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780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docx

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

从2005高考谈高考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

 

·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

·追溯传统的标题命题

·考场写作的基础应该是熟悉的生活

·满分作文《转折》

·满分作文《包容》

·熟悉的生活可以适应所有命题

·调侃05年的十七个高考作文题

·命题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土壤中成活发芽

·才能的不同与文体的限制

·范文《说“安”》

·议论文并无严格界限

·专业意识和业余意识

  2005年高考语文科共有十六种试题,作文命题演变为多种形式。

大体如下:

  卷别→题目→特点

  全国甲: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

  全国乙:

位置与价值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

  全国丙:

忘记和铭记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

  北京:

说“安”标题命题,限议论文,给提示语

  上海:

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给提示材料

  天津:

留给明天标题命题,限止诗歌,未给提示语

  重庆:

①筷子标题命题,限说明文,未给提示语

  ②自嘲标题命题,限止诗歌,给提示语

  江苏:

凤头猪肚豹尾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剧本,给提示语

  广东:

纪念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语

  山东:

双赢的智慧标题命题,不限文体,给提示材料

  浙江:

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止诗歌,给提示材料

  湖北: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材料命题,不限文体,给限定材料和提示语

  湖南:

跑的体验话题命题,自拟题目,限记叙文或议论文,给提示语

  江西:

脸话题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语

  辽宁:

今年花胜去年红标题命题,限止诗歌,未给提示语

  福建:

圆形与星形材料命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给提示图画材料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考前的纷纷猜测,理所当然地转化为种种品评。

此优彼劣,一时间当会不绝于耳,新浪网不是还搞了一个评价题目的“民意调查”吗?

可以预料,热闹一阵之后,语文界内界外,又将顺势转化为对来年命题走向新的建议和猜测:

作文会或应出什么题目?

会或应在什么范围,顺应什么形势,以什么样式命题;考生需要相应地准备哪类材料,明了哪些哲理,选择哪种体裁?

……如此一个轮回接一个轮回,年复一年。

猜测对的,风光无限、身价倍增;猜测错的,颜面扫地、愤然指责。

其实,这些猜测和品评多么无谓!

难道我们对应试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应试”的层面,就不能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吗?

我们认为,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必须命题。

但是,作文命题,无论是传统的“标题命题”,后来的“材料命题”,还是现在通行的“话题命题”,其实质都是不命题——只是在不同命题形式的外衣遮挡下,或隐蔽一些,或显豁一些罢了。

 

追溯传统的标题命题

让我们略微追溯得久远一些。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习惯”,这是传统的“标题命题”,不限制文体。

它与1999年开始的“话题命题”相比,一是缺少一段提示语或提示材料,二是没有允许“自拟题目”。

只这两点差异,这两点差异又都是极外在的。

1994年高考作文也是“标题命题”——“尝试”,要求写记叙文;如果没有这层限制,也无异于一个话题。

只是由于当时考生群体的思路相对封闭,其实是考生背后的语文老师和作文教学“冰封雪覆”,所以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只是一味地写自我“尝试”。

优秀作文选上充满着尝试帮妈妈烙饼、尝试为同学理发、尝试麦当劳打工、尝试街上卖晚报之类的自我“尝试”。

很有创意的同学也就是尝试做一把淑女——

  你看,我是一个女孩,可是生性风风火火,像个男孩。

妈妈总说我,“你有个女孩儿样吗?

”那今天星期天,咱就尝试做一把淑女。

早晨起来,扭扭捏捏、娇娇滴滴、行不露脚、笑不露齿;可是秉性难移,电话铃一响,一个箭步撺过去,“你是谁呀?

”原形毕露。

到晚上,算了,咱也不受这份活罪了,本色相见才最好。

  这已是相当地别开生面。

  可是,1994年北京考场上,也出现了一位勇敢不凡的同学,我们现在可以称他为“话题”作文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这位同学没有像绝大多数考生一样写“自我”的尝试,甚至没有写一个严格意义的人的尝试;他写了一个猿人或人猿的“尝试”!

作文还给这个人猿起了一个名字“阿蛮”。

  阿蛮一天幸运地猎获了一头野猪,他用父亲传授给他的方法,在河滩上精心挑选了一块薄薄的鹅卵石片,用来剥割野猪的皮。

但是今天这头野猪的皮特别坚韧,剥了半天纹丝未动,阿蛮的手都被磨破了。

气得他把石片摔向一边,无意中摔到一块坚硬的岩石上,鹅卵石裂成了碎片。

生气归生气,活儿还得干。

捡起被摔碎的石片再来剥割野猪的皮,阿蛮意外地发现,石片变得锋利了!

如一道闪电,灵感的火花闪过阿蛮的脑际,他于是有意识地选择其他石块敲击这奇异的石片。

经过笨拙、艰苦、曲折的努力,阿蛮终于打造出人类的第一把石斧!

他顿觉胸腔风云涌动,豪情万丈,急于把这经验告诉自己的伙伴。

  作文的结尾写道:

“阿蛮高擎人类的第一把石斧,面向西天狂吼,夕阳投射在他的身体上,在他身后赭红色的岩壁上,映现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结尾颇具象征意义,也很有震撼力——工具的制造,使“猿”变成了“人”。

人,手握石斧,就在地球上打上了“人”的鲜明印记;人,手握石斧,哪怕是如此简陋的一把石斧,也就注定成为我们栖身的这颗星球的主宰,就有了面对西天狂吼的权利。

阿蛮打造的这把石斧,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尝试”成果之一!

一汪水塘里有海洋的气息,一株三叶草上有草原的生机,一个命题可以包容在所有生活素材之中。

“话题命题”的形式,正如一艘破冰船,1999年而来,六年开拓,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指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无论是“标题”的命题形式还是“材料”的命题形式,都绝对不可能再束住众多考生的襟抱了。

  熟悉的生活的确可以适应所有命题。

徐悲鸿先生不是只会画马,但他最擅长画马——

马,是悲鸿先生绘画的“品牌”。

他可以画给爱妻廖静文,可以画赠抗日战场的英雄,可以画赠外国元首,也可以画来庆祝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他今天还健在,当然也可以用一匹马表达抗击“非典”的愿望与决心。

“胸中有马千万匹”,他只需要选择、调整马的姿态神情,改换画的题款印章,就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所有“话题”。

当然,一匹马也可以画“转折”、“包容”、“忙”、“安”“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凤头、猪肚、豹尾”、“今年花胜去年红”、“圆形与星形”……。

赤兔马可以用来写“诚信”,千里马可以用来写“人才”,瘦骨胡马可以用来写“骁腾”。

“踏平崎岖山河在”,“不须扬鞭自奋蹄”,“春风得意马蹄疾”——“话题命题”踏出了一片开阔的芳草地!

  我们还可以再设想一个例子。

一位著名歌手,最擅长演唱《我的中国心》。

我们当然可以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接台词,把他请上各种晚会的舞台。

  ①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凝聚力,越是危急时刻,我们胸中那颗中国心跳动的节奏就越加铿锵有力。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举国同心,抗击“非典”的誓师大会。

  ②奥林匹克的熊熊圣火召唤着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勇气、带着一颗中国心,让我们一起出征雅典!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欢送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雅典奥运会。

  ③今天是你五十五华诞,我们的共和国,让儿女们为你献上最美好的祝福,还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五周年。

  ④印度洋的巨浪冲垮了我们邻舍的家园,让我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献上真诚的中国心和中国情。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文艺界为印度洋地区海啸的赈灾义演。

  ⑤佳节倍思家,天涯共此时。

此时此地,我们的心跳动着同样的节拍,让我们同唱这一首心中的歌。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同一首歌”2005年春节华盛顿专场。

  ⑥黄山黄河不会忘记卢沟桥的炮火,长江长城依旧牢记南京城的血痕,国耻,永远铭刻在中国心头!

(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一曲“我的中国心”,可以唱彻各种晚会,赢得鲜花似锦,掌声如潮;当然也可以用于所有“话题”或“标题”,激励我们的情感,促使我们去深思。

  综上,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标题”或是“材料”,实质都是“不命题”。

当然,“不命题”的认识绝不是说不审题。

“材料”需要审,“标题”需要审,“话题”也需要审。

“话题”命题,往往给一个或一些材料,这些材料不是用来限制,而是用来启发的。

启发性的材料可看可不看,可用可不用。

看,应从中受到启发;不看,不用,也没有关系。

“话题”作文或“标题”作文的审题,只需要集中于“话题”、“标题”。

“诚信”,不同于“诚实”——它有诚实,还有守信的含义。

“心灵的选择”,不同于一般的“选择”——它是发自内心的,面对比较重大问题做出的选择。

这选择和心灵息息相关:

选择了高尚,心灵更纯净;选择了卑劣,心灵被玷污。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既非单谈“挫折”,也非只论“痛苦”,而是说二者的关系——“遭遇”是不期而遇,“挫折”是挫败屈折,“遭遇挫折”难免产生痛苦,这里要求谈的不是“产生痛苦”与否,而是“放大痛苦”与否。

“说‘安’”,是以“安”为核心发表议论。

你可以说“安宁”、“安定”、“安稳”、“安全”、“安于现状”、“安于享乐”,从理论上讲,也可以说“安排”、“安置”、“安得广厦千万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安德海”、“安娜·卡列尼娜”——只要你有本事把“安”放在论说的核心位置。

“标题”命题给出的“提示语”,既有限制意义,也有提示价值。

  命题作文,既然命题,当然需要审题。

只是我们必须改变被动、猜测、顺应命题的思维。

考场作文“跑题”,并不见得都是“审题”的差错。

很难想象哪位学了十二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看不懂“诚信”、“心灵的选择”或是“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相当数量的跑题恰恰是因为对作文材料的生疏造成的。

“审题”实际是文题与素材的衔接。

对多数同学而言,考题固然是初次见面,但意思毕竟显豁;那些从“作文素料大全”里临时趸来、相当隔膜、似懂非懂,没有感悟的素材才是衔接中容易出现纰漏的软肋。

至于2005年北京高考“说‘安’”这个作文题目,的确有一点审题难度。

但这难度仍然不是表现在命题的核心概念“安”字上,对“安”字,高中文化水准的同学没有不理解的;如果真的陷入“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尴尬,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安”的核心地位。

这主要不是审题能力的问题,而是审题意识的问题。

调侃05年的十七个高考作文题

我们不赞成在审题和选材上人为的增减难度,把文题诠释得难上加难、玄之又玄,把选材说得精乎其精、慎之又慎,既不符合命题实际,又给学生徒增心理负担——如同起跑枪声未响,已经重负在身。

审题真的很艰难,选材真的很艰涩吗?

那就让我们调侃一下前面列出的2005年的十七个高考作文题吧。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甲卷)——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中有多少“出人意料和

情理之中”的人与事呀!

2005年7月12日,奥委会决定2012年夏季奥运会“花落谁家”,当罗格主席宣布“伦敦”时,全场一片唏嘘,巴黎被淘汰真是“出人意料”,可伦敦中选又的确在“情理之中”。

伦敦满城欢庆,第二天却出现连环爆炸案,又是“出人意料”;可再一想,这又在世界诸多矛盾纠葛的“情理之中”。

一份报纸,一天新闻,无异于一部“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百科全书。

一件事或一个人如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就在现实或历史上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全国乙卷),当然也就有理由“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了。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我们面对任何事物当然也就完全可以“安之若素”,但又不能“安于现状”,这不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说‘安’”(北京卷)了吗?

  “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上海卷)就更其开阔。

这“影响”,可以是懂得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位置与价值”或是“安定”、“安宁”,乃至于其余所有作文命题所包含的任何一种道理。

那么当然,这种种“影响”,也全都可以理所当然地“留给明天”(天津卷)。

  “筷子”(重庆卷)要求写一篇说明文,这是一种基础要求,倒是不太适宜海阔天空的“发散”。

但是,说说筷子的种类、历史、制作、工艺、使用,或者画一幅小图,就筷子的使用说说物距、力距的力学原理,也都未为不可。

  有人批评“自嘲”(重庆卷)这个题目:

中学生小小年龄有什么“自嘲”?

这种批评一头又栽进“学生自己十几年的亲身经历”,“学生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个人生活”的思想禁闭室。

我们的学生是有文化、有见识的知识青年,即便他还不习惯、不善于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自嘲”,他也有熟稔的社会生活或见识积累呀——“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这不是鲁迅先生的“自嘲”吗?

“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不是秋白同志的“自嘲”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不是李太白的“自嘲”吗?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这不是辛稼轩的“自嘲”吗?

再推广些,哪个班级、学校、社团、行业、政党和国家不可能或不需要“自嘲”呢?

  “凤头猪肚豹尾”(江苏卷),这题目乍看好怪异。

但自有“提示语”让它意义豁然——命题当然不是要求写“凤”、“猪”和“豹”。

那么,哪篇精彩的文,哪件实在的事,哪位出色的人,不是开头精彩、中间充实、结尾有力的“凤头猪肚豹尾”呢?

这个题目与“记一件难忘的事”和“记一位难忘的人”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呀!

  “一件难忘的事”和“一位难忘的人”,当然都是值得“纪念”(广东卷),值得“铭记”的,在现实或历史上有“位置与价值”的。

“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卷)要求谈的是“局部与整体”,“凤头”、“猪肚”、“豹尾”便是“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的“一枝一叶”,而这“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之所以值得“纪念”,正因为它们无不是在适当的“位置”上体现自身“价值”,这便是“安于”“一枝一叶”的“位置”吧?

  具有“双赢的智慧”(山东卷),自然值得“纪念”和“铭记”,它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自会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唯有“双赢”,才可能有真正的“长治久安”,这种“智慧”可能来自“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当然也有“留给明天”的“价值”。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是唯一的材料命题,但也是开放性的题目。

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能来自“双赢的智慧”,也必然获得一种“安然”。

  “跑的体验”(湖南卷),每个考生都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认识积累。

古今中外,没有“跑的体验”的人,倒也“凤毛麟角”。

班组、学校、社团、政党、国家也都有“跑的体验”啊,这种种体验多么值得“纪念”,值得“铭记”呀!

刘翔一跑,跑出了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与价值”;王军霞在万米跑道上,跑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史诗;西部发展,与东部并肩跑出了“双赢的智慧”;而藏羚一跑,却牵动着舆论与良知的多少不“安”……

  对于“脸”(江西卷)与“纪念”、“铭记”、“安宁”的关系,还用说吗?

镜中我的脸,面前你的脸,梦中他的脸,忆中难以胜数的脸。

不唯人皆有脸,动物、植物也各有其脸。

形象的脸,抽象的脸,真实的脸,想象的脸。

门有门楣,家有家风,人有尊严,国有国格——这不也都是“脸”吗?

  网上有人批评“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卷),说是强迫学生唱“今胜于昔”的赞歌。

“歌德”原本未尝不好,更何况这个标题出自欧阳修的一首“浪淘沙”词: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歌德”已是一片惆怅中翻出的新意。

再者,“花胜去年红”,也还可以引出“花而不实”的反思。

自己脑袋灌了灰浆,反责人家教条,唉!

至于“今年花胜去年红”的“纪念”“铭记”“留给明天”的意义等等,我想,谁都明白。

究其实质,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进步事物,任何一位上进人物,无不是“今年花胜去年红”:

米卢“快乐足球”的“尝试”,使中国足球“今年花胜去年红”;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使物理学“今年花胜去年红”,苏东坡开创了豪放派——或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曰“心灵的选择”——,使中华词坛“今年花胜去年红”……不用我说了,好吗?

  最后说到了给出两个图形的“圆形(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与星形(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福建卷),表面一看,别开生面;其实也就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

“位置”是“星形”,“价值”就是“圆形”。

“意料之外”是“星形”,“情理之中”就是“圆形”。

“圆形”可以是“安稳”,也可以是“安于现状”;“星形”可以是不“安”,也可以是不“安于现状”。

如果“凤头”、“豹尾”是“星形”,那么“猪肚”就是“圆形”……这个题目和2004年被说得神乎其神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江苏卷)也几乎毫无二致。

  2005年高考前,押“和谐”为作文命题的颇有市场。

这倒真是个绝妙的猜测——不妨回顾一下,岂只2005年,我们可以追溯历年高考的所有命题,几乎无不“和谐”,无不在“和谐”的范围之内。

任何一篇命题作文的选材,无非是“或人或事或是物,一枝一叶一盆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命题之间的这种相通性,正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命题的种子可以在任何土壤中成活发芽

 学生的生活积累当然不是广袤的大地,倒是可以比喻成一花盆土壤。

那么,高考作文命题就好比一颗种子,它在任何一盆土壤中都是应能成活发芽的。

对于同学而言,重要的是浇水施肥——使自己的土壤湿润丰腴起来。

浇水施肥,就好比“感悟”吧!

花朵是否灿烂,果实是否丰盈,取决于土壤是否湿润丰腴;作文是否精彩,也应该取决于对生活的“感悟”是否深刻厚实吧!

  不同的作文命题的种子,可不可以在同样的一盆土壤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呢?

我们就选一盆“东坡”土,看一看吧。

  [片段㈠]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甲卷)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

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

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

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

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片段㈡]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

苏轼瞑目沉吟:

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

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

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

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片段㈢]说“安”(北京卷)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

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渺孤鸿影。

”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

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

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片段㈣]脸(江西卷)

  品东坡年轻时候的脸,你能读懂东坡将纵横透辟的议论,博大精深的才学,喷薄欲出的感情熔于一炉。

我宁愿相信,残菊犹肯为他傲霜枝,只为看他傲视一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脸神,我宁愿相信,红梅为他零落为他开,只为看他“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脸神;我宁愿相信,映日荷花别样红,只为妒他“照水红渠细细吞”的柔情脸神。

东坡的脸或显款款柔情,红鬓沈腰,深情处红笺也黯然失色;东坡的脸或显朗朗豪迈,举酒嘱客,引弓时天狼心惊胆寒。

品东坡的脸,犹如品东坡的情,才情如海。

  [片段㈤]留给明天(天津卷)

  一直卷在新旧两党争权夺势的政治漩涡之中,苏子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勾当之上,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明天的命运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

当我们循着“杭州-黄州-琼州”这条贬谪苦旅去寻觅先生精神家园的时候,我们找到的不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悔恨与惶惑,而是“苏堤春晓”的胜景,是“安乐医院”的温馨,是“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是“吾与子共适”的安然。

把对明天的忧虑留给明天,不就意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今天的生活之中,用坦然无畏的心灵、认真负责的态度、果断有力的行动去拥抱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吗?

  [片段㈥]纪念(广东卷)

  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曾经说过:

“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定会受到天然的淘汰”以肯定白堤、苏堤对西湖的重要意义。

可以假想,没有这两道大堤,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美景也许只能永远的留在古画卷中了。

  苏轼,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那些奇绝的诗文,更有这一道至今实实在在横亘在西湖上的长堤。

较之屈原、李白、杜甫,同是伟大诗人的苏轼在民间有着更多的亲和力。

他的诗文脍炙人口,他的轶事广为流传,以至于一道“东坡肘子”的名菜,黄州、杭州、海南都争说自己才是正宗。

  走在苏堤的烟柳中,踏着脚下坚实的土地,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纪念的:

高贵的人格、实在的成就、爱民的心。

  [片段㈦]圆形与星形(福建卷)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

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

他渐臻圆满。

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

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

他的内核充实了。

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

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

这便是真正的成熟。

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片段㈧]“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

  纵观历史,再没有一个人像东坡一样既具有温柔敦厚的入世之心,又兼怀诙谐深广的出世之情了。

受儒家经时济世的思想影响,苏轼一生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即便在辗转迁徙的贬谪苦旅中,每到一地,他都亲身体察民生疾苦,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在密州,他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他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医坊,抗策减税;直至远贬惠州,他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但同时,他又高蹈出世,超脱于现实的种种磨难之上,在诗文、书画、音乐、美酒、江山等诗意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体验精神的至美。

黄州五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东坡闭门静思,怀抱自然,寄情佛老,《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应运而生。

可以说,“入世”,让我们笑看人生,心怀一份热忱;“出世”,让我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守候精神的家园。

在一入一出之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我们才得以成就完整意义上的人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