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78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_精品文档.doc

温州市中小学有效教学推进工程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一)工作任务

1.优化教学环境。

城镇学校特别是“集团化名校”要控制班级规模,农村学校要借助自然形成的小班推进小班化教育,形成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际的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

做好“五四学制”改革试点,鼓励学校类型多样化、办学多元化改革,学校错位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2.加强课程开发。

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实施“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培养计划。

研发完善特色地方课程,培育精品学校课程,突出学校课程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

3.构建高效课堂。

深化“学法、教法、考法”研究,深化教学内容的研究,优化备课、上课、作业和检测等教学环节,以学定教,倡导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推进普高自主选课制、走班上课制、学分制评价,初中分层教学等改革。

设立学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关注和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

4.完善质量监控。

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温州推广计划;深化基于中考高考会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完善基于中考命题的试卷及试题质量分析与研究;推进小学阶段过程性评价、项目式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

(二)重点目标

1.2011年4月出台《温州市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指导意见》,6月完成教育部课题《温州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每年协助、指导2—3所学校做好特色发展研究;每年推广2—3项精品课题。

2.2012年建立第四批名师工作室50个。

每年举办20期名师大讲堂、2期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活动(网络直播)。

3.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评选优秀教研组150个,2012年、2014年分别评选优秀教研组长150名。

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每年设立市级学科教研基地30个。

中职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地10个。

4.2011年8月出版《话说温州》(7-9册修订版);2011年8月出版《珍爱生命》丛书(共8册)。

每年培育精品学校课程20项。

5.每年普高和初中的每个学科研磨打造20节精品课例(五年普高共计900节,初中共计500节);2015年编辑出版《“精品百课”优秀课例》。

6.每年举行一次小学课改特色领航现场会(区域、或学校、或学科、或教师层面)。

2015年出版《“三课”行动——温州市小学新课改领航》(暂名)。

7.每年评选农村初中“教学规范单项优秀学校”20所,“教学规范全面优秀学校”6所。

8.每年评选奖励“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各30名及若干提名奖、组织奖。

9.每年举行中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创新、创业学生各20名,5年合计评选200名。

10.每年10月完成高考、中考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区域层面、直属学校层面);每年5月、10月分别完成春、夏季高中会考质量分析报告;每年10月完成中考各学科试卷及试题质量分析。

每年举行一次小学学业质量抽测调研;每两年开展一次县(市、区)小学学业评价优秀方案评选。

二、行动措施

(一)教育科研引领。

构建依靠教育科研、基于实证进行决策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鼓励城镇学校申请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开展“五四学制”改革试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模式等研究。

以校本教研联盟校、校本教研协作研究基地、学科教研基地等为工作载体分主题开展有效教学研究。

(二)名师示范辐射。

做好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年度目标考核。

健全名校长名师(班主任)工作室周期培养制度,打造“名师+优秀团队”的教师队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分学段召开名师工作室专题论坛。

丰富“温州名师网”资源,扩大名师资源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教研基地建设。

加强优秀教研组建设与交流,促进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

鼓励引导同类学校形成学科教研共同体,设立市级学科教研基地,选择主题参与有效教学、校本教研、“精品百课”、学校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四)培育精品课程。

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和办学定位,制定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有条件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

培育精品学校课程,召开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展示会,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推动我市中小学多样化发展。

(五)打造“精品百课”。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与创生”切入,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建设。

开展以“教学设计-课堂实践-课后点评-教学反思”为环节的课例研究。

分层分类开展“精品百课”展示活动,探求精品课的要素与价值。

(六)小学“课改领航”。

培育、总结、推广区域、学校、学科、教师的课改典型经验,寻找提升办学品质的突破口。

举行全市小学课改特色领航现场会,发挥课改特色项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建设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举行学科课改特色领航现场会,打造学科课改品牌项目;培植“轻负高质”的有效教学典型,举行学科特色教师课改项目现场会。

(七)提升教学规范达标。

制订《温州市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

确定“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反馈,优化质量测评”六大重点方向,形成基于学校校情的常规管理与建设的策略与制度。

市、县两级开展专题培训和教学设计等专项评比。

树立“教学规范达标”提升的典型,促进学校在教学常规建设上形成特色。

(八)“三小”培养行动。

健全组织网络,设立“三小”培养基地学校、理事学校,鼓励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置丰富的“三小”活动载体。

相关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三小”展示活动、一次竞赛评比、一次宣传推广,探索和创新育人模式,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机制,评选奖励“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加强新闻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九)中职创新创业。

增设“创新、创业”课程,改编《创业指南》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开设创新创业导师论坛;鼓励指导学校开展“两创”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举行中职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创意”、“创业计划”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创新、创业学生。

强化中职专业课的技能教学。

(十)学业质量评价。

实施基于“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温州推广计划,分析影响教育质量的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因素,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决策服务。

深化基于中考高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撰写高考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健全普通高中会考、中职学校综合学分制学分认定会考及学业质量分析制度。

健全中考命题的试卷及试题质量分析制度。

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市小学学业评价制度建设研讨培训。

三、保障机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有效教学推进工作指导,成立有效教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办公室,由教研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确保落实项目经费。

各地要确保推进有效教学的各项专项经费。

市教育局每年专项投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例、教研基地建设、“三小”评选奖励、学业质量监测、有效教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等经费。

(三)认真做好督查评估。

学校要积极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实绩评定、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成立市学校课程专家审查委员会和学术指导小组;成立市级学科有效教学研究项目专家指导组。

各地每学年定期督查学校是否将推进有效教学纳入学校中心工作;督查结果作为对学校及其领导考核、评选的重要依据。

(四)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教研人员要切实发挥研究、服务、指导作用,引领各学科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总结具有学科特点的“有效教学”评价细则与推进策略。

学校要及时总结提炼有效教学成果,定期举行“有效教学”成果展示会,做好有效教学工作专项总结,形成以学校、学科为特色的“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要积极编辑“有效教学”主题专刊,开设有效教学专题网页,及时宣传报道“有效教学”活动成果;评选有效教学“创意设计”或“有创意的案例(课例)”,表彰市优秀有效教学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各地各校有效教学的典型经验。

市教育局将于2015年编辑出版《有效教学行动在温州》。

校本培训:

我校举行《温州七中有效教学实施方案》解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0年10月14日点击数:

55【字体:

小大】

9月29日,我校在五楼多功能厅举行校本培训学期的第一课,由分管教学校长就《温州七中关于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向全体教职工进行解读。

解读从背景、内容、缺憾、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并结合学校下阶段教学具体工作,着重阐述了学校推进有效教学的目标、思路、策略和措施。

近年来,为更好适应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三个教学工作方案,即《温州七中关于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温州七中优秀教研组评选考核办法》以及《温州七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运行,一种良性的教学导向和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为了进一步落实方案,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加强教研组建设、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举办了这次培训会。

《温州七中关于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整体建构有效教学链,夯实教师专业基本功,打造常态有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有效备课、有效作业、有效考试、有效辅导、有效课堂”的具体目标,理清了“以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支撑,把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常态课堂,把教学工作的触角前移到备课、作业、辅导、考试等常规环节,把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放到研究每个学生上,把教学常规环节的规范和有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来持续改进”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个核心(倡导有效教学)、三个纬度(优化“管”、规范“教”、改进“学”)、三个基点(着眼常规环节、聚焦常态课堂、研究每个学生)”的教学工作设想。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理论先行、课题带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四大实施策略以及“完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深化校本教研科研、培育学生学习自信心”四大具体措施。

方案在措施方面主要突出五个“重”。

一是重效率和规范。

课堂内重效率、课堂外求规范。

课堂内提高40分钟教学有效性,课堂外不断规范备课、改作、辅导、检测等教学行为和课程、课时、作业、资料、时间、分班等教学管理行为。

二是重质量管理。

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形成学校全员质量文化。

三是重教学常规。

精细化、流程式、整体化建构有效教学链。

四是重校本教研。

以教研科研为先导,不断解决教学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五是重学情研究。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方案还规划了下阶段教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规范两项常规(教学常规、教研组工作常规)、推进三项研究(有效备课研究、有效课堂研究、有效作业研究)、开展三项活动(读书学习交流,全员听课、全员开课,二次备课、二次作业、二次上课)”。

同时,对每项工作提出设想和要求。

如关于教研组的建设,提出分两个阶段走:

第一阶段(现阶段),重规范,建立教研工作常规,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第二阶段,重特色,开展特色教研组创建,形成学科教研百花齐放的局面。

关于全员开课,试想在两个层面展开:

教研组——以研讨课为主,每学期人均开课数超1节;学校——第一学期安排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第二学期安排新教师汇报课、教学竞赛评比课。

关于全员听课,试想在三个层面展开:

教师个人——随堂听课(听家常课),组长做好表率,提倡学科内听课,跨学部、跨学科听课,鼓励教师主动邀请听课、预约听课。

教研组——研究性听课,做到明确主题、全员参与、听评课结合。

学校——调研听课、检查听课、会诊听课。

以教研处组织为主,与教学调研、教学检查活动结合。

要求学期人均听课数超16节。

关于有效备课研究,近期要做好四项工作,

(1)各教研组要按照课题方案所提出的四个阶段研究任务,结合学科特点,认真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