/外协过程对最终的船用产品性能/质量不直接产生影响

2.产品要求的确定/评审以及设计过程的控制

2.1产品要求的确定与评审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企业确定了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了产品规格型号、性能参数、以及CCS规范对产品的要求和检验/试验要求。

(7.2.1)

在确认企业有能力满足所确定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前提下,与顾客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受订单。

(7.2.2)

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能够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相关人员知道变更后的要求。

(7.2.1/7.2.2)

2.2船用产品设计的业绩(仅统计近2年内完成的设计项目)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设计完成时间

本企业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注:

本企业在设计中的作用栏目中填写“独立完成”、“主持设计”或“参与设计”。

2.3产品设计过程的控制情况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抽查一至两个设计项目,以证实以下要求得到满足: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从事船用产品设计的人员(包括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人员)具有必要的能力。

(6.2)

开展船用产品设计之前进行了策划。

适当时,策划的输出随着设计的进展予以更新。

(7.3.1)

对设计输入的充分性与适宜性进行了评审,并考虑了CCS规范的有关要求。

(7.2.1/7.3.2)

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给出采购、生产所需的信息、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的准则,并规定了产品特性。

设计输出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7.3.3)

按照策划的安排进行了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

评审、验证和确认的结果以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得到保持。

(7.3.4/7.3.5/7.3.6)

设计更改时,根据需要对设计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船用产品生产和检验/试验所使用的设计文件得到及时的更新。

(7.3.7)

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得到CCS的批准。

(7.3.6)

拟认可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

图纸批准号

经CCS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变更后,得到重新批准。

(7.3.7)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接受评估方是否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确定和评审、开展拟认可的船用产品设计所需能力的情况、设计过程控制的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3.采购过程控制

3.1采购的主要产品

产品类别

采购产品在最终产品中的作用

3.2采购过程的控制情况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制定了对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7.4.1)

根据供方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评价结果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得到保持(7.4.1)

表述拟采购产品的信息,适当时包括CCS对产品要求的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供方。

(7.4.2)

制定了对采购产品的验证要求,并按照要求实施了验证。

(7.4.3)

对于需要经CCS检验发证的采购产品,已获得船用产品证书。

(7.4.3)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采购过程控制的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4.外包/外协过程控制

4.1外包/外协的主要过程

过程名称

外包/外协过程在船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4.2外包/外协过程的控制情况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制定了对外包/外协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7.4.1)

根据供方满足船用产品生产企业要求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

评价结果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得到保持。

(7.4.1)

表述对过程要求的信息,适当时包括CCS对过程要求的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供方。

(7.4.2)

制定了对外包/外协过程的验证要求,并按照要求实施了验证。

(7.4.3)

对于需要经CCS认可/检验发证的外包/外协过程,已获得CCS的认可和/或检验证书。

(7.4.3)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外包/外协过程控制的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5.生产过程控制

5.1生产过程基本情况

过程名称

在船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

5.2生产过程的控制情况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对产品生产所需的过程,以及各生产过程的控制方式和要求进行了策划。

策划的输出形式能够适合企业的运作方式,如工艺过程卡、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7.1/7.5.1)

生产设备能够适用于生产过程的需要,且处于完好状态。

(7.5.1/6.3)

生产人员具有所从事的工作所需的技能,需要时能够得到工作指导。

(7.5.1/6.2)

按照策划的安排,对生产进行监视和测量。

当过程的输出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试验加以验证时,保持了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记录。

(7.5.1/7.5.2/8.2.2/4.2.4)

对于过程的输出不能通过后续的检验/试验加以验证的过程,进行了过程的确认。

需要时,得到了CCS的批准(如焊接工艺试验)。

(7.5.2)

产品经适当的标识能够防止产品的混用。

对于具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标识是唯一的,并可以实现追溯。

(7.5.3)

对于顾客财产,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加以记录并报告顾客。

(7.5.4)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生产过程受控的状况、生产过程保证生产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6.产品防护(7.5.5)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对于大型和精密的产品(包括采购产品、半成品、成品)制定了搬运的要求,配备了搬运工具和设备,搬运人员具有相关的知识。

具有适宜的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贮存场所,能够防止产品在贮存期间的损坏或变质。

建立了定期检查库存产品保管状态的制度。

对于具有保存期限的产品,能够防止在超过保存期后的使用。

产品的包装能够防止在运输期间的损坏。

对于具有特殊防护要求的产品,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做出了“易碎”、“向上”、“防止倒置”、起吊部位等标识。

对于具有使用期限限制的产品,在产品、产品包装或其质量证明文件上标明了产品的有效期。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对产品的防护是否能够防止产品在搬运、贮存、运输期间中的损坏或变质、存在的问题等):

 

7.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备与能力(6.1/7.1/7.6)

过程监控项目和

检验/试验项目

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Y/N

装置名称

量值

量程

精度等级

注:

监控项目和检验/试验项目至少应包括所有的出厂检验/试验项目、重要的进货和过程检验/试验项目、重要的生产过程监控项目。

当使用的监视/测量装置能够满足监控项目和检验/试验项目的需要(包括量程和精度等级)时,在右边一栏中填写“Y”,反之填写“N”。

7.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情况(7.6)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

校准状态得到标识。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当发现装置不符合要求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和记录。

并对该装置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了适当的措施。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初次使用前进行了确认,必要时进行了再确认。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监视和测量装置满足监视和测量任务所需能力的情况、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8.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检验/试验)的控制

8.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检验/试验)要求的确定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确定了产品所需的检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7.1/8.1/8.2.4)

对于采用抽样检验/试验的产品,能够证明抽样方法的合理性。

(7.1)

获取了CCS最新的对产品性能和检验/试验的要求,所策划的检验/试验活动和产品接收准则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7.1/4.2.3)

8.2进货、过程和最终检验/试验(8.2.4)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按照策划的安排,对采购产品、半成品和产品进行了进货、过程和最终检验/试验。

除非得到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CCS和顾客的批准,未经检验/试验的产品不得放行或交付。

8.3检验/试验状态的标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产品的检验/试验状态得到标识,标识能够明确地表明产品是否经过检验/试验,以及检验/试验的结果是否合格。

(7.5.3)

8.4检验/试验人员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检验/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有明确的规定。

检验/试验人员得到授权,所从事的检验/试验活动具有独立性。

(5.5.1)

检验/试验人员具有完成其工作所必要的能力,了解CCS对船用产品检验/试验的要求。

需要时,能够得到对其检验/试验工作的书面指导。

(6.2)

8.5检验/试验印章管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有对检验印章管理的制度,能够防止非授权人员的使用。

(8.2.4)

8.6检验/试验记录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产品检验/试验记录能够表明产品是否符合接收准则,并经有权放行产品人员的签署。

(8.2.4)

产品检验/试验记录得到妥善的保持,记录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8.2.4/4.2.4)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是否具完善的检验/试验制度,检验/试验能否满足策划的安排和CCS的要求、能否避免未经检验/试验或检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被放行或交付、存在的问题等):

 

9.不合格品的控制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9.1不合格品的控制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建立和保持了不合格品控制的书面程序。

对不合格品的控制范围包括已经交付或开始使用的不合格品。

(8.1/8.3)

程序名称:

文件编号:

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予以标识或隔离,以防止误用。

(7.5.3)

对不合格品,是否选择了适当的方式加以处置。

当采取返工、返修方式纠正不合格品时,进行了后续的验证。

(8.3)

9.2质量事故的处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一年内质量事故的情况。

发生质量事故起,其中:

重大以上质量事故起。

因产品质量问题或质量管理问题,被CCS或其他船舶检验机构暂停产品检验或认可的情况。

发生的问题:

暂停起止的时间:

向国家/地方主管机关及上级单位及时的报告了所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

(8.3)

对质量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并根据产生事故的原因,制定了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8.3/8.5)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是否能够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是否有效地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置、对质量事故是否得到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等):

 

10.人员管理

10.1人员基本情况

企业人数

正式员工:

劳务用工:

 

与船用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管理相关的人员数量

生产班次

单班制双班制三班制

10.2人员的能力、意识和培训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活动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并根据这些要求为各岗位配备了适任的人员。

(6.2.1/6.2.2)

对人员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对人员能力需求,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6.2.2)

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得到保持。

(6.2.2/4.2.4)

10.3CCS具有要求人员的资格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电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取得了CCS颁发/承认的资格证书。

(6.2.1)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人力资源配备是否充分、现有的人员是否能具备履行其岗位职责和权限所需的能力、人员培训是否有效、存在的问题等):

 

11.基础设施管理

11.1基础设施的配备与能力(6.1/6.3)

过程名称

设备配置情况

Y/N

设备名称

设备主要参数

注:

统计范围至少应包括所有关键和重要的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基础设施。

当配备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过程能力时,在右边一栏中填写“Y”,反之填写“N”。

11.2基础设施的管理(6.3)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有固定的生产场所,生产场所的状况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对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计划检修和故障修理,设备状况完好。

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直接相关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等,取得了安全监督部门的使用许可证书。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的需要、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12.工作环境管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对于为了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了识别,并确定了工作环境要求。

(6.1/6.4)

检查工作环境的状态,能够满足要求。

检查范围包括:

生产现场、产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贮存场所、检验/试验场所、计量校准场所。

(6.4)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对工作环境要求是否得到适当的识别与控制、存在的问题等):

 

13.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13.1文件控制(4.2.3)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建立和保持了文件控制的书面程序。

文件控制的范围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采购文件、检验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等。

对于电子媒体形式的文件确定了控制的方法。

程序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发布前经批准,修订时再次批准。

文件的修订状态可识别。

需要使用文件的场所都能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作废文件予以销毁或做了防止误用的标识。

具有获取与产品有关的最新的CCS规范、国际公约、技术标准等文件的渠道,所使用的这些文件为最新版本。

13.2记录控制(4.2.4)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建立和保持了记录控制的书面程序。

程序名称:

文件编号:

在保存期限内的质量记录得到保存,具有与记录类别以及保存期限相适宜的贮存环境,保存状态良好。

质量记录的标识、检索方式能够便于记录的查阅。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文件和记录是否有效地得到控制,以保证所有使用的文件均为得到批准、不使用作废的文件、保存的质量记录可为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等):

14.顾客满意

14.1顾客满意信息的监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具有主动获取(如顾客满意调查)和被动接收(如顾客投诉)顾客满意信息的安排,并根据安排对顾客满意信息进行了监视。

(8.1/8.2.1/5.2)

对于所获得的顾客满意信息进行了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基础。

(8.4)

14.2顾客抱怨/投诉的处理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一年内接受到的顾客抱怨/投诉事件的情况。

(7.2.3/5.2)

发生起顾客抱怨/投诉事件,其中经调查确定系企业具有责任的起。

发生起因产品质量的原因产品被退货或追回的事件。

对于顾客抱怨/投诉事件及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给予了妥善处理。

(7.2.3/5.2)

对于企业具有责任的顾客抱怨/投诉的信息,提交给有关部门以确定是否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5.3)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是否有效地开展了顾客满意信息的监视、能否及时迅速地处理顾客抱怨/投诉事件、能否对顾客不满意的方面给予改进等):

 

15.质量管理体系

15.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的情况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按照GB/T1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并实施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运行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

(4.1/5.4.2)

首版质量手册生效时间:

现行质量手册版本:

结合船用产品生产的实际,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进行了识别,并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相互作用,以及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1)

所识别的过程:

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的表述方式:

文字描述过程流程图其他_________

过程控制准则和方法的表述:

识别了外包过程,并确定了对这些过程的控制方式和要求。

(4.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满足GB/T19001标准的要求和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

(4.2.1/4.2.2)

初次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时间,最近一次认证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情况(适用时)。

15.2质量管理职责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在员工中开展了顾客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意识教育,员工能够认识到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5.1/5.2)

最高管理者确保为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5.1/6.1)

制定了书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方针和目标得到员工的理解和实施。

通过体系的运行,质量目标得到实现。

(5.1/5.3/5.4.1)

具有确定的组织机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并为相关人员知晓。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过程/活动的职责得到落实。

(5.5.1)

指定了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具有G/T19001标准所要求的职责和权限。

(5.5.2)

管理者代表:

行政/技术职务:

职责和权限的规定:

需沟通的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关的信息类型、沟通的职责、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均有明确规定,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沟通。

(5.5.3)

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进行了管理评审。

评审对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做出了评价。

评审所决定的改进措施得到落实。

(5.6/8.5)

最近一次管理评审的时间:

上一次管理评审的时间:

15.3内部审核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建立和保持了内部审核的书面程序。

(8.1/8.2.2)

程序名称:

文件编号:

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开展了内部审核。

(8.2.2)

最近一次内部审核时间:

上一次内部审核时间:

审核员安排符合公证性和独立性要求,审核的策划和实施满足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审核报告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做出了评价。

(8.2.2)

对于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进行了原因分析,采取了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8.2.2/8.5)

15.4分析和改进

检查内容

抽查情况

Y/N/-

对于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供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价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向。

(8.1/8.4)

建立和保持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书面程序。

(8.1/8.5)

纠正措施程序:

文件编号:

预防措施程序:

文件编号:

对于各种类型的不合格,进行了原因分析,确定了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并对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8.5.2)

对于潜在不合格,进行了原因分析,确定了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并对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8.5.3)

评估结果简述(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与GB/T19001标准的符合性和适宜性、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可信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自我改进机制的建立及完善程度、存在的不足之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